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會分裂成東烏西烏?普丁顧問震撼預測俄烏終局

2022/04/26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圖/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Flickr by President Of Ukraine
無論如何這個國家都是很倒楣
文 / 邱莉燕
俄羅斯若是強行併吞整個烏克蘭,一來歐美不會坐視不理,二則戰後治理上可能極為棘手。專家認為,俄烏終局可能是烏克蘭東西分裂,抑或是維持表面上的烏克蘭邦聯。
所有的戰爭都免不了有始有終,差別只在於,終點來得早或晚。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互聯網+」特別顧問、前華為集團獨聯體片區副總裁徐昕泉預言俄烏終局,其中一個臆測是烏克蘭分土裂疆,如同朝鮮半島分裂成南韓和北韓一樣。
曾在俄羅斯生活、工作近20年的徐昕泉,替華為從無到有建立起第一個海外業務,雖非軍事專家,但由於擔任普丁顧問,也熟悉烏克蘭的政經局勢,觀察俄烏戰爭的走向,有時與媒體的分析截然相反。
比如對於戰局的研判。

奪下這座城將是決定性轉折

開戰第五天,俄軍已經先行隔斷了西方從海上進行援助的通道,烏克蘭的海軍失去反擊能力,空軍更早在第一時間被癱瘓。
於是,烏克蘭第二大城哈爾科夫現在成了陸戰爭奪的重心,俄軍已經在使用類似「龍捲風」「冰雹」火箭炮系統這樣的重武器砲轟哈爾克夫。一旦俄軍拿下哈爾克夫,接著從北線和南線三面合圍俄軍的東線主力,如此軍事部署的縱深穿插,基本完成了對於烏軍的分割包圍。
「我估計這個時間,可能會在一週左右時間實現殲滅,」徐昕泉判斷道。
儘管波蘭準備提供烏克蘭空軍米格29戰機、北約鼓勵志願軍進入烏克蘭協助作戰,可能也無法翻轉戰況,因為小股作戰力量,不足以對整個戰局發生太大的影響。
至於普丁宣布將國家的「核威懾力量」置於「戰鬥位置」,最後會不會將戰略核武用於轟炸烏克蘭呢?徐昕泉也相信不會發生:「俄國核威懾力量,主要是為了警告北約不要做軍事冒險。」
延伸閱讀

烽火連天,普丁到底要什麼?

徐昕泉1989年到俄羅斯發展,1991年就遇到蘇聯解體。擔任華為集團獨聯體片區副總裁、歐洲片區助理總裁的十餘年期間,負責俄烏歐洲業務,政商關係良好。還有一項卓越戰功是,回到中國大陸以後,將華為的榮耀手機再度從無到有做到巔峰。
俄烏戰爭會不會從閃電戰、斬首戰,演變到拉鋸戰呢?烏克蘭會不會在北約的支持下,將戰事打成類似阿富汗戰爭?
「我判斷不會,」徐昕泉說,因為烏克蘭95%全部都是平原,完全不適合進行如同阿富汗的山區游擊戰,烏克蘭沒有地方可以打游擊戰。
圖/普丁特別顧問、前華為集團獨聯體片區副總裁徐昕泉。取自百度百科
其次,由於俄羅斯「核威懾力量」在背後虎視眈眈,因此也不存在北約重新組織聯軍進行軍事干預的可能性,而且俄烏開戰之前,美國和歐洲皆已表態:「他們沒有膽量、也沒有意願去為烏克蘭去流血,對吧?」
那麼,普丁到底要什麼呢?
從俄烏之間的第一輪和談,俄方代表提出的訴求,可簡稱為「普三點」:一是承認克里米亞,二是去納粹化、去軍事化,第三烏克蘭保持中立。不過,這三條與烏方所提出的停火訴求及簽署加入歐盟的文件,在當前條件下,談判可能不會達成共識。
其實普丁也不是要全面占領烏克蘭,這從西方把事件稱為入侵戰爭,而俄羅斯堅持叫做「特殊軍事行動」便可得知。
延伸閱讀

烏克蘭劃分為東烏和西烏?

「戰爭結束可能是兩週,最長也不會超過一個月,」徐昕泉如此預估:「我相信俄軍肯定希望速戰速決,同時盡可能少流血,少些經濟損失。」
此外,對俄羅斯而言,如果戰爭超過一個星期或兩個星期,不能及時解決俄烏衝突局勢的話,不利於普丁面對國內反戰的民意,以及經濟發展。
但俄軍顯然也不想全面占領烏克蘭以取得勝利。
用重炮和大型武器去轟擊哈爾科夫或基輔,俄軍不是沒有能力,但如果以這種方式打仗,一定會造成人道主義災難,因此俄烏戰爭的終局,應是盡量尋求政治解決。
「最有可能的一個情況,可能是類似於70年前的朝鮮半島,就是烏克蘭劃分為東烏和西烏,」徐昕泉說,因為對俄羅斯來講,若是強行併吞整個烏克蘭,一是歐美不會坐視不理,二則戰後治理上可能存在極為棘手的問題。
另一個可能的結局,是維持表面上的烏克蘭邦聯。
這位把榮耀手機做至「榮耀」的俄國專家認為,從歷史上看,東烏像頓巴斯地區、南烏如克里米亞,歸屬俄羅斯的時間遠遠超過歸屬烏克蘭的時間,這些地區皆為親俄地區。而西烏比較親西方,如果烏克蘭將來一分為二,可能也便於俄羅斯展開戰後的治理。
劃分成東烏西烏後,烏克蘭自然就是元氣大傷,失去了至關重要的出海口,包括敖德薩、馬里烏托爾,還有克里米亞等,無法進行港口貿易。這對擁有全球面積最大黑土帶的烏克蘭,十分不利於大宗穀物出口。
烏克蘭同時也失去了東部的重工業區,變成徹底的農業國。無論如何,這個國家值得同情。至於前述這些預測會否成真?尚待時間驗證。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0會員
195內容數
創刊於1986年的《遠見雜誌》,一直以「傳播進步觀念」,「社會進步的動力」自許。為了要在網路時代,一面要減少資訊氾濫,一面要用新的平台擴大影響,2013起,我們十分慎重地邀請了五十餘位(累積迄今超過百位)來自台灣、大陸、美國、香港、新加坡等海內外有成就、有見解、有理想的人士,各在其專業領域發表其獨立意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