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書店的逆襲》上篇手寫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推薦對象:

l 平時逛書店總是被嘲諷的說:「現在的人都很忙,你還真是閒阿!」

l 雖然知道上網買書比較方便,但總忍不住還是喜歡逛書店的你。

l 家裡書櫃一大堆還一直買書的你。

l 買了就是要看,但書始終看不完,對此一直有罪惡感的你。

l 想大聲對別人說:「看書超棒的好嗎?」「別一直跟我說網路比較好!」


作者嶋浩一郎是日本書店大獎的創立者,也是文青書店book&Beer的店長,雖然他是「賣書」的,一定老王賣瓜自賣自誇,但這顆瓜甜滋滋又香噴噴,重點是物美價廉你買不買呢?

我最常看到大家說:「書!買了就是要讀!不讀!買了要做什麼?」坦白說,我也是這樣認為,但!看了這本書,我稍微可以接受我某些書沒有看。想想!逛了一兩小時的書店,那麼多的書我偏不買,卻只買這幾本,這說不定是我的潛意識提醒我「它們可能是我的救贖」,只是回家又會因為「惰性」往比較輕鬆的書讀去,甚至不看它。

所以,這一本小小的書,卻能教你「喝斥」唱衰者、還能幫你擊退你內心的自我厭惡及小惡魔,你確定不看嗎?

為什麼要去實體書店?

l 若已確定要找的書,去博客來等網路書店的確比較方便,但若想要「意外的啟發」,實體書店更適合喔!

l 漫步在書店,就像跟世界接觸,書店的資訊或許比網路少,但勝在可以用很短的時間瀏覽全部。你用半小時快速「走馬看花」整間店,是不是就可以把現在的流行巡禮過一遍,但網路呢!!!

l 在書架之間旅行 在每個書架都可以「創意性跳躍」,有沒有發現,你常常要去看理財的書,卻不知不覺買了健康養身相關的書;或者要買學英文的書,最後走到擺放工作效率的書架。

你想要什麼?

l 我們一直都誤以為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真的是這樣嗎?事實上可以用文字表達我們的想法比例出奇的低。就像情緒勒索、文青、小資族、美魔女……等用詞都是現今社會創造出來,我們瞬間會覺得:「對!就是這樣,他說出我想要說的!」因此得到共鳴,內心才會滿足。

l 常常會遇到「自己沒發現,以前就想看」的書,就是在書店才發現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原來我對這種事情感興趣喔!」抱著書「哇!」驚嘆之餘,嘴角還會露出一絲絲的微笑呢!

l 他說網路書店只可以搜尋到「已被文字化的慾望」,你一定要先有關鍵字才可以搜尋你想要的資料;但實體書店卻有龐大藏在我們內心冰山下的真實感受,需要你隨處看看才能被挖掘的,所以實體書店可以協助你找到自己的潛能,也許你都不知道自己這麼利害。

l 書店還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讓我們知道自己的興趣在世界體系中的位置。利用網路搜尋資料,就像帶著放大鏡找森林中的一棵樹,容易有「見樹不見林」的風險,而書店就像是鳥瞰整座森林,你可以知道它的相對位置。


raw-image

買書,不必為讀書!

l 珍惜與書的相遇

買書的行為,是記錄當時一時興起的渴望,把當時被吸引的感受保留下來。

l 買書不讀沒關係

把那些買來的書,放在自己看得到的地方,當做反應自己內心的一面鏡子,提醒並持續刺激你的腦力。

l 「買了書就必須全部把書讀完」-根本是神話。

l 家中的書架,就像網路的搜尋紀錄,陳列著過去自己的興趣或關心的事,是直接顯現出自己內心的一個地方。

看書就像旅行,旅行會使人成長,因為旅行會有意想不到的經歷;看書也一樣,因為它可以暫時讓你變成不同的人物,在不同的時空,進行靈魂切換的旅行。

看書比選擇障礙更簡單,買書比自我厭惡更療癒,心境比環境更沉醉,不管你在哪,別鞭打自己了!我都替你感到痛,人生一路上的趕路,不累嗎?

難得有個便宜的嗜好,把買書當作到此一遊的紀念品,不挺好的?

你想想自己每次出去玩買的紀念品回來除了送人,剩下來的在哪裡呢?

