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軸心」效應,震醒法國知識界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James Ferguson, Financial Time

「戰狼外交」踩到法國朝野紅線

法國左派知識界與中共長期保持友好,很大的原因竟然是為了一齊「對抗中國國民黨」,一種抵抗右派民族國家主義的共同理念,如法國第一位文化部長馬爾侯、哲學作家沙特、後現代學者巴特與克里斯多娃,都鮮明站在「反國民黨」之共黨極左路線。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法國右派如席哈克、薩克吉政府帶領法國企業,大舉進入中國市場,中國於是曾與法國朝野,不論左派、右派,都維持非常良好關係。然而,一切卻因為強國的「戰狼外交」變了調。
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因一位法國議員試圖訪問台灣,寄出一封語帶威脅的信件,被〈世界報〉報導,引發法國政界震驚,駐法大使更親上火線,直言法國學者「流氓」,西方媒體是「瘋狗」,如此火上加油,再次震撼自由民主陣營,法國媒體,尤其是〈世界報〉,自此對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因經濟合作「相忍為國」態度,直轉至政治批判「堅持民主」策略,法國知識界對中共野心的「防人之心」,更於烏克蘭戰爭升至歷史最高點。

「中俄軸心」之世界危機

普丁宣布對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之當天,〈世界報〉馬上提出一篇專文,直指危機關鍵的癥結,在於「俄中聯手,公然忽視國際法,意圖顛覆世界民主趨勢」,後更分析俄中「無限制友誼」,在於建立「專制體制」的「新帝國主義」。昨日(3月25日),於烏克蘭戰爭一個月後,〈世界報〉四位資深記者,更聯合發表一篇長達4000字專文,爬梳「俄中軸心」的歷史脈絡與世界危機。
習近平與普丁兩人峰會,高達 38 次,〈世界報〉指出,兩人惺惺相惜的情誼,不僅於中、俄政權之未來相同路線,更奠基於兩國,和兩個領導人,之過去相近歷程。普丁和習近平年齡相距不到一歲(前者出身於1952年十月7日,後者1953年六月15日),兩人都生長於馬列主義共黨專政,都相信美國為他們不共戴天的共同敵人,也都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與蘇聯解體。習近平上任主席一星期後,即急於拜見普丁,確認兩國路線與兩人情誼。
兩人最近一次見面於冬奧開幕,中俄自此宣布「堅如磐石」、「無限制」之友誼,外交學者稱之為「比聯盟更強的關係」,「中俄關係是世界最重要的國際關係,也是兩個強權不可能再更好的關係。」

「中俄軸心」之各顧性命

「俄中軸心」的試金石,在於烏克蘭危機。冬奧開幕時,俄軍已經至少佈署十萬軍力於烏克蘭邊界,雖中國方面宣稱「對普丁的進攻計畫不知情」,普丁卻將進攻時間,特別大費周章,調整至冬奧閉幕之後。於烏克蘭戰爭期間,兩國官方媒體一搭一唱,尤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宣稱「美國支援烏克蘭製造生化武器」,「如武漢肺炎病毒」,更讓俄國官媒特別引用,普丁甚至在電視全國演說中,直接將此做為砲轟基輔的出戰理由。
即使試圖共同顛覆世界民主潮流,確保專制體制於二十一世紀的存在發展,俄中兩國的策略卻有根本不同,普丁意以軍事手段控制鄰近國家,如烏克蘭、喬治亞,甚至波海三小國,恢復過往蘇聯疆界與榮光,習近平卻只能以經濟發展為關鍵命脈,以社會經濟維穩,確保今年中共二十大,能夠維持其主席位置。
