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藝術與 NFT】你所知不知道的歐美插畫圈,那像極 NFT 世界的非 NFT 日常:Adoptables。

更新 發佈閱讀 14 分鐘
raw-image

前言

近日 NFT 熱潮在華語圈中冒起,有些人為了炒賣而進入圈子,有些人為了 NFT 背後所賦予的實用性,有些人則是為了收藏和欣賞。說實話,對本熊來說 NFT 除了炒賣之外,其實還有很多用處可以讓大眾加入這個圈子,特別是某些設計感十分強烈、插圖又好看的藝術品,確實是令人樂意購買、欣賞及收藏。但是,人的喜好總是多變,無論大家加入 NFT 圈子的目的是什麼,到最後都可能會面對到一些問題:轉售。

這一次,本熊要說的是在 NFT 出現之前的世界。

在那個年代裡加密貨幣尚未流行,但事實上歐美圈中已經有不少人會默默地,在不用正式簽訂合約的情況下,出售及購買自己或別人的人物設計、插畫或世界觀、種族設定等,用作自己的用途或商業用途。這個商業過程跟委託完全不同,而他們會稱自己在販賣的,是「Adoptables」,簡稱是「Adopt」,中文的直譯意思是「可以收養的、可以領養的」,而以現在的華語區的說法,就是「販售設定」、「販售人設」、「販售服飾」等。

其實在外國有不少人是因為販賣「Adopt 」而踏入商業世界,而近年華語區才開始興起賣設計這種模式。

raw-image

普通 Adopt 簡介

在歐美區,有不少不太知名的創作者其實都有賣「Adopt」賺錢的。一般而言,「Adopt」分兩種:

第一種是最普通的,即只賣插畫上所繪製的所有設定,而不包括任何其他的設計,如世界觀、種族特性等,這意味著購買者只要符合購買時設計者的條款,即可對購得的人物設定、配件設定或其他插畫中有顯示的元素等定義成自己喜歡的模樣,例如:

設計者在插畫上設計個長雙貓耳的人型角色,如果設計者的出售條款中沒表明反對,購買者可以設定那對貓耳是配戴到頭上的裝飾物。當然,本熊建議購買者有疑惑時,應該直接向設計者查詢。

一般來說,設計者會把多個設計放在一張圖片上,標題寫上「XX/UU open」,XX為未售數量,UU為設計總數,如此標示以供客人清楚知道設計出售的情況,並更簡單地選購自己喜歡的設計,而如果所有設計都被購買了,就會像下圖般把標題改為「Closed」:

raw-image

普通的「Adopt」又會分兩類:「只供私人使用」及「可商業使用」,購買時設計者一般會在設計下方,或在設計者的個人網站說明。下圖就是其中一個設計者在自己的設計下方,標明使用及轉售規則的例子:

raw-image

Species 簡介

第二種「Adopt」一般又會被命名為「Species」,同時分為「Closed Species」及「Open Species」兩類。

「Species」直接翻譯就是指「生物學上的一種物種」的意思,而「Closed Species」大概可以翻譯為「非開放式物種」,而「Open Species」則是「開放式物種」。不管是哪一種「Species」,一般就會附帶設計者為筆下角色所設計的世界觀、物種特性等,就像方格子這次出售的 NFT 計劃 VAF 一樣,都是帶有故事背景的。

不過,基本上每個設計者所設計的世界觀都是分開的,除非兩個世界觀都有設計者本人證實有合作關係。這個情況有點像 The Sandbox 和 Decentraland,明明都是在賣虛疑土地,但兩者的土地暫時依然無法相融,即 The Sandbox 的角色不能到 Decentraland,相反亦然。

下圖是本熊的設計組織 i-BOOM Creative House 為自己的 Species Project 《FESTIE(慶節靈)》所製作的一張介紹種族及世界觀的漫畫:

raw-image

而「Species」的設計者,為了讓人們能容易地就他們設計的世界觀創作自己的角色,更會設計一張名為「Species Sheet」的圖則給人們參考要如何創作自己的物種,而在這個「Sheet」裡面,一般還會列出怎樣的設定是最稀有的,例如某種形式的翅膀會是 SSR 最稀有,有些則是 Rare、Common,這與現有的 NFT 藝術品中,人們會好奇自己購得的角色有多稀有一樣。

