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那句話那首歌的答案,與舒伯特

閱讀時間約 48 分鐘
──「我不會嘗試舒伯特的愛情,因為那太悲傷了。
舒伯特的愛情很悲傷?為了解開這個問題,我開始找書來看。舒伯特幼年便展露他對音樂的天賦與創作的熱忱,每讀到他的練彈及創作曲,我便一邊點放youtube來聽,想一此甩開那首悲傷的旋律,然而,卻慢慢地令我更加著迷——為什麼他後來會那麼充滿哀愁……
舒伯特31歲就辭世了,早逝的天才讓他短暫的人生更憑添幾許神秘與憂愁。1797年的1月31號,「歌曲之王」舒伯特出生,那是個音樂巨擘相繼出現的時代,對舒伯特而言,恐也是與大師們緣慳一面的嚴冬:音樂家海頓、莫札特和葛路克,分別在舒伯特12歲、出生前6年、出生前10年,逝世於維也納。他一生最崇敬貝多芬,然有生之年,這兩位天才從未交談過。1827年3月26日,57歲的貝多芬辭世,翌年冬天,舒伯特也過世了。

幼年舒伯特音樂啟蒙 康維特合唱團初試啼聲

舒伯特一家住在維也納的郊外,父親是黑駒小學的校長,上有兩個哥哥伊格那茲、費迪南,下有一個弟弟卡爾和一個妹妹德麗莎,儘管家裡辦學校收學生,生活仍很貧困。星期天的晚餐後是「家庭音樂會」時間,家人都會輪流表演器樂或小提琴,父親總想著等小舒伯特長大後,全家可以一起演奏四重奏,而這個心願日後在舒伯特為家人譜小提琴四重奏曲後成真。幼年的舒伯特先在教堂的霍爾策先生指導下,學習聲樂、小提琴、鋼琴、和聲、樂理,11歲始進入康維特學校(原為神學院)少年合唱團,開始離家住校的生活,結識比他大9歲的學長、外號老爹的修伯恩,他成為了舒伯特一生的摯友之一。
個性內向的舒伯特,在康維特學校交往密切的朋友不多,只有見到修伯恩才會暢所欲言。他們兩人都愛莫札特的G小調交響曲(op.25),尤其是充滿民謠風味與哀愁氣氛的第三樂章「小步舞曲」,舒伯特最是喜愛!修伯恩和舒伯特號召學校管絃樂團一起演奏該曲,由修伯恩擔任指揮,舒伯特拉小提琴,悠揚的樂音甫落,窗外響起了滿滿的掌聲,忘情在音樂的他們,不知外頭何時聚集了這麼多人,而這只是學校樂團的演奏,還是在寒冷的冬天裡!修伯恩曾問舒伯特為什麼這麼喜歡小步舞曲?舒伯特說也沒有特別理由,只覺得當自己在拉奏小步舞曲的三重奏時,有一種好像天使在自己身邊,一同歌唱的感覺。
感受力很強的舒伯特,不善用言語詮釋自己豐富的情感,形容「與天使一同唱歌」是一例;另外,曾在教堂接受霍爾策先生指導時,他練習貝多芬的「升C小調奏鳴曲」,當時窗外月光遙映,彈完後他意味興然地對先生說,「這首曲子似乎跟月光有關係,不知道您有沒有這種感覺?」霍爾策先生似乎不知該如何回答才好,只說形容得很對,而這首曲子即是現在叫做「月光曲」的名曲,只是在舒伯特的少年時代,根本還沒有這個名稱。
舒伯特為人津津樂道的,不只是他的作曲速度很快,豐沛的創作精力、可觀的作品產量,還有單憑手指在桌上打打節拍,不需鋼琴試彈便能起草作曲的才華!幼年時期的教師霍爾策曾形容在舒伯特的指尖彷彿有和絃,而他本人在桌上空彈的同時,似乎真能聽見耳畔響起不同的樂音。舒伯特開始作曲是在13歲的時候,那一天,從鋼琴室中傳出任何人都熟悉的琴聲和歌聲,修伯恩走進來問舒伯特這是什麼曲子?「這首曲子有奇妙的詠唱……」舒伯特把放在鋼琴上的詩拿給老爹修伯恩看,那是詩人休京的詩,題名為〈夏甲的悲嘆〉,那是舒伯特人生第一首曲子。
然而過份熱衷音樂的舒伯特,荒廢了其它課業,1811-1812年之間(14-15歲),接連遭逢幾個打擊;因為面臨變聲,無法再擔任合唱團男高音,加之數學科不及科無法申請留校,舒伯特接下來得面對退學的後果……因為課業表現差,父親第一次禁止舒伯特回家,直到1812年的5月6號,舒伯特母親過世,父親才允許舒伯特返家。愛惜舒伯特的音樂天份,康維特學校准許舒伯特參加數學補考,通過便能繼續留校就讀;然而康維特學校對舒伯特而言,修伯恩學長的離開、再無法忍受的校園環境,已經對舒伯特失去了吸引力……最後,沒參加補考、申請留校的舒伯特,終究在1812年的9月底被退學,結束了在康維特學校五年的學生生涯(11歲-15歲)。

