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又來了 怎麼辦?

2022/05/17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20年3月,道瓊指數自2009 年3月9日誕生的最長牛市宣告終結,創 1931 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快進入熊市的紀錄,自高點回跌逾 20% 僅花了 19 天,最深跌了38%,然後在聯準會宣布救市之後,V型反轉,指數以迅雷不急掩耳的速度收復了失土,這一切事情發生不過才不到三年前而已,想必大家都還歷歷在目吧!
時間快轉到兩年後,是的,我們"又"要進入熊市了。如果光看科技股為主的那斯德達克指數,確實已經進入熊市,早就從指數高點回跌了20%不只。如果是看標普五百指數,那離從高點下跌20%,只差臨門一腳。
在金融市場中,牛市總是比熊市更多被人們談論,很簡單,因為牛市更有趣(其實是更賺錢更容易誇耀)。但投資者往往是在熊市裡,對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才得以最全面的檢驗,經歷過市場大跌的洗禮,才能知道自己到底可以忍受帳面上多少幅度的損失,這也是投資者校準自己風險偏好的必經之路,只要在市場裡待得夠久,你就會遇到。
對於一個二十幾歲或三十出頭的年輕投資者,手中可供投資的資金主要來自於工作收入。由於初始資金有限,對於未來的退休保障而言,當下更高的儲蓄比例比投資收益更重要,年輕投資人更該關注的是儲蓄比例。當市場大幅下跌的時候,緊盯股票走勢進行的交易大概只會徒增的交易成本,看在我這個已經在市場了快二十年的人眼裡,這類在熊市中老是面臨短期停損的交易是不必要的。
試想一下50萬的10%的和5%之間,只相差25000元,而每個月多儲蓄10000元,三個月就能弭平這樣的帳上損失。雖然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以月光族自居,但是你看這個專欄,我先假設一下你也是年薪百萬稍微,計算一下就知道,每個月多儲蓄一些,還比在股市裡賺價差容易的多了。
對於這樣的投資者,你還年輕,後面還有幾十年的時間進行投資,而股票又是一個能產生現金流的資產,越低價格買入,這筆投資未來的預期收益就會更高。一個市場中必定有著很多家大大小小的公司,而那些上市企業本身就是這其中的佼佼者,往往他們的盈利能力以及抗風險能力,都是相對其他企業更優秀,如果是買0050,那你買下八成的台灣股市市值公司,如果你買標普500指數,你買下了世界前700大公司的八成,若你相信你自己能挺過空頭,那你也該相信這些大公司也會熬過熊市,並在下一個上漲週期中結出豐碩的果實。
所以平安通過熊市的最重要的處方,我會說: 「在股巿下跌時至少做到留在市場,並提高主動收入的金額」。
先來講提高主動收入。在金融市場不好時,請先繼續「用時間賺錢」,增加本業的單位時薪,為自己打造黃金履歷,了解各種賺錢工具。主動收入可以保證你在這個時期有穩定的現金流,以源源不絕的新資金累積資產,這也是每個人最一開始可以立即做好的功課。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17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寫給年薪百萬的你
    愛文忙果
    愛文忙果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