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永誌不忘的文學夢:紀錄片《願未央》|《我記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他們在島嶼寫作」第三系列,在七等生紀錄片《削瘦的靈魂》首先推出後,這次終於迎來文學朱家兩部紀錄片的上映。由朱天文執導的朱西甯/劉慕沙紀錄片《願未央》以及林俊頴拍攝的朱天文/朱天心紀錄片《我記得》,透過書信、訪談和回憶,帶領觀者再次走進了以文學為志業的朱家。原來,「願未央,我記得」才是一句完整的話語,是朱家一直以來面對文學最決絕的姿態。
圖片來源:目宿媒體

1949來台日記和非情書

為了豐富父親朱西甯與母親劉慕沙的紀錄片內容,既是導演也是女兒的朱天文特地翻找出父親的一篇舊文〈1949來台日記〉和130多封父母當年的通信,信封袋上大大寫著「非情書」三字,足見朱西甯和劉慕沙兩人風趣幽默且真摯的感情。片中,朱天文憶起父母往事時說道,父母兩人的書桌是並列在一起的,有時候母親忘記某個較難的字該如何寫時,就會喚父親幫忙。
朱天文說,作家在書寫時是極度需要安靜的;可是面對母親的「打擾」,父親總還是能不厭其煩地給予「幫助」。紀錄片一開始的這段描述,相當成功地拉近了觀眾與朱家的距離。朱西甯和劉慕沙不再是兩位文壇重要的作家,反倒像是一對可愛的小夫妻,在朱家三姐妹讀信憶往的對談裡,又再次鮮活了起來。
圖片來源:《願未央》劇照

一生修一藝

十分幸運能在映後座談聽見首次出任導演的朱天文以及剪接指導廖慶松的分享。印象特別深刻是廖桑對於朱西甯的理解與他對紀錄片剪輯的處理方法。廖桑說,朱西甯的眼睛就像攝影機一樣,對影像的描述,那些層次用語、文字的節奏等都非常好。因此他也把這部紀錄片當成劇情片剪接,務必達到有情韻、有轉折,像文學的章句一樣;不是只剪過程,而是要將情緒也全部剪進去。
朱天文則認為,自己遠遠不及父親,特別是論作品的產量還有對作為一位「作家」(小說家)的自覺。唐諾(謝材俊)曾說:「妳們(朱天文、朱天心)寫小說都太業餘了。」正是因為她們姐妹倆都太過分心了。朱天文說,直到五十多歲以後她才逐漸懂得,「其實人一生只能實踐一種人生」,因為那是人在宇宙之間,安身立命的所在。尤其到了拍攝《願未央》以後,她才徹徹底底地明白。而朱西甯正是一生只追求一藝的不凡的人。
圖片來源:《願未央》劇照

一生未竟的大業

晚年著手書寫《華太平家傳》的朱西甯,很遺憾地在生命的最後並未完成。因此,片名取作《願未央》,朱天文解釋,其中的「願」字,可指大願、悲願,或可作動詞「期願」之意;願未央則意指我父母親一生都未竟的大願。此外,為拍攝《願未央》,朱天文還訪問了鍾阿城、莫言、章詒和、季季等重要人物,不論這些訪談是否全被放進紀錄片中,它們都將成為珍貴無比的歷史資料,被永久留存。
圖片來源:《願未央》劇照

胡蘭成的易經課

談及朱家,胡蘭成非談不可,《我記得》裡就花了不少篇幅回憶胡蘭成。作為張愛玲書迷的朱西甯,自然也喜愛胡蘭成。當年胡蘭成來台之時,就經常在朱家客廳開課講授《易經》。年輕的朱家三姐妹自然成為了胡蘭成的學生。包括後來創辦「三三集刊」,自然也與胡蘭成密切相關。曾在汪精衛政權底下做事的胡蘭成,於汪政府倒台後,遂被貼上漢奸標籤。這使他的著作難以得到出版社支持,因此後來成立的三三書坊,也成為胡蘭成著作主要出版的管道。由此可見,朱家與胡蘭成關係匪淺的交情。
圖片來源:《我記得》劇照

分心的作家

《我記得》則以朱天文和朱天心為傳主,回顧她們的創作還有成長經歷。高中時期便出版長篇散文《擊壤歌》的朱天心,曾風靡整代青年學子,後來的《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古都》和《漫遊者》,也都是台灣文學史上極具代表性的作品。朱天心喜歡散步,漫遊在台北巷弄之間。她對城市的細緻觀察,亦成為其創作的靈感來源。
然如同前面所言,朱家姊妹在文學創作上是分心的。尤其是朱天心,不僅長期關注公共事務與社會議題,更擔任街貓志工,積極為流浪動物發聲。同樣分心的朱天文,也對流浪動物十分關注。記得片中朱天文曾以「十年一覺動保夢,贏得小說荒廢名。」詼諧地形容自己無法專注從事文學創作的難處,不禁令人莞爾。
圖片來源:《我記得》劇照

