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不懂我的苦!」如何與受害者情結的父母分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的媽媽,是個失婚婦女。
在這樣的年代或許不稀奇,但是她自從30年前離婚以後,時間彷彿凍結,直到現在都還未流動。
在我大學的時候她離開了家,我們曾失聯幾年,再次取得聯繫是收到法院傳票。
人生的第一場官司不是車禍,也不是作為證人,而是成為生母的被告。
在這場官司來往調解中,我和妹妹獲判幫媽媽償還數十萬債務,加上每月需給付扶養費。於此同時,我們還需負擔原本家中祖母居處的房貸。
每月近三萬的負債,對剛出社會沒多久的我來說是龐大的壓力,不同於念理工科的妹妹優渥的薪水,我只是個大家眼中最刻板印象,沒什麼專長的一類組社畜。
這樣的負擔成為我每日以淚洗面的主因。
「為什麼是我?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父母要這樣對我?」這是我每天內心的吶喊。逐漸地,我發現我與媽媽內在的怨恨和糾結纏繞在一起,主客體不分,就如同媽嗎的希望,小孩與母親必得像命運共同體,悲慘地糾纏在一起,才沒有誰對不起誰,誰又拋下了誰。
太多的愛恨情仇,太長年的積累,時間線早已在媽媽心裡產生了錯亂。她講話時常顛三倒四,邏輯不分,一下說我們母女三人被父親拋棄,很可憐;一下又指著我們的鼻子說不記得何時把我們教成靠攏父親那方的叛徒。
若是跟著媽媽的思緒,經常像是被拖著行走的人偶,沿途撞得鼻青臉腫,看不清眼前的路,只能跟著笑又哭,這樣心裡才不會有太多掙扎和愧疚,畢竟去爭論是非容易跟著情緒起伏,能量消耗,腦袋也跟著損傷。
有太多道理我們理智上都懂,感性上卻很難做到。複雜的情感交織,很難把界線劃清。但是那也沒關係,有這樣的情緒都是因為愛。若我對父母沒有愛,對家庭沒有歸屬,我也不會感受到失落與創傷,心中有愛,記起愛、找回愛,是多麼難得的事情。
每個人都是自己選擇了自己的生命,也都要修這一生來到此地的課題,我背負著別人的生命走了太久的路,始終將眼光放在他處,忘記看見我自己。我想,有很多受傷的靈魂也是這麼樣的跌跌撞撞到今天,仍在渴求愛,卻忘記自己心中一直都有愛。
一直以來我都是用埋怨和責怪的眼光看待父母,急著在道理上溝通清楚,忘記當彼此的心沒打開,語言都只是徒勞。但是當我換上愛的濾鏡,我看見的父母不再是「應該」,我也不再有「期待」,我看見的僅僅是一個受傷的靈魂,尚未找到正確的方式獲得愛。
avatar-img
6會員
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滿天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為重點工作感到焦慮,花非常多時間準備,避免出錯,好像還算是正常反應。 但若是大部分時間都無法專注,每天將力氣花在擔心和倒數日子,甚至做夢都在台上演說而驚醒,是不是就可能會影響生活作息? 這樣的我,同時有承諾恐懼症與高敏感族特質,腦袋裡的聲音又顯得更雜亂了。 我可以如何幫助自己?
1990年2月14日,NASA發射的航海家1號剛完成它的首要任務,轉過頭來拍攝它所航行過的行星。地球在這張從40億英里外拍攝的照片中,只是在粒狀照片裡的一個渺小「蒼藍小點」。 而我們的一生,我們的愛與恨,嫉妒與憂愁,快樂與永恆,都發生在這個小點之上。
一疊一疊的紙箱進駐走廊深處的那個房間,媽媽已經超過半年沒有回來了。 我們姊妹倆特地請了假,在父親的口令下,將主臥裡所有可見之物囫圇吞棗地塞進紙箱的胃裡。 現在回想起來,那面貼牆的衣櫥不過就兩個人寬,怎麼像是黑洞一樣取之不盡? 啊,是啊,那可是裝進了一個女人從出嫁到生兒育女後所有的人生。
就算是神,當祂想救一個生命,但若對方連手都不願意伸出來,那真的是連神都幫不了忙。 長久以來把自己放在受害者位置中心的家人,一個個都成了嚎啕大哭、卻縮緊雙手的巨嬰。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是有血緣關係卻不再聯絡的家人。 我和母親就是這樣的關係。
「……長在右手上,表示妳心裡恨著一個女人。」 十幾年來日積月累的折磨,要窮盡多少歲月,才能斬草除根?
為重點工作感到焦慮,花非常多時間準備,避免出錯,好像還算是正常反應。 但若是大部分時間都無法專注,每天將力氣花在擔心和倒數日子,甚至做夢都在台上演說而驚醒,是不是就可能會影響生活作息? 這樣的我,同時有承諾恐懼症與高敏感族特質,腦袋裡的聲音又顯得更雜亂了。 我可以如何幫助自己?