少年舒伯特開啟作曲之路 初戀德麗莎.葛洛布

舒伯特曾說,只可惜再無更多的紙能讓他寫曲,否則他將能創作更多的曲子!貧窮的他常得到修伯恩的援助,帶給他許多的五線譜紙;而舒伯特澎湃的靈感與驚人的專注力,不只是隨身攜帶五線稿紙,靈感一來就提筆寫下這樣的狂熱而已!而是不分場合,即使和友人交談到一半,繆思一來就拿出紙筆來寫,有時候一寫就兩、三個小時過去,完全無視周圍的世界;或者一旦開始作曲,便憑著一股動力一直寫到半夜、清晨,直到睡著,醒來又兀自創作,彷彿要把體內某股力量完全耗盡才甘願一般!貧窮的舒伯特連餐巾紙都可以拿來寫曲,毋怪乎舒伯特說只恨再無更多的紙能讓他創作!而退學後,16歲的他開始向莫札特生前最大的敵手「薩里埃利」學習!
16歲的舒伯特做了人生第一首交響曲(D大調交響曲)贈送康維特校長,並參加聖安那師範學校舉辦的師資培育講習,通過講習當上了教員,往後實習及正式助教都在黑駒小學任教。17歲完成了「彌撒曲F大調」,於里希登塔爾教會創立百年上演奏。離開學校後的舒伯特,有別於過去留校的生活,認識了同樣喜好音樂、藝術的朋友們,有同樣是康維特學校出身的休達特拉(公務員,熱愛文學)、霍哲普菲爾(大提琴歌手),還有大他10歲的詩人梅爾霍華,並且開始與德麗莎.葛洛布談戀愛。
青澀的初戀,難道是舒伯特一生悲傷愛情的註腳?
德麗莎.葛洛布是教會百年紀念演奏會上的女高音,也是舒伯特從小的鄰居,德麗莎個性坦率溫柔,雖然面貌不是頂美,但舒伯特一心著迷她美妙的歌聲。說到外貌,其實舒伯特的外表也稱不上英俊,他個子不高,只有155公分,身材寬胖、臉型圓潤,加上近視眼老戴個眼鏡,後來生病頭還禿了,又是個極內向的人……但17歲的舒伯特為16歲的德麗莎著迷,他熱愛歌德《浮士德》、《少年維特的煩惱》,只花3天便完成了《浮士德》裡的女主角葛瑞卿所寫的詩曲〈紡織姑娘葛瑞卿〉,曲子主要敘述葛瑞卿因思念離她遠去的愛人而心生苦惱。
舒伯特作曲的速度真的非常快,或許是愛情的力量使他音樂如泉湧,然而他卻不敢把這首曲子送給德麗莎……難道這段青澀的初戀,就是舒伯特一生悲傷愛情的註腳嗎?
〈紡織姑娘葛瑞卿〉(Gretchen am Spinnrade):
平靜已逝,我心沉痛;
再也無法覓得休憩之所。
舉目窗外,只為尋他;
踱步野外,也只為尋他……

