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癲.夢境.神曲 — 天才達利展》| 即使閉上雙眼依然清晰可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來源:天才達利展臉書粉絲專頁)
前陣子抽空走訪了〈天才達利展〉,達利(Dali)一直是我很喜歡的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的名聲響譽國際,即使你沒有看過達利的畫作,相信你也曾經看過那一幅「融化的時鐘」。
《記憶的堅持》(La persistencia de la memoria)
此次展場所展出的121幅作品除了有達利為但丁的《神曲》所創作的一系列代表性畫作,也有許多可以互動的視錯覺(optics illusions)作品。事實上,如果再搭配每一幅的導覽時間,可能會花上半天的時間觀展呢!(我當天花了兩個半小時看展,並沒有申請解說)
達利曾表示自己是一個受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的無意識理論(Unconsciousness Theory)影響的超現實主義者(Surréalisme)。興許是受到攝影術的逼近,二十世紀出現的畫派開始不以寫實為出發點;相反地,藝術家們開始向「內」探索,潛意識、無意識、夢境、幻想……都是往後的畫家十分愛用的元素。超現實主義畫派便是是一群浸淫於此的藝術家們,他們感興趣的是發現和展現無意識的心態,釋放想像、打破受宰制的現實並獲得自由,把現實觀念與潛抑的慾望、無意識和夢的經驗相糅合,以達到超現實的情景。

接下來跟大家分享我在展覽幾幅我很喜歡的視錯覺作品
此種繪畫的技法在視錯覺中經常能見到
該幅作品中背對觀者的裸女是達利的妻子卡拉,不僅是達利的謬思女神也是他創作的動力來源。雖然這幅畫作利用大塊的馬賽克繪製而成,但是遠遠地看(或是有近視者拿下眼鏡欣賞)竟然可以發現這也是已故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的肖像;事實上,左圖中下偏左的位置有一張黑白圖片就已經隱晦地透露這幅畫的另一個詮釋了。
該幅畫作為達利為妻子所繪的作品
類似的作品也能在電腦上達成:
展區內有另一組鏡像成畫的展區,這也是我個人酷愛的創作
看似雞母蟲的形象在鏡子的成像上則看起來像骷髏頭
此展區的作品不禁讓我想到美國藝術評論家約翰.伯格(John Berger)在《觀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中的名言:
觀看先於語言
伯格在書中表示
藉由觀看,我們確定自己置身於周遭世界當中;我們用言語解釋這個世界,但言語永遠無法還原這個事實:世界包圍著我們。我們看到的世界與我們知道的世界,兩者間的關係從未確定。我們的知識和信仰會影響我們觀看事物的方式。當我們能夠觀看之後,我們很快就察覺到我們也可以被觀看。當影像以藝術作品的方式呈現時,我們觀看它的方式,就會受到我們所學習的一整套藝術看法的影響。
在視錯覺的展區內,達利挑戰的都是傳統畫派對於畫作的觀看角度。傳統的繪畫也許只能跟觀者建立平視的關係,然而,遨遊在夢境的達利創造了平視、俯視、仰視、斜視、甚至必須得要透過夢境的中介才能看到的圖像。鏡像畫的展區給了觀者一個觀看的挑戰:
作者想傳達的究竟是畫紙上的符號還是鏡子裡的成像?又或者,兩者皆是?抑或,兩者皆非?
