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旅遊・桃園展覽】浪我送你回家-中途攝影展/Nothing to Something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浪我送你回家-中途攝影展】

raw-image
raw-image

流浪動物,在一般刻板印象中,或許是帶著恐懼與傷痕蜷縮在收容所的角落,抑或是成群結隊的遊蕩在城市的邊緣。

展出作品均為曾在找家或還在找家的孩子,希望藉由展覽的曝光能讓更多人看見他們,進而慢慢翻轉人們對於流浪動物的刻板印象。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三牲工作室是一間致力於為弱勢動物發聲的攝影工作室,運用簡約的背景及各種巧思,拍攝出待養動物們最真情流露的一面,並於每週三提供免費的中途攝影服務,為正在找家的流浪動物拍攝送養照協助找家。

raw-image
raw-image

#浪我送你回家中途攝影展
#NothingToSomething
#三牲工作室

【浪我送你回家-中途攝影展/Nothing to Something】
展期:即日起~2022/4/11
地點:虎頭山創新園區B06 (10:00-18:00)
官網:https://www.taoyuanlandart.com.tw/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旅遊/電影/閱讀/日文教學,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 臺灣旅遊~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taiwan/home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偶希都理臺灣旅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偶希都理
376會員
2.5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的其他內容
2025/04/18
【所在-物件離合:許旭倫陶藝創作展】 藝術家許旭倫陶藝創作展「所在-物件離合」,即日起至2025年5月26日,於鶯歌光點藝術中心展出中。 承續「以巢為原點」概念的創作脈絡,傳達心中有愛的初衷及人際連結,珍視立足點、生命所在。
Thumbnail
2025/04/18
【所在-物件離合:許旭倫陶藝創作展】 藝術家許旭倫陶藝創作展「所在-物件離合」,即日起至2025年5月26日,於鶯歌光點藝術中心展出中。 承續「以巢為原點」概念的創作脈絡,傳達心中有愛的初衷及人際連結,珍視立足點、生命所在。
Thumbnail
2025/04/10
【新北市美術館】 新北市美術館即日起至2025年4月13日試營運,預計4月25日正式開館。 6月底前可免購票入館參觀,但需至二樓大廳索取入場券。 目前有三大展覽展出中,各具特色,值得一探究竟。
Thumbnail
2025/04/10
【新北市美術館】 新北市美術館即日起至2025年4月13日試營運,預計4月25日正式開館。 6月底前可免購票入館參觀,但需至二樓大廳索取入場券。 目前有三大展覽展出中,各具特色,值得一探究竟。
Thumbnail
2025/04/02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 桃園展覽「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得獎作品即日起至5月18日於桃園展演中心一樓展出。 該獎由桃園市立美術館主辦,透過國際徵件選出藝術家至桃園實地展覽。
Thumbnail
2025/04/02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 桃園展覽「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得獎作品即日起至5月18日於桃園展演中心一樓展出。 該獎由桃園市立美術館主辦,透過國際徵件選出藝術家至桃園實地展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寂歷荒陬・李孟育個展】 寂歷,寂靜空曠。 荒陬,偏僻荒遠的地方。 陬,音同「鄒」,亦有角落、山腳之意。 山水畫家的親山臨水寫生。 冷水坑、野柳、老梅石槽和龍鳳谷等自然美景,許多造訪過的地方,透過縹緲畫作,感受到不同的氛圍。 儘管畫作不多,但筆法用色符合個人喜好。 觀展後,也想親近一下大自然了。 地
Thumbnail
【寂歷荒陬・李孟育個展】 寂歷,寂靜空曠。 荒陬,偏僻荒遠的地方。 陬,音同「鄒」,亦有角落、山腳之意。 山水畫家的親山臨水寫生。 冷水坑、野柳、老梅石槽和龍鳳谷等自然美景,許多造訪過的地方,透過縹緲畫作,感受到不同的氛圍。 儘管畫作不多,但筆法用色符合個人喜好。 觀展後,也想親近一下大自然了。 地