舒伯特為歌德〈野玫瑰〉譜曲背後的心動故事

崇敬歌德的舒伯特為其詩〈野玫瑰〉譜曲,這裡要說上兩個小故事;即使當上教員的舒伯特,生活仍然很拮据,有天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個小男孩手裡拿著一本書和一件舊衣,在小貨店前向路過的人兜售,舒伯特掏掏自己的口袋,儘管他多麼有心想幫忙,也不夠錢買下小男孩這兩件東西,於是他走近小男孩,把他所有的錢都給了男孩,換了他手上那本書。當舒伯特翻開才知是歌德詩集,驀地讀到〈野玫瑰〉時,耳畔的音符翩翩響起,於是譜了這首膾炙人口的〈野玫瑰〉。
〈野玫瑰〉一詩僅3小節,旋律複沓簡單,內容說的是荒草地上開了一朵野玫瑰,有個男孩見了要來採,玫瑰對男孩說,你萬不可以採,我的刺能傷你,使你永不忘懷!然而,男孩最終還是將她摘下……〈野玫瑰〉的詩意悲傷又帶有點喜信,你怎麼想呢?野玫瑰願意被摘下,或者不捨得見男孩受傷呢?
其二的故事是,舒伯特教國語課(德語)的時候,便用他譜的這首〈野玫瑰〉帶唱作教材,小朋友們上得很開心,舒伯特下課卻被他的父親找去約談,告誡這可不是一堂音樂課啊!
舒伯特喜歡從歌德的詩中作曲,例還有:〈漁夫〉、〈海的靜寂〉和〈流浪者的夜晚〉…等。在舒伯特18歲的這一年,是作品最多的一年(1815年)!其作品有歌曲144首、交響曲2首,還寫了絃樂四重奏曲、鋼琴奏鳴曲、歌劇、彌撒曲等等,尤其他對歌曲的熱愛,其一生創作歌曲600多首,不愧被稱作「歌曲之王」!
舒伯特〈野玫瑰〉

魔王出世 映現人心底深藏的恐懼

提到18歲的舒伯特所寫的歌曲,除了著名的〈野玫瑰〉(Heidenroslein)外,還有一首必提的〈魔王〉(Erlkönig)!同樣是歌德的詩,全詩有8小節,是首敘事詩:
深夜裏,父親抱著孩子,在暴風雨中騎馬趕回家。「孩子!你怎麼這麼害怕得把臉藏起來呢?」「父親!難道你沒有看到魔王嗎?」父子之間,恐怖地一問一答。父親雖然看不到也聽不到魔王的影子和聲音,但孩子卻看得很清楚。後來,由於孩子愈來愈害怕,父親拼命地安慰他,父親自己也邊說邊感到害怕。
最後,孩子被父親的眼睛所看不到的魔王的手抓住了,孩子拼命地摟住父親,父親也恐懼地抱着孩子,馬不停蹄地趕路。但當他們終於回到家時,才發現孩子已死在他的懷中……
當時,修伯恩和詩人梅爾霍華兩人,突然到黑駒小學拜訪舒伯特,走近舒伯特房間時,清楚地聽見舒伯特如同號叫一般的聲音:「父親!父親!啊!終於快要抓到我了!魔王將使我非常痛苦!」修伯恩、梅爾霍華發現是舒伯特在朗誦詩篇,舒伯特又進入了沉醉作曲的狀態。舒伯特再次打開他豐富的感受力,他全然著迷詩中恐怖的氛圍,彷彿真的聽見父親與魔王的聲音,看見魔王女兒們誘惑的姿態,發生在夜裡的暴風雨、奔馳的馬匹、最後孩子的死……他忘情投入詩境所產生的各種聲音之中。最後舒伯特高興地大叫著:「完成了!完成了!」隨之把等在一旁的修伯恩、梅爾霍華拉去康維特學校,迫不及待想馬上聽到演奏!由學弟藍特哈廷加獨唱,盧其茨卡先生伴奏〈魔王〉,但是當盧其茨卡彈到不協和處時,連彈了幾次,降E、F、降G、……還是不協和。原來這個地方是舒伯特特意用音不協和,想創造偉大的效果及反差,果然曲子彈完,每個人無不感動佩服!
儘管這首曲子是舒伯特自己譜的,但作曲者本人對三連音的連續彈奏也感到有些困難,然舒伯特作曲往往是第一次完成後,即便再看也鮮少作修改處;〈魔王〉不像〈野玫瑰〉那樣反覆著相同的旋律,而是從頭到尾沒有重複旋律的歌曲,這也是它魅力之所在!然而,這一天興奮的舒伯特,恐怕難想到後來的人會如何讚譽這首〈魔王〉!
舒伯特〈魔王〉
想談談「魔」這個字。你對這個字是感到恐懼排斥,或是視若平常,甚至是著迷呢?自幼接觸教會、宗教音樂的舒伯特,能寫祥和的彌撒曲,也能寫飽受愛戀之苦的〈紡織姑娘葛瑞卿〉,還有簡單平淡的〈野玫瑰〉,即使是面對禁忌話題也不退縮他靈感的手,17歲便寫下歌劇《惡魔山莊》、18歲譜〈魔王〉曲、20歲作歌曲〈死與少女〉,想來危險之本身便帶有讓藝術者無法抵抗的美的誘惑吧。19世紀中葉的法國詩人波特萊爾,也是這樣無法抗拒惡之華吧!
喜歡寫信的舒伯特,為歌德詩譜了那麼多曲,卻不敢寫信給詩人歌德。修伯恩為之代筆致信歌德,並附上所譜的16首詩曲,但終沒有獲得回信。其後人生雖再次致信歌德,然亦未獲得回信……

