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爭歷程看孩子的心理創傷(四)戰與逃

2022/04/2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戰爭的初始,可以看到多數人做出兩種選擇:“奮戰到底”或“逃離現場”。事實上,這樣的反應小從日常層面瑣事造成的壓力(如考試、上台表演),至面臨威脅生存權的事件(如校園霸凌、戰爭),都可能出現。在心理學應用上俗稱戰或逃反應 (fight or flight reponse)。
旁人觀察到的,是個人在面對壓力事件時,行動上的反應跟選擇,但事實上,在壓力發生的當下,身體的生理機能與直接感受迅速的做出戰或逃的建議,推動了我們做出反應,目的很簡單——為了求生存。
戰與逃這樣的概念,讓我們了解到,生存威脅或壓力源出現時(或者我們感受到它出現時),自律神經系統作用下,交感神經的啟動,使得心跳急促、血壓上升、腸胃蠕動等,協助我們即時反應,以便解決眼前的威脅。
適當的壓力是好事,促使我們達成目標,或是追求更好的表現。
然而,當壓力超過負荷,或是長久累積之下,生理與心理易處於一種高壓無法放鬆的狀態,就容易導致生理或心理的的不適,甚至累積成疾病。
以戰爭現況為例,前線的軍人隨時得提高警覺,難以鬆懈,以便迅速危機處理,這樣長期的壓力,加上戰爭期間所需面臨的死亡與道德感等議題,使得許多前線軍人在戰爭結束後,成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一員。
而逃難的一般平民,戰場上需要擔心空襲、敵軍攻擊等生命威脅,即使逃離生命威脅的過程,內心依然忐忑不安,不曉得會不會被中途攔截或俘虜,況且拋下一切家當,要去哪裡?要如何開始新生活?這些都是未知數。也有許多人逃離之後,對於死守家園的家人朋友或同胞,心中產生強烈愧疚與罪惡感。
這樣的過程中,成人都已經面臨生理心理上的危機,兒童的處境更為險峻。
重大壓力狀態下的孩子,經常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內心經歷的混亂感受,或許看似冷靜,但其實是向內壓抑內心的情緒,也或許,在外在行為上呈現行為的失序。
而當身旁的成人也正歷經重大的身心壓力,可想而知,也影響到回應孩子需求的敏銳度,以致對於孩子的情緒壓抑的狀況,誤以為一切安好,對於其外在失序行為,誤解為孩子故意不聽話。
當然戰與逃是很粗略的分類,但這樣的基本了解,可以幫助我們去覺察孩子沒說出口、不知道怎麼說的話:
「我很害怕。」
「有人可以保護我嗎?」
「為什麼他們要傷害我們?」
「我做錯什麼了嗎?」
「這個世界安全嗎?」
有了覺察,才能進而處理這些被忽略的情緒與心理需求,協助孩子重獲對環境的安全感與信任感。戰爭、疫情、還有每人自己也有大小瑣事與壓力,先一起做個深呼吸吧!讓我們更有力量支持周遭需要幫助的成人與孩子。
(待續)
7會員
20內容數
在關係中找平衡——分享親子關係經營心法,讓孩子好、自己也好。 爸媽角色是種甜蜜的負荷,也是重新滋養內在小孩的契機, 擁抱每個純真的當下,跟著孩子的童年步伐,一起快樂長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