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是自己的事,不修也是自己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來信分享:

來信一

近期每天唸佛一萬遍以上,以前唸佛雖然有點信心,但唸長了還是覺得沒味道,現在會觀察唸佛號過程中心是否清淨?能夠保持多長時間的專注?這幾天看了一篇文章,是一位居士分享00博士的00療法的思想和體會,從中有點領悟,現在所遇到的一切人事物,都是自己心的顯現。不管好的、不好的境緣,要清除所有的妄念、執著,時時歸零,而佛號可幫助放下執念,歸零。

前段時間看00老師講座,他從唯物主義到用腦場給癌症病人治病,到慢慢發現背後的原因,是冤親債主的業力干擾,讓更多人瞭解,外求不如自救,懺悔、唸佛、發願……等。他也開始信佛、學佛,並準備出家,發願要建108家阿彌陀佛臨終關懷養老院。

我介紹給一些同行和信眾,有的同行看了說很好;有的說不要亂看;有的信眾質疑,他和00法門有什麼不同?我是覺得,他最後是告訴人們因果真相,醫藥、氣功、腦場等外緣,只能説明、解決一小部份問題,最重要的還是自救,斷惡修善、唸佛、發大願,這與佛法是相符的。(自述完畢)

蔡師兄回覆有緣人:「漸契佛心。」

來信二

蔡師兄想請問您,最近公公發生意外開刀,本來是覺得吉人自有天相,公公應該會順利度過此關,但今天大姑說:「她朋友家的神明說:『公公壽命已到,若想延命,需去天公廟求』,是否如此呢?」先生沒辦法失去他父親,最近他也開始唸《藥師經》給他父親,先生說:「為了父親,他以後都會唸經,是否可以請佛菩薩幫忙公公延壽?」(自述完畢)

蔡師兄回覆有緣人:「公公大限應該已到,要有心理準備。別跟佛菩薩談條件,修是你的事,不修也是你的事!」

(分享完畢)

阿伯曾經語重心長的說:「這就是眾生,沒遇到精舍之前都能忍,遇到精舍之後就都不能忍,把所有問題與干擾都丟給精舍,佛菩薩只是教導、引導、啟發你,就像給你地圖與方針,解決過程還是得靠你自己。」《楞嚴經》裡,佛陀的大弟子,多聞第一的阿難,在佛前懺悔說,他以為跟在佛陀身邊,佛陀就會在一個最恰當的時機,賜給他解脫生死的智慧。結果到頭來,佛陀還是得苦口婆心、循循善誘,指點他解脫之道,讓他自己找到清淨的智慧心,靠自己的覺悟來了脫生死。不只阿難尊者,連佛陀摯愛的親人,也是經由佛陀說法,聽聞者個個生歡喜心,進而了悟超越、解脫,得到自在之道。由此可知,一個人生命裡的坎,只有自己能邁過去;錯過的、失去的、得不到的,都只能是自己幫自己走出泥淖。

站在眾生的眼界來看,娑婆是一個有生滅現象、二元對立的世界。人間有善惡、是非、好壞、高低、貴賤等種種分別,生命也有來去不由己、生離死別的悲傷。如果站在佛菩薩的高度,瞭解佛法真實義,便會明白生或死都是世間短暫的生滅現象,所以生不必歡喜,死也不必悲傷,因為生了不久會死,死了也不是什麼都沒有,因緣聚合時還是會再生。如〈心經〉上所說:「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生了又滅,滅了又生,世間法就是這樣,生死、流轉、輪迴不已。

阿伯回覆上述兩位有緣人:「漸契佛心」、「別跟佛菩薩談條件,修是你的事,不修也是你的事!」精舍只是佛法的引路人,引導世人明白因果,走向正道,但解決問題還是得靠自己的智慧與行動。

人生從來都是自己的選擇,好或不好更是選擇後的結果,佛菩薩不會跟我們有利益糾葛,更不會跟我們談條件,修行是自己的事,不修行也是自己的事;要成佛作祖是自己的選擇,要行歪走邪也是自己的選擇。換句話說,修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修行是個人的體悟,不是今天佛菩薩看你特別順眼或聰明,於是佛手一揮、金光一灑,你便能瞬間腦袋黑氣掃除、智竅開啟,頓悟佛心!

修行是一步一腳印、一點一滴的努力,絲絲縷縷累積而成,不是兩天捕魚、三天曬網,想到才做;不是今天有困難、有需要了,才想到要「臨時抱佛腳」,才跟佛菩薩打勾勾、談條件,哄得佛菩薩開心了,應允了你什麼,你才去做!如此誤解佛法、誤解佛菩薩,是將佛菩薩當成偶像在拜、當成外道宗教在信仰!