舒伯特朋友至上 初戀情人嫁作人妻

19歲的舒伯特曾自薦到萊巴哈一所學校擔任音樂教員,這份年薪500格勒登的工作將能改善他的經濟狀況,然最終沒獲聘。但是身旁朋友對舒伯特才華的肯定,逐漸形成一個以舒伯特為中心的「舒伯特幫」,結交的朋友不限身份、職業、年紀,而這時候的舒伯特像一瓢浮萍,四處寄住在朋友家中,都獲得熱情的招待和歡迎,然而他的名聲此刻仍未見於社會,但他的創作卻未曾停下!同年(1816年),舒伯特創作了C小調的第四交響曲(後來命名為:悲劇)、聲樂曲〈流浪者〉(其後改編為鋼琴曲:幻想曲),更重要的是認識了生命裡另外一個摯友:蕭伯。
熱衷音樂與交友的舒伯特,並沒有忘記初戀情人德麗莎.葛洛布,然而他們愛情的結束或許正是來得太早……德麗莎在1820年(舒伯特23歲)和另個男人結婚了。

歌曲之王進軍歌劇界 第一次奧匈之旅

1817年,20歲的舒伯特創作了聞名後世的〈音樂頌〉(蕭伯作詩)、〈死與少女〉(格拉維第烏斯之詩),結識了宮廷歌手佛格爾,還有西典布倫納兄弟(安哲姆和約瑟夫)。佛格爾比舒伯特大將近30歲,這位仁慈、熱情的知音,在劇院開始唱舒伯特的曲子,為舒伯特的音樂才華開始唱進歌劇界;西典布倫納兄弟,則為舒伯特後來樂譜的保存,起了莫大的功勞(雖也被人詬病,造成舒伯特樂譜部分亡佚,端於西典布倫納兄弟的粗心)。這得提到一個小故事:舒伯特創作靈感不斷,作品也源源不絕,然1815年繼母生產,女佣人竟把舒伯特的樂譜拿來作柴薪燒掉,舒伯特本人毫不以為意,做為他的朋友知音們卻無不感到惋惜!
1818年初春的某個寒冷深夜,舒伯特將準備送給西典布倫納兄弟的樂譜拿出來作最後修改,為了讓譜上的墨水快點乾,原本要拿吸水用的沙瓶,卻錯拿了墨水瓶,致使墨水撒在樂譜上;這個被墨漬染的樂譜,就是著名的《鱒魚》,其歌詞內容是描述鱒魚在清澈的小溪中愉快地游著,因為河邊有人垂釣,而誤上了魚鉤。是敘述魚兒悲哀命運的作品。在1819年以此為主題改編成名聞於世的《鱒魚五重奏》!
1818年的夏天,21歲的舒伯特第一次長途旅行,到匈牙利的埃斯特哈濟伯爵領地的「却利斯莊」,當伯爵兩位千金的鋼琴家教。離開音樂之都維也納,和朋友暫別的舒伯特,在却利斯莊的田園風光裡,找到和在維也納迥然不同的生活光景。雖然在這裡生活幸福、作曲順利,但在舒伯特寫給朋友的信和自己的日記裡,都透露了他在陌生環境裡的寂寞——
當舒伯特和他要好的朋友在一起時,比和父母、兄弟或愛人在一起,更感到快樂!
一直到冬天仍久留在却利斯莊的舒伯特,已不顧在黑駒小學教課的工作,父親一氣之下不准他回家,這是舒伯特第二次被拒之家門外。年底回來維也納後,又開始四處寄住在朋友家。隔年夏天,宮廷歌手佛格爾約舒伯特一起去他的故鄉上奧地利旅行,對舒伯特而言,上奧地利還有一個重要意義,那也是他的摯友修伯恩的故鄉。