一開始發現鏡子與畫紙上不同的成像實我倍感驚訝,不愧是譽為藝術天才,竟能創造如此富有批判味道的畫作;然而,觀看愈久也讓我在心中萌生一個矛盾的想法「這究竟是畫家的精心設計,還是純粹只是畫家對所有的觀者開了一個玩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7會員
225內容數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傳播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的其他內容
比起這悲傷與平靜揉捻在一起的畫面,這部「未知生,焉知死」的作品為此下的文案才令人印象深刻:感受死亡只需要一個瞬間,感受活著卻需要無數個時刻。
我以影像的型式創作兩幅作品,主要使用的媒材為 “Ambiguous Cylinder” 並以3D列印機製作。這個物件的特別之處在於「觀者必須以實體見到該物件才能看到它的全貌」透過影像無法了解這個物件的完整,影像只呈現了它看到的而非你想看到的。 ╴
相機如果要認識這個世界,必然得要透過鏡頭的中介,然而,鏡頭的形構卻又不可避免地間接影響相機所看到的世界。
每一幅相機所捕捉到的影像都會受到下列幾個因素而影響成像: 視差、維度、景深、形變
每當談及「承擔罪過的義務」時,往往有個人主義的聲音反駁自己沒有義務承擔父輩的罪過,以自由意志甩鍋了所有義務論的命題。
“You brought out the best of me, a part of me I’ve never seen. You took my soul and wiped it clean.” 「你帶出了我最好的一面,一個我從未見過的自己。 你拿著我的靈魂,並且擦亮了它。」
比起這悲傷與平靜揉捻在一起的畫面,這部「未知生,焉知死」的作品為此下的文案才令人印象深刻:感受死亡只需要一個瞬間,感受活著卻需要無數個時刻。
我以影像的型式創作兩幅作品,主要使用的媒材為 “Ambiguous Cylinder” 並以3D列印機製作。這個物件的特別之處在於「觀者必須以實體見到該物件才能看到它的全貌」透過影像無法了解這個物件的完整,影像只呈現了它看到的而非你想看到的。 ╴
相機如果要認識這個世界,必然得要透過鏡頭的中介,然而,鏡頭的形構卻又不可避免地間接影響相機所看到的世界。
每一幅相機所捕捉到的影像都會受到下列幾個因素而影響成像: 視差、維度、景深、形變
每當談及「承擔罪過的義務」時,往往有個人主義的聲音反駁自己沒有義務承擔父輩的罪過,以自由意志甩鍋了所有義務論的命題。
“You brought out the best of me, a part of me I’ve never seen. You took my soul and wiped it clean.” 「你帶出了我最好的一面,一個我從未見過的自己。 你拿著我的靈魂,並且擦亮了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挑高的空間看畫,是敞徉式的自在好像在偌大的鳥籠裡飛翔。55件20世紀的佳作,資訊量爆炸多,感覺也流竄說它今天很自大🫠
Thumbnail
探討了文藝復興巨匠達文西的藝術創作及其對科學的熱愛,透過參觀達文西體驗展,深入瞭解他的創作理念及對人體的研究。文章中介紹了達文西的經典作品,如聖母頌報等,以及展覽中的沉浸式體驗,最終反思自身對生命的好奇心與追求知識的熱情。
Thumbnail
你對超現實主義有什麼想法呢?對於這種藝術表現是感到有趣還是奇怪?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是一個極富影響力的藝術和文學運動,蓬勃發展於混亂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歐洲。由詩人安德烈·布勒東(André Breton)創立,其主要目標在於解放思想、語言和人類經歷,擺脫理性主義所
Thumbnail
看完慕夏展後,又心心念念達利展,所以揪了平日有時間的朋友,趕快去看,不然假日我怕人太多...甚麼都會看不到.. 裡面雖然可以拍照,但是禁止使用閃光燈、腳架及自拍棒喔~以下照片皆為自己拍攝(つ´ω`)つ
乍看夏卡爾的畫,第一個感覺是彷彿走進夢幻世界。的確,他是第一個作品被稱為「超自然」的畫家。等到多看了幾幅他的畫以後,會發現他的畫中有些東西是常常出現的,例如牛、小提琴、戀人…等。這是其來有自的。 魂牽夢縈的鄉愁 我們先看看夏卡爾的背景。他是猶太人,於 1897
Thumbnail
  《眼與心》(L'Œil et l'esprit, 1961)是法國哲學家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 1908-1961)的最後書寫,其主要著作有《知覺現象學》(Phénoménologie de la, 1945)、《可見與不可見》(Le Visible et