下圖中,顯示出本熊在這次 方格子 NFT - VAF 中,所購得的 Sophia Brown 是用什麼元素組成, 而這些元素又到底有多稀有:

raw-image

而下圖是《FESTIE(慶節靈)》的一張「Species Sheet」,基本會寫清楚這個種族出生時會包含什麼配件,而什麼樣子的配件是普通的,什麼是特別稀有的。

raw-image

但是,要留意即使找到了「Species Sheet」也不代表你擁有設計的權限。在設計之前,你需要先留意這個世界或種族觀是屬於「Closed Species」還是「Open Species」的。


非開放式物種 Closed Species

在「Closed Species」的情況下,設計者一般會允許人們透過參與活動,如設計者自行舉辦的 MYO (Make your own)活動,或以支付授權費用的方式,讓人們獲得在他所設計的世界觀下,繪製角色的權利。這些被支付方畫出來的角色,將會獲得設計者的同意,並允許他們公開地在儲存了自己世界觀上的網站中留下紀錄

情況就像,你付了一大筆錢給《進擊的巨人》官方,讓官方承認自己所繪製的角色是故事中的「調查兵團」成員;或你《進擊的巨人》官方做了一些貢獻,讓他們給了你一個創立角色到他們動畫出現的機會等。

近日《進擊的巨人》宣佈要發行 NFT,但如果他們發行的不是只把動畫中的畫面制成 NFT 來販賣,而是透過 NFT 販賣官方的角色設計權,那會不會更有噱頭……又或更具爭議?
raw-image

要留意的是,一般設計者都會允許支付方自行繪製含 Common、Uncommon 元素的角色,而若果支付方希望自己的角色能擁有 R、SR、SSR 的元素,就需要付錢加購更大的授權。

不過,亦有不少設計者會握緊 R、SR 及 SSR 的元素繪製權利,如果人們想要這些稀有特徵,就需要購買作者本人所設計的角色,例如上面提及過的《FESTIE(慶節靈)》正正適用於這個情況。下圖是其中一個就「Species Sheet」設計的,擁有 Rare 元素的設計:

raw-image

開放式物種 Open Species

「Open Species」是設計者創建了一些新的種族或世界觀,並允許人們自行設計裡面的角色。所以,若然在歐美區看到「Open Species」的「Species Sheet」後,基本上在留言告訴設計者,你想要設計一個角色後,都會被允許自行就這些世界觀及種族設定來進行設計。但要記住,設計必須符合設計者提供的條款,同時設計完畢後,若然公開就必須標註該「Open Species」的原創者。

raw-image
raw-image

一手販售形式

「Adopt」的販售方法有三種:直接標價、拍賣(Auction)及轉蛋(Gacha)。當中直接標價及拍賣就像在 Foundation 等 NFT 販賣網站般運作,而轉蛋即扭蛋、抽盲盒,做法跟現有的 NFT 企劃運作模式類近,而歐美圈中就有轉為轉蛋而設計的 NFT 販賣網站 Doki Doki

不過,在沒有 NFT 的時期,人們都是在類近於討論區或藝術分享網站中進行類似的販賣活動,例如下圖透過直接標價,以 USD 1200 販售了一個「Closed Species」的設計:

raw-image
raw-image

下圖則以拍賣形式,販售圖中的一系列設計,最終以 USD 800 售出:

raw-image
raw-image

最後下圖為轉蛋例子,這次設計者把角色設計的印象圖列出,並提供不同選項供客人選購,購買者將會根據付款價格而獲得不同的相關人物設計:

raw-image
raw-image

定價問題

選購「Adopt」時必須記得的一點,就是一般設計者在販賣「Adopt」時,都是只賣設計,而不賣著作權,即非完全賣斷,所以角色的設計著作權及插畫本身的著作權,仍然會屬於設計者。舉個例:

有些人以高價購買了正版無聊猿 NFT 後,就可以對自己購得的 NFT「為所欲為」,但村上隆的 CloneX 系列則是有規定,稀有款不允許商業用途,非稀有款允許最多一百萬美元的商業用途。
raw-image

