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結婚開始就不斷的超前部署,訂新秘、場地一路到懷孕後的月子中心、保母托嬰,轉眼間孩子1歲半了,又到了下一個階段—幼兒園。
與送保母的孩子不同,托嬰只能待到孩子們滿3歲的前一天,而孩子是年底生的寶寶,而幼兒園通常開學日都與國小切齊,以便之後銜接國小的入學學期。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在滿3歲那年的8月就要先找到有收幼幼班的幼兒園就讀。
若以此刻的時間,我大約是1年多開始研究跟參觀,原以為時間足夠充裕,沒想到也是遇到已經報名報名額滿或是看著懷孕的媽媽就已經開始參觀。不知不覺我的心也跟著緊張起來,由於土城重劃區以及新建案帶動了外來年輕人口,但幼兒園約莫只新增了2-3間,加上鄰近的府中也會跨區來就讀,口碑好的幼兒園提前1年開始了解真的不為過。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幼兒園入學時間與國小入學時間切齊,也就是每年的8月。
2. 接續上面的問題,什麼時候該找幼兒園?
若小孩是送托的話,並且想要無縫接軌的話,以孩子的出生年月來看,若是8月前出生的孩子基本上要在滿3歲的前一年就要先找幼幼班開始就讀。若是差1個月的話,有些幼兒園可以接收的話是最好的。以我經歷的狀況是就讀的前一年就要先開始研究、參觀。
3. 幼兒園學費的級距?
2022年8月開始育兒補助再加碼,從這張表格可以看到幼兒園分為:
-公立(一般設立在國小內,常會聽到的xx國小附幼)
-非營利(通常會由基金會、財團法人經營)
-準公共(私立幼兒園獲得評鑑以及資格轉為準公共幼兒園)
-私立

學費也是越來越貴,前三項都有規定的收費標準,就分享一下我參觀的私立幼兒園的學費級距(以下都是註冊費+學費攤提為每個月的費用,以土城為參考)。
-基本:11,000上下
-中:15,000左右
-中高:15,000-25,000
-高:30,000up
金錢不是用來衡量幼兒園的好壞,讓在找幼兒園的時候有一個經濟考量的依據。
基本:11,000-12,000
幼兒園校舍比較老舊,成立的時間早,當然也表示在當地有一定的口碑以及兩極化的評價。若成立時間早,表示園長年紀也比較大, 是否有持續進修教育方法我覺得是一個可以參考的要素。若對環境要求非常精緻的,基本的私立幼兒園可能會有想像的落差。
中:15,000左右
這個級距的幼兒園最多,所以選擇也最難,但通常口碑不錯的幼兒園都會在這裡,可能校舍比較舊,但都有用心在維護以及定期更新。園長年紀雖然也有,但持續進修下,豐富的經驗就變成加分項。
中高:15,000-25,000
貴族型:30,000上下
這裡僅以土城一帶的幼兒園作為歸納,一定有更貴的,這裡大家就當個參考。少子化的情況下,這類型的幼兒園往往也非常的槍手,會主打許多教學方式(如:蒙特梭利、華德福或是分組式)再來就是主打全美語、雙語、外教;緊接著一定會有精緻有特色的環境,例如廣闊的活動空間、新穎的活動設施連空間設計都會將教育以及心理學考量進去,獲得紅點設計大獎等。
3. 公立vs私立該怎麼選擇?
這一題沒有標準答案,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考量經濟條件跟家庭價值觀,再來幼兒園的距離是否會大亂家庭的節奏也很重要。而學校的理念園長(負責人)的教育觀念和個性是否與自己對頻很重要,有順暢的親師溝通才有良好的親師協作
4. 選擇幼兒園應該考慮的要素?
-環境:乾淨、整潔、採光通透、不壓迫,再來追求戶外空間以及設計美感(這裡可以特別參觀廁所以及廚房,沒有尿騷味、乾燥通風,衛生整潔是最重要的)。
-教學方式:不管是蒙特梭利或是國外的分組進行,只要有對的老師用對的方法引導,都是好的,如果有體驗課程或是外部有相關體驗課,可以讓孩子去試試看,好好觀察孩子的特性。
-雙語vs全美語:在選擇雙語或全美語教育時,每種模式都有其優勢:雙語環境能平衡本土文化與語言學習,讓孩子在熟悉的母語中逐步融入英語;全美語則可提供沉浸式學習。家長在考量語言教學形式之餘,值得留意老師的教學方式與理念是否與自己的教育價值觀相符。無論選擇哪種語言模式,老師的引導風格、互動品質和教育理念,往往會對孩子的學習體驗產生深遠影響。
-距離、接送時間:這一題比較務實,雖然有校車接送,但校車因為路線還會接其他同學,一定會比上課的時間還要早許多,前提還是希望讓孩子能睡飽,並且3年下來每天接送也是一場長期的戰役,別說中途還會遇到生病要臨時接回家的狀況,因此在家附近或是上班附近還是我的首選範圍;再來就是學校的接送時間是否能配合家長工作作息。
-觀察園長、老師:園長的教學理念以及教育態度決定了這間幼兒園如何經營,也影響到老師的選擇與素質,多跟園長聊天,多問問題,找到與自己投緣的園長很重要;當然存在著園長很好,但老師素質參差不齊的狀況,所以參觀的時候多看看老師與孩子們的互動、相關的教育資質、在意的證照等等。
-挑選對的時間去參觀學校:早上去看可以看到一早的課程,16:00放學後可以觀察孩子自由活動在做什麼,觀察接送家長與老師交流的狀況。我就曾在16:00去發現留在學校的孩子們所謂的自由活動就是在教室發呆,或是給看卡通,而老師也僅僅是在一旁「看」著。
這些只是作為一個幼兒園挑選的初學者媽媽的一些看法,最難的就是沒有標準答案的開放題,沒有親身經歷都不知道什麼是最好的,又或者就沒有最好的答案,但希望這篇文章能遇到也願意一起討論的爸媽們交流,特別是土城的地方媽媽,歡迎分享你們覺得不錯的幼兒園給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