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小車庫開始,開展台灣文學的想像與藍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地文化實踐專題

永和楫文社.不只是書店:2020 年在永和開幕的楫文社,是由陳冠宏與陳泓名兩位年輕人共同打造的新型態書店,不只專注推廣台灣在地作品,更舉辦各種交流活動,希望創造一個能承接住所有柔軟文學作品的地方,以氣氛溫馨、讓人感到自在而廣受觀迎。

撰文.照片提供=陳冠宏

(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42期 | Cover Story:新北好手藝,過年當伴手)

raw-image


Q1. 您過去做過候選人助理、策展人、政府專案,也曾在「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這個知名粉絲團工作過,這些經歷對您有怎樣的幫助?

擔任助選員時,候選人本身也有開書店,當時的理念是將藝文風氣帶入台中北屯地區,看見書店籌辦的過程,心中也種下文學的種子。

楫文社過去其實是一個小車庫,我的夥伴泓名原本就對文學創作很有興趣,他打算從這個地方,開始關注台灣的閱讀動向,因此找了「友善書業合作社」,透過

合作社的書籍提供,把各式各樣的書店都串連在一起,而楫文社也是其中之一。後來泓名說服我,打算一起在這裡,建立原本對於文學的想像與藍圖。

raw-image

我的靈魂,發現了台灣文學的出芽。剛開始,固然沒有什麼客人,也很少人能夠直接認識我們。不過,因為我本身相當熱愛文學,文學在這個城市,不應該是一無是處,固然,文學會因為不同的人,澆灌、修剪、開花或者不開。

漸漸發現這是一個空間,在「每天為你讀一首詩」的粉專時,我們也結識到了一群很好的夥伴,為了讓詩的賞析能夠更進入大家的視野,從挑選、評析、把關、上架,都透過了許多年輕人的努力。而我也想要把這個風氣帶到這家店裡面,一個認真的風氣。

或許,很多人覺得,書店式微了、沒落了。但是,書店從來沒有被邊緣化,我們認識了許多同中求異,找出許多出路的書店朋友,有的藉由現場的表演藝術來留

住客人,有人則是在這樣的大環境,選擇去蘭嶼經營。各式各樣的風景,讓我知道,其實,開書店也是一趟相當宜人的旅程。


Q2. 可以談談楫文社主要在做什麼嗎?跟其他獨立書店有何不同?

楫文社,一開始這個名字實在很少被唸對過。雖然說有邊讀邊,沒邊用猜的,但是「楫」這個字說實在真的難以知道發音,實際上,「楫」與「集」的讀音相同,它本身具備的含意,在於水上行走的意象。從名字出發,而名字恰巧也是給心意相通的人,能夠互相指認的方法。

我常常說一個故事,有個曾經來到店裡的人,是一個有些歲數的男人,他已經有些白髮,但是每一場活動,尤其是詩相關的活動,都坐在最前面,並且時刻謙卑地發問。活動結束後,我問他:「伯伯,你好認真喔。」他翻開筆記本,上面都

是密密麻麻寫下的筆記,他說:「我真的想學會寫詩。」

楫文社的活動有很多種,但是,不論是哪一種活動,我們都期待給予當地的居民,不,或許用給予這個詞仍稍顯太重,「共創」吧,希望與所有人共創一個美好的文學經驗。在這裡,只要願意交流,那麼隨處都有已經耕耘許久的創作者在這裡出沒。在這裡,只要願意學習,那麼可能不小心,就會找到自己心中屬於文學的那道明光。

raw-image

Q3. 楫文社為何落腳永和?想要在此創造如何不同的風景?

我來自台中,台中市與新北市很像,那就是都有許多書店。書店其實代表一整個城市文學的茁壯。楫文社曾邀請一位講師黃瀚嶢,瀚嶢專注於生態書寫,他身住新北,而且時時刻刻關住新北,曾經,他用過一個相當美麗的比喻:


很多時候我們能透過植物,看出種植者的「願望」

經濟發達時期,贈發財樹給店家,慶祝發財

經濟蕭條時期,也種發財樹,希望發財

又或者把吃完的果樹種籽,種在小小的盆栽

種植者可能期待幾年後

幼苗茁壯長出果實

但對果樹來說盆栽太小

是不可能結出果實的。


吃完了水果,就把種子放入盆栽裡面,然而,太小的盆栽阻礙了它的生長。而我想,從他的話中,我也領略到了,其實文學也是如此,無論如何,這片廣大的土壤,把所有的願望以及人們都托住,才能夠繼續生活並且作夢。