值得一提的是,本熊觀察後覺得外國的「Adopt」價格,其實多以設計者的「名氣」來區分:名氣→設計細節→畫風技術→作品可使用範圍。

所以,除了留意一些大手作品,也可以去留意一些新進設計師,有時候會有很多驚喜,例如本熊就曾經購得一些只需要 USD 20 左右,但可以在有標註的情況下,用在商業用途的設計。

不過這種便宜稀有品需要一定的運氣和耐力才可以尋得,所以如果有需要一個度身訂制的設計,還是建議進行委託吧。


二次銷售

就像上面例子,有些設計者在賣出「Adopt 」時會標明二次銷售時「要怎樣做」及「可以怎樣做」,例如:

  • 販賣時要標註原設計者,或賣出後標註,讓設計者知道自己的作品現在的擁有人是誰;
  • 部分設計者會要求買家轉售時,必須附上其他與設計相關的作品,即原設計插圖之外,再加上購買者本人自行繪製的插圖。這主要是為免有些人把設計買回去的原因就是為了炒作,同時本熊亦覺得這跟「心理補償」問題有關;
  • 另外更有部分設計者會禁止自己的作品在二次銷售時賣高於原價,一來在沒有 NFT 的世界裡,其實設計者很難收取二次銷售時的版權費用,二來要收取時其實也難以追討,所以設計者本人一般都不會有「收取轉賣利潤」的概念。
raw-image

上圖是我們組織為了轉售一些「Adopt 」而繪製的插圖。 要留意的是上面的角色都不是販賣者(即我們)設計,但基於原設計師在販賣時要求再售需要添加自己繪製的插圖,所以就需要再繪製他們的設計一次,然後連同原設計者所繪製的插圖賣出。


收藏 Adopt 的 Toyhou.se

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容易收藏自己得到的角色、設計,歐美區有人開發了 Toyhou.se 這個網站,供人們把自己得到的「Adopt」設計、插圖,以簡單又快捷的方式,既可標註不同插圖的創作者的同時,亦可以方便一次過轉售:例如上圖有列出的,正在轉售中的其中一個設計,不管是由我們新繪製的插圖,還是原設計者所繪製的插圖,都可以在 Toyhou.se 輕易見到。

raw-image


但要留意的是,註冊 Toyhou.se 必須有邀請碼,所以外國亦有不少人會販賣 Toyhou.se 邀請碼,這跟有人會炒賣出 NFT 企劃的白名單有點類似。


多方版權的銷售問題

二次販售上還有很多複雜的例子,例如一張插圖上,背景是 A 繪製,角色是 B 繪製,那賣出時的版權要如何處理?為了確保問題不會發生,所以在購入時「Adopt 」時都必須留意設計者及販賣者的條款。

下圖是其中一個特別例子,這類型插圖是使用某個 Pixel 遊戲製成的,所以插圖本身不能公開商業使用,但可以以 OTA(Offer to Adopt)形式進行以物換物的交換:

raw-image

不過,重新自行繪製的插圖就可以進行販賣,因此現在這個設定正以 USD 15 轉售中:

raw-image

「Adoptables」與 NFT

在普通的社交或藝術分享平台上販賣「Adoptables」的好處是,除非設計者是高級會員,否則設計者一般不用被收取平台費用,基本上都是設計者自己處理買賣問題,交易過程對買賣雙方來說都十分簡單亦輕鬆。但是,由於當年的科技水平,沒能夠輕易追蹤藝術品在販售出去後的去向,因而設計者亦難以獲得二次銷售的利潤,更別說要處理盜版問題。

有趣的是,現在已經是出現了 NFT 的時代,設計者將可以透過 NFT 技術而更容易地追蹤到自己作品的去處,及更方便地收取到二次銷售的利潤。

但同時間,炒作風氣卻愈來愈嚴重,加上現時一般的 NFT 上架費用及購買費用一般都很高,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負擔得起:「與其花這筆錢,不如繼續賣自己的作品」,加上傳媒炒作導致 NFT 名聲受損,令很多創作者都未有加入區塊鏈世界的意慾。例如:大家所認知的動漫及傳統大國日本,加入 NFT 圈子的個人插畫家其實很少,近數個月才開始有人關注這塊圈子,並試著努力推廣。

