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返航》心得-我說要有光,於是有了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宥編導讀
《極限返航》-我說要有光,於是有了你
(Project Hail Mary,2021)

raw-image

前言

 《極限返航》看得我既興奮熱血,又感動溫馨!我甚至敢說,本書是安迪·威爾到目前為止,格局最宏大、最有想像力,且最動人的作品啊!
(雖然他到目前為止也才三本書)
.
 理工背景出身,熱愛相對論、軌道力學及宇航知識的太空宅男──安迪·威爾(Andy Weir),其創作的科幻小說,世界觀及故事情節,往往有著極為嚴謹的科學知識技術考究來支撐。
 最有名莫過於,《火星任務》(The Martian,2011)中,男主角馬克該如何在火星種植馬鈴薯、太空船該以什麼樣的軌道來返回火星……等的故事細節,可是受到了NASN肯定的呢!接下來一本小說《月球城市》(Artemis,2017),也花了許多心力在描述建造月面都市如何成為可能、月面都市又要如何靠月球的自然資源來維持運作等設定。

 因此有許多人將他視為當代「硬科幻」(Hard science fiction)的代表人物。

raw-image

1. 腦洞動動腦 

 那麼這次的《極限返航》,故事跨越了太陽系,幻想成分也更為濃厚,安迪·威爾對外星生態圈以及外星文明的演化,都做出了大膽(幾乎可以說是「腦洞大開」)的假設。

 不過即便如此,整本書仍然保有很強的科學基礎;甚至,我個人認為,書中的運用科學知識,正是《極限返航》為何會如此精采、扣人心弦的原因之一!

raw-image

 故事的開頭,男主角在一個艙房內醒來,什麼事也想不起來,不知道自己是誰,也無法得知自己身在何處。
 於是他得開始使用一些垂手可得的材料,做些簡易的實驗,慢慢地釐清自己原來是在一艘太空船之中,且這艘太空船還可能已經遠離了他所熟知的宙域了。

 而隨著過去得記憶逐漸湧現,才知道──原來自己的太陽系被某種會吸收恆星能量的「噬日菌」(Astrophage)所寄生,太陽的能量正被這外星微生物給一點一點地消耗。為了拯救人類,男主角受邀加入「聖母計畫」(Project Hail Mary),開始著手研究神秘的噬日菌

raw-image

 因此,整本書的前半部,不管是男主角在太空船內試圖理解情況的過程,還是一步一步揭開噬日菌神秘面紗的過程,都涉及了大量的實驗,以及闡述科學理論的敘述。

 書中運用了各種方式去做假設、進行科學推演,讀者彷彿就像是在看推理小說一樣,跟著角色一起,享受為未知現象找到合理解答時的快感;接著,在主角用高深的理論來解開謎題,又以簡單的比喻或案例來向讀者進一步解釋時,讀者更是會體驗到一種豁然開朗的喜悅!
(例如在研究噬日菌對光能的反應時,就用「微波無法穿透微波爐視窗上小網孔」的案例,來解釋光子無法與小於波長的東西產生交互作用之原理)

raw-image

 作者把這種「運用科學解謎」的過程融入進小說情節之中,讓我一個對科學一竅不通的文科生,在閱讀《極限返航》時,居然也能夠強烈地感受到那種科學實驗有突破、有新發現時的熱血與興奮感呢!

正如安迪·威爾自己所言:

「看一個聰明人想出聰明的妙招,樂趣無窮,自然好玩」

在《極限返航》中,作者以及男主角(們)對於科學的熱情,確實能感染了讀者,成功地引起了讀者的興趣呢!

raw-image

2. 我們的友誼,穿越星辰大海

 到了故事的後半段,男主角在異星尋找消滅噬日菌、拯救地球的方法時,竟撞見了同樣來尋求噬日菌解方的外星人,來自「波江座40」(40 Eridani)的智慧蜘蛛「洛基」(Rocky)。
.
 有趣的是,小說裡的「第一次接觸」,並不會像好萊塢電影一樣,馬上發生星際大戰,或是演變成宇宙怪物大逃殺;在安迪·威爾這個科學宅男的心目中,人類與外星人的第一次接觸,應該會是兩個寂寞宅宅的命運相會。

