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爭歷程看孩子的心理創傷(五)替代性創傷

2022/06/2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近日新聞出現了烏克蘭疲勞(Ukraine Fatigue)這個字眼,當初出錢、出力、關注戰事,且希望戰爭結果伸張正義的熱心群眾們,似乎為此投注心力的節奏漸漸冷下來,顯現出疲態。
儘管不是前線戰士與受害者,光是聽聞他人講述、新聞媒體報導、目睹當事者經驗等間接且重複性暴露在相關資訊下,成人與孩子都容易患上所謂的替代者創傷(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諸如諮商心理、醫護、新聞採訪播報人員與前線志工等經常接觸創傷經驗與天災人禍等高壓族群的人士,是替代性創傷的高危險族群,因為工作需要,經常反覆暴露在創傷壓力的故事情節中。
即使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也可能因為暴露在頻繁出現的訊息,而產生替代性創傷的反應。
目前烏克蘭戰火尚未停歇,儘管熱心人士依然想關心與投注心力,時間一拖長又看不見終點,容易出現習得無助感,個人也因長期處於緊繃狀態,對於相關訊息產生不耐與排斥。這其實也是一種身體自我保護的機制,讓我們內在抗壓系統不至崩潰,以維持日常生活的基本功能。
因此,為了保護孩子,可以避免讓孩子接觸到戰爭相關的新聞消息與畫面。即使是富有教育目的討論,可以用整理過的資訊呈現,理性地探討事件背景與目前對全球的影響。尤其部分新聞畫面很直接的拍攝到戰爭中血腥暴力的一面,對於孩子來說很容易造成情緒上的壓力與負擔,恐怕不宜作為教學素材。
至於成人本身,如果也因為曝露在創傷事件消息中,感受到情緒上的干擾,為保護自己避免進一步受到替代性創傷的影響,可以暫停接收相關消息一陣子(可能是幾天,也可能是幾週),至少要讓資訊密集度降低。同時轉移注意力到其他自己喜歡的人事物上,給自己情緒調節的機會。
前一陣子參加一個創傷主題講座時,主講者特別提醒同為助人專業的在場夥伴們,我們要協助當事人未來有能力帶著創傷生活(live with trauma),而非讓他們活在創傷經驗裡(live in trauma)。一而再,再而三受到心理創傷,並無法讓當事人越挫越勇,反而增加後續治療的困難度。目前臨床的觀點來看,需要一點時間與空間,定期接受專業協助,才能從創傷復原的歷程長出生命的韌力。
7會員
20內容數
在關係中找平衡——分享親子關係經營心法,讓孩子好、自己也好。 爸媽角色是種甜蜜的負荷,也是重新滋養內在小孩的契機, 擁抱每個純真的當下,跟著孩子的童年步伐,一起快樂長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