世紀末的荒人

相較於朱天心,我更熟悉朱天文。不論是其文學創作,還是她與侯孝賢導演合作的無數電影劇本,都讓人愛不釋手。尤其是她在1990年交出的《世紀末的華麗》更是其創作的新高峰。在文學史意義上,此作截斷了80與90年代的文學史,宣告90年代「後現代主義」的到來。1994年的長篇小說《荒人手記》,更是令人驚豔。飽含大量感官和知識,充滿手記感的破碎式敘述;以及情節的空洞、頹廢搭配文字的精煉、深沉,更為她贏得了「文字的煉金術師」之美稱。
朱天文就像是站在世紀末邊緣的荒人一樣,她寓言了「有一天男人用理論與制度建立起的世界會倒塌,她(女人)將以嗅覺和顏色的記憶存活,從這裡並與之重建。」縱使在文學的志業上,她不時會分心、左顧右盼,但無論是朱天文抑或是朱天心,相信她們都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延續朱西甯與劉慕沙對文學的堅持和專一。
圖片來源:《我記得》劇照

我的指導教授鍾正道老師在看完紀錄片以後有感而發,他說:「文學真是奢靡的實踐。毋須山河浩蕩,不過是一生以之。」也是我對這兩部紀錄片的想法。對文學有熱忱的人,對創作有興趣的人,都該看看《願未央》和《我記得》。
電影上映時間
《願未央》3月18日上映
《我記得》3月25日上映
誠摯邀請大家,一同走進戲院,用心感受文學朱家的迷人風采。
本專題以分享「NFT」和區塊鏈相關之觀察筆記與創作心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北愛爾蘭與英格蘭;天主教徒與新教徒,是電影《貝爾法斯特》裡發生矛盾與衝突的兩大面向。巴迪(裘德希爾 飾)一家四口站在筆直狹窄和蜿蜒曲折的岔路前,他們必須選擇該遠離暴亂不斷的家鄉,抑或留下。
下篇中,將從《茲山魚譜》裡丁若銓和丁若鏞的兄弟情誼出發,並接續上篇所談及的朱子、孔孟之道,再從《大學》之道往下討論;以及李濬益導演在影像上絕美的山水畫風,又是如何展示這般詩意的東方美學。
韓國導演李濬益的新作《茲山魚譜》,是一部集結了薛耿求、卞約漢、李姃垠和柳承龍等實力演員,改編自朝鮮王朝後期文臣丁若銓真實人生故事的電影,該片亦是根據《茲山魚譜・序》開展而成的。電影講述丁若銓流放黑山島期間,在當地漁民張昌大的幫助之下,完成編纂魚類書籍《茲山魚譜》的過程。 朱子的力量 丁酉邪獄及其後
阿莫多瓦與潘妮洛普克魯茲合作的新電影《平行母親》,在歷史的潛行軌跡中,通過兩位母親與嬰孩間的血緣關係;不僅表述史觀,更同時回溯、展望生命的原初與未來,著實令人驚豔。一貫俗套的情節,卻總是能在荒謬的表現裡,給予觀者一記重擊,這便是阿莫多瓦令人著迷的魅力所在。​
1943年11月,被稱作「上海文壇最負盛譽的女作家」,同時也是《天地》月刊主辦人的蘇青,在《天地》第二期上,刊出了張愛玲的短篇小說〈封鎖〉。此篇小說輕巧精緻,可以說是盡顯張愛玲創作才華的名作之一。〈封鎖〉不僅故事本身寫得精彩,張愛玲的初戀也與它息息相關。
當我身旁已經有幾年收藏經驗的友人,劈頭問我「你想收藏什麼樣的NFT」時,我便立馬脫口而出:「當然是可愛醜圖啊!」有鑒於以太鏈已超越一介小資老百姓能夠負擔的範圍,在友人的建議之下,我轉而投入了Tezos鏈,展開我的NFT探索之旅。
北愛爾蘭與英格蘭;天主教徒與新教徒,是電影《貝爾法斯特》裡發生矛盾與衝突的兩大面向。巴迪(裘德希爾 飾)一家四口站在筆直狹窄和蜿蜒曲折的岔路前,他們必須選擇該遠離暴亂不斷的家鄉,抑或留下。
下篇中,將從《茲山魚譜》裡丁若銓和丁若鏞的兄弟情誼出發,並接續上篇所談及的朱子、孔孟之道,再從《大學》之道往下討論;以及李濬益導演在影像上絕美的山水畫風,又是如何展示這般詩意的東方美學。
韓國導演李濬益的新作《茲山魚譜》,是一部集結了薛耿求、卞約漢、李姃垠和柳承龍等實力演員,改編自朝鮮王朝後期文臣丁若銓真實人生故事的電影,該片亦是根據《茲山魚譜・序》開展而成的。電影講述丁若銓流放黑山島期間,在當地漁民張昌大的幫助之下,完成編纂魚類書籍《茲山魚譜》的過程。 朱子的力量 丁酉邪獄及其後
