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逛博物館】EP15 馬諦斯博物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本來可能會當一名地方法院行政官的馬諦斯,據說在一次重病住院時期為了排解無聊而開始接觸繪畫,沒想到這一畫就畫出了濃厚興趣,即使大病初癒回到工作崗位,馬諦斯心中只有繪畫,便開啟了繪畫生涯。

1905年,馬諦斯與一群藝術家在秋季沙龍中舉辦展覽,他們的創作充滿大膽色彩,色彩並不需要與事物原先的顏色相同,而是化為藝術家的主觀情感表述。馬諦斯在此次展覽展出「開窗」與「戴帽子的女人」兩幅畫作,據說藝術評論家 Louis Vauxcelles 在看到馬諦斯以他妻子 Amilie 為靈感的畫作後大為震撼,便給出了「fauves (野獸)」一詞,也成為「Fauvism(野獸派)」說法的發明者。馬諦斯曾說:「我並非真的把桌子畫出來,而是把我感受到的情感畫出來。」,對他來說,色彩即情感,色彩即光影,也是感受事物時靈光乍現的感性紀錄。

野獸派之所以是野獸派,是因為野獸跳脫了學院派的窠臼在大自然中奔跑呼吸,一切都是自由不受拘束的,在千變萬化的環境之中,野獸的自由也需要用勇氣與觀察力去爭取,這造就野獸派畫家那大膽同時心細,奔放同時感情豐沛的繪畫表現。馬諦斯曾說,「對一位有才華的畫家來說沒有比畫一朵玫瑰更難的了,因為他必須忘掉所有他看過的玫瑰畫作」,事實上,在漫長創作的過程中馬諦斯似乎一直在嘗試藉由「忘掉」來不斷演進。

