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觀點 l 喜歡借書買書卻不看書,這是什麼心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幾天,我走進住家附近的圖書館。原本只是打算借用飲水機,裝瓶水就離開,但我還是逗留了一陣子。我隨手抓了一些書,每一本看沒幾眼就放回書架上。我處在一種沒特別想要看書,卻有一股想借書的衝動的矛盾感。可按我過往的經驗來看,一旦我把書給借走了,鐵定會把它擺在家裡的某個角落,默默等待借書期限結束後再還回去。
類似的事情也很常發生在書店。我很喜歡逛書店,也常常會有想要買書的衝動,也有受衝動驅使,實際採取行動,掏腰包買書的時候。但我過往所買的書,不是沒讀完,就是連包裝都還沒拆開。
這種矛盾心裡,讓我不禁想好好思考一件事情,就是那些愛借書,甚至愛買書,卻又不看書的人,到底是什麼樣的心態?

我從小就很少看書

我家有個小書架,但架上並沒有太多的書。多數的書要不就是別人贈送的,要不就是從別人那裡蹭來的,要不就是曾經失心瘋買下來的。架上的書約莫九成以上我都沒看完,有些甚至都沒翻開過。
我從小就不常看書。我無法理解那些可以獲得閱讀比賽獎項的同學,怎麼能在短短的一年內就讀上上百本的書。在升大學前,我最常看的書,大概就只有課本了吧!直到上大學後,我變得連教科書都不愛看。
很多人認為,像我這種愛借書買書卻不看書的人,都是為了展現自己有知識水平的假掰作風;或是追隨潮流;或因為充滿知識焦慮而買書,最後卻發現自己根本就沒時間看書。外界對於如此狀態的人,多都提不出什麼正面的假設或評價。但我很困惑,因為我從不否認自己不愛看書的事實,我都很大方跟身邊的人承認說,我一年的閱讀量,可能連一本的量都不到,所以假掰、追隨潮流的說法,不適合套在我身上。更別說什麼知識焦慮,我可不是那麼有深度的人。
既然不看書,那為何又想要借書買書?我想就從我個人的經驗來試著理解這樣的狀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我不適合看書,但不表示我對知識不渴望

對我來說,看書最大的目的,就是獲取資訊與知識。但藉由書面文字的形式來獲得知識或訊息,對我來說是非常痛苦的。我本身專注力就不高,在面對「文字」這種相對單薄的刺激,根本就無法抓住我的注意力。這導致我在邊閱讀的過程中,腦海中可能也在同時思考著其他事情。或是沒讀幾分鐘,就開始蠢蠢欲動,想轉移注意力,而找其他有趣、刺激性較高的事情來做。
如此的狀態,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很容易在讀完某一個段落後,就忘了前一個段落的內容,所以經常需要重覆來回閱讀文章的前後段,才能理解某個段落的脈絡。我有時候也會想要確保自己對作者實際想要傳達的內容,有正確的理解,所以也會經歷在某個特定的文字段落上,反覆閱讀的歷程。要「真正」地看完一本書,會耗費我非常大量的時間和精神。
而且我對於吸收資訊是很沒有耐心的。我常無意識且不切實際地期待自己能夠用最快的速度,最精簡的方式,便能全面掌握資訊。因此,若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反覆閱讀和推敲文字的訊息,根本就是在消耗我的耐心。到最後就只能放棄。
我後來慢慢意識到,自己並非對知識毫無渴望,只是我接收資訊的方式,確實是需要透過不同感官接收,才有辦法把訊息給完全接收。例如:透過跟別人聊天、觀看影片,或是切身經歷等刺激性較高的方式來得到某些知識,我反而會更容易記住。或是在經歷跟他人談話、看影片、切身經歷之後,再從書上補充知識,會更容易把書中的文字訊息給記下來。
雖然大部分時候,看書並不是我的嗜好,但總有一些想要看書的片刻。撇開被迫看書(如:上課、考試)的時候,我在高中時期,我有過短暫的喜歡看小說的時刻,近期也有想要閱讀與自己專業領域相關的書籍。
回顧這些時間點,我發現這些時刻都是我當下對某些知識有好奇,例如:近期之所以會想主動翻閱與自己專業領域有關的書籍,是因為我經歷了實習,也開始工作,對自己的專業領域有更多的體驗後,產生好奇,進而想要透過翻書來補充新的知識。
這意味著,雖然我很少看書,但並不表示我不願意接收新的知識。只是我比較不適合從書本上獲取知識。至於自己會採取「借書買書」的行動,或許我還是想要了解書本裡的內容,只是我並沒有耐心和專注力把它看完。如果今天是把它拍成電影,或是轉為口述,或許我會比較有耐心去消化書中的內容。另外,或許我在挑選書本的當下,也在期待在未來的某一天,會突然對書中內容產生高度好奇,也想像自己總有一天會用上這些書吧!因此即便知道自己並不怎麼看書,但還是會想要把書先帶回家。