而在楫文社,許多顧客走進來的第一句話,就是說,這裡很溫馨。

我們的確是這樣想的,在一個承接住所有柔軟文學作品的地方,就需要有一顆慢速下來的心靈。擁擠的捷運上不行、人潮漫淹的廣場不行、河岸風太大不行、夜晚又太黑太安靜。走進店內,會感覺四處都是澄瀅瀅的,木造做成的書桌,以及白色的木製書架,因為自然,所以心靈才能自由。

raw-image

Q4. 您本身對書非常喜愛,能否推薦幾本近年必讀的作品?

我想推薦《滌這個不正常的人》,作者廖瞇,因為她把各式各樣的家庭面貌,並且用相當溫柔可靠的語言,去書寫關於她的弟弟,弟弟有些神經質、與家人相處有摩擦,但是,我們隨著廖瞇的文字,漸漸找到了這些傷痕、不理解,似乎藉由文字,能有更多的可能。

以及《湖骨》,是我們的楫文社夥伴泓名的第一本小說集,這本小說集觸碰到了許多面向,包含親情、友情,更多的是詢問,如果某些事情早就已經發生了,但我們遲遲無法去理解它們,那我們該怎麼做?該如何更努力?還是有其他方式能理解呢?因為他本身是成大水利系畢業的,那些流體、公式、工程數學,就是他眼中所關心的事務,因此,閱讀起來更有一種從未品嚐過的體驗。

最後,我想要推薦楊双子的《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双子老師本身也是永和人,她豐富的書寫企圖,以及深刻的書寫方式,都再再地證明,其實我們不是缺少題材,而是有個純淨的雙眼。這本散文,也曾經在楫文社發表過,在場的所有人,都為她的創作能量以及故事,感動得無法言語。去年底,她也出了一本有關台中美食的書籍,希望未來,能夠與新北市政府能與双子有更多的接觸,推廣更多在地的美貌!

Q5. 最後請與新北市讀者分享,楫文社在新的一年有哪些新計畫。

raw-image


楫文社未來在111 年的中旬,會開始一系列的「雲端漫遊線上虛實展覽」,結合許多的獨立書店、出版社參與策展,希望能夠把我們沉寂已久的文化推廣的力量、創意,展現在眾人的視野裡面,告訴讀者們、文化人們,其實,書並沒有消失。

另外,我們也會繼續舉辦文學推廣的活動「共伴效應」,將書店的文學能量,上升到教學能量,讓更多的人,從不會寫詩,到不害怕寫詩,並且完成自己的作品。我們不限定任何文體,只相信,任何人都有書寫的能力。



作者介紹 陳冠宏

1996 年生台中人,現居永和,獨立書店「楫文社」店長,「每天為你讀一首詩」粉絲專頁編輯、「想像朋友寫作會」前總幹事。

《新北市文化》季刊42期

《新北市文化》季刊42期

《新北市文化》季刊

《新北市文化》季刊從1984 年6 月創刊至今,持續關注在新北和全台灣發生的多樣文化議題,關心藝術潮流,關心影視音創作,關心城市動態,關心常民生活,關心創意科技,關心土地工藝……

