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媽媽?孩子一定要有媽媽

什麼是媽媽?孩子一定要有媽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心理諮商或心理學中的書中,常在說:「母親」或「母親的功能」

所以,這裡的「母親」指的是什麼?「母親的功能」指的又是什麼?

就像很多人會問我們:「媽媽」呢?孩子怎麼學會「什麼是媽媽?」

大家會怎麼說明「什麼是媽媽」呢?

我一向很重視在諮商或教育中,為孩子搭鷹架

鷹架是什麼呢?鷹架就是我們蓋大樓的支架,是一個臨時性的工具,是為了建築工人能在空中移動,鷹架高一層,房子才能再蓋一層

建築鷹架

建築鷹架


教養的鷹架是什麼?也就是陪著孩子,隨時評估孩子現在的能力,作為家長,可以幫他搭一層鷹架上去,讓孩子可以順利繼續長

鷹架太高,孩子的成長跟不上,反而會挫折

鷹架太低,孩子會覺得無聊,因為已沒挑戰性,也沒有成長的空間

正在聽心智化課程中,說:「媽媽是孩子的鷹架」

正如「鷹架」本身是一個教養的比喻

「媽媽」或「媽媽的功能」也是一種隱喻

心理學書常講的「母親」,甚至指的「好乳房、壞乳房」,其實都是照顧者或照顧功能、涵容功能、輔育功能的隱喻或象徵

有的人會說:「孩子需要媽媽」

這是對的?還是錯的?

還是要看語言的脈絡

如果這裡講的是:「孩子需要的是有提供穩定照顧功能的照顧者」,那這是對的,因為這時候,爸爸就是媽媽,或許主要照顧者是爺爺奶奶,爺爺奶奶就是媽媽

如果這裡講的是:「孩子需要的是生理女性身體的照顧者。」需要的是媽媽,不能是爸爸,叔叔阿姨、園長、老師或其他的照顧者

那我是完全不同意的,這樣的觀點忽略,什麼是隱喻、象徵、表徵,什麼是我們指涉的、具有溝通意義的概念

下次讀心理學書籍,看到「媽媽」時,也許會有些不一樣~?

avatar-img
王晧安的沙龍
64會員
125內容數
提供後現代、折衷取向的諮商工作觀點,分享心理劇、社會計量、女性主義諮商等的整合運用。 是我創發的諮商心理治療取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晧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篇文章探討親子之間的依附關係,強調「可親近性」及「可回應性」在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透過個人的經驗,文章闡述如何理解孩子的需求,適時地給予回應,以增進彼此的信任與親密感。瞭解這些原則可以幫助父母更有效地處理孩子的情緒表達,並在親子互動中創造正向的氛圍。
同志共同收養修法,是讓同志可以收養嗎?其實本來同志就可以收養小孩,只是能不能共同收養有爭議。 幫忙劃重點: *孩子不用再被迫單親,家長不用再上法院兩次 *同志家長不用再結婚和收養二選一 繼續看下去
在養育小孩過程中,最印象深刻的事是什麼? 大概是在肉肉6-7個月的時候吧! 這個體會,一直到現在,都很影響我怎麼照顧肉肉、怎麼回應肉肉 那個時期,我在留職停薪的狀態,白天陪著肉肉,我是白天的主要照顧者… 肉肉6個月大,正開始嘗試各種多元的副食品…
本篇文章探討親子之間的依附關係,強調「可親近性」及「可回應性」在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透過個人的經驗,文章闡述如何理解孩子的需求,適時地給予回應,以增進彼此的信任與親密感。瞭解這些原則可以幫助父母更有效地處理孩子的情緒表達,並在親子互動中創造正向的氛圍。
同志共同收養修法,是讓同志可以收養嗎?其實本來同志就可以收養小孩,只是能不能共同收養有爭議。 幫忙劃重點: *孩子不用再被迫單親,家長不用再上法院兩次 *同志家長不用再結婚和收養二選一 繼續看下去
在養育小孩過程中,最印象深刻的事是什麼? 大概是在肉肉6-7個月的時候吧! 這個體會,一直到現在,都很影響我怎麼照顧肉肉、怎麼回應肉肉 那個時期,我在留職停薪的狀態,白天陪著肉肉,我是白天的主要照顧者… 肉肉6個月大,正開始嘗試各種多元的副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