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類而言, 有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之分, 兩者有清楚的區分, 但常會被混淆.
精神世界以主觀感性為動力(心), 無真假, 而有對錯. 也就是大學中的文科. 一切信仰皆是.
物質世界以客觀理性為根據(腦), 有真假, 而無對錯. 也就是大學中的理科. 一切科學皆是.
宣稱可以用信仰來治療疾病(許多宗教門派), 或宣稱用科學來判定人種優劣(納粹優生學), 都犯下了混淆的基本錯誤, 輕則自欺欺人, 延誤治療; 重則引發戰爭, 造成浩劫.
想一想為何有這種區分? 為何大學要分文理?
心的感性與頭腦的理性, 兩者的差異與功能?
"用心來愛, 用頭腦來處理其他一切."
-Captain Disillusion (YouTube)
清楚而不混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ilo沙龍
3會員
69內容數
Milo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24
1980年,19歲的年輕人巴比去上大學,一進校園就受到陌生舊同學的熱烈歡迎,讓他感到非常迷惑,直到他的舊生新室友拉著他去打電話給另一位舊生艾迪.電話另一端的聲音與自己非常相似,交談後得知他們都是被收養的,生日也是同一天.見面後發現他們簡直就是同一個模子出來的.唯一的合理解釋就是:他們是同卵雙胞胎.
2024/04/24
1980年,19歲的年輕人巴比去上大學,一進校園就受到陌生舊同學的熱烈歡迎,讓他感到非常迷惑,直到他的舊生新室友拉著他去打電話給另一位舊生艾迪.電話另一端的聲音與自己非常相似,交談後得知他們都是被收養的,生日也是同一天.見面後發現他們簡直就是同一個模子出來的.唯一的合理解釋就是:他們是同卵雙胞胎.
你可能也想看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講到理性與感性,大家可能會想到的是珍奧斯丁的作品……說起來這些經典說也該來寫寫讀書心得才是,但這有空再說,今天想談的是一些常見的誤解。
其實最常見的誤解,就是常有人以為理性與感性是互斥的兩種東西,這其實很大的誤解,因為根本不是這回事,卻有很多人講得很像一回事。
理性與感性都是人類認知判斷的架構,兩者

講到理性與感性,大家可能會想到的是珍奧斯丁的作品……說起來這些經典說也該來寫寫讀書心得才是,但這有空再說,今天想談的是一些常見的誤解。
其實最常見的誤解,就是常有人以為理性與感性是互斥的兩種東西,這其實很大的誤解,因為根本不是這回事,卻有很多人講得很像一回事。
理性與感性都是人類認知判斷的架構,兩者
即使已經都瞭解了,大腦科學家仍然無法製造出一個「人工大腦」出來,模擬出我們大腦的整體運作的所有方式,為什麼?因為大腦是世界上最複雜的系統,雖然佔比百分之二,耗掉百分之二十的能量,你那一點多公斤的重量佔了你所有的想法,甚至是你的意識,但卻沒有一個叫做意識的物質存在,而這裡的物質是指看得到的東西。
即使已經都瞭解了,大腦科學家仍然無法製造出一個「人工大腦」出來,模擬出我們大腦的整體運作的所有方式,為什麼?因為大腦是世界上最複雜的系統,雖然佔比百分之二,耗掉百分之二十的能量,你那一點多公斤的重量佔了你所有的想法,甚至是你的意識,但卻沒有一個叫做意識的物質存在,而這裡的物質是指看得到的東西。

我們的感官首先讓我們認識到了一外在多樣且複雜的世界之存在,這個世界又複雜到使我們回過頭來反省人類在與外在世界互動過程中的有限性,從而發現了一個在我們看來是如此充滿確定性與不確定性世界與知識的本質:世界與知識在存在與虛無之間徘徊,而人類的意識也同樣徘徊在存在與虛無之間。

我們的感官首先讓我們認識到了一外在多樣且複雜的世界之存在,這個世界又複雜到使我們回過頭來反省人類在與外在世界互動過程中的有限性,從而發現了一個在我們看來是如此充滿確定性與不確定性世界與知識的本質:世界與知識在存在與虛無之間徘徊,而人類的意識也同樣徘徊在存在與虛無之間。

哲學關注思想和觀念;心理學研究個體怎樣產生思想和觀念,以及心靈如何工作;生理學研究大腦與神經系統的生理結構,心理學在其中考察心理加工過程以及如何在思想、言語、行為情緒中體現出來。心理學是哲學與生理學的橋樑。
從笛卡爾的“肉體與心靈是分開的”到威廉 - 詹姆斯的《心理學原理》標誌著心理學從哲學中獨立分

哲學關注思想和觀念;心理學研究個體怎樣產生思想和觀念,以及心靈如何工作;生理學研究大腦與神經系統的生理結構,心理學在其中考察心理加工過程以及如何在思想、言語、行為情緒中體現出來。心理學是哲學與生理學的橋樑。
從笛卡爾的“肉體與心靈是分開的”到威廉 - 詹姆斯的《心理學原理》標誌著心理學從哲學中獨立分
笛卡兒在實質二元論的猜想中提及,人的肉體與心靈是兩個獨立存在的部分,這也就是我們現在廣為人知的「肉體」與「靈魂」分離的說法,二元論在許多宗教經驗當中都有被討論,而且也是奠基於此,才有關於「死後世界」的相關討論,他們認為肉體(此指大腦)是心靈的客體。
笛卡兒在實質二元論的猜想中提及,人的肉體與心靈是兩個獨立存在的部分,這也就是我們現在廣為人知的「肉體」與「靈魂」分離的說法,二元論在許多宗教經驗當中都有被討論,而且也是奠基於此,才有關於「死後世界」的相關討論,他們認為肉體(此指大腦)是心靈的客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