自此,烏克蘭戰爭成為「俄中軸心」之關鍵轉變點。兩國聯合發動戰爭機率不大,因戰力分散,難以加成,俄國主要向西往歐洲發展,中國野心在向東往於台灣和太平洋發展,而中亞更是兩國的利益衝突點,兩國關係於軍事上的性質與重要性,應如二戰前的〈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中國最大的考慮並不是在軍事,而是在經濟,「俄中軸心」在於維持其政權穩定,然烏克蘭戰爭對俄空前的抵制,讓中國陷於一種兩難,為了維穩,以隔岸觀火,獲取最大利益-中國試圖維持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比俄國第十一大且地位不保,中國佔俄國貿易達20%,俄國佔中國貿易卻只有2.5%;對烏戰爭與國際抵制拖跨俄羅斯國力,於可見將來會不斷加深其對中國的依賴,俄中關係最後可能以中國作為主導,俄國最後可能成為中國的附庸,成為一種歷史諷刺與時代翻轉。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23會員
    221內容數
    近三千年發展的菁英美學主義論述,如何成為問題本身?本計畫企圖以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的精神,以「反抗」《詩學》千年演變思潮,一個當代自發工作之開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潔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問題不是北約向東擴展,而是俄羅斯向西侵略。 繼法國〈世界報〉專文否定普丁「北約東擴」戰爭理由後,〈費加洛報〉也於昨天提出其「俄羅斯被西方羞辱」理論,大有問題,不攻自破。 【延伸閱讀】 法國【世界報】:「北約擴張」理論作為藉口 俄國記者:【去普丁化】為俄羅斯人職責 【資料連結】
    【簡介】 一反過去關注美中勢力角力,法國〈世界報〉近期密切注意「中俄聯盟」產生的嚴重影響-專制體制如何處心積慮,試圖與民主勢力抗衡,而烏克蘭戰爭正是關鍵轉折點,中國或明或暗支持俄國,危及其長期經營的大國形象。 【分析】 【延伸閱讀】 〈中俄聯盟之「新帝國主義」〉 〈中俄聯盟為了「顛覆國際法」〉
    普丁政權發展一種「教父」生活型態,不僅毫不顧慮使用「恨意語言」,尤其「言出必行」,自恃強大武力,以或明或暗的恐嚇良民、暗殺異己、侵犯他者,鼓動通行四海的「流氓世界」。
    普丁侵略烏克蘭,依據〈世界報〉專文分析,為意圖「重建帝國」,不管是蘇聯帝國疆域,還是沙皇帝國盛世。如此「新帝國主義」,不斷鼓動舊帝國遺留政權,如鄂圖曼帝國遺留下的土耳其,還是繼承大清帝國疆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參考資料】
    【簡介】 〈世界報〉專欄作者,亞蘭·法蘭修(Alain Frachon),於昨日(3月17日)撰文,分析普丁侵略烏克蘭,是以近二十年「北約擴張」和「西方羞辱」當作藉口,行數百年「俄羅斯傳承」,一種永不滿足的神秘「擴張意志」。特試全文翻譯如下,敬請指教,歡迎分享。 【全文】 【原文連結】
    俄國總統昨天在電視播映的談話中,以 26 次不斷指名「西方世界」,如何像「納粹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意圖「摧毀、解體、消滅」俄羅斯。
    問題不是北約向東擴展,而是俄羅斯向西侵略。 繼法國〈世界報〉專文否定普丁「北約東擴」戰爭理由後,〈費加洛報〉也於昨天提出其「俄羅斯被西方羞辱」理論,大有問題,不攻自破。 【延伸閱讀】 法國【世界報】:「北約擴張」理論作為藉口 俄國記者:【去普丁化】為俄羅斯人職責 【資料連結】
    【簡介】 一反過去關注美中勢力角力,法國〈世界報〉近期密切注意「中俄聯盟」產生的嚴重影響-專制體制如何處心積慮,試圖與民主勢力抗衡,而烏克蘭戰爭正是關鍵轉折點,中國或明或暗支持俄國,危及其長期經營的大國形象。 【分析】 【延伸閱讀】 〈中俄聯盟之「新帝國主義」〉 〈中俄聯盟為了「顛覆國際法」〉
    普丁政權發展一種「教父」生活型態,不僅毫不顧慮使用「恨意語言」,尤其「言出必行」,自恃強大武力,以或明或暗的恐嚇良民、暗殺異己、侵犯他者,鼓動通行四海的「流氓世界」。
    普丁侵略烏克蘭,依據〈世界報〉專文分析,為意圖「重建帝國」,不管是蘇聯帝國疆域,還是沙皇帝國盛世。如此「新帝國主義」,不斷鼓動舊帝國遺留政權,如鄂圖曼帝國遺留下的土耳其,還是繼承大清帝國疆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參考資料】
