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的姓必須是我的姓;我的名字不能是妳的名字

2022/03/29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圖/取材自Pixabay
絮叨一下
說是不合時宜也可,說是不同時代的主客觀差異也行,總之很多舊時習俗,在現代行不通,但在當時可是很具人性的情愫!
失衡的名字
50年代,仍是父系社會,父權當道的情況,嫁入的新媳要冠上夫姓,如果名字裡的任一個字或字音與夫家父祖輩名字重疊,便要被迫改名字;不改也行,那就只能取個偏名來喊。家中有新生兒,命名時也要避開與父祖輩的名字相同。日常生活中的用語,只要是與父祖輩名字有關的,皆被噤語。比如,我的祖母名叫康花,那麼開玩笑時,如果說「你三八喔」,沒事;但若是說:「你三八阿花喔」,那就慘了!
圖/Pixabay
喪禮上的眼淚
舊時,「哭喪」貫穿在喪儀的始、終過程,以哭的形式表達親人去世的哀思,以唱的形式紀念亡者的生平事蹟。哪家送行儀式若無響徹天地的哭聲相伴,便在鄉里傳為笑柄,其子孫也會被親友、街坊視為不孝。人丁單薄的家庭,還會僱用職業性的哭喪夫或哭喪婦,以漫天價響的哭聲,彰顯子孫的賢孝。
50年代的送行儀式是多繁文縟節的、隆重的、多禁忌的、講究的、很有哀傷氣氛、也是很多情份的!
回想小時候,同社區住著15戶上百人口,雖是分支很細的同宗,卻有公廳祭拜著同一祖先牌位,那時只要家戶有人往生,男長者會主動聚集安排喪葬事宜,女長者帶領各戶女眷們討論治喪期間的膳食及縫製孝服、孝誌,代代相傳。各戶還要派女眷去『綴拜綴哭』(台語);三餐拜飯哭、做七哭、嫁出去的女兒爬回來哭、做百日哭、做對年哭、做三年還要哭,有時女主人月事或懷孕不能到現場,就由家裡的小女生去幫忙哭一場。
嬸婆去世時,我去綴哭;發現她的直系親屬哭天搶地,哭聲就像唱歌仔戲,邊哭邊說出對死者的不捨、感謝、無奈、甚至嚎啕著,抱怨死者就這麼拋下他們,叫他們怎麼辦?好似恨不得將心中來不及對死者說的話,一股腦兒全傾吐出來,才會暢快一些,才不會留有遺憾!沒有哭的人,會變成茶餘飯後被指指點點與批判的談資!
圖/Pixabay
死貓吊樹頭,死狗放水流
貓會捉老鼠、狗會看家,牠們在人類社會中的地位,不亞於雞、鴨、鵝、豬等經濟動物,跟人類的感情也很深厚。因為貓蹼讓牠的日常,看起來總是跳上跳下的,不是捉老鼠、就是跳到牆上打盹兒,還喜歡爬到樹上逗弄麻雀,因此,在牠死後,主人便依照牠生前的習性,把牠吊在樹上,才有了俗諺:「死貓吊樹頭」。
農業社會對於神、鬼、靈、妖都有莫名的畏懼;上學放學的路途中,經常會看到樹上吊著死貓、灌溉溝渠裡躺著死狗,大人總會千叮萬囑,不可以給死貓看到牙齒和指甲,這是很大的夢魘!因為樹上所吊的死貓很常見。但我卻不記得,如果真給死貓看到了牙齒和指甲,後果會如何呢?您知道嗎?
至於另一句:「死狗放水流」,我真的忘記了緣由,或許知道的同班同學或學弟妹們,可以留言分享一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04會員
533內容數
一詩暢飲一杜康 吟詩訪英雄 一詞入境一風月 填詞尋美人 漫步唐詩宋詞 翻滾古今風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