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火星任務》:美國著名科幻小說!火星生存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大家有看過《絕地救援》這部電影嗎?那部電影就是根據今天講的這本《火星任務》所拍成。本書是以科幻為題材的小說,因爲作者科學的背景,所以這本書的科幻程度讀來挺合理的!不像某些科幻小說都快變成奇幻小說了。所以理工人在閱讀時對於天文、機械、化學、生物等等可能感到興趣,對於文科人也可以看看主角的幽默感與富有張力的劇情。
整本書讀來我覺得前面略顯乾燥了些,後半段劇情較為緊湊,在讀的時候有種「我正在看電影小說」的感覺。故事內容講述主角馬克・瓦特尼在火星任務中,跟組員遇上了沙塵暴,不得不撤退,卻在途中因為意外而沒成功撤退。故事通篇就圍繞在主角如何在火星上生存並回到地球。
在正式進入主題前讓我補充個,相比於國外的封面,我真的很愛台版的封面!遙望火紅色的地球,用摩斯密碼傳遞訊息,並用中間的分隔線象徵訊號的傳遞,看得出做這封面的人的用心良苦啊!

馬克・瓦特尼

一開始因為太空衣沒有偵測到生命跡象,主角被誤認為死了,其他組員百般無奈地離開,誰知瓦特尼大命不死,回到了原本的居住艙,開始盤點資源計算如何活下去,並想方設法與地球聯絡。同時主角的設定是工程師與植物學家,理工方面又都略懂些,這讓他能順利修理各種設備,在火星上也得以種出馬鈴薯。
主角平時進行艙外活動,讓自己的維生系統可以順利運作,不時也寫著日誌,並在日誌上各種吐槽,翻翻偉大組員們私人用品,看看有沒有什麼東西可供自己消遣,除了追劇、迪斯可音樂、幾本小說,全部看完也夠他在沒事要忙的時候殺時間了。作者將瓦特尼塑造成一位相當平易近人的存在,自我嘲諷又嘲諷他人,卻又可以展現值得信賴的一面。
從過往的火星任務中的遺留物拿到了通訊設備,好不容易可以跟地球聯繫,有了回地球的方法,可是中途太空艙爆炸,通訊設備受損,後來只能靠自己去到遙遠的帕基雷利隕石坑重新取得聯繫,並在那兒等待救援。最後也就 happy ending 順利獲救!

知識的價值

我記得在《哪有工作不委屈,不工作你會更委屈》講到「價值硬要換成薪資的話,依據資本市場的規則,就是能夠幫老闆賺到多少錢而已」,但是這個規則在火星上並不適用,因為在火星上沒有資本主義介入,所以生存相關的知識 —— 在有設備的環境下機械、植物知識變得超管用。
人的記憶容量如果無限的話,知識當然是越多越好,但在沒有適當的環境下,知識將淪為無用而已。如果今天被丟在叢林或者荒蕪的高山,那麼管理學的知識就只是垃圾,因為它沒有辦法帶給你實質的幫助,反而是鑽木取火、狩獵等各種技能更重要。
這也可以對應到「選擇大於努力」這句話。因為人的時間有限、精力有限,所以不可能學習所有的領域。你不用學習國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科、歷史、地理、公民到非常透徹,因為如果你不在那個領域鑽研,那麼這些知識只要夠生活就行了。選擇一個你最想前往的領域,在裡面不斷深入,加深專業並透過行銷找到這份知識的活用價值,才能在職場上生存下去。
回到職場問題,大家可以想像自己是一名遊戲角色,具有某些能力值,有些特強、有些特弱,你要如何活用這些能力值在適合自己的場域發揮到最大價值?就像瓦特尼發揮了自己工程師、植物學家、有創意的特質讓自己活了下來,幽默的特質讓他自我排解了一人獨自在星球上的焦慮。選對適合自己發展的領域將有助於自己生存!

讓科學走入

科普文章總是讓有些人害怕,我認為這本書若真要細看也是有點小難。因為我是小心眼的讀者(這個詞好像不是這樣用耶先生),中途遇到不懂的東西我會自己 google 一下,結果這本書我自己前半段就看了兩個禮拜,最後 150 頁實在懶得查了,一天直接看完整本書。如果你是重視劇情的讀者這樣的讀法可能對你幫助...不大。
除了太空艙的構造需要花點時間在腦中模擬,書中的聯氨分解、從天象判定經緯度都挺有趣的,曾經的人們為了解決自己在哪裡、現在是什麼時候、我們往什麼方向前進的問題,花了大半輩子研究,現在人卻是有支手機就可以解答這些問題。但是這些問題換到火星上就要重新思考。
書中還用了個單位「海盜忍者」來代表「每個火星日要用幾千瓦小時的電」,比起用人名像安培或焦耳這樣的詞來定義某個東西著實有趣多了,不禁讓人想,過去的人用人名來當單位是要用來紀念,但有時用個特別不一樣的詞何嘗不可!而作為小說,想要將科學知識藏進精彩的內容裡,作者偷渡的可到位了!