挑中的書往往在認真閱讀後才發現自己被騙,如同愛情

雖然在挑選書本的過程中,還是會翻看裡面的內容,但不太可能翻閱整本書。有時候會因為在隨意翻閱的過程中,恰好讀到書中某些很吸引我的段落,然後就下意識認為接下來的內容,都一定是有趣的。但往往在把書借走或買下後,仔細閱讀書中的內容時,突然感覺那本書就沒那麼吸引人了。也許是我在決定把書帶走前,翻閱到的內容恰好是有趣的,但實際上整本書的內容,就只有那部分有趣;也有可能是因為得到了,反而讓書本失去了「距離的美感」。
也无可否认的是,有的时候也会受到书本封面、内文排版的影响,很容易用这些表面讯息来判断書本可能的內容是什麼、是否有趣。一旦深入閱讀後,才發現自己被書本的設計給矇騙了!我也不是一個為了把書看完而委屈自己的人,所以最後都索性將它擱置家中的某個角落。
這不就跟挑伴侶有異曲同工之妙嘛!往往都是在交往後、進一步認識對方後,才發現自己瞎了狗眼,或是更靠近對方後才突然覺得對方不如之前那麼可愛了,要不然就是一開始因對方的長相而產生衝動,結果發現對方的真正樣子與其外貌有著巨大的差距。
借書買書卻不看書,看似弔詭又矛盾,但就我自己的經驗,它是其來有自的。無論如何,要怎麼利用書本,也是個人自由的選擇啦!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8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Z先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考試結束一個多星期了。考完後的幾天,就開啟懶人加睡死模式。過幾天,再加入工作模式,把準備考試期間落掉的工作進度給完成,直到現在才有辦法靜下心來,好好寫寫這次考試的一些心情。
將近一個多月沒發文了。這段時間幾乎天天都在唸書,投入準備國考。因為自己也不是那種可以開啟多工模式的人,所以在專心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沒有餘力和心思吐出文字。
進入三級警戒已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這大概是我始料未及的。之前全球疫情蔓延之際,我還覺得待在台灣非常安全,殊不知疫情終究殺上來了。撐過一段「半封城」的時間,想記錄一下近期的生活。
大一升大二的那段暑假,我到台東的某一家民宿打工換宿的時候,遇到了一位男孩,我稱他為「阿融」吧!我記得第一眼見到阿融,就覺得他根本就是我的菜。他的外表看似有原住民血統,五官深邃,膚色黝黑,身材勻稱,這完全就是我當時心目中的天菜類型啊!
從雙北宣布防疫警戒升至三級以來的第二天上班。雖然已經入職一個多月,但因為還有很多業務還沒交託到我手上,因此原本工作量就已經不多;加上這次的防疫警戒升級,目前手頭上的工作也必須暫停。上班時間簡直無聊得發慌。
我跟阿豪之間也沒有發生太多轟轟烈烈的情節,卻是很深刻的一段過往,因為他大概是我喜歡非常久,而且也是在我在面對身分認同的重要時期,所碰到的喜歡的對象。
考試結束一個多星期了。考完後的幾天,就開啟懶人加睡死模式。過幾天,再加入工作模式,把準備考試期間落掉的工作進度給完成,直到現在才有辦法靜下心來,好好寫寫這次考試的一些心情。
將近一個多月沒發文了。這段時間幾乎天天都在唸書,投入準備國考。因為自己也不是那種可以開啟多工模式的人,所以在專心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沒有餘力和心思吐出文字。
進入三級警戒已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這大概是我始料未及的。之前全球疫情蔓延之際,我還覺得待在台灣非常安全,殊不知疫情終究殺上來了。撐過一段「半封城」的時間,想記錄一下近期的生活。
大一升大二的那段暑假,我到台東的某一家民宿打工換宿的時候,遇到了一位男孩,我稱他為「阿融」吧!我記得第一眼見到阿融,就覺得他根本就是我的菜。他的外表看似有原住民血統,五官深邃,膚色黝黑,身材勻稱,這完全就是我當時心目中的天菜類型啊!
從雙北宣布防疫警戒升至三級以來的第二天上班。雖然已經入職一個多月,但因為還有很多業務還沒交託到我手上,因此原本工作量就已經不多;加上這次的防疫警戒升級,目前手頭上的工作也必須暫停。上班時間簡直無聊得發慌。
我跟阿豪之間也沒有發生太多轟轟烈烈的情節,卻是很深刻的一段過往,因為他大概是我喜歡非常久,而且也是在我在面對身分認同的重要時期,所碰到的喜歡的對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對於喜歡閱讀,連帶喜歡買書的人而言,家裡書滿為患是最頭痛的問題,很多人是家裡被書淹沒到寸步難行才下定決心要把一些「用不到」的書處理掉。 但是人就是這麼奇怪,很多書也許堆在箱子裡十幾二十年沒動過,可是一旦要扔掉,卻又捨不得,覺得應該還會想看。有道是「擁有時不覺得自己擁有,等到失去時,才發現自己少了
