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死亡彷彿終於能丟掉行李下車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感覺學生上課認真因此忘了口內潰瘍刺痛
電影敘事得生澀卻忍不住看完
網路資訊無限多索性不看
網路上許多互動其實沒有來往
習慣畫某種線條裡面好像圍著一些往事
接近死亡彷彿終於能丟掉行李下車
    3.1K會員
    1.4K內容數
    叔本華認為不孤獨就庸俗,似乎有道理。目前比較喜歡艾蜜莉‧狄金生那樣,有點與世隔絕,或許像陶淵明說的:「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寫詩在我而言,有點像原始人結束了一天的生活,穴居時就著柴火,在牆上塗鴉白天那頭絕美的水鹿。也像是漫遊散步的方式、胡思亂想的方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四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活著才有這座遊樂場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小狗老了之後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逍遙得像一粒沙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大雪紛飛大海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桂花釀雖然甜美但容易膩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接近晚上9點的高鐵雲林站偶然去雲林高鐵站接同事,站外的景象或許是高鐵帶來的便利,生活圈拉近了距離之際,也想起些許感觸與美好回憶
    Thumbnail
    avatar
    魚板
    2024-04-19
    《死期將至》當你無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體會生的意義。《死期將至》敘述一個主角自殺死亡後,經歷12次將死之人最終的死亡,讓他重新審視死亡的選擇,並對人生有了其他的體悟。這部韓劇結合愛情、動作、驚悚,呈現精湛的演技和動人的故事情節,縈繞的核心就是向死而生,給觀眾啟發與感動。
    Thumbnail
    avatar
    橋上說故事
    2024-01-23
    接近真我,真實如實呈現追尋真我、活出真實,生活就像一場繽紛的冒險,唯有接近真實的自己,才能在其中找到真正的快樂,不要迎合別人的期待,而是敢於展現真實的模樣。 有時候,我們可能在追求所謂的完美中迷失了自己,但真正的自我,並不需要華麗的外表或是矯揉造作的言詞,走入真實,就是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勇敢地展現內心的真實情感。
    Thumbnail
    avatar
    林小浩
    2023-11-16
    接近惡友及住在邪惡的環境中,好人是否會成為惡人?-----《法苑珠林》凡是人決定不能造惡業,決定不可跟人結冤仇,結的冤仇就很麻煩,成佛還要受一些苦報,不是沒有報。  諺語所謂「重罪輕報」,報得比較輕一點,因為[ 佛講經教學度無量眾生功德大,功德超過他的業報,但是還是要報。]所以要日日聽經聞法,開啟智慧,遠惡近善,心靈方能不會被汙染邪惡,妄失至善本心!
    Thumbnail
    avatar
    妙音
    2023-11-04
    當我們慢慢變老,父母面臨的是接近死亡...生老病死不可避免,但總怕傷心 你/妳也跟我一樣慢慢變老了嗎? 一樣還在汲汲營營的努力工作賺錢 養家養孩子嗎? 別忘了,多留一點時間,讓我們一起陪伴已經老去父母喔
    avatar
    樂媽的負離子健康快樂生活
    2023-06-30
    影評|《為你找個家》身後,不完美的完美父愛愛和麵包,那個重要?換成幫孩子決定時,又該怎麼選?以《一路到底:脫線舞男》製作人聞名於世的義大利導演烏貝托・帕索里尼的第三部電影《為你找個家》中,不久人世的男主角約翰(詹姆士・諾頓),唯一的牽掛:為稚子找家,變成驅動劇情發展的種子,在謀生、陪孩子、出席領養家庭面談的影像沉積之間,蔓生出一片父愛花園。
    Thumbnail
    avatar
    藝術北飄者
    2021-12-30
    |電影|《SUNNY我們的青春》—珍惜每個當下,接納死亡的本質《SUNNY我們的青春》是一部感動又熱血的電影,我從來沒想過看這部片竟然會讓我默默地一直流眼淚,我看見了不只是主角們的青春年代,也回想起了那個純真年代的自己,除了友情,這部片也用很輕鬆自然的方式訴說人生,是關於人長大又找回自己的故事。
    Thumbnail
    avatar
    Lily Chen
    2021-10-04
    接受死亡是人生常態|繪本《熊與山貓》有個早上,熊哭了。因為他的好朋友小鳥死了。 這本書在第一頁就談到了死亡,配上黑白畫風,讓人一下子心就沉了下來,靜靜地閱讀下去,一字一句都是如此日常,但眼淚卻不聽使喚。
    Thumbnail
    avatar
    鄰家女孩繪本生活
    2021-03-12
    我們大幅減少接觸死亡了... 19世紀以前,我們的祖先 個個都在家『壽終正寢』 19世紀以後,我們的家人 無法能在家『壽終正寢』 也許因為醫院多了,交通多了,安養中心多了,藥物多了,科技多了,工作多了,唯一的, 『在家裡死亡』的就不多了⋯⋯ 所以, 不能在家『壽終正寢』, 就變多了 最重要的,現在人類更不會 【親眼目睹親人死亡
    Thumbnail
    avatar
    黃軒醫師
    2020-11-20
    當接受了死亡,活著就坦然 WE'LL DIE好幾個星期前都六點多起床,雖然覺得睡眠休息很重要,但不想自己的睡覺時間過分長,自己會因此而覺得內疚——好像花太多時間睡覺了。所以早起床去運動,希望自己可以精神抖擻地開啟一天。(比起夜晚,我更喜歡早上時候去運動。)
    avatar
    艾米 Emi
    20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