世界會幫你

寫到最後,這是作者想傳遞的宗旨。但這部分的描寫對我來說有點唐突,許多人的書評也說從前面根本看不出來,像要硬插個大道理。但轉念想想,記錄一件事大概也是這麼一回事吧!在寫的當下並不知道故事會怎麼走,直到最後一刻好像該做收尾了,那就來寫點勵志人心的話吧!這也符合馬克・瓦特尼的個性!所以我覺得比起用整部作品來傳遞概念,不如說最後的宗旨是馬克尼為自己這趟火星生存記作結更好!

總結

這是本「爽小說」,看不到特別要講道理的情節,閱讀過程中感受到的是劇情的起伏與一位科學迷跟我們分享他的異想世界。寫了這麼多篇閱讀筆記,看一下這種沒有特別要講道理的書也挺不錯的!雖然閱讀筆記這樣就就沒什麼可以筆記的內容了。
好啦!我要去看回頭看爽片啦!今天簡單寫寫,大家掰囉!
難易度:★★★★☆
可讀價值:★★★☆☆
保存價值:★★☆☆☆
書名:《火星任務》《The Martian》
作者:安迪.威爾 Andy Weir
出版社:三采文化
歡迎大家按個喜歡或收藏,或者在下面留言與我交流分享你的看法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3會員
168內容數
閱讀能夠充實我們自己的腦袋,筆記是能夠讓自己將讀過的東西融會貫通。在閱讀筆記裡,我希望與你分享我從書中看到的知識,再點綴上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我都能夠從書中學習更多。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喝吧! 的其他內容
# 39《哪有工作不委屈,不工作你會更委屈》:給不想工作或打算離職的你一個好藉口!這本書是由人力銀行的副總理所寫,內容還蓋了在她在工作中的所見所聞,希望對目前待業中或想要離職的你,讓你在找尋或離開工作時能夠有些想法!
# 38《乞丐囝仔》:回味小時候讀的乞丐故事,從長大後的視角再出發!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這本《乞丐囝仔》可能很多人小時候都讀過,我自己也是。小時候當成故事讀,長大後知道那是另一種生活。對於生活有所失望的人讀了這本書,不妨看看這本書,激勵自己努力的初心吧!
# 37《小屋》:從基督教中尋找自我和解的歷程。這本書後來有改編成同名電影《心靈小屋》。它關注人在巨慟之後地成長與蛻變。一起來探索人性成長吧!
# 36《蔡康永的情商課》1+2:為自己而活的人生! 情商是什麼呢?我認為是指人際關係的好壞。蔡康永將其分成:陽光、微風、水滴。陽光是「明白」、微風是「剛剛好」、水滴是「慢慢來」。這篇筆記中江蕙介紹明白與剛剛好的互動在人際互動中是怎麼回事!你想提升人際關係嗎?那就一起來看看吧!
# 35《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1+2:你曾覺得自己是濫好人嗎?你曾有自傷、自殺的念頭嗎?你感覺活到累了嗎?你覺得隨時隨地都在忙著應和別人嗎?如果你有這些症狀應該打 1995 生命專線 (誤)。開玩笑的!但是如果你有上面這些問題,我一定會推薦你看這本書!陪你一起打抱不平!
# 33《為什麼我們的關係總是卡卡的?》:獻給人際關係不好的你一本輕鬆小品。之前看到 Google Map 的時候我常在想,我們會給店家打分數,那人呢?我們也會對人打分數嗎?這個分數是怎麼打的呢?,或許我們每個人心底都會為別人打上分數,只是我們不跟別人說而已。而這本書就是在討論這些數字怎麼來的!
# 39《哪有工作不委屈,不工作你會更委屈》:給不想工作或打算離職的你一個好藉口!這本書是由人力銀行的副總理所寫,內容還蓋了在她在工作中的所見所聞,希望對目前待業中或想要離職的你,讓你在找尋或離開工作時能夠有些想法!
# 38《乞丐囝仔》:回味小時候讀的乞丐故事,從長大後的視角再出發!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這本《乞丐囝仔》可能很多人小時候都讀過,我自己也是。小時候當成故事讀,長大後知道那是另一種生活。對於生活有所失望的人讀了這本書,不妨看看這本書,激勵自己努力的初心吧!