阿莫多瓦與潘妮洛普克魯茲合作的新電影《平行母親》,在歷史的潛行軌跡中,通過兩位母親與嬰孩間的血緣關係;不僅表述史觀,更同時回溯、展望生命的原初與未來,著實令人驚豔。一貫俗套的情節,卻總是能在荒謬的表現裡,給予觀者一記重擊,這便是阿莫多瓦令人著迷的魅力所在。​
1943年11月,被稱作「上海文壇最負盛譽的女作家」,同時也是《天地》月刊主辦人的蘇青,在《天地》第二期上,刊出了張愛玲的短篇小說〈封鎖〉。此篇小說輕巧精緻,可以說是盡顯張愛玲創作才華的名作之一。〈封鎖〉不僅故事本身寫得精彩,張愛玲的初戀也與它息息相關。
當我身旁已經有幾年收藏經驗的友人,劈頭問我「你想收藏什麼樣的NFT」時,我便立馬脫口而出:「當然是可愛醜圖啊!」有鑒於以太鏈已超越一介小資老百姓能夠負擔的範圍,在友人的建議之下,我轉而投入了Tezos鏈,展開我的NFT探索之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注意】:以下內容會牽涉到劇情討論,請謹慎觀賞喔! 活到現在,你生活中是否有哪些遺憾沒有完成?如果有天時光能夠倒流,你最想做些什麼?讓我們一起想辦法過一個沒有遺憾的人生吧!
Thumbnail
有鑑於帳號的文章主題過於分散,似乎還是有必要建立架構和統一風格。接下來,我將系統性地整理幾位文學作家和作品分析,就從比較簡單易讀的開始。第一篇將為台灣文壇早期的著名作家朱西甯。 為什麼是朱西甯?除了對浪漫年代的深深迷戀,能順便聊聊朱家和鄉土文學也是原因之一。
Thumbnail
臺灣的詩人學者,現任香港大學中文系系主任余光中在評析她的詩時說:「她是繆思最鍾愛的幼女。」名小說家朱西寧在談到她的散文時說:「她日常生活里的敏思,一滴清露,一粒河砂,在她皆是山川日月,人世無限⋯⋯她的文章好,根子裡自是成於天趣者更多。」中央研究院美國文化研究所所長朱炎則在替她的小說作序時形容:「可曾
Thumbnail
看到這本書名,最先想到的是越南古典詩歌《金雲翹傳》,剛好是三位主角,一男二女的名字。其後聯想到陳若曦的小說《慧心蓮》,一方面書名鑲嵌主角母女的名字,另一方面內容跟現代女性遁入佛門有關。不過本作的視野並沒有離開世俗,而是始終駐足在家庭內裡,印證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話:「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我從
Thumbnail
【以貎取歌】 《油麻地莎士比亞》-- 呂爵安 失落已久的香港情、事、物 因為吳鎮宇的一句說話在不知多少年後由黃偉文之手寫成《油麻地莎士比亞》的愛情故事。當時的吳鎮宇能說出此話可見他真的思想真的非常獨立深刻,他那句說話大意如此﹕他的父母讀書不多,「志強」這個兩個字必定是他們為他所選最好的
Thumbnail
內容主要環繞在蔣南孫與她的閨蜜朱鎖鎖踏入社會的辛苦與心酸 也描述兩個閨蜜之間友好
Thumbnail
  由朱天文親自執導的《願未央》,紀錄了三姐妹朱天文(1956-)、朱天心(1958-)朱天衣(1960-)回憶其父母朱西甯(1927-1998)與劉慕沙(1935-2017)從相識、相戀到成家的故事。而由林俊穎執導的《我記得》,則描述師城胡蘭成,至今仍從事創作的朱天文與朱天心的故事。
Thumbnail
致朱文雄: 稱呼你為朱爺爺,一方面有鑑於老家的鄰居,跟外公外婆的關係不錯,二方面尊重你是長輩,這兩方面建基於我對於過去身世種種完全不了解的情況下的稱呼。 14歲那年,老爸在天人交戰的情況下,告訴我: 「我是蘇慶儀跟朱文雄相愛下生出來的。」 那天我知道了,原來我有兩個媽媽、兩個爸爸,當下的感覺很
Thumbnail