11/10/2014 偏執狂   偏執的定義是什麼? 雖然偏執的解釋,理所當然的被引申而成為"自以為是"。   但在我仔細的讀了介紹達利的好幾本書。 我想達利對於偏執的定義,運用在達利的畫作上。 偏執應該可以被解釋為, 在每個人觀賞達利作品時,都會因個人觀感的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意念
《馬爾多羅之歌》不僅是上個世紀二零年代超現實主義者眼中被埋沒的經典,作為超現實主義運動的強大刺激,進而將洛特雷阿蒙(本名為伊齊多爾. 迪卡斯 )視為運動的「授精者」,甚至是一名先知。《馬爾多羅之歌》對日後文學依然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譬如寫《空間詩學》的巴榭拉(Gaston Bachelard),或
Thumbnail
本文要跟各位來聊聊的是提姆波頓,這次將嘗試以理論架構來分析、討論提姆波頓那看似沒有邏輯、荒誕不羈的獨特風格。 在康德的先驗唯心論
Thumbnail
有想像過孩子們的圖畫集中隱藏的無窮秘密嗎?一個隱形的幻想朋友、一個詭異神秘的大宅、一個溫馨愉快的家庭、連帶著七十多幅童稚塗鴉,讓眾人進入迷離徜恍的超現實世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挑高的空間看畫,是敞徉式的自在好像在偌大的鳥籠裡飛翔。55件20世紀的佳作,資訊量爆炸多,感覺也流竄說它今天很自大🫠
Thumbnail
探討了文藝復興巨匠達文西的藝術創作及其對科學的熱愛,透過參觀達文西體驗展,深入瞭解他的創作理念及對人體的研究。文章中介紹了達文西的經典作品,如聖母頌報等,以及展覽中的沉浸式體驗,最終反思自身對生命的好奇心與追求知識的熱情。
Thumbnail
你對超現實主義有什麼想法呢?對於這種藝術表現是感到有趣還是奇怪?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是一個極富影響力的藝術和文學運動,蓬勃發展於混亂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歐洲。由詩人安德烈·布勒東(André Breton)創立,其主要目標在於解放思想、語言和人類經歷,擺脫理性主義所
Thumbnail
看完慕夏展後,又心心念念達利展,所以揪了平日有時間的朋友,趕快去看,不然假日我怕人太多...甚麼都會看不到.. 裡面雖然可以拍照,但是禁止使用閃光燈、腳架及自拍棒喔~以下照片皆為自己拍攝(つ´ω`)つ
乍看夏卡爾的畫,第一個感覺是彷彿走進夢幻世界。的確,他是第一個作品被稱為「超自然」的畫家。等到多看了幾幅他的畫以後,會發現他的畫中有些東西是常常出現的,例如牛、小提琴、戀人…等。這是其來有自的。 魂牽夢縈的鄉愁 我們先看看夏卡爾的背景。他是猶太人,於 1897
Thumbnail
  《眼與心》(L'Œil et l'esprit, 1961)是法國哲學家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 1908-1961)的最後書寫,其主要著作有《知覺現象學》(Phénoménologie de la, 1945)、《可見與不可見》(Le Visible et
11/10/2014 偏執狂   偏執的定義是什麼? 雖然偏執的解釋,理所當然的被引申而成為"自以為是"。   但在我仔細的讀了介紹達利的好幾本書。 我想達利對於偏執的定義,運用在達利的畫作上。 偏執應該可以被解釋為, 在每個人觀賞達利作品時,都會因個人觀感的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意念
《馬爾多羅之歌》不僅是上個世紀二零年代超現實主義者眼中被埋沒的經典,作為超現實主義運動的強大刺激,進而將洛特雷阿蒙(本名為伊齊多爾. 迪卡斯 )視為運動的「授精者」,甚至是一名先知。《馬爾多羅之歌》對日後文學依然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譬如寫《空間詩學》的巴榭拉(Gaston Bachelard),或
Thumbnail
本文要跟各位來聊聊的是提姆波頓,這次將嘗試以理論架構來分析、討論提姆波頓那看似沒有邏輯、荒誕不羈的獨特風格。 在康德的先驗唯心論
Thumbnail
有想像過孩子們的圖畫集中隱藏的無窮秘密嗎?一個隱形的幻想朋友、一個詭異神秘的大宅、一個溫馨愉快的家庭、連帶著七十多幅童稚塗鴉,讓眾人進入迷離徜恍的超現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