「打疫苗的人都確診了,真的還要打疫苗嗎?」看 Twitter 上反對施打疫苗追加劑的言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新冠肺炎造成全球大流行,而接種疫苗也幾乎成為人類歷史上首度「大規模」施打疫苗的行動。各家疫苗陸陸續續通過各國訂定緊急使用授權(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s, EUA)標準,多數疫苗皆需施打兩劑。

然而世界上仍有一群人質疑疫苗安全性,質疑新冠疫苗相對於過去的各項疫苗通過種種嚴謹且漫長的臨床試驗階段,新冠疫苗顯得相當倉促。 有學者將選擇不施打疫苗、對於疫苗有所懷疑的群眾稱為「疫苗猶豫(Vaccine Hesitancy)」。

報導者於2022年初公開一則關於疫苗猶豫者不施打疫苗的原因的本土調查,提及不打疫苗的許多原因,如長者打不打疫苗較不影響壽命長短、提及慢性病「穩定」可打但標準未知、孕婦須自行搜集資訊和諮詢醫師才能決定是否可以施打、官方資訊太少、疫苗副作用恐影響生計、另類療法使用者有不同健康觀。國外許多研究亦提及,許多類似的群眾仍等待更多的有效性與安全性數據,再考慮是否要施打疫苗(Mahmud, Mohsin, Ijaz, Ashraf, & Miah,2021)。

2021 年底,Omicron 變異株迅速在南非、波扎那等國崛起,且數天之內 WHO 將該變異株視為 「高關注變異株」,其於棘蛋白處之蛋白質變異比過往的所有變異株都還來的多。也在數天之內 Omicron 迅速成為各國主流流行變異株。因此,各國也開始討論疫苗追加劑(booster shots),希望提升個人與群體的免疫保護力。然而,更多人開始對疫苗產生質疑,認為「打疫苗不再有用」、「要打疫苗到什麼時候」?

以美國為例,美國於聖誕節後確診數急速飆高,為新冠疫情以來第三波疫情高峰,2022 年一月初疫情最高峰來到每日確診超過90萬人。透過 Twitter 資料分析顯示,隨著確診人數激增,對於疫苗追加劑的關注度也提升,其中於聖誕節前夕的討論度最為熱烈。

raw-image

然而在 Twitter 上仍可以看到許多人對於疫苗施打有所質疑,透過初步的網絡分析可以發現,反疫苗群體在 Twitter 上呈現一個極化的網絡,有不少帳號討論著自身經驗、收集各種疫苗副作用,並在 Twitter 上分享給其追隨者。

raw-image

反疫苗群體中,大約可粗分為三類,如認為疫苗追加劑並無效用;疫苗產生嚴重副作用;部分群眾確診症狀輕微,因此認為不需施打疫苗。

raw-image

雖然許多社交平台(如 Facebook)為推進各國公衛政策,有報導指出會過濾掉反疫苗評論。 Twitter 上似乎沒有這樣的過濾機制,人們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意見,與過去的研究一致。這些評論大多詳細闡述了他們周圍的經歷,表達了他們在生活中的感受。

