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返航》心得-我說要有光,於是有了你

2022/05/12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宥編導讀
《極限返航》-我說要有光,於是有了你
(Project Hail Mary,2021)

前言

 《極限返航》看得我既興奮熱血,又感動溫馨!我甚至敢說,本書是安迪·威爾到目前為止,格局最宏大、最有想像力,且最動人的作品啊!
(雖然他到目前為止也才三本書)
.
 理工背景出身,熱愛相對論、軌道力學及宇航知識的太空宅男──安迪·威爾(Andy Weir),其創作的科幻小說,世界觀及故事情節,往往有著極為嚴謹的科學知識技術考究來支撐。
 最有名莫過於,《火星任務》(The Martian,2011)中,男主角馬克該如何在火星種植馬鈴薯、太空船該以什麼樣的軌道來返回火星……等的故事細節,可是受到了NASN肯定的呢!接下來一本小說《月球城市》(Artemis,2017),也花了許多心力在描述建造月面都市如何成為可能、月面都市又要如何靠月球的自然資源來維持運作等設定。
 因此有許多人將他視為當代「硬科幻」(Hard science fiction)的代表人物。
從左到右:太空人DREW FEUSTEL, 麥特·戴蒙, 雷利·史考特, 安迪·威爾, NASA首席科學家 JIM GREEN博士

1. 腦洞動動腦 

 那麼這次的《極限返航》,故事跨越了太陽系,幻想成分也更為濃厚,安迪·威爾對外星生態圈以及外星文明的演化,都做出了大膽(幾乎可以說是「腦洞大開」)的假設。
 不過即便如此,整本書仍然保有很強的科學基礎;甚至,我個人認為,書中的運用科學知識,正是《極限返航》為何會如此精采、扣人心弦的原因之一!
《極限返航》中太空船的設計
 故事的開頭,男主角在一個艙房內醒來,什麼事也想不起來,不知道自己是誰,也無法得知自己身在何處。
 於是他得開始使用一些垂手可得的材料,做些簡易的實驗,慢慢地釐清自己原來是在一艘太空船之中,且這艘太空船還可能已經遠離了他所熟知的宙域了。
 而隨著過去得記憶逐漸湧現,才知道──原來自己的太陽系被某種會吸收恆星能量的「噬日菌」(Astrophage)所寄生,太陽的能量正被這外星微生物給一點一點地消耗。為了拯救人類,男主角受邀加入「聖母計畫」(Project Hail Mary),開始著手研究神秘的噬日菌
電影【太陽浩劫】(Sunshine,2007)劇照
 因此,整本書的前半部,不管是男主角在太空船內試圖理解情況的過程,還是一步一步揭開噬日菌神秘面紗的過程,都涉及了大量的實驗,以及闡述科學理論的敘述。
 書中運用了各種方式去做假設、進行科學推演,讀者彷彿就像是在看推理小說一樣,跟著角色一起,享受為未知現象找到合理解答時的快感;接著,在主角用高深的理論來解開謎題,又以簡單的比喻或案例來向讀者進一步解釋時,讀者更是會體驗到一種豁然開朗的喜悅!
(例如在研究噬日菌對光能的反應時,就用「微波無法穿透微波爐視窗上小網孔」的案例,來解釋光子無法與小於波長的東西產生交互作用之原理)
電影【太陽浩劫】(Sunshine,2007)劇照
 作者把這種「運用科學解謎」的過程融入進小說情節之中,讓我一個對科學一竅不通的文科生,在閱讀《極限返航》時,居然也能夠強烈地感受到那種科學實驗有突破、有新發現時的熱血與興奮感呢!
正如安迪·威爾自己所言:
「看一個聰明人想出聰明的妙招,樂趣無窮,自然好玩」
在《極限返航》中,作者以及男主角(們)對於科學的熱情,確實能感染了讀者,成功地引起了讀者的興趣呢!
電影【絕地救援】(The Martian,2015)劇照