 畢竟一個文明,很難會單純為了殺戮,而耗費大量資源把窮凶惡極的人送上太空進行星際旅行吧?相反,洛基男主角一樣,都是帶著科學理性的精神,以及探索未知的好奇,為了拯救自己的文明而進入深空的。
(想想這假設挺合理的)

 所以,男主角接下來要做的,便是要與語言不通、甚至感知能力都和人類不同的生命體,想辦法進行交流,並共同研究噬日菌危機。

raw-image

 一方面,小說在此又增加了另一種對外星文明的想像:有沒有可能對外星人來說,「水」並不是必要元素?若大氣壓力、氣溫和空氣組成的條件皆不相同,可能會演化出什麼樣的生命型態?

 不管是波江星人洛基的生理、習性,還是噬日菌的生態型態,作者都以「演化」來推演對外星生物的想像,並進而使劇情產生更多轉折。
(像是他們得要用危險的方式採集樣本,或是防止奸詐的微生物汙染太空船……等)

raw-image

 另一方面,身為科學家的男主角,與身為工程師的波江星人洛基,為了拯救各自的母星,兩者必須相互合作。因此書中有許多二人彼此吐槽、因實驗成功而一起大聲歡呼、手舞足蹈,或是面臨挫折而一起意志消沉,卻又互相為對方打氣的互動橋段,既可愛、又幽默,同時還十分真誠

 這兩個科學宅之間的互動,完全就是本書後半部最逗讀者開心的看點。

raw-image

 後來有一段,男主角不惜「犧牲」自己,掉頭往反方向前進,只為了幫助這位外星朋友;而傷痕累累、幾乎已陷入絕望的洛基,看到男主角來救他,驚呼著「你來救我!」時,讀者都很難不被這段跨物種的友誼給打動。

 甚至還有不少人表示,在閱讀時都被這「捨身救友」的情節給逼哭了呢~

raw-image

3. 理性之光與人性之光

 如果認真要說,安迪·威爾在他的科幻小說當中,所宣揚、傳達的,從來就不只是「科學知識」,而是一種「科學精神」──人能夠透過知識與理性,來理解未知,且,透過知識的累積,人有辦法克服困難。

 所以其筆下的故事,包括《火星任務》中想辦法要在火星上活下去的馬克、《月球城市》裡要以工程知識來執行非法任務的Jazz,乃至於必須解開噬日菌之謎的男主角格雷斯(Grace),都以某種昂揚、無畏的姿態來面對難題。

raw-image

 更重要的是,在面對某些重大危機時,主角們皆不會是孤軍奮戰,因為(安迪·威爾相信)人類所懷抱的「科學精神」,會使得來自四面八方的專業人士(例如中國的航天局、各國科學家,乃至於外星人洛基),都會願意出手相助,共同克服困難。

 所以不管是被困在火星上,還是要對付月球的嚴峻環境,或在虛空中獨自漂流,原來到頭來,我們都並非是孤單、無助地在面對廣袤無情的冰冷宇宙。

raw-image

 且《極限返航》還更進一步,安迪·威爾告訴我們,他相信即便是別的文明,這樣的「理性之光」、這樣的「善」也同樣存在(於某些少部分的人心中);於是乎,這種「大愛」還成就了一段很深刻的友誼!

raw-image

 安迪·威爾正是以「科學、理性的精神」來挖掘某種人類共同的情感與積極善意,也就是所謂「人性的光明面」。
 你甚至可以說,安迪·威爾為主人公設計的種種危機,以及伴隨著危機而來的寂寞、不知所措,便是要襯托出,存在於人類本質文明社群中的這種「溫暖」

 這是為何,讀完安迪·威爾的小說後,都會心情很好,甚至能感受到振奮、溫馨的原因。
(我用這個角度,再回去看【絕地救援 The Martian】那部電影,就格外的感動)

raw-image

 我想,閱讀安迪·威爾的小說,除了解謎、獲取科學知識的快感,除了緊張刺激的太空危機,除了主角的大無畏之外,某種程度上,到最後真的撫慰讀者心靈的,便是這種「我們並不寂寞」的信念吧?

raw-image

p.s.