儘管目前普遍仍認為施打疫苗在公共衛生政策上是利大於弊,然而如何說服反疫苗、疫苗猶豫群眾願意施打疫苗,仍是一大挑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T
81會員
90內容數
加入沙龍追蹤 CT 更多文章!
CT的其他內容
2023/03/05
為什麼「解除分期付款詐欺」的數字始終不減,且長年是165詐騙專線關注的詐騙手法之一,為何無法杜絕?而這些電商發生個資外洩時,難道都不用付出一點代價?
Thumbnail
2023/03/05
為什麼「解除分期付款詐欺」的數字始終不減,且長年是165詐騙專線關注的詐騙手法之一,為何無法杜絕?而這些電商發生個資外洩時,難道都不用付出一點代價?
Thumbnail
2021/12/23
初步資料顯示Omicron感染產生的症狀較為輕微(mild),重症、住院比例並未明顯增加,可能有「流感化」趨勢。Omicron相對於其他變異株擁有最多變異位點,且許多存在免疫逃脫與降低抗體中和的狀況,這也是目前各國科學家最為擔心之處。
Thumbnail
2021/12/23
初步資料顯示Omicron感染產生的症狀較為輕微(mild),重症、住院比例並未明顯增加,可能有「流感化」趨勢。Omicron相對於其他變異株擁有最多變異位點,且許多存在免疫逃脫與降低抗體中和的狀況,這也是目前各國科學家最為擔心之處。
Thumbnail
2021/11/29
Omicron 變異株在兩周內迅速竄起,首先在波札那、南非發現,目前變異株已經在香港、澳洲、義大利等各國現蹤。世界衛生組織(WHO)也罕見的迅速將此剛發現的變異株列為「高關注變異株(Variants of Concern)」。有國內學者以「Alpha、Delta變異株的集大成」稱。
Thumbnail
2021/11/29
Omicron 變異株在兩周內迅速竄起,首先在波札那、南非發現,目前變異株已經在香港、澳洲、義大利等各國現蹤。世界衛生組織(WHO)也罕見的迅速將此剛發現的變異株列為「高關注變異株(Variants of Concern)」。有國內學者以「Alpha、Delta變異株的集大成」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如果是你,選擇人民還是選舉利益擇一,你會怎麼選。
Thumbnail
如果是你,選擇人民還是選舉利益擇一,你會怎麼選。
Thumbnail
打疫苗是基礎人權,選擇的權利更是民主國家的優點。
Thumbnail
打疫苗是基礎人權,選擇的權利更是民主國家的優點。
Thumbnail
「標題黨」應該是造成這個時代群體撕裂對立的原因之一,即使不是,也都是個重要的「推波助瀾」者。
Thumbnail
「標題黨」應該是造成這個時代群體撕裂對立的原因之一,即使不是,也都是個重要的「推波助瀾」者。
Thumbnail
5月本是生機蓬勃的季節,但對今年的台灣而言,卻是一系列苦難的開端。 首先,在降雨不足、民進黨政府治水失能的雙重夾擊下,各地爆發了缺水危機,「供五停二」的限水措施成了台中、苗栗等地的生活常態;禍不單行,5月13日與17日幾處發電機組意外故障,引發了全島大停電,更戳破民進黨信誓旦旦的「台灣不缺電」神話
Thumbnail
5月本是生機蓬勃的季節,但對今年的台灣而言,卻是一系列苦難的開端。 首先,在降雨不足、民進黨政府治水失能的雙重夾擊下,各地爆發了缺水危機,「供五停二」的限水措施成了台中、苗栗等地的生活常態;禍不單行,5月13日與17日幾處發電機組意外故障,引發了全島大停電,更戳破民進黨信誓旦旦的「台灣不缺電」神話
Thumbnail
《疫情當下,我們真的搞清楚我們該做的事情?》   很多時候我是不愛看新聞的,因為我總覺得那充滿了認知作戰以及一些帶風向的言論,雖然早就對媒體的斷章取義漸漸麻痺無感,疫情當下,卻還是不斷的在抹黑、辱罵、作梗圖?這件事真的讓我們社會變得更好了嗎?還是只是為了2022年的總統大選?
Thumbnail
《疫情當下,我們真的搞清楚我們該做的事情?》   很多時候我是不愛看新聞的,因為我總覺得那充滿了認知作戰以及一些帶風向的言論,雖然早就對媒體的斷章取義漸漸麻痺無感,疫情當下,卻還是不斷的在抹黑、辱罵、作梗圖?這件事真的讓我們社會變得更好了嗎?還是只是為了2022年的總統大選?
Thumbnail
我們證明過一個懂得尊重的政府跟一群有素養的公民,才是最強的防疫措施,因為民主政府的決策機制比專斷的獨裁政府更有效,民主社會的公民自主性比專制社會的臣民更好。只要政府跟民間能通力合作與互相體諒,團結的我們依然可以再次度過難關。
Thumbnail
我們證明過一個懂得尊重的政府跟一群有素養的公民,才是最強的防疫措施,因為民主政府的決策機制比專斷的獨裁政府更有效,民主社會的公民自主性比專制社會的臣民更好。只要政府跟民間能通力合作與互相體諒,團結的我們依然可以再次度過難關。
Thumbnail
群聚感染事件,一直是covid19 的炸彈,有時候只是零星炸開,有時候卻是大爆炸,這會令人防不勝防。 哪些活動,最容易發生群聚感染? 1.宗教團體 宗教,仍然是最容易發生群聚感染的活動儀式。 韓國 在韓國一個天地教會,就會使其5200信徒得到傳播。 印度 在印度有30000信徒完全被隔離,因為他
Thumbnail
群聚感染事件,一直是covid19 的炸彈,有時候只是零星炸開,有時候卻是大爆炸,這會令人防不勝防。 哪些活動,最容易發生群聚感染? 1.宗教團體 宗教,仍然是最容易發生群聚感染的活動儀式。 韓國 在韓國一個天地教會,就會使其5200信徒得到傳播。 印度 在印度有30000信徒完全被隔離,因為他
Thumbnail
各國當權者近期應該都是兩大要領,要不就是滿頭包在奮力抗擊新冠病毒帶來不斷上升的感染數與死亡數,要不就是滿頭包在想盡辦法恢復經濟活動水平回到越靠近發生之前越好。 自從滯留在台之後,也開始陸陸續續看到一個又一個正反評價不一的政策在施行,所有的政策在執政團隊用糖衣包覆起來看似都誠意滿滿完美無暇,但總是會一
Thumbnail
各國當權者近期應該都是兩大要領,要不就是滿頭包在奮力抗擊新冠病毒帶來不斷上升的感染數與死亡數,要不就是滿頭包在想盡辦法恢復經濟活動水平回到越靠近發生之前越好。 自從滯留在台之後,也開始陸陸續續看到一個又一個正反評價不一的政策在施行,所有的政策在執政團隊用糖衣包覆起來看似都誠意滿滿完美無暇,但總是會一
Thumbnail
  德意志新聞社(Deutsche Presse Agentur, DPA) 委託民調機構 YouGov 調查發現,若武肺疫苗研發完成,半數德國人願意接種疫苗(50%),四分之一表示「也許會」(25%),而在這2056份問卷中有五分之一的人拒絕施打(20%)。
Thumbnail
  德意志新聞社(Deutsche Presse Agentur, DPA) 委託民調機構 YouGov 調查發現,若武肺疫苗研發完成,半數德國人願意接種疫苗(50%),四分之一表示「也許會」(25%),而在這2056份問卷中有五分之一的人拒絕施打(20%)。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