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教育

含有「學齡前教育」共 1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在孩子學前階段,我選擇讓螢幕成為「調味」,而非生活的主食。我們不是零3C,而是有節奏地使用影片來延伸學習,並重視日常探索與親子陪伴。這篇分享我們從2歲前的零螢幕,到3歲後如何設立觀看規則、選擇內容,找出屬於自己家的平衡路線。
學齡前我選擇不上補習、不上才藝班,而是陪雙寶練好自理、品格、邏輯、語文四種能力。 透過日常互動與遊戲,讓學習自然發生、不帶壓力。我自己挑選小資教材、親自教導,雖然辛苦,但看到孩子的成長,一切都值得。這是我的教養方式,也期待分享更多實用經驗給你。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學者經常強調戶外活動對他們的重要性。這不僅是一種娛樂,更是一種學習和成長的機會。當我們帶著孩子到戶外玩耍時,他們不僅能夠享受自然的美景和新奇的環境,還能夠培養觀察力、想像力和應對不同情境的能力。同時,這也是建立他們的人格發展的重要途徑,讓他們學會尊重和珍惜自然,培養責任感和價值觀。
Thumbnail
孩子畫出的人都長一模一樣怎麼辦?這可能是因為該小男童還處於學習和發展階段,尚未掌握多樣化的繪畫技巧和表現形式,他可能尚未學習到如何觀察和描繪不同的人物特徵,或者尚未意識到人物可以有不同的姿勢、表情和特點,可以給予他更多的繪畫素材和啟發,並鼓勵觀察模仿不同的人物特徵。
Thumbnail
死亡對孩子來說是個模糊的概念。華人父母總是避諱談死亡,用不吉利、你不懂等言詞帶過。若無法迴避時甚至會說他只是去旅行、他只是睡著等委婉說法。但這種談論死亡的觀念對孩子真的好嗎?
Thumbnail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4/01/12
永遠的離開真的要好好說,但也真的好難開口。謝謝分享。❤️
金麟生命-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1/22
陽台觀察者 其實不只是跟孩子,華人文化就是這樣,大家見面聊天也不會把這議題當話題。也只有殯葬業者之間或醫師可能會聊吧~
近年來,STEAM或STREAM教育已經成為一個美國非常流行的教育方式,也有越來越多台灣的教育機構開始重視並想要導入。 究竟STREAM教育是什麼,又能夠怎麼樣帶給幼兒園的孩子們呢?
Thumbnail
Fred Lai-avatar-img
2023/03/08
感謝分享
身為家長的我們,都希望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可以建立自尊 (self-esteem) 並在競爭的社會中立足。 但,作為一個照顧他們的大人,我們在生活中可以從什麼角度提供引導或幫助,培養寶貝正向積極的心態呢? 今天在艾倫戴爾的育兒知識交流中,我們一起來聊聊要孩子們如何建立自尊心。
Thumbnail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Thumbnail
感謝學校老師的作業,要小朋友畫一幅畫感謝第一線的防疫人員,而激發了我的想法規劃了一個預計三堂的『冠狀病毒主題課』。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