2. 我們的友誼,穿越星辰大海

 到了故事的後半段,男主角在異星尋找消滅噬日菌、拯救地球的方法時,竟撞見了同樣來尋求噬日菌解方的外星人,來自「波江座40」(40 Eridani)的智慧蜘蛛「洛基」(Rocky)。
.
 有趣的是,小說裡的「第一次接觸」,並不會像好萊塢電影一樣,馬上發生星際大戰,或是演變成宇宙怪物大逃殺;在安迪·威爾這個科學宅男的心目中,人類與外星人的第一次接觸,應該會是兩個寂寞宅宅的命運相會。
 畢竟一個文明,很難會單純為了殺戮,而耗費大量資源把窮凶惡極的人送上太空進行星際旅行吧?相反,洛基男主角一樣,都是帶著科學理性的精神,以及探索未知的好奇,為了拯救自己的文明而進入深空的。
(想想這假設挺合理的)
 所以,男主角接下來要做的,便是要與語言不通、甚至感知能力都和人類不同的生命體,想辦法進行交流,並共同研究噬日菌危機。
《極限返航》中,波江太空船的設計
 一方面,小說在此又增加了另一種對外星文明的想像:有沒有可能對外星人來說,「水」並不是必要元素?若大氣壓力、氣溫和空氣組成的條件皆不相同,可能會演化出什麼樣的生命型態?
 不管是波江星人洛基的生理、習性,還是噬日菌的生態型態,作者都以「演化」來推演對外星生物的想像,並進而使劇情產生更多轉折。
(像是他們得要用危險的方式採集樣本,或是防止奸詐的微生物汙染太空船……等)
《極限返航》中,波江時鐘的設計
 另一方面,身為科學家的男主角,與身為工程師的波江星人洛基,為了拯救各自的母星,兩者必須相互合作。因此書中有許多二人彼此吐槽、因實驗成功而一起大聲歡呼、手舞足蹈,或是面臨挫折而一起意志消沉,卻又互相為對方打氣的互動橋段,既可愛、又幽默,同時還十分真誠
 這兩個科學宅之間的互動,完全就是本書後半部最逗讀者開心的看點。
《極限返航》中太空船的設計
 後來有一段,男主角不惜「犧牲」自己,掉頭往反方向前進,只為了幫助這位外星朋友;而傷痕累累、幾乎已陷入絕望的洛基,看到男主角來救他,驚呼著「你來救我!」時,讀者都很難不被這段跨物種的友誼給打動。
 甚至還有不少人表示,在閱讀時都被這「捨身救友」的情節給逼哭了呢~
電影【登月先鋒】(First Man,2018)劇照

3. 理性之光與人性之光

 如果認真要說,安迪·威爾在他的科幻小說當中,所宣揚、傳達的,從來就不只是「科學知識」,而是一種「科學精神」──人能夠透過知識與理性,來理解未知,且,透過知識的累積,人有辦法克服困難。
 所以其筆下的故事,包括《火星任務》中想辦法要在火星上活下去的馬克、《月球城市》裡要以工程知識來執行非法任務的Jazz,乃至於必須解開噬日菌之謎的男主角格雷斯(Grace),都以某種昂揚、無畏的姿態來面對難題。
電影【登月先鋒】(First Man,2018)劇照
 更重要的是,在面對某些重大危機時,主角們皆不會是孤軍奮戰,因為(安迪·威爾相信)人類所懷抱的「科學精神」,會使得來自四面八方的專業人士(例如中國的航天局、各國科學家,乃至於外星人洛基),都會願意出手相助,共同克服困難。
 所以不管是被困在火星上,還是要對付月球的嚴峻環境,或在虛空中獨自漂流,原來到頭來,我們都並非是孤單、無助地在面對廣袤無情的冰冷宇宙。
電影【絕地救援】(The Martian,2015)劇照
 且《極限返航》還更進一步,安迪·威爾告訴我們,他相信即便是別的文明,這樣的「理性之光」、這樣的「善」也同樣存在(於某些少部分的人心中);於是乎,這種「大愛」還成就了一段很深刻的友誼!
電影【絕地救援】(The Martian,2015)劇照
 安迪·威爾正是以「科學、理性的精神」來挖掘某種人類共同的情感與積極善意,也就是所謂「人性的光明面」。
 你甚至可以說,安迪·威爾為主人公設計的種種危機,以及伴隨著危機而來的寂寞、不知所措,便是要襯托出,存在於人類本質文明社群中的這種「溫暖」
 這是為何,讀完安迪·威爾的小說後,都會心情很好,甚至能感受到振奮、溫馨的原因。
(我用這個角度,再回去看【絕地救援 The Martian】那部電影,就格外的感動)
電影【絕地救援】(The Martian,2015)劇照
 我想,閱讀安迪·威爾的小說,除了解謎、獲取科學知識的快感,除了緊張刺激的太空危機,除了主角的大無畏之外,某種程度上,到最後真的撫慰讀者心靈的,便是這種「我們並不寂寞」的信念吧?
電影【登月先鋒】(First Man,2018)劇照

p.s.

 題外話,這種「科學精神」,用來寫「火星存活記」或「異星生物調查」的故事,確實很不錯,可以讓觀眾一直沉浸在「解決問題」的成就感;但是用來描繪月球城市的文明,好像就稍嫌弱了一點,《月球城市》裡的社會怎麼大家都很理性、很善良的感覺。
 顯然安迪·威爾並不擅長描寫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啊(笑)。
電影【登月先鋒】(First Man,2018)劇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7會員
110內容數
電影評論,是成為觀眾與讀者的一雙天眼,去看那些平常看不見、看不清的細節與脈絡。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