1820年6月14日,舒伯特的歌劇《孿生兄弟》(喜劇)首次公演,但並不成功。8月19號,《神奇的豎琴》公演,同樣未受好評,但其序曲〈羅莎曼〉得到喝采、大為出名。23歲的作曲家舒伯特,在歌劇表現上,他的「轉調太多」、「管絃樂法不夠完整」等問題顯示他仍有改善的空間,另外就是他的音樂普遍帶有哀愁色彩,例如《鱒魚》一曲即是。
然而舒伯特的歌劇未獲佳評,很大的三個因素,其一是「腳本不好」,其二是義式歌劇當道的歌劇界,德式或法式歌劇難以有上演的機會,以及他的歌劇抒情性太重而戲劇性不足。
20歲後的舒伯特雖然作曲數量相對減少,但作曲技巧愈趨成熟,1820年12月,在松萊托納博士(名律師、音樂愛好者)家舉辦的「星期五音樂會」,原本是一項交際活動,後來演變成舒伯特迷的朝聖地。「星期五音樂會」日後也長期成為舒伯特幫定期聚會及支持舒伯特的地方,也為舒伯特的音樂創作提供了發聲的舞台。
這一年(1820年)昔日戀人德麗莎結婚,失戀的舒伯特認識了佛萊利希四姐妹,朋友們努力幫他製造獨處的機會,但舒伯特和女生聊天的話題都不離音樂,這是不是也讓心儀的對象很悶呢?總之,舒伯特並沒有和美麗的四姐妹發生任何化學變化,何況其中一個還是人妻。
「難道舒伯特對女生沒有感覺?」西典布倫納和里歐波耳多不禁開始懷疑……
其實舒伯特何嘗沒有熱戀過女子呢!他對德麗莎.葛洛布的愛,在19歲時他瘋狂作曲、找工作、兼家教,為的就是能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和德麗莎結婚,但德麗莎終嫁作人婦。而兩人無法在一起的原因,到底是舒伯特當時接受了朋友的忠告,希望他傾全心全力創作音樂,不讓婚姻的束縛阻礙這名天才的前程呢?或是自己太窮了無法迎娶德麗莎?抑或兩個人個性都太內向,沒有表白的承諾致使錯過了姻緣?或者是舒伯特太愛自由了?
1816年(19歲),舒伯特9月8號的手記其最長的一段心路告白中,曾寫到:
「找到一位真正知己的人便是快樂的人,而更快樂的人是,發現自己的知己就是妻子。對自由的人而言,婚姻是件聳人聽聞的想法:它是人們以深沉的憂鬱或赤裸的肉慾去換來的。」
究竟19歲的舒伯特,當時與德麗莎之間感情發生什麼變化呢?這一切都是未解之謎……舒伯特夏天在上奧地利旅行時,他曾寫過一封信給哥哥費迪南,其信中說到:
「在我住的大房裏有8位女孩,幾乎每個都很漂亮,不愁沒事做。每天和我與佛格爾共同進餐的主人馮.卡勒先生的女兒就很漂亮,彈得一手好鋼琴,還演唱了幾首我作的歌。
請代為轉寄附上的信。你看,我實在不像您想像中的那麼沒有信心。」
至於要轉交的那封信是給誰的呢?實則無跡可尋,然而普遍相信收件人是那位住在費迪南家附近的德麗莎.葛洛布。這段生變的感情,令人不禁回想,舒伯特在18歲創作最豐的那一年,是不是因為德麗莎呢?
但是那猶迴盪耳際的聲音,說『舒伯特的愛情太過悲傷,不會輕易嘗試』的旋律,旋律中的女主角似乎並不是德麗莎.葛洛布……