1990年2月14日,NASA發射的航海家1號剛完成它的首要任務,轉過頭來拍攝它所航行過的行星。地球在這張從40億英里外拍攝的照片中,只是在粒狀照片裡的一個渺小「蒼藍小點」。 而我們的一生,我們的愛與恨,嫉妒與憂愁,快樂與永恆,都發生在這個小點之上。
一疊一疊的紙箱進駐走廊深處的那個房間,媽媽已經超過半年沒有回來了。 我們姊妹倆特地請了假,在父親的口令下,將主臥裡所有可見之物囫圇吞棗地塞進紙箱的胃裡。 現在回想起來,那面貼牆的衣櫥不過就兩個人寬,怎麼像是黑洞一樣取之不盡? 啊,是啊,那可是裝進了一個女人從出嫁到生兒育女後所有的人生。
就算是神,當祂想救一個生命,但若對方連手都不願意伸出來,那真的是連神都幫不了忙。 長久以來把自己放在受害者位置中心的家人,一個個都成了嚎啕大哭、卻縮緊雙手的巨嬰。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是有血緣關係卻不再聯絡的家人。 我和母親就是這樣的關係。
「……長在右手上,表示妳心裡恨著一個女人。」 十幾年來日積月累的折磨,要窮盡多少歲月,才能斬草除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她努力從傷害她極深的婚姻裡離開,大家很容易將離婚的責任推給「母親」,忽視她身為妻子的痛苦,放大作為母親選擇「離開家/離開孩子」的失職,而身為罪魁禍首的出軌丈夫,不管多不負責任,總是可以因為盡到一些父親的責任就被輕易原諒,她從來不後悔選擇離婚,讓她感到後悔的是沒能找到更好的方式去跟孩子相處。
Thumbnail
如果子女是父母心頭上的一塊肉,孩子的喜怒哀樂都會在他們身上加倍感受,而人生的起伏又是不可避免的,那通往幸福的道路或許便是重拾快樂的能力吧!
Thumbnail
媽媽的朋友下午打了通電話給我,說她們一起幫媽媽寫了法會牌位, 因為在北部,所以用很家常的口氣跟我說,有空的話記得去拜拜。 掛完電話我坐在手機前爆哭。 因為能感受到媽媽朋友們用自己的方式想念她,記得她的習慣、愛好, 所以用同樣的方式延續下去,用她們能做到的關愛試著照顧我們。
我們第一次約出來見面是去烘爐地看夜景,聊了很多這失去的11年彼此發生過的事,之後他接到媽媽打來的電話,他說媽媽跟爸爸吵架,爸爸把媽媽跟姊姊還有孫子趕出家門
Thumbnail
小時候因為媽媽而哭泣,總與責罵有關,20歲那一年哭泣,卻只是因為一句話。 「從現在開始,媽媽不管妳了。」 談論到媽媽,心情往往複雜的。 小時候對於媽媽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結。 看不慣媽媽在家庭裡受委屈,但是又習慣了她百般將就 ; 不喜歡媽
    父母的離異,即使我們不知所措,即使我們拚命自省找答案,忍受著內心的空洞,時間就是會過去,我們都能度過,最後我們終將接受現實、尊重父母的選擇,找到彼此間平衡的互動空間。也許回首發現,其實父母對我們的愛並未減少,我們還是擁有父母原來的愛,也許發現學會對未來給予祝福,比回到原點會是更好的人生選項。
Thumbnail
經過漫長的等待,檢方終於在三月初以過失致重傷害罪起訴保母,四月迎來法院第一次開庭,這是事發九個月來,我們將再看到保母本人,我激動到心臟撲通撲通地跳。 我曾和諮商師探討過,為何身邊的人都能對保母有完全的痛恨,我卻好像旁觀者一樣,感受不到太濃的情緒?我不確定自己是真的無感,還是透過壓抑,來保護自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她努力從傷害她極深的婚姻裡離開,大家很容易將離婚的責任推給「母親」,忽視她身為妻子的痛苦,放大作為母親選擇「離開家/離開孩子」的失職,而身為罪魁禍首的出軌丈夫,不管多不負責任,總是可以因為盡到一些父親的責任就被輕易原諒,她從來不後悔選擇離婚,讓她感到後悔的是沒能找到更好的方式去跟孩子相處。
Thumbnail
如果子女是父母心頭上的一塊肉,孩子的喜怒哀樂都會在他們身上加倍感受,而人生的起伏又是不可避免的,那通往幸福的道路或許便是重拾快樂的能力吧!
Thumbnail
媽媽的朋友下午打了通電話給我,說她們一起幫媽媽寫了法會牌位, 因為在北部,所以用很家常的口氣跟我說,有空的話記得去拜拜。 掛完電話我坐在手機前爆哭。 因為能感受到媽媽朋友們用自己的方式想念她,記得她的習慣、愛好, 所以用同樣的方式延續下去,用她們能做到的關愛試著照顧我們。
我們第一次約出來見面是去烘爐地看夜景,聊了很多這失去的11年彼此發生過的事,之後他接到媽媽打來的電話,他說媽媽跟爸爸吵架,爸爸把媽媽跟姊姊還有孫子趕出家門
Thumbnail
小時候因為媽媽而哭泣,總與責罵有關,20歲那一年哭泣,卻只是因為一句話。 「從現在開始,媽媽不管妳了。」 談論到媽媽,心情往往複雜的。 小時候對於媽媽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結。 看不慣媽媽在家庭裡受委屈,但是又習慣了她百般將就 ; 不喜歡媽
    父母的離異,即使我們不知所措,即使我們拚命自省找答案,忍受著內心的空洞,時間就是會過去,我們都能度過,最後我們終將接受現實、尊重父母的選擇,找到彼此間平衡的互動空間。也許回首發現,其實父母對我們的愛並未減少,我們還是擁有父母原來的愛,也許發現學會對未來給予祝福,比回到原點會是更好的人生選項。
Thumbnail
經過漫長的等待,檢方終於在三月初以過失致重傷害罪起訴保母,四月迎來法院第一次開庭,這是事發九個月來,我們將再看到保母本人,我激動到心臟撲通撲通地跳。 我曾和諮商師探討過,為何身邊的人都能對保母有完全的痛恨,我卻好像旁觀者一樣,感受不到太濃的情緒?我不確定自己是真的無感,還是透過壓抑,來保護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