凡事要先種因才會結果,俗話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一切都有過去種的因,才會有今日結的果,絕非如一般人的認知,以為跟佛菩薩談好條件,將修行賣給佛菩薩,便能得到佛菩薩特殊的對待,那佛菩薩豈不是與我們同流合污,被我們收買了嗎?

佛菩薩早已跳脫六道輪迴,不再有分別心與執著心,不會再隨著我們的喜怒哀樂,內心起波瀾。雖說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但「感」要用如禮如法的心,有業障來干擾就消業障,福報不夠就補福德資糧,一切盡人事後,再聽天命,放下心中執著與索求,才會沒煩惱。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無所求的心,才能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

「個人生死個人了,個人業報個人消」,消災延壽、補福德資糧,都是隨緣度眾的方便法,佛菩薩最究竟的深意,還是教導世人具有基本的因果觀念,才能堅守道德倫常,才能「他非我不非」,如此便能在人道站穩腳跟,不會造惡果而墮入三惡道受苦。

阿伯說:「修行本身就是一種日積月累、潛移默化的工程,它充滿不斷的考驗與磨練,你必須以堅定的意志與永不退轉的初心,才能一步一步去證悟。」對因果要有正確的認識,遇事要有明理心,有了正知見,才不會將正信佛法淪為外道迷信法,才不會輕易被人蠱惑,讓人牽著鼻子走入邪道。對佛法有正確的認識,才能從外在的求,回歸到反求諸己,從而由自心散發出智慧之光,對佛法修持的心才能深信堅固,猶若金剛。

即使修行過程中遭遇重大劫難,也能不怨天、不尤人、不退轉修行心,將一切的不順與挫折當成是「重報輕受」、當成是考驗。當一切無所住、無所求時,便能生其心,自然而然生起對世間萬物的慈悲心、同理心與智慧心。

經典上說:「若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道理易懂,習氣難除,人生最終目的,是成為最好的自己,而如何成為最好的自己?只有透過修行,不斷的修正自己。修行就是徹底改變自己的習氣,讓自己脫胎換骨,做個有理性、有智慧的人。

佛門常說「心淨即佛土淨」,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路是人走出來的,外在的人事物無法改變,我們改變自己,面對環境的身、語、意,再惡劣的環境也能淡然處之,再難搞的人也能無礙於心。如此,不但可以讓自己身心安定、智慧增長,也可以幫助身邊的人得到佛法的利益、身心安樂,這便是修行最珍貴的意義!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raw-image


raw-image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香港吃貨寶寶的沙龍
38會員
1.9K內容數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終生都很精勤,戒律都很精嚴。你們家有沒有一位一直到最後都修的?沒有吧?有,就是很少。所以,「能夠終生修行」是上天賜予、佛祖給的恩德,不是所有人有。這個問題,聽起來有點怕「是不是要終生修行來還?」你如果終生修行,真是撿到了!一般人到老年都在煩,煩平輩、煩晚輩;老朋友一個一個病了、走了
Thumbnail
終生都很精勤,戒律都很精嚴。你們家有沒有一位一直到最後都修的?沒有吧?有,就是很少。所以,「能夠終生修行」是上天賜予、佛祖給的恩德,不是所有人有。這個問題,聽起來有點怕「是不是要終生修行來還?」你如果終生修行,真是撿到了!一般人到老年都在煩,煩平輩、煩晚輩;老朋友一個一個病了、走了
Thumbnail
佛法知識鑽研很重要,但是要善用此生,直了成佛。「善用此生」是看自己今生的因緣,還有大概多少時間、多少心力,可以完成這樣的修行,還有周圍的人。爸爸、媽媽重要,能拉他去讀佛學院嗎?也許可以,就是很少;那爺爺、奶奶呢?他們需要他們的法門,用慈悲心來看自他的因緣,冷靜地審諦、觀察。
Thumbnail
佛法知識鑽研很重要,但是要善用此生,直了成佛。「善用此生」是看自己今生的因緣,還有大概多少時間、多少心力,可以完成這樣的修行,還有周圍的人。爸爸、媽媽重要,能拉他去讀佛學院嗎?也許可以,就是很少;那爺爺、奶奶呢?他們需要他們的法門,用慈悲心來看自他的因緣,冷靜地審諦、觀察。
Thumbnail
地球上每天都有人因各種方式非自願地結束他的生命,「我不想死,你就要死.......輪到你了......」有的是一個一個死去;有的是群體地死去;有的因疾病;有的因戰火;有的因饑荒......「人道」,有很多輪迴中的痛苦過患。偉大 蓮花生大士開示:「人世間的所有快樂,後面都有痛苦。」
Thumbnail
地球上每天都有人因各種方式非自願地結束他的生命,「我不想死,你就要死.......輪到你了......」有的是一個一個死去;有的是群體地死去;有的因疾病;有的因戰火;有的因饑荒......「人道」,有很多輪迴中的痛苦過患。偉大 蓮花生大士開示:「人世間的所有快樂,後面都有痛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