朱廷獻先生(1930-1990)辭世至今轉瞬已34年,最近整理舊書,看到先生著作,懷念起這位亦師亦友的長者!
《華太平家傳》作者朱西甯,1980年起筆,七度易稿、九度起筆,十年之間完成五十五萬字,1998年三月二十二日離世,全書未竟。我手邊的版本是聯合文學出版社2006年初版二刷。 文中第一人稱華太平,至少是第三代基督徒,行文之間,鋪張飽滿對父祖叔的孺慕之情、深深思念。從一個小屁孩的眼光,以仰望、平視的角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注意】:以下內容會牽涉到劇情討論,請謹慎觀賞喔! 活到現在,你生活中是否有哪些遺憾沒有完成?如果有天時光能夠倒流,你最想做些什麼?讓我們一起想辦法過一個沒有遺憾的人生吧!
Thumbnail
有鑑於帳號的文章主題過於分散,似乎還是有必要建立架構和統一風格。接下來,我將系統性地整理幾位文學作家和作品分析,就從比較簡單易讀的開始。第一篇將為台灣文壇早期的著名作家朱西甯。 為什麼是朱西甯?除了對浪漫年代的深深迷戀,能順便聊聊朱家和鄉土文學也是原因之一。
Thumbnail
臺灣的詩人學者,現任香港大學中文系系主任余光中在評析她的詩時說:「她是繆思最鍾愛的幼女。」名小說家朱西寧在談到她的散文時說:「她日常生活里的敏思,一滴清露,一粒河砂,在她皆是山川日月,人世無限⋯⋯她的文章好,根子裡自是成於天趣者更多。」中央研究院美國文化研究所所長朱炎則在替她的小說作序時形容:「可曾
Thumbnail
看到這本書名,最先想到的是越南古典詩歌《金雲翹傳》,剛好是三位主角,一男二女的名字。其後聯想到陳若曦的小說《慧心蓮》,一方面書名鑲嵌主角母女的名字,另一方面內容跟現代女性遁入佛門有關。不過本作的視野並沒有離開世俗,而是始終駐足在家庭內裡,印證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話:「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我從
Thumbnail
【以貎取歌】 《油麻地莎士比亞》-- 呂爵安 失落已久的香港情、事、物 因為吳鎮宇的一句說話在不知多少年後由黃偉文之手寫成《油麻地莎士比亞》的愛情故事。當時的吳鎮宇能說出此話可見他真的思想真的非常獨立深刻,他那句說話大意如此﹕他的父母讀書不多,「志強」這個兩個字必定是他們為他所選最好的
Thumbnail
內容主要環繞在蔣南孫與她的閨蜜朱鎖鎖踏入社會的辛苦與心酸 也描述兩個閨蜜之間友好
Thumbnail
  由朱天文親自執導的《願未央》,紀錄了三姐妹朱天文(1956-)、朱天心(1958-)朱天衣(1960-)回憶其父母朱西甯(1927-1998)與劉慕沙(1935-2017)從相識、相戀到成家的故事。而由林俊穎執導的《我記得》,則描述師城胡蘭成,至今仍從事創作的朱天文與朱天心的故事。
Thumbnail
致朱文雄: 稱呼你為朱爺爺,一方面有鑑於老家的鄰居,跟外公外婆的關係不錯,二方面尊重你是長輩,這兩方面建基於我對於過去身世種種完全不了解的情況下的稱呼。 14歲那年,老爸在天人交戰的情況下,告訴我: 「我是蘇慶儀跟朱文雄相愛下生出來的。」 那天我知道了,原來我有兩個媽媽、兩個爸爸,當下的感覺很
Thumbnail
朱廷獻先生(1930-1990)辭世至今轉瞬已34年,最近整理舊書,看到先生著作,懷念起這位亦師亦友的長者!
《華太平家傳》作者朱西甯,1980年起筆,七度易稿、九度起筆,十年之間完成五十五萬字,1998年三月二十二日離世,全書未竟。我手邊的版本是聯合文學出版社2006年初版二刷。 文中第一人稱華太平,至少是第三代基督徒,行文之間,鋪張飽滿對父祖叔的孺慕之情、深深思念。從一個小屁孩的眼光,以仰望、平視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