在生命晚期,馬諦斯因為坐上輪椅,便開始用剪紙來創作,直接將紙張剪成色塊在牆壁上構圖創作,他稱之為「用剪刀作畫」,即使已不良於行,他對於創作的見解與熱情依舊如同小孩一樣純真而自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loria Ho的沙龍
6會員
58內容數
說說藝術家和藝術品還有一點藝術史
Gloria H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7/19
掃了一下臉書 發現在松山文創有一個克林姆的沉浸展 想說,就來做這個主題好了 如果朋友暑假想帶小孩去參觀 先點進來認識一下畫家也不錯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璀璨年代 克林姆藝術沉浸展 展覽日期|6月24日(五)至9月11日(日)
Thumbnail
2022/07/19
掃了一下臉書 發現在松山文創有一個克林姆的沉浸展 想說,就來做這個主題好了 如果朋友暑假想帶小孩去參觀 先點進來認識一下畫家也不錯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璀璨年代 克林姆藝術沉浸展 展覽日期|6月24日(五)至9月11日(日)
Thumbnail
2022/07/17
周杰倫發新專輯 我發新影片,這集介紹常玉 來說說我做這些影片的想法吧 難得有這些MV喜歡用藝術史說故事,原本這些藝術就一點也不難,都是生活罷了,簡單說,容易懂,自然而然就有素養 《製片後 動物感傷》 算一算,這句話我再講也沒幾年了,不知道,將來的雙語美術課,是否能真正開闊學生的藝術視野。
Thumbnail
2022/07/17
周杰倫發新專輯 我發新影片,這集介紹常玉 來說說我做這些影片的想法吧 難得有這些MV喜歡用藝術史說故事,原本這些藝術就一點也不難,都是生活罷了,簡單說,容易懂,自然而然就有素養 《製片後 動物感傷》 算一算,這句話我再講也沒幾年了,不知道,將來的雙語美術課,是否能真正開闊學生的藝術視野。
Thumbnail
2022/06/10
又開始一個新的系列,想跟學生們說說張靓穎mv中這些名畫的故事,先用mv開頭的愛德華霍普<夜巡者>說起吧
Thumbnail
2022/06/10
又開始一個新的系列,想跟學生們說說張靓穎mv中這些名畫的故事,先用mv開頭的愛德華霍普<夜巡者>說起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們時常在創作過程中,不停地與素材「對話」,通常以直覺做決策,最終慢慢形塑出結果,而這個結果,往往與原本內心計畫的相差甚遠......
Thumbnail
我們時常在創作過程中,不停地與素材「對話」,通常以直覺做決策,最終慢慢形塑出結果,而這個結果,往往與原本內心計畫的相差甚遠......
Thumbnail
了解作品的創作者是誰,又是在怎樣的時空背景創作出來,一幅平面的畫就會立體起來 於1898年出生於比利時的超現實主義畫家雷內·馬格利特,他的作品在眾多畫家的作品中瞬間抓住了我的目光,開始對這位畫家產生了興趣,他的作品既奇特又正常,既和諧又衝突,而那時吸引我的,是那幅名為《戀人 The Lovers》
Thumbnail
了解作品的創作者是誰,又是在怎樣的時空背景創作出來,一幅平面的畫就會立體起來 於1898年出生於比利時的超現實主義畫家雷內·馬格利特,他的作品在眾多畫家的作品中瞬間抓住了我的目光,開始對這位畫家產生了興趣,他的作品既奇特又正常,既和諧又衝突,而那時吸引我的,是那幅名為《戀人 The Lovers》
Thumbnail
藝術作品讓我們能夠進一步深入自己的內心世界, 去探索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從中找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一同欣賞,藝術家Demos的創作世界。
Thumbnail
藝術作品讓我們能夠進一步深入自己的內心世界, 去探索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從中找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一同欣賞,藝術家Demos的創作世界。
Thumbnail
從藝術史的觀點來看寫實具象繪畫的進程,並且加以解析自己的作品。
Thumbnail
從藝術史的觀點來看寫實具象繪畫的進程,並且加以解析自己的作品。
Thumbnail
本來可能會當一名地方法院行政官的馬諦斯,據說在一次重病住院時期為了排解無聊而開始接觸繪畫,沒想到這一畫就畫出了濃厚興趣,即使大病初癒回到工作崗位,馬諦斯心中只有繪畫,便開啟了繪畫生涯。
Thumbnail
本來可能會當一名地方法院行政官的馬諦斯,據說在一次重病住院時期為了排解無聊而開始接觸繪畫,沒想到這一畫就畫出了濃厚興趣,即使大病初癒回到工作崗位,馬諦斯心中只有繪畫,便開啟了繪畫生涯。
Thumbnail
藝術在幹什麼? 是為世界創造全新的美麗嗎?還是創造全新的眼光看世界... -追蹤、訂閱《郝廣才 群星閃耀》來閱讀全文,每周二、周四更新,每月8篇文章。  
Thumbnail
藝術在幹什麼? 是為世界創造全新的美麗嗎?還是創造全新的眼光看世界... -追蹤、訂閱《郝廣才 群星閃耀》來閱讀全文,每周二、周四更新,每月8篇文章。  
Thumbnail
 ►時間軸: 課程從早期至近期,講解了1. 埃及、2. 希臘羅馬、3.中古世紀、4. 古典時期、5. 印象派、6. 現代美術、7. 當代藝術的西洋美術史。   ►大綱: 藝術的創造過程,是人的感官接收外界的東西,經過腦袋轉換之後,用手繪將其轉化為藝術作品。而藝術的重點,並非在於畫得多厲害,而是腦袋
Thumbnail
 ►時間軸: 課程從早期至近期,講解了1. 埃及、2. 希臘羅馬、3.中古世紀、4. 古典時期、5. 印象派、6. 現代美術、7. 當代藝術的西洋美術史。   ►大綱: 藝術的創造過程,是人的感官接收外界的東西,經過腦袋轉換之後,用手繪將其轉化為藝術作品。而藝術的重點,並非在於畫得多厲害,而是腦袋
Thumbnail
《The Art of Rivalry》,翻成中文應該是「競爭的藝術」,但編輯卻給它起了個很有創意的譯名:「藝敵藝友」,既是諧音又切合原名,具有高效行銷語彙之姿。
Thumbnail
《The Art of Rivalry》,翻成中文應該是「競爭的藝術」,但編輯卻給它起了個很有創意的譯名:「藝敵藝友」,既是諧音又切合原名,具有高效行銷語彙之姿。
Thumbnail
《La Peinture de Manet》 Michel Foucault 1971 Michel Foucault曾打算寫一本關於Édouard Manet的書,他做了大量的筆記,也非常關注Thomas Couture的畫室,但他只做一次講座,後來又分別於1967年在米蘭、1970年在東京和佛羅
Thumbnail
《La Peinture de Manet》 Michel Foucault 1971 Michel Foucault曾打算寫一本關於Édouard Manet的書,他做了大量的筆記,也非常關注Thomas Couture的畫室,但他只做一次講座,後來又分別於1967年在米蘭、1970年在東京和佛羅
Thumbnail
我愛這樣的馬格利特,執迷不悟於矛盾中、並將他腦內極富衝突性且謎樣的哲思化為創作靈感與能量、畫出即使近百年過後看來仍令人感到新鮮驚艷的超現實。百年後的當今世局依然充斥各種詭譎的擺盪、人心也始終為此茫然不安,我們需憑藉超現實來面對甚至對抗現實,一如當時的馬格利特那樣。
Thumbnail
我愛這樣的馬格利特,執迷不悟於矛盾中、並將他腦內極富衝突性且謎樣的哲思化為創作靈感與能量、畫出即使近百年過後看來仍令人感到新鮮驚艷的超現實。百年後的當今世局依然充斥各種詭譎的擺盪、人心也始終為此茫然不安,我們需憑藉超現實來面對甚至對抗現實,一如當時的馬格利特那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