# 37《小屋》:從基督教中尋找自我和解的歷程。這本書後來有改編成同名電影《心靈小屋》。它關注人在巨慟之後地成長與蛻變。一起來探索人性成長吧!
# 36《蔡康永的情商課》1+2:為自己而活的人生! 情商是什麼呢?我認為是指人際關係的好壞。蔡康永將其分成:陽光、微風、水滴。陽光是「明白」、微風是「剛剛好」、水滴是「慢慢來」。這篇筆記中江蕙介紹明白與剛剛好的互動在人際互動中是怎麼回事!你想提升人際關係嗎?那就一起來看看吧!
# 35《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1+2:你曾覺得自己是濫好人嗎?你曾有自傷、自殺的念頭嗎?你感覺活到累了嗎?你覺得隨時隨地都在忙著應和別人嗎?如果你有這些症狀應該打 1995 生命專線 (誤)。開玩笑的!但是如果你有上面這些問題,我一定會推薦你看這本書!陪你一起打抱不平!
# 33《為什麼我們的關係總是卡卡的?》:獻給人際關係不好的你一本輕鬆小品。之前看到 Google Map 的時候我常在想,我們會給店家打分數,那人呢?我們也會對人打分數嗎?這個分數是怎麼打的呢?,或許我們每個人心底都會為別人打上分數,只是我們不跟別人說而已。而這本書就是在討論這些數字怎麼來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人生過了40歲,總是讓人有種「啊,我是不是該更有個方向?」的感覺。先說說我自己吧,過40歲的我,有一間鶯歌的5F公寓、一桶金的小存款,還有一顆想提早退休的心,正一步一步朝著這目標邁進。不過,這一路可不是單靠運氣就能走來的,而是經過了一些摸索、思考和嘗試。 回想當年剛接觸投資的時候,股票、ETF這些
Thumbnail
《40步的距離》是一部以色列的紀錄片,以當地敏感議題為探討點。故事敘述台拉維夫夏皮拉社區有兩所學校,一所是信仰猶太教的宗教學校,另邊則是多文化背景的社區小學,兩校的距離只有約40步,但彼此信仰、國族認同和學校發展願景不同,使兩邊校區有著難解的矛盾,但捲入這些矛盾的孩子們,卻無法了解大人世界的複雜。
Thumbnail
40歲媽媽的2025年第一季目標 嗨~我現在是有兩個小孩(3歲女兒/9歲兒子)的自由業媽媽,2023–2024年這段期間我都在從事遠距工作(社群編輯&線上客服),待了將近兩年的公司,今年我決定全部離職,今年第一季開始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再被公司的時間、工作與環境綁著,看看自己能否撐到第一季結束!
Thumbnail
昨晚做了一個特別的夢,是個「夢中夢」。在夢裡,我站在一座高山的頂端,四周視野遼闊,藍天白雲在眼前展開。 此時我聽到了一個清晰的指示:「在我40歲的那天,要帶著我的焦黃背心在我的旅途上,你就會擁有你所需要的智慧,往下走就會是一片遼闊的康莊大道。」我跟AI討論了這個夢境,從榮格心理學來分析夢的意涵
Thumbnail
40歲生日在麥當勞辦生日餐會,邀請各個不同領域的朋友,從國中同學到工作夥伴,超過40人參加。文中回顧40年人生經歷,分享感悟與三個期許:量力而為、順勢而為、大家都健康快樂。同時也藉由與老朋友的對談,探討在時代變遷下,人生的迷惘與方向。
Thumbnail
這篇文章透過一名太空探險家的故事,探討生存與生活的本質。內容以資源匱乏的星球迫降為背景,提出選擇工具的思考,並深入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點滴感受與情緒。透過回顧日常生活,讓讀者意識到生存的根本需求和生活的意義。
Thumbnail
最善良的人,流著淚,做出最堅定的決定。 最堅定的決定,是我們註定看不到終點,仍然奮不顧身向前。
Thumbnail
太空園藝的源起: 2014第一次有人找我創業,是一位一樣讀中山大學的高中同學,項目是極小單位農業技術,可以上太空的那種。這也是此專欄名的靈感。不過這號人物會在接下來的某輯出現,也許是「如果愛迪生與特斯拉一起做實驗」或是「如果畢卡索與達利一起開畫廊」。目前有七期專欄,每期都會以幾位中心人物講個性兩極
Thumbnail