    【簡介】 〈世界報〉專欄作者,亞蘭·法蘭修(Alain Frachon),於昨日(3月17日)撰文,分析普丁侵略烏克蘭,是以近二十年「北約擴張」和「西方羞辱」當作藉口,行數百年「俄羅斯傳承」,一種永不滿足的神秘「擴張意志」。特試全文翻譯如下,敬請指教,歡迎分享。 【全文】 【原文連結】
    俄國總統昨天在電視播映的談話中,以 26 次不斷指名「西方世界」,如何像「納粹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意圖「摧毀、解體、消滅」俄羅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中俄關係生變?中國禁止高官帶公務手機到俄羅斯    自由 20240708 2022年2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廷在備受矚目的會晤中,精心策劃了一場團結和友誼的展演,宣布2國之間的情誼「上不封頂」。儘管如此,中俄之間仍難以建立真正的信任關係,只是因為雙方的共同目標是破壞美國領導的全
    Thumbnail
    因爲他們使用邏輯來判斷,就是國家利益。我不確定他們是否曉得,中國在外交上已經陷入到了非正常的外交關係裏,這有點像冷戰時期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外交狀況,在本質上是非理性的。
    Thumbnail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訪問了歐洲,包括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他在不同國家的訪問引發了不同的公眾反應,包括對他在巴黎高規格接待的不滿、塞爾維亞民眾對中塞關係的正面看法以及匈牙利民眾對於中國的反應複雜。習近平此次訪問對中國與大歐互動產生重要影響,但也引起了爭議。
    Thumbnail
    2024/5/9 歐盟歷來自詡為「規範性強權」,重視能把歐洲的「規範」與「原則」向世界傳佈。但從暖化危機、疫情到上述兩場戰爭以降,這樣的信用遭到「雙重標準」的質疑。許多發展中國家可以辯稱:「共享價值不等於共享優先事項。」西方集團有自己利益的優先事項,南方國家何嘗不能依據本國利益,自己決定優先事項?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Thumbnail
    一方面猜測普丁想成為彼得大帝,征服、開始攻擊北約大國的宏偉計劃,另一方面,則譏笑地說普丁的軍事力量如此微弱,甚至無法攻克距離邊境幾英里的城鎮。這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 西方正在對烏克蘭的命運進行一場非同尋常的賭博。
    2007年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普丁針對北約東擴說出重話,對歐洲有了敵對態度,並漸漸地以自己的方式帶領俄國對抗西方。 2017年,普丁受訪提到,北約東擴整件事是個背叛,是西方國家對俄國的背叛。字句簡單卻道出這位帶領俄國走出不同道路的強人背後的傷痛。 到此我心頭一捏,才明白這位強人總統所受的傷痛,已將
    自俄烏戰爭後,西方主流媒體對這位強人領袖因入侵烏克蘭多投以譴責的評論。而德國第二公共電視台2022年所出的紀錄片,卻展示許多受眾者看不到的一面。 2001年甫上任一年的俄羅斯總統普丁受邀至德國國會發表演講。 跟施洛德前總理超麻吉的他,國會殿堂以流利的德文發表演說驚豔全座,且內容令當時德國政壇耳目
    Thumbnail
    法國提出向烏克蘭派遣地面部隊的建議,受到俄羅斯的強烈反對。 烏克蘭與俄羅斯及北約之間的衝突加劇,引起歐洲盟友及國際社會的關注。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會議上的評論可能引發地區局勢進一步惡化。
    Thumbnail