《新北市文化》季刊官方網站

加入官方臉書粉絲團「讀新北 Reading Life」文章與活動訊息不漏接

紙本刊物免費索取,請洽新北市化局(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161號28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新北市文化季刊的沙龍
91會員
111內容數
2025/02/06
汐止不僅是迅速集聚島內移民與城市化的縮影,小城歷史猶如《百年孤寂》中魔幻寫實篇章,承載政權更迭、產業變遷與家族興衰的交織記憶。一幢幢百年古厝,如同小說中的布恩迪亞家族,成為歲月的見證,繁華與衰落交錯成詩,故事如煙霧般飄散,卻又透過一次次水患,深深嵌入每一寸泥土中,訴說著隱藏在時間縫隙中的瑰麗與夢想。
Thumbnail
2025/02/06
汐止不僅是迅速集聚島內移民與城市化的縮影,小城歷史猶如《百年孤寂》中魔幻寫實篇章,承載政權更迭、產業變遷與家族興衰的交織記憶。一幢幢百年古厝,如同小說中的布恩迪亞家族,成為歲月的見證,繁華與衰落交錯成詩,故事如煙霧般飄散,卻又透過一次次水患,深深嵌入每一寸泥土中,訴說著隱藏在時間縫隙中的瑰麗與夢想。
Thumbnail
2024/11/07
新北市貢寮區的馬崗社區,是臺灣最東邊的小漁村,居住人口不到50人,近年卻因土地開發案議題,意外闖入大眾視野。憑著獨特的人文底蘊、漁港的自然資源與景觀,刺激觀光人潮前來朝聖,也吸引更多文史工作者匯聚於此,帶領在地居民與外地人從日常中欣賞不一樣的漁村文化。
Thumbnail
2024/11/07
新北市貢寮區的馬崗社區,是臺灣最東邊的小漁村,居住人口不到50人,近年卻因土地開發案議題,意外闖入大眾視野。憑著獨特的人文底蘊、漁港的自然資源與景觀,刺激觀光人潮前來朝聖,也吸引更多文史工作者匯聚於此,帶領在地居民與外地人從日常中欣賞不一樣的漁村文化。
Thumbnail
2024/08/12
在淡水,有一群二度就業的媽媽們,走出家庭,導覽「淡水女路」,講述六個時代女性在淡水發光發熱的歷程。由李琪創辦的旅學堂,將旅行和女性歷史結合,陪伴在地的二度就業婦女,建立信心並與社會重新接軌,成為在地的導覽合作夥伴,創造了美麗的人文風景。
Thumbnail
2024/08/12
在淡水,有一群二度就業的媽媽們,走出家庭,導覽「淡水女路」,講述六個時代女性在淡水發光發熱的歷程。由李琪創辦的旅學堂,將旅行和女性歷史結合,陪伴在地的二度就業婦女,建立信心並與社會重新接軌,成為在地的導覽合作夥伴,創造了美麗的人文風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要認真探究為什麽獨獨對出版深感興趣,我也說不出個完整的答案了。
Thumbnail
要認真探究為什麽獨獨對出版深感興趣,我也說不出個完整的答案了。
Thumbnail
《島讀臺灣》開拓我對書店存在可能性的理解,理順因外行人看熱鬧自以為專家過度簡化的斷裂討論,因時不時浮上檯面的超低折扣擠壓實體書店生存可能問題,所造成之我對獨立書店偏執的認知,十足成功吸引我想動身前往參觀的慾望。以一本介紹全台特色書店導覽冊去認識《島讀臺灣》,是我認為再適合不過它的註解。
Thumbnail
《島讀臺灣》開拓我對書店存在可能性的理解,理順因外行人看熱鬧自以為專家過度簡化的斷裂討論,因時不時浮上檯面的超低折扣擠壓實體書店生存可能問題,所造成之我對獨立書店偏執的認知,十足成功吸引我想動身前往參觀的慾望。以一本介紹全台特色書店導覽冊去認識《島讀臺灣》,是我認為再適合不過它的註解。
Thumbnail
如同季風吹拂的土地和人群,這座落在老街二樓的小書店,將南洋那片土地與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吹開了書頁,讓在大稻埕街道閒晃的我駐足,併看到架在廊道上的書店招牌告示。 季風帶書店官網 https://www.monsoon2016.com.tw/index.html
Thumbnail
如同季風吹拂的土地和人群,這座落在老街二樓的小書店,將南洋那片土地與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吹開了書頁,讓在大稻埕街道閒晃的我駐足,併看到架在廊道上的書店招牌告示。 季風帶書店官網 https://www.monsoon2016.com.tw/index.html
Thumbnail