在知道上述的資料後,不知道是否有助於你對於 NFT 的發展趨向理想呢?還是你仍然認為,NFT 只是一種被炒賣的工具,除此之外就沒有半點價值可言呢?寫下你的想法如何,並觀察這個圈子的變化,或許有一天,你會理解到 NFT 的生存意義,及對你的意義。


本文章將同時於 MirrorMattersPotato MediaPenana 刊載。
合作活動、文案可電郵聯絡 kumasanki@iboomcreative.com。

Discord 社群TwitterPotato Media插畫排版委託Ko-fiPaypal 打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eb3的創作日常交流中心
57會員
199內容數
本專題會以新手角度,不定期發佈與委託、加密貨幣、區塊鏈、NFT等相關知識文章。 本熊不是專業投資顧問,所以更能夠容易地以個人經驗書寫簡單易明的投資知識文章,歡迎各位閱讀交流。
2022/08/15
大多數的項目都會傾向把最稀有的 NFT 做得相當好看,項目發售前的預覽圖亦會以這些稀有 NFT 為主,結果卻因為一般 NFT 的視覺豐富度與稀有 NFT 的視覺豐富度有著一個無可挽救的斷層,導致項目在解盲後的聲譽和價格暴跌。面對這個問題,在有限的成本之下,到底要如何更好及更有效地安排稀有度呢?
Thumbnail
2022/08/15
大多數的項目都會傾向把最稀有的 NFT 做得相當好看,項目發售前的預覽圖亦會以這些稀有 NFT 為主,結果卻因為一般 NFT 的視覺豐富度與稀有 NFT 的視覺豐富度有著一個無可挽救的斷層,導致項目在解盲後的聲譽和價格暴跌。面對這個問題,在有限的成本之下,到底要如何更好及更有效地安排稀有度呢?
Thumbnail
2022/07/29
「NFT 就是 NFT,哪有什麼種類之分?」或許你會這樣想,但本熊的觀察結果絕對可以 100% 地把這句話的前設推翻,因為大多數時候,項目破發、賣不完的原因,更多是「用錯了方法賣商品」,導致買家也「買錯了商品」。換句話說,就是行銷方法讓買家做成誤會,結果客戶群錯配到自己的商務裡了。
Thumbnail
2022/07/29
「NFT 就是 NFT,哪有什麼種類之分?」或許你會這樣想,但本熊的觀察結果絕對可以 100% 地把這句話的前設推翻,因為大多數時候,項目破發、賣不完的原因,更多是「用錯了方法賣商品」,導致買家也「買錯了商品」。換句話說,就是行銷方法讓買家做成誤會,結果客戶群錯配到自己的商務裡了。
Thumbnail
2022/02/23
花了多天的整理、溝通和協調後,一批包含九十九筆的新作品終於上傳到 ISCN 了。然而,這些紀錄所講述的,不是上傳者的創作或作品,而是關於那些總是默默地在創作的小眾作者,如何以自己的生命宣揚自由、真相和真實的歷史。
Thumbnail
2022/02/23
花了多天的整理、溝通和協調後,一批包含九十九筆的新作品終於上傳到 ISCN 了。然而,這些紀錄所講述的,不是上傳者的創作或作品,而是關於那些總是默默地在創作的小眾作者,如何以自己的生命宣揚自由、真相和真實的歷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要用哪件作品上架 NFT 呢?除了準備圖檔還能做什麼?一點點的小想法,分享給還在猶豫選擇作品的創作者。(寫於 Feb 24, 2022)
Thumbnail
要用哪件作品上架 NFT 呢?除了準備圖檔還能做什麼?一點點的小想法,分享給還在猶豫選擇作品的創作者。(寫於 Feb 24, 2022)
Thumbnail
NFT, 首次看到這個三個字, 完全不知道是什麼, 然後上網搜看一堆文字介紹, 才了解到是關於藝術品的項目, 相關藝術品的NFT包裝, 已超越線下所能理解的價值, 而背後邏輯是什麼, 對藝術創作者又有什麼好處, 是炒作還是真的實現了藝術的自由? 經過了解後, NFT的藝