 題外話,這種「科學精神」,用來寫「火星存活記」或「異星生物調查」的故事,確實很不錯,可以讓觀眾一直沉浸在「解決問題」的成就感;但是用來描繪月球城市的文明,好像就稍嫌弱了一點,《月球城市》裡的社會怎麼大家都很理性、很善良的感覺。

 顯然安迪·威爾並不擅長描寫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啊(笑)。

raw-image

.
#AndyWeir #ProjectHailMary #SciFi

.
.
延伸閱讀:
科幻名人堂—安迪·威爾
https://www.facebook.com/yosmoviesworld/photos/5409050515795417/
 
《奈米獵殺》讀書心得
https://www.facebook.com/yosmoviesworld/photos/2960494710651022

科幻名人堂-麥可·克萊頓
https://www.facebook.com/yosmoviesworld/photos/a.2333122486721584/296245523712163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宥影評的沙龍
94會員
164內容數
電影評論,是成為觀眾與讀者的一雙天眼,去看那些平常看不見、看不清的細節與脈絡。
宥影評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02
正因沒有主線,而是全力地書寫日常、關注瑣事,所以這個奇幻世界才會有如此強大的魅力。
Thumbnail
2024/11/02
正因沒有主線,而是全力地書寫日常、關注瑣事,所以這個奇幻世界才會有如此強大的魅力。
Thumbnail
2022/08/12
若每個人都能如烏托邦公民一樣,善良、認真、無私,那麼人人都能富足的理想國,總有一天會來臨吧?
Thumbnail
2022/08/12
若每個人都能如烏托邦公民一樣,善良、認真、無私,那麼人人都能富足的理想國,總有一天會來臨吧?
Thumbnail
2022/08/09
我們不僅看到了魔法的神奇,更看到了莉・巴度格眼中,不平等階級結構之下的人性醜惡!
Thumbnail
2022/08/09
我們不僅看到了魔法的神奇,更看到了莉・巴度格眼中,不平等階級結構之下的人性醜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極限返航】 1.推薦指數:★★★★☆ 2.推薦原因: 文筆輕鬆不做作,雖是科幻題材,但老嫗能解,不排擠路人。中間一角色出現是一大亮點加速讀者閱讀動機,對外星生命有不同角度新鮮的切入,值得一讀。 3.有雷心得: 先說不喜歡的地方,作者講故事的方式是將上太空前的狀況穿插現況講述。我一直都不喜歡這種講故
Thumbnail
【極限返航】 1.推薦指數:★★★★☆ 2.推薦原因: 文筆輕鬆不做作,雖是科幻題材,但老嫗能解,不排擠路人。中間一角色出現是一大亮點加速讀者閱讀動機,對外星生命有不同角度新鮮的切入,值得一讀。 3.有雷心得: 先說不喜歡的地方,作者講故事的方式是將上太空前的狀況穿插現況講述。我一直都不喜歡這種講故
Thumbnail
冰凍地球:首部曲,寒冬世界 – 犧牲的溫柔 By 傑瑞。李鐸 這本書基本上包含了許多故事/科幻的老梗 地球災難、被困外空(但我還是比較喜歡種馬鈴薯那傢伙)、外星物種對人類的攻擊、人類面對資源消逝的爭鬥、患難中的各種情感、科技與人性的糾結等 該有的懸疑感、緊迫感也一個都沒缺
Thumbnail