    2024/1/18 柯林頓、雷克等東擴派天真以為推進民主是善意,但乘弱勢的俄國葉爾欽之危的結果,卻是累積莫斯科的反感。2014年烏克蘭「廣場事件」的政變後,莫斯科不得不與發起「一帶一路」旗艦型地緣戰略的中國更加靠近。以米氏的角度回頭看蘇利文提倡的「戰略決策」,當年華府持續壓縮俄國,是重大的決策失誤。
    中俄關係生變?中國禁止高官帶公務手機到俄羅斯    自由 20240708 2022年2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廷在備受矚目的會晤中,精心策劃了一場團結和友誼的展演,宣布2國之間的情誼「上不封頂」。儘管如此,中俄之間仍難以建立真正的信任關係,只是因為雙方的共同目標是破壞美國領導的全
    Thumbnail
    因爲他們使用邏輯來判斷,就是國家利益。我不確定他們是否曉得,中國在外交上已經陷入到了非正常的外交關係裏,這有點像冷戰時期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外交狀況,在本質上是非理性的。
    Thumbnail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訪問了歐洲,包括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他在不同國家的訪問引發了不同的公眾反應,包括對他在巴黎高規格接待的不滿、塞爾維亞民眾對中塞關係的正面看法以及匈牙利民眾對於中國的反應複雜。習近平此次訪問對中國與大歐互動產生重要影響,但也引起了爭議。
    Thumbnail
    2024/5/9 歐盟歷來自詡為「規範性強權」,重視能把歐洲的「規範」與「原則」向世界傳佈。但從暖化危機、疫情到上述兩場戰爭以降,這樣的信用遭到「雙重標準」的質疑。許多發展中國家可以辯稱:「共享價值不等於共享優先事項。」西方集團有自己利益的優先事項,南方國家何嘗不能依據本國利益,自己決定優先事項?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Thumbnail
    一方面猜測普丁想成為彼得大帝,征服、開始攻擊北約大國的宏偉計劃,另一方面,則譏笑地說普丁的軍事力量如此微弱,甚至無法攻克距離邊境幾英里的城鎮。這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 西方正在對烏克蘭的命運進行一場非同尋常的賭博。
    2007年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普丁針對北約東擴說出重話,對歐洲有了敵對態度,並漸漸地以自己的方式帶領俄國對抗西方。 2017年,普丁受訪提到,北約東擴整件事是個背叛,是西方國家對俄國的背叛。字句簡單卻道出這位帶領俄國走出不同道路的強人背後的傷痛。 到此我心頭一捏,才明白這位強人總統所受的傷痛,已將
    自俄烏戰爭後,西方主流媒體對這位強人領袖因入侵烏克蘭多投以譴責的評論。而德國第二公共電視台2022年所出的紀錄片,卻展示許多受眾者看不到的一面。 2001年甫上任一年的俄羅斯總統普丁受邀至德國國會發表演講。 跟施洛德前總理超麻吉的他,國會殿堂以流利的德文發表演說驚豔全座,且內容令當時德國政壇耳目
    Thumbnail
    法國提出向烏克蘭派遣地面部隊的建議,受到俄羅斯的強烈反對。 烏克蘭與俄羅斯及北約之間的衝突加劇,引起歐洲盟友及國際社會的關注。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會議上的評論可能引發地區局勢進一步惡化。
    Thumbnail
    2024/1/18 柯林頓、雷克等東擴派天真以為推進民主是善意,但乘弱勢的俄國葉爾欽之危的結果,卻是累積莫斯科的反感。2014年烏克蘭「廣場事件」的政變後,莫斯科不得不與發起「一帶一路」旗艦型地緣戰略的中國更加靠近。以米氏的角度回頭看蘇利文提倡的「戰略決策」,當年華府持續壓縮俄國,是重大的決策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