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工作室至今整三個年頭。問起當時為什麼收?跟「沒有賺錢」無關,而是我的身心已經到了再繼續下去可能真的會放火燒了那裡!好抹去我曾存在的痕跡。
人在做出「逃跑」的反應時,有時是自己無法說清自己的言行舉止,更像是大腦有個什麼機制自動開啟那個按下「逃跑鍵」,好讓自己不要在危險裡越陷越深。就像我起身離開S,離開那個「開一家書店」、她的夢想一樣,是我腦中那個聲音一直告訴我:「開書店又不是你的夢想,你為什麼要跟著別人的夢想一起!」
我想開一間都是書,但不靠賣書賺錢的店。
這是我終於決定找一個空間堆放那些失心瘋買下的書,和我沒能好好整齊收拾的手工工具,建造一個工作室之前的想像。
我想像我有一個空間,裡面有上千本書,我高興開著,你要看書我很歡迎,但我不招呼任何人(老闆我沒有social的才能,工作時很討厭被打擾);我不靠它維生,我依然坐在電腦前接案養活自己和那個空間,如果能力夠,我還可以養一個員工,幫我管理那個工作室,讓他打理那個只讓人來看書的空間,免得來訪的人要忍受我的臭臉和不耐煩,也省得讓我去社交。
在那之前,我將家裡小小空間裡再也塞不下的那些書,挪去了個人倉庫(貴死)擺放了幾年,想著總有一天有了一個空間,肯定讓它們再見天日;等我將它們從個人倉庫挪到工作室我獨自組裝好的書架時,已經是它們被關在倉庫的兩年多以後。
沒有人理解我買那麼多書不看是為什麼?沒有人知道我一個不看什麼書的人為什麼這麼愛書?沒有人懂,既然早就從「開書店」的窮苦地獄裡離開了,為什麼還這麼一頭栽進書裡?(你明明就沒讀很多書啊!)
弄書店的時候應該是我人生中最窮的時候了,而且我一點都不想要回到那種連剪頭髮的錢都沒有的人生。
我不曉得為什麼。
可能是我從一畢業沒多久,就跟書在一起了,從編輯、企劃、設計一路幹著都沒離開過書(還莫名老是覺得自己也在做個行銷);但我想更有可能的是我小學五年級快升六年級前的那一個月,我每天中午都不在教室午休,躲到圖書館裡看書、睡覺,躲開難以回應同學或師長那句:「你爸媽離婚了喔!」的疑問句、肯定句或太過關愛的眼光!以及後來的人生路上,沒有什麼朋友的時候,我都躲到字與書裡!(但我真的沒有看太多書,看不懂。還有一段時間只看運動漫畫,可能比較想當運動員。)
慢慢的,我成為了我手摸得到、見得到面的人群裡,最常看書的那個人(即使我已經是在同溫層裡看很少書的。)
母親總是問我:「為什麼要買那麼多書?看得完嗎?」
看不完。我有八成以上的藏書我都沒看過。
「那買幹嘛?」
就,它們很多都是好書嘛!
「可,你都沒有看啊!」
(我轉著手指頭)以後老了看啊!不然搞一個店給別人看。
*
工作室搞了將近兩年,我才發現,我真的需要一個人幫我看顧這些書,那個店!
我實在不是一個喜歡跟人social的人,就算是我想要讓更多人可以閱讀、接觸書,但之於我,書與我的關係,依然如我年少、童年那個燈光不明亮的圖書館一樣,是一種陪伴自己與孤獨共處的東西,你只得安靜地與它們在一起,可以分享但不能太熱絡地像參加讀書會一樣的討論。
收掉工作室時,我在讀冊賣掉了兩百三十本我的書,另外開門讓別人來挑半買半送的應該也有拋出一百多本,其餘的七八百本跟著我到了現在的住處(然後持續但緩慢地增加中,這幾年都買電子書了!)有很多我依然捨不得賣,有很多我還是幻想自己以後一定會拿出來看;我心裡仍然懷抱著終有一天在我能力許可之時,我要開一間都是書,但不靠賣書賺錢的店,然後找一個人來顧!(或者搞一台書車,在島上四處旅行!)
但有時,想做的事、夢想的這件事,需要一點兒衝動,也許哪日等我養精蓄銳到達一定的程度時,我就又能說走就走了。
在那之前,我想要先讓這些跟著我十多年的書得已見天日,讓它們各自有去處可以去,讓需要它們的人可以安置或流浪去他方被人看見,比窩在我小小住處等我起身行動還要重要。
其中不乏已經絕版的、很經典的、二手書市也找不到的,但因為書況可能過不了taaze那關,就自己賣。(還沒更新完)
另外在
我的讀冊賣場也有幾十本(第二批二十四本剛寄出),預計這波可能清掉兩百本左右。
有時候清二手書和清二手衣一樣,都需要眼一閉的能力。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挑挑。
如果有那麼一天,我有那麼一個店,歡迎你們來讀書。(是說,我工作室太早收了,早點認識那麼多愛看書又願意來找我玩的人多好!)
圖:20211103台中中央書局,Canon EOSM50、蝦皮頁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