Elon Musk介紹如何將人類送往火星的計劃的最新情況與偉大願景。內容提及有許多技術與想法是人類從未做過的,既然人類都未曾上火星,那麼做從沒做過的事才有可能成功,也是很合理的。 我將內容整理8項為飛往火星的關鍵技術,身為曾與太太一起看過UFO的人類
Thumbnail
登入火星、移民火星~~ 登入火星、移民火星,這似乎是電影中才有的情節。 實際生活中卻有一樣的公司,這家公司是太空科技探索公司(SpaceX),其開發了一種可重複使用的重型運載火箭SpaceX星艦,正朝著這個我們認為不可能的目標前進。 當我們腦中還停留在這個登陸火星、移民火星的想法是不可行,笑著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人生過了40歲,總是讓人有種「啊,我是不是該更有個方向?」的感覺。先說說我自己吧,過40歲的我,有一間鶯歌的5F公寓、一桶金的小存款,還有一顆想提早退休的心,正一步一步朝著這目標邁進。不過,這一路可不是單靠運氣就能走來的,而是經過了一些摸索、思考和嘗試。 回想當年剛接觸投資的時候,股票、ETF這些
Thumbnail
《40步的距離》是一部以色列的紀錄片,以當地敏感議題為探討點。故事敘述台拉維夫夏皮拉社區有兩所學校,一所是信仰猶太教的宗教學校,另邊則是多文化背景的社區小學,兩校的距離只有約40步,但彼此信仰、國族認同和學校發展願景不同,使兩邊校區有著難解的矛盾,但捲入這些矛盾的孩子們,卻無法了解大人世界的複雜。
Thumbnail
40歲媽媽的2025年第一季目標 嗨~我現在是有兩個小孩(3歲女兒/9歲兒子)的自由業媽媽,2023–2024年這段期間我都在從事遠距工作(社群編輯&線上客服),待了將近兩年的公司,今年我決定全部離職,今年第一季開始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再被公司的時間、工作與環境綁著,看看自己能否撐到第一季結束!
Thumbnail
昨晚做了一個特別的夢,是個「夢中夢」。在夢裡,我站在一座高山的頂端,四周視野遼闊,藍天白雲在眼前展開。 此時我聽到了一個清晰的指示:「在我40歲的那天,要帶著我的焦黃背心在我的旅途上,你就會擁有你所需要的智慧,往下走就會是一片遼闊的康莊大道。」我跟AI討論了這個夢境,從榮格心理學來分析夢的意涵
Thumbnail
40歲生日在麥當勞辦生日餐會,邀請各個不同領域的朋友,從國中同學到工作夥伴,超過40人參加。文中回顧40年人生經歷,分享感悟與三個期許:量力而為、順勢而為、大家都健康快樂。同時也藉由與老朋友的對談,探討在時代變遷下,人生的迷惘與方向。
Thumbnail
這篇文章透過一名太空探險家的故事,探討生存與生活的本質。內容以資源匱乏的星球迫降為背景,提出選擇工具的思考,並深入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點滴感受與情緒。透過回顧日常生活,讓讀者意識到生存的根本需求和生活的意義。
Thumbnail
最善良的人,流著淚,做出最堅定的決定。 最堅定的決定,是我們註定看不到終點,仍然奮不顧身向前。
Thumbnail
太空園藝的源起: 2014第一次有人找我創業,是一位一樣讀中山大學的高中同學,項目是極小單位農業技術,可以上太空的那種。這也是此專欄名的靈感。不過這號人物會在接下來的某輯出現,也許是「如果愛迪生與特斯拉一起做實驗」或是「如果畢卡索與達利一起開畫廊」。目前有七期專欄,每期都會以幾位中心人物講個性兩極
Thumbnail
Elon Musk介紹如何將人類送往火星的計劃的最新情況與偉大願景。內容提及有許多技術與想法是人類從未做過的,既然人類都未曾上火星,那麼做從沒做過的事才有可能成功,也是很合理的。 我將內容整理8項為飛往火星的關鍵技術,身為曾與太太一起看過UFO的人類
Thumbnail
登入火星、移民火星~~ 登入火星、移民火星,這似乎是電影中才有的情節。 實際生活中卻有一樣的公司,這家公司是太空科技探索公司(SpaceX),其開發了一種可重複使用的重型運載火箭SpaceX星艦,正朝著這個我們認為不可能的目標前進。 當我們腦中還停留在這個登陸火星、移民火星的想法是不可行,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