成立於 2016 年的鴻梅文創,以大新竹為起點、分散式美術館的策展式經營為概念,打造出「五感閱讀」的生活美學品牌:「或者」。
Thumbnail
成立於 2016 年的鴻梅文創,以大新竹為起點、分散式美術館的策展式經營為概念,打造出「五感閱讀」的生活美學品牌:「或者」。
Thumbnail
書店,不只是書店;散步,可以是美感體驗;創作,可以是日常生活。位在板橋台藝大後門的「書店」,在大家忽視實體書店的21 世紀,找到書店的新時代角色。 撰文=程恩澤(書店店長) 照片=書店提供
Thumbnail
書店,不只是書店;散步,可以是美感體驗;創作,可以是日常生活。位在板橋台藝大後門的「書店」,在大家忽視實體書店的21 世紀,找到書店的新時代角色。 撰文=程恩澤(書店店長) 照片=書店提供
Thumbnail
——在地文化實踐專題 永和楫文社.不只是書店:2020 年在永和開幕的楫文社,是由陳冠宏與陳泓名兩位年輕人共同打造的新型態書店,不只專注推廣台灣在地作品,更舉辦各種交流活動,希望創造一個能承接住所有柔軟文學作品的地方,以氣氛溫馨、讓人感到自在而廣受觀迎。 撰文.照片提供=陳冠宏 幼苗茁壯長出果實
Thumbnail
——在地文化實踐專題 永和楫文社.不只是書店:2020 年在永和開幕的楫文社,是由陳冠宏與陳泓名兩位年輕人共同打造的新型態書店,不只專注推廣台灣在地作品,更舉辦各種交流活動,希望創造一個能承接住所有柔軟文學作品的地方,以氣氛溫馨、讓人感到自在而廣受觀迎。 撰文.照片提供=陳冠宏 幼苗茁壯長出果實
Thumbnail
阿樺本名陳顥樺,在基隆海港長大,擁有多年海洋工作經驗,常年推動社區營造,希望能透過公民教育讓大家認識自己身處的海洋與土地故事。阿樺在2015年創立基隆市生根文化創意協會,2018年和Mia攜手再創辦見書店,讓致力於讓地認同和海洋議題深根基隆。 ▎
Thumbnail
阿樺本名陳顥樺,在基隆海港長大,擁有多年海洋工作經驗,常年推動社區營造,希望能透過公民教育讓大家認識自己身處的海洋與土地故事。阿樺在2015年創立基隆市生根文化創意協會,2018年和Mia攜手再創辦見書店,讓致力於讓地認同和海洋議題深根基隆。 ▎
Thumbnail
「因為新化的地理位置,加上我又是以地方誌這種非主流路線起家的,所以才以野為第一個字;冊就是讓別人知道我們是書店啦。」吳啟豪這麼說道。 新化,一個位於台南市都會區東界的一個小鎮。西拉雅語又稱呼為Tavokan,意思是「山林之地」。雖說如此,新化同時也是山地與平原的交通樞紐、貨物集散之處。也因為亦城市亦
Thumbnail
「因為新化的地理位置,加上我又是以地方誌這種非主流路線起家的,所以才以野為第一個字;冊就是讓別人知道我們是書店啦。」吳啟豪這麼說道。 新化,一個位於台南市都會區東界的一個小鎮。西拉雅語又稱呼為Tavokan,意思是「山林之地」。雖說如此,新化同時也是山地與平原的交通樞紐、貨物集散之處。也因為亦城市亦
Thumbnail
台文館玩起來!趁著過年以前,到台南的國立台灣文學館去參觀剛在2020年11月更換的常設展和其他展區。這一期常設展因為有當代意見領袖朱宥勳的加入,好像聲量比較高一點?跟大家分享他的貼文,也節錄一些我認為在廣告、策展與傳統寫作都通用的概念做為開場。 ——這裡會這樣下標,是因為,我們想要用「文學性的意象
Thumbnail
台文館玩起來!趁著過年以前,到台南的國立台灣文學館去參觀剛在2020年11月更換的常設展和其他展區。這一期常設展因為有當代意見領袖朱宥勳的加入,好像聲量比較高一點?跟大家分享他的貼文,也節錄一些我認為在廣告、策展與傳統寫作都通用的概念做為開場。 ——這裡會這樣下標,是因為,我們想要用「文學性的意象
Thumbnail
做為全臺灣第一座國家級文學主題博物館,臺文館試圖在有限的經驗和資源中,摸索出前進的道路。在這樣的脈絡下,臺文館與眾多文學館的成立,並執行各種研究推廣,似乎也是一件相當自然甚至理所當然的事情。然而換個角度思考,對於作家、家屬、文學愛好者(文青)乃至於一般大眾來說,或許這個問題遠比想像的要複雜許多。
Thumbnail
做為全臺灣第一座國家級文學主題博物館,臺文館試圖在有限的經驗和資源中,摸索出前進的道路。在這樣的脈絡下,臺文館與眾多文學館的成立,並執行各種研究推廣,似乎也是一件相當自然甚至理所當然的事情。然而換個角度思考,對於作家、家屬、文學愛好者(文青)乃至於一般大眾來說,或許這個問題遠比想像的要複雜許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