Thumbnail
NFT, 首次看到這個三個字, 完全不知道是什麼, 然後上網搜看一堆文字介紹, 才了解到是關於藝術品的項目, 相關藝術品的NFT包裝, 已超越線下所能理解的價值, 而背後邏輯是什麼, 對藝術創作者又有什麼好處, 是炒作還是真的實現了藝術的自由? 經過了解後, NFT的藝
Thumbnail
我們很習慣購買虛擬商品,例如「皮膚」、「表情」等,現在很多賺大錢的遊戲也是以販賣遊戲內的配件、道具為主要營利來源,很多時候我們買了就覺得是自己的。 實際上,我們買下後並非真實擁有這些商品的所有權,因為當我們不玩了或是開發商終止營運後,這些數位商品就沒了!而NFT能如何改變這個問題?本篇來淺層探討。
Thumbnail
我們很習慣購買虛擬商品,例如「皮膚」、「表情」等,現在很多賺大錢的遊戲也是以販賣遊戲內的配件、道具為主要營利來源,很多時候我們買了就覺得是自己的。 實際上,我們買下後並非真實擁有這些商品的所有權,因為當我們不玩了或是開發商終止營運後,這些數位商品就沒了!而NFT能如何改變這個問題?本篇來淺層探討。
Thumbnail
從IP經營看NFT,看無聊猿的IP 品牌深度.
Thumbnail
從IP經營看NFT,看無聊猿的IP 品牌深度.
Thumbnail
一些文章會說元宇宙等於虛擬世界,錯誤地解釋Facebook改名Meta是代表虛擬世界時代的來臨,目的是為了說服你要買他們的NFT(Non-Fungible Token)。其實虛擬世界或遊戲早在幾十年前就一直盛行,重要的是去中心化機制的導入。
Thumbnail
一些文章會說元宇宙等於虛擬世界,錯誤地解釋Facebook改名Meta是代表虛擬世界時代的來臨,目的是為了說服你要買他們的NFT(Non-Fungible Token)。其實虛擬世界或遊戲早在幾十年前就一直盛行,重要的是去中心化機制的導入。
Thumbnail
在 NFT 出現之前的世界,加密貨幣尚未流行,但事實上歐美圈中已經有不少人會默默地,在不用正式簽訂合約的情況下,出售及購買自己或別人的人物設計、插畫或世界觀、種族設定等,用作自己的用途或商業用途。這個商業過程跟委託完全不同,稱為是「Adoptables」。
Thumbnail
在 NFT 出現之前的世界,加密貨幣尚未流行,但事實上歐美圈中已經有不少人會默默地,在不用正式簽訂合約的情況下,出售及購買自己或別人的人物設計、插畫或世界觀、種族設定等,用作自己的用途或商業用途。這個商業過程跟委託完全不同,稱為是「Adoptables」。
Thumbnail
10 幾年前區塊鏈、加密貨幣現身時還覺得是遙遠的傳說,到兩個月前 NFT 相關新聞開始攻占全球媒體,一張「獨一無二」的作品圖檔可以抬到超高賣價,大眾對於「僅此一件」、「擁有」、「資產」的結構與態度,似乎又產生了典範轉移代溝式的變化。
Thumbnail
10 幾年前區塊鏈、加密貨幣現身時還覺得是遙遠的傳說,到兩個月前 NFT 相關新聞開始攻占全球媒體,一張「獨一無二」的作品圖檔可以抬到超高賣價,大眾對於「僅此一件」、「擁有」、「資產」的結構與態度,似乎又產生了典範轉移代溝式的變化。
Thumbnail
看清楚這兩點之後,很快速地就可以從現有混亂的 NFT 市場中看清楚不同專案的本質,並且同時看懂為什麼有些專案的成長性會比其他還要更加穩健——一個 NFT 專案背後的長期創作系統,以及社群對於關係的共識,並不是喊話,或是畫幾張圖,就會憑空出現。創作與關係,畢竟都不是一朝一系的事。
Thumbnail
看清楚這兩點之後,很快速地就可以從現有混亂的 NFT 市場中看清楚不同專案的本質,並且同時看懂為什麼有些專案的成長性會比其他還要更加穩健——一個 NFT 專案背後的長期創作系統,以及社群對於關係的共識,並不是喊話,或是畫幾張圖,就會憑空出現。創作與關係,畢竟都不是一朝一系的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