冰凍地球:首部曲,寒冬世界 – 犧牲的溫柔 By 傑瑞。李鐸 這本書基本上包含了許多故事/科幻的老梗 地球災難、被困外空(但我還是比較喜歡種馬鈴薯那傢伙)、外星物種對人類的攻擊、人類面對資源消逝的爭鬥、患難中的各種情感、科技與人性的糾結等 該有的懸疑感、緊迫感也一個都沒缺
Thumbnail
閱讀科幻小說的心情很複雜,簡言之就是喜歡看但又怕看不懂。喜歡科幻世界的設定,它提供了另一個觀看我所在的現實世界的視角,注入了新的思考可能;但科幻元素對我來說往往都過於專業艱深、難以想像,在沒有畫面、很難讀懂的情況下,最後也只好棄書。
Thumbnail
閱讀科幻小說的心情很複雜,簡言之就是喜歡看但又怕看不懂。喜歡科幻世界的設定,它提供了另一個觀看我所在的現實世界的視角,注入了新的思考可能;但科幻元素對我來說往往都過於專業艱深、難以想像,在沒有畫面、很難讀懂的情況下,最後也只好棄書。
Thumbnail
會去借這一本書回來 主要是看YT影片看到馬斯克說影響大最大的一本書是:銀河系大定位(結果我找錯!) 但是銀河系大定位 真的好看~ ========================== 馬斯克推薦書目: ==================== ====================== 塑化
Thumbnail
會去借這一本書回來 主要是看YT影片看到馬斯克說影響大最大的一本書是:銀河系大定位(結果我找錯!) 但是銀河系大定位 真的好看~ ========================== 馬斯克推薦書目: ==================== ====================== 塑化
Thumbnail
閱讀安迪·威爾的小說,除了解謎、獲取科學知識的快感,除了緊張刺激的太空危機之外,到最後真的撫慰讀者心靈的,便是這種「我們並不寂寞」的信念吧?
Thumbnail
閱讀安迪·威爾的小說,除了解謎、獲取科學知識的快感,除了緊張刺激的太空危機之外,到最後真的撫慰讀者心靈的,便是這種「我們並不寂寞」的信念吧?
Thumbnail
前些日子到新竹造訪月讀書咖。老闆娘熱情地問我喜歡看哪類的書,聽到我提到姜峯楠的《呼吸》,便介紹這本《神也鬥不過愚蠢》。一讀非常驚豔,職人推薦果然不會錯。
Thumbnail
前些日子到新竹造訪月讀書咖。老闆娘熱情地問我喜歡看哪類的書,聽到我提到姜峯楠的《呼吸》,便介紹這本《神也鬥不過愚蠢》。一讀非常驚豔,職人推薦果然不會錯。
Thumbnail
你好奇人類來自何方嗎? 你對於你所信仰的宗教是打從心底百分之百信奉嗎? 你對世界各地的古文明之謎產生疑惑嗎? 對於人類肉眼無法看見的靈、輪迴轉世之說,你是不是一直找不到答案? 如果你想要知道以上這些疑惑的解答,那就要反覆讀一讀《海奧華預言》這本書。
Thumbnail
你好奇人類來自何方嗎? 你對於你所信仰的宗教是打從心底百分之百信奉嗎? 你對世界各地的古文明之謎產生疑惑嗎? 對於人類肉眼無法看見的靈、輪迴轉世之說,你是不是一直找不到答案? 如果你想要知道以上這些疑惑的解答,那就要反覆讀一讀《海奧華預言》這本書。
Thumbnail
「這是一封批著科幻小說外衣的情書吧!」 大概是我閱讀中不斷浮現的想法,用字平實但字裡行間都是對人類的詮釋與理解,在不同篇的小說中安插了許多現有社會的問題,身心障礙、同性族群、單親媽媽或各種被污名化的身心疾病等弱勢族群議題,當這些議題被放在近未來的時間裡思考,已經開始太空旅行、殖民外星球甚至發展出深度
Thumbnail
「這是一封批著科幻小說外衣的情書吧!」 大概是我閱讀中不斷浮現的想法,用字平實但字裡行間都是對人類的詮釋與理解,在不同篇的小說中安插了許多現有社會的問題,身心障礙、同性族群、單親媽媽或各種被污名化的身心疾病等弱勢族群議題,當這些議題被放在近未來的時間裡思考,已經開始太空旅行、殖民外星球甚至發展出深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