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阿我就心靈糾察隊
付費限定

阿我就心靈糾察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補充一下我上一篇說的「不純粹」的情感交流,我這幾天一直在思考為什麼我不喜歡被別人關心,想一想覺得大概是我覺得絕大多數的關心都參雜著某種東西,並且藉由這個「超級政治正確」的行動來掩蓋這些東西。我最常感覺到的幾種:

第一種大概就是「你看我有在關心你哦」的那種「當好人」的義務,嗯或是怎麼說呢那種要好好「扮演」朋友這個角色的感覺。不管這是對我講的還是聽到別人對別人說的,我都會有種很深的違和感,以前我都覺得那是我自己的問題,但是我並非對於所有形式的關心都有這種感覺。誠摯地打從心底的關愛並不會給我這種違和感,大部分那並非是用言語能夠表現的。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9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人生: 大型靈性實驗(完結)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任性救贖》
27.5K會員
493內容數
曾經以「文飛(Dana)」這個名字創業、出書。為了更貼近自己,我成為嬋娜。希望我的一切創造,有機會觸碰到你的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任性救贖》 的其他內容
我現在,對於「修行」這件事跟正在做這件事情的人非常感冒,因為從小到大我身邊就充斥著「修行人」。這些圍繞在我身邊的修行人,在我的經驗中都有一些讓現在的我很討厭的特性。 唉,好啦我就是難相處毛又多的怪人。
這幾天終於解開謎底,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我遇到的男人都只想遠遠看著我而不想靠近我了。 但我並不是這種人,我發現我不會延續喜歡跟討厭的心情(意即無法記仇但也不長情),而是真的是根據對方「當下」「真正」的態度跟樣貌(積木的形狀)來決定我要喜歡還是討厭對方(不是對方「表現」的態度跟樣貌)。
從去年二月到今年二月一整年,是我試圖把自己縮到最小、同時也放大最大的一年。 (但我就是每天都在打電動看動漫而已,我哪有在幹嘛)
剛開始這種感覺非常自由,有種與世界對抗也毫無畏懼的感覺,孤獨變得非常的讓人感覺舒適。但近期這種感覺似乎因為邊際效應而漸漸消失,又或是一直停留在同一個地方本來就不是靈魂所喜歡的。不曉得這種脫離執著跟慾望的感受,剛開始如果是靈魂的蛻變的話,也許延續到現在已經換了我的EGO篡位,又開始貪婪起這份安定感。
這陣子人生迎來了一個很奇妙的新階段,但這個「新」跟以前有很不一樣的感覺,是一種既奇妙卻又平凡無奇的感受。
2022開始是右腦的時代,要認真去學會用右腦了,代表我們要開始懂得解讀象徵性的聯想。 (這其實也能聯想到「家」,家就是必須很挑惕進出的對象才會有安全感,但卻又不是「封閉」的能量,而是同時充滿愛又同時有高度過濾性的,能量是特別流通但又不隨便開放的一個很特殊的場域。)
我現在,對於「修行」這件事跟正在做這件事情的人非常感冒,因為從小到大我身邊就充斥著「修行人」。這些圍繞在我身邊的修行人,在我的經驗中都有一些讓現在的我很討厭的特性。 唉,好啦我就是難相處毛又多的怪人。
這幾天終於解開謎底,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我遇到的男人都只想遠遠看著我而不想靠近我了。 但我並不是這種人,我發現我不會延續喜歡跟討厭的心情(意即無法記仇但也不長情),而是真的是根據對方「當下」「真正」的態度跟樣貌(積木的形狀)來決定我要喜歡還是討厭對方(不是對方「表現」的態度跟樣貌)。
從去年二月到今年二月一整年,是我試圖把自己縮到最小、同時也放大最大的一年。 (但我就是每天都在打電動看動漫而已,我哪有在幹嘛)
剛開始這種感覺非常自由,有種與世界對抗也毫無畏懼的感覺,孤獨變得非常的讓人感覺舒適。但近期這種感覺似乎因為邊際效應而漸漸消失,又或是一直停留在同一個地方本來就不是靈魂所喜歡的。不曉得這種脫離執著跟慾望的感受,剛開始如果是靈魂的蛻變的話,也許延續到現在已經換了我的EGO篡位,又開始貪婪起這份安定感。
這陣子人生迎來了一個很奇妙的新階段,但這個「新」跟以前有很不一樣的感覺,是一種既奇妙卻又平凡無奇的感受。
2022開始是右腦的時代,要認真去學會用右腦了,代表我們要開始懂得解讀象徵性的聯想。 (這其實也能聯想到「家」,家就是必須很挑惕進出的對象才會有安全感,但卻又不是「封閉」的能量,而是同時充滿愛又同時有高度過濾性的,能量是特別流通但又不隨便開放的一個很特殊的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