Thumbnail
最近勤於讀書。 書本來就看得很雜,小說也包山包海,從間諜小說的約翰杜卡雷到偵探小說從瑞蒙錢德勒、勞倫斯卜洛克到李查德,散文新詩無所不包。 我又有個壞習慣,不喜向人借書,因為看到喜歡的句子、章句,總是忍不住折角、畫線。看借來的書就像偷窺別人的性愛生活一樣,不能盡興。 勤於讀書,讀什麼書呢? 讀
Thumbnail
閱讀對我來說是一種獨特的享受,也是提升生活品質的低成本方式。透過書本中的價值觀和觀點,我能夠擴展思維,擺脫狹隘的視野。閱讀也是一種內心的治癒良藥,當面對挫折時,書本總能給予我慰藉和解答。無論生活多艱困,書本始終是我最富裕、最自由的樂土。
Thumbnail
我從小就是個很喜歡看書的人,但在擁有了電腦、手機之後,閱讀的時間也下降許多,卻在這幾年又開始重拾書本。在網路世代,能夠獲取資訊、知識的管道實在太多,我們為何還需要閱讀紙本文字呢? 書本最大的魅力,在於毫無魅力。by《我們為什麼要閱讀》
Thumbnail
前幾天,臉書熱議著反對不買書的各方訊息,由於臉書餵給我的評論和我的立場不同,忍不住手癢寫了我的看法。 我的立場就如標題所述,能借書就不買書,能買電子書就不考慮紙本書。 我在多年前就如此想,有舊文如下。 放下紙本書,我開始愛上電子書的三個理由 連想買書的念頭都跟著斷捨離了 以下我針對
Thumbnail
喜歡逛實體書店通常不是因為真的已經確定要買什麼書,而且去「#遇見書」。從書店人員會把哪些書放在一起、每隔一段時間有設置什麼議題的書展區,除了可以看看關聯書單,拓展自己的視野(突破同溫層),也可以瞭解這家書店的「個性」,個性跟自己合不合拍,這也是有些人常常會說喜歡A書店甚於B書店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這一代人年輕時買了很多書,慢慢累積下來,如今樂齡期將至,必須處理這些書。如何處理這些書成了一個困擾。要捐給圖書館太舊了,賣又捨不得。
學習語言,大量輸入(input)是非常重要的 學習英語不要再捧著單字書從頭背到尾 試試看利用網路免費電子書、有聲書資源,無痛、短時間提升英語實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對於喜歡閱讀,連帶喜歡買書的人而言,家裡書滿為患是最頭痛的問題,很多人是家裡被書淹沒到寸步難行才下定決心要把一些「用不到」的書處理掉。 但是人就是這麼奇怪,很多書也許堆在箱子裡十幾二十年沒動過,可是一旦要扔掉,卻又捨不得,覺得應該還會想看。有道是「擁有時不覺得自己擁有,等到失去時,才發現自己少了
Thumbnail
最近勤於讀書。 書本來就看得很雜,小說也包山包海,從間諜小說的約翰杜卡雷到偵探小說從瑞蒙錢德勒、勞倫斯卜洛克到李查德,散文新詩無所不包。 我又有個壞習慣,不喜向人借書,因為看到喜歡的句子、章句,總是忍不住折角、畫線。看借來的書就像偷窺別人的性愛生活一樣,不能盡興。 勤於讀書,讀什麼書呢? 讀
Thumbnail
閱讀對我來說是一種獨特的享受,也是提升生活品質的低成本方式。透過書本中的價值觀和觀點,我能夠擴展思維,擺脫狹隘的視野。閱讀也是一種內心的治癒良藥,當面對挫折時,書本總能給予我慰藉和解答。無論生活多艱困,書本始終是我最富裕、最自由的樂土。
Thumbnail
我從小就是個很喜歡看書的人,但在擁有了電腦、手機之後,閱讀的時間也下降許多,卻在這幾年又開始重拾書本。在網路世代,能夠獲取資訊、知識的管道實在太多,我們為何還需要閱讀紙本文字呢? 書本最大的魅力,在於毫無魅力。by《我們為什麼要閱讀》
Thumbnail
前幾天,臉書熱議著反對不買書的各方訊息,由於臉書餵給我的評論和我的立場不同,忍不住手癢寫了我的看法。 我的立場就如標題所述,能借書就不買書,能買電子書就不考慮紙本書。 我在多年前就如此想,有舊文如下。 放下紙本書,我開始愛上電子書的三個理由 連想買書的念頭都跟著斷捨離了 以下我針對
Thumbnail
喜歡逛實體書店通常不是因為真的已經確定要買什麼書,而且去「#遇見書」。從書店人員會把哪些書放在一起、每隔一段時間有設置什麼議題的書展區,除了可以看看關聯書單,拓展自己的視野(突破同溫層),也可以瞭解這家書店的「個性」,個性跟自己合不合拍,這也是有些人常常會說喜歡A書店甚於B書店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這一代人年輕時買了很多書,慢慢累積下來,如今樂齡期將至,必須處理這些書。如何處理這些書成了一個困擾。要捐給圖書館太舊了,賣又捨不得。
學習語言,大量輸入(input)是非常重要的 學習英語不要再捧著單字書從頭背到尾 試試看利用網路免費電子書、有聲書資源,無痛、短時間提升英語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