Thumbnail
【違和之地III・花園裡的洋娃娃】 超級久違的藝術空間。 此次的展,真如其名,非常地「違和」。 風格各異的藝術作品齊聚一堂,有些擠成一團,有些卻又十分空闊。 單獨看作品十分有趣,但放在一起卻又如此詭異。 或許是場地太小,也或許是要得太多導致作品太雜。 總之,真的是一路「違和」到底。
Thumbnail
【違和之地III・花園裡的洋娃娃】 超級久違的藝術空間。 此次的展,真如其名,非常地「違和」。 風格各異的藝術作品齊聚一堂,有些擠成一團,有些卻又十分空闊。 單獨看作品十分有趣,但放在一起卻又如此詭異。 或許是場地太小,也或許是要得太多導致作品太雜。 總之,真的是一路「違和」到底。
Thumbnail
【憧憬日常・攝影師聯展】 三位女性風景攝影師韋琪、心星、鄭妍妍,首度舉辦女子攝影聯展。在女性相對稀少的風景攝影圈,女子攝影聯展真的算是少見。 純屬個人感想,拍得太過完美,反而無感,但拍攝技巧與追尋美景的努力絕對值得讚賞。 #OlympusPlazaTaipei藝廊 #憧憬日常 #攝影師聯展
Thumbnail
【憧憬日常・攝影師聯展】 三位女性風景攝影師韋琪、心星、鄭妍妍,首度舉辦女子攝影聯展。在女性相對稀少的風景攝影圈,女子攝影聯展真的算是少見。 純屬個人感想,拍得太過完美,反而無感,但拍攝技巧與追尋美景的努力絕對值得讚賞。 #OlympusPlazaTaipei藝廊 #憧憬日常 #攝影師聯展
Thumbnail
【越過山,看見___】 藝術家林淑鈴以「越過山,看見___」為名,透過編織將色彩繽紛的各式塑料線紗和條帶,形構自然中的蟲蛹、陽光和雲朵等有機造形,訴說生命經蟄伏、蛻變到璀璨豐盛的過程。 「大型的戶外裝置創作迷人之處在於,透過作品與其存在場域的互動,牽引觀眾身體力行地『進入』創作者的創作意識中。」
Thumbnail
【越過山,看見___】 藝術家林淑鈴以「越過山,看見___」為名,透過編織將色彩繽紛的各式塑料線紗和條帶,形構自然中的蟲蛹、陽光和雲朵等有機造形,訴說生命經蟄伏、蛻變到璀璨豐盛的過程。 「大型的戶外裝置創作迷人之處在於,透過作品與其存在場域的互動,牽引觀眾身體力行地『進入』創作者的創作意識中。」
Thumbnail
【毛小孩的幸福城市】 東海大學創藝學院院長林文海教授,早期在大肚山的工作室,經常看到成群的野狗前來覓食,而大肚山上的紅土是台中盆地最特殊的景觀。原作《流浪狗之歌》作品用紅土粗獷中帶有野性的特質來創作,來到桃園「幸福城市」,這群毛小孩也化身為療癒天使,表達林教授對這群工作室鄰居與土地的關懷。
Thumbnail
【毛小孩的幸福城市】 東海大學創藝學院院長林文海教授,早期在大肚山的工作室,經常看到成群的野狗前來覓食,而大肚山上的紅土是台中盆地最特殊的景觀。原作《流浪狗之歌》作品用紅土粗獷中帶有野性的特質來創作,來到桃園「幸福城市」,這群毛小孩也化身為療癒天使,表達林教授對這群工作室鄰居與土地的關懷。
Thumbnail
【众所之地-文化平權聯展II】 近年台灣文化平權概念漸從社會街頭走進藝術領域,呼應當代社會適應新興價值觀的渴求與行動。 此展覽再度邀請「2021年文化平權駐村計畫」藝術家林耕舞、柯瑜綉、廖芸婕與薛祖杰,藉由不同面向的工作坊、田野調查與研究,匯集群眾的經驗故事,對於當前的台灣社會提出反思與期盼。
Thumbnail
【众所之地-文化平權聯展II】 近年台灣文化平權概念漸從社會街頭走進藝術領域,呼應當代社會適應新興價值觀的渴求與行動。 此展覽再度邀請「2021年文化平權駐村計畫」藝術家林耕舞、柯瑜綉、廖芸婕與薛祖杰,藉由不同面向的工作坊、田野調查與研究,匯集群眾的經驗故事,對於當前的台灣社會提出反思與期盼。
Thumbnail
【黑貓日光浴】 【桃園地景藝術節回顧展】 往年的藝術足跡 #桃園地景藝術節回顧展 #黑貓日光浴 【桃園地景藝術節回顧展】 展期:即日起~2022/3/27 地點:虎頭山創新園區多功能展館(10:00-18:00) 官網:https://www.taoyuanlandart.com.tw/
Thumbnail
【黑貓日光浴】 【桃園地景藝術節回顧展】 往年的藝術足跡 #桃園地景藝術節回顧展 #黑貓日光浴 【桃園地景藝術節回顧展】 展期:即日起~2022/3/27 地點:虎頭山創新園區多功能展館(10:00-18:00) 官網:https://www.taoyuanlandart.com.tw/
Thumbnail
【築一個巢】 用築一個巢來表現家的意象,所有生命都需要一個家,以土地為家、以河流為家、以樹木為家、以情感為家,更可延伸是一種歸屬感與在地認同感。 藝術家:林純用 作品材質:竹條、鐵件 #桃園地景藝術節 #都會綠洲 #UrbanOasis #守護之眼
Thumbnail
【築一個巢】 用築一個巢來表現家的意象,所有生命都需要一個家,以土地為家、以河流為家、以樹木為家、以情感為家,更可延伸是一種歸屬感與在地認同感。 藝術家:林純用 作品材質:竹條、鐵件 #桃園地景藝術節 #都會綠洲 #UrbanOasis #守護之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