至少書還在書架上,它可以是你的日記、週記、警惕你的勵志名言、也是裝飾的一幅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藍芸的書信世界的沙龍
16會員
78內容數
2021/09/16
      現在流行故事力,每個人的故事都跟大時代緊緊相扣,收集每一刻的書信就像留存兩個人的日常生活,容易找到生活細節與場景,這就是書信的魅力。   書信精神,深藏在我們的文化中,能帶來無限遐想,同時也是人類歷史的一部分。
Thumbnail
2021/09/16
      現在流行故事力,每個人的故事都跟大時代緊緊相扣,收集每一刻的書信就像留存兩個人的日常生活,容易找到生活細節與場景,這就是書信的魅力。   書信精神,深藏在我們的文化中,能帶來無限遐想,同時也是人類歷史的一部分。
Thumbnail
2021/08/24
 妳一直都不想變!!還好這次應該有機會變一點點了……
Thumbnail
2021/08/24
 妳一直都不想變!!還好這次應該有機會變一點點了……
Thumbnail
2021/08/21
有人問跌倒了怎麼辦? 大家的解答是!沒人回覆!沒人關心!沒人理會!沒人看見……      
Thumbnail
2021/08/21
有人問跌倒了怎麼辦? 大家的解答是!沒人回覆!沒人關心!沒人理會!沒人看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你去書店都買了什麼呢?你相信在書店可以買到好人生嗎? 這本「去書店買個好人生」透過八章節的安排,除了說明閱讀帶來的好處和能力之外,也分享如何挑選書籍、書籍的包裝和設計對閱讀吸引力的影響、如何與書做斷捨離⋯⋯等。而本篇文章則摘要作者書中的文句,並以個人的體悟和心得分享做回應。
Thumbnail
你去書店都買了什麼呢?你相信在書店可以買到好人生嗎? 這本「去書店買個好人生」透過八章節的安排,除了說明閱讀帶來的好處和能力之外,也分享如何挑選書籍、書籍的包裝和設計對閱讀吸引力的影響、如何與書做斷捨離⋯⋯等。而本篇文章則摘要作者書中的文句,並以個人的體悟和心得分享做回應。
Thumbnail
書店老闆說現在書很難賣啊!不然你最近有買過書嗎? 「嗯....三月以前我買了大概20本吧。」 老闆瞬間愣住....接著轉移話題....
Thumbnail
書店老闆說現在書很難賣啊!不然你最近有買過書嗎? 「嗯....三月以前我買了大概20本吧。」 老闆瞬間愣住....接著轉移話題....
Thumbnail
很喜歡看書 不過多半都是到大型書店找書看書買書 直到最近才慢慢對獨立書店好奇
Thumbnail
很喜歡看書 不過多半都是到大型書店找書看書買書 直到最近才慢慢對獨立書店好奇
Thumbnail
  在這樣的設計下,書店成了「推書者們」的畫廊,顧客的核心體驗也轉化成了欣賞,購買則是可能的附加價值。由於已經從另一個方向取得收益,店家不必費過多的心力來處理「如何讓顧客買書」這道當代難題,進門的讀者也可以以更恬淡、無壓力的方式去與對方想要陳列出來的想法相碰撞。
Thumbnail
  在這樣的設計下,書店成了「推書者們」的畫廊,顧客的核心體驗也轉化成了欣賞,購買則是可能的附加價值。由於已經從另一個方向取得收益,店家不必費過多的心力來處理「如何讓顧客買書」這道當代難題,進門的讀者也可以以更恬淡、無壓力的方式去與對方想要陳列出來的想法相碰撞。
Thumbnail
喜歡逛實體書店通常不是因為真的已經確定要買什麼書,而且去「#遇見書」。從書店人員會把哪些書放在一起、每隔一段時間有設置什麼議題的書展區,除了可以看看關聯書單,拓展自己的視野(突破同溫層),也可以瞭解這家書店的「個性」,個性跟自己合不合拍,這也是有些人常常會說喜歡A書店甚於B書店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喜歡逛實體書店通常不是因為真的已經確定要買什麼書,而且去「#遇見書」。從書店人員會把哪些書放在一起、每隔一段時間有設置什麼議題的書展區,除了可以看看關聯書單,拓展自己的視野(突破同溫層),也可以瞭解這家書店的「個性」,個性跟自己合不合拍,這也是有些人常常會說喜歡A書店甚於B書店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各出奇招,非常有趣,各式各樣的銷售模式,比起網路販售或電子書的銷售模式,能尋求的生存方式,已經不是關乎價格或便利性,而是人們在意的什麼? 而這個什麼?可能是傳統書店最厲害武器,果然還是互動導向與人性化的銷售。 說實話,以上介紹的銷售模式,我是都很想體驗,閱讀是有趣,但去這種書店消費與互動,閱
Thumbnail
各出奇招,非常有趣,各式各樣的銷售模式,比起網路販售或電子書的銷售模式,能尋求的生存方式,已經不是關乎價格或便利性,而是人們在意的什麼? 而這個什麼?可能是傳統書店最厲害武器,果然還是互動導向與人性化的銷售。 說實話,以上介紹的銷售模式,我是都很想體驗,閱讀是有趣,但去這種書店消費與互動,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