朋友眼中的怪人舒伯特

舒伯特幫愈來愈壯大,不時加入新血,例如後來為舒伯特寫墓誌銘的劇作家葛利兒巴爾札,還有年輕畫家休文特…等;但是對天性嬉遊浪漫的舒伯特而言,比起凡事認真的朋友,他更喜歡蕭伯、克貝爾威札和休文特這類玩樂派的朋友。也許可以這樣比喻,舒伯特幫就像是康維特學校的合唱團,然而他更喜歡和老爹修伯恩相處,在他面前他可以大開玩笑、放開懷,蕭伯這類朋友就是他的修伯恩們。
在談到舒伯特幫為舒伯特奔波出版樂譜一事之前,先來聊聊朋友眼中舒伯特這個怪人吧!!
舒伯特天生浪漫率性,他不因為貧窮感到煩惱困頓,反而盡情生活,熱愛創作音樂,喜歡和朋友窩在一塊,日子倒一天天也過得下去;儘管他的朋友個個都為他捏把冷汗,擔心他的作曲才華未能及早被社會看見,擔心他生活沒錢,然而舒伯特毫不在意這些。
西典布倫納曾說:
「舒伯特這個人天生就有這種命,我們替他窮操心,他自己倒悠哉悠哉,好像一點也不在乎貧窮。只要有人要他過去住,不管是蕭伯家、梅爾霍華的小房間、修伯恩的地方或是我那兒,他都能毫不在乎地搬去住。而且,無論是住幾個月或只住幾天,他也都能自由自在地生活。
即使如此,也沒有人覺得他懶惰或狡猾,他真是個奇妙的人!他一向只專注於音樂而已。梅爾霍華也曾說過,他早晨要上班時,舒伯特還在床上睡覺,在他的周圍,散放著許多樂稿,有時,連眼鏡也沒摘下來就睡著了。
等到他上班了以後,舒伯特才起床,以紅茶、麵包做為早餐,繼續作曲到下午兩、三點左右,然後就出去找朋友或是喝咖啡、啤酒。舒伯特外出的時候,也一定隨身帶著五線譜稿紙,一旦有了靈感,就很快地寫下來。」
說到舒伯特作曲的忘我程度,西典布倫納接著說起去年十月他生病住院的時候,舒伯特來探病,卻和他話談到一半,可能是靈感突然來了,向他說了聲「對不起」之後,就在病房角落的小架子上開始作曲。當時舒伯特寫的是鋼琴曲,旁邊沒有任何樂器,但他仍然可以聽得到音樂。後來因為四周愈來愈暗,西典布倫納一聲不響地把燭臺放在他旁邊,舒伯特也只是輕輕點了一下頭,仍繼續作曲,完全不理會他。
有時候,他輕聲哼著旋律,就這樣寫了30分鐘、40分鐘、1小時、2小時,──他好像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寫了很久。最後,他終於把筆放下來,並用雙手用力地在小架子上彈了一下,就好像彈完了鋼琴曲那樣。寫完了以後,才猛然發覺天已黑了……
舒伯特陶醉於音樂創作,一生所作歌曲600多首,然而曾有人問他,
「為什麼你的音樂每一首都顯得有點傷感?這人世裡,有幸福的音樂嗎?」

失戀無罪 好友安慰全賴緣份

1820年,23歲的舒伯特儘管創作了許多後來名聞後世的名曲,但當時仍名不見經傳;23歲的他,也首次嘗到失戀的滋味,關於這段昔日戀情,除了修伯恩和梅爾霍華之外,後來加入的舒伯特朋友都鮮少人知道,舒伯特也不曾主動提起……還記得在他17歲時創作〈紡織姑娘葛瑞卿〉打算送給德麗莎嗎?竟在若干年後的某一天,從別人的口中聽到她要結婚的婚訊,對象還是個麵包商人,難道,自古愛情就敵不了麵包嗎?這當然是個玩笑話,因為他們兩人的愛情,只有當事者才知道囉。
雖然有一陣子舒伯特和德麗莎感情很好,但是他們最終還是沒有結婚。關於結婚這件事,不妨聽聽舒伯特的好友葛利兒巴爾札怎麼說!舒伯特和美麗的弗萊利希四姐妹之間即便有好感,卻沒有戀愛的心動;好友葛利兒巴爾札倒是喜歡上了排行第三,最漂亮的卡蒂,她不僅會鋼琴還會聲樂。三年之後,劇作家葛利兒巴爾札和卡蒂訂婚,但始終沒有完婚。後來,葛利兒巴爾札到了晚年,就是在這位「永遠的新娘」卡蒂的照顧下離開了人世。葛利兒巴爾札對卡蒂的感情,如是說──男女的婚姻,往往是由於奇妙的緣分而來。

第一次出版告捷 與大師貝多芬失之交臂

告別多傷的23歲,舒伯特迎來1821年最幸福的一年!包括第1次出版樂譜,這多有賴於朋友的奔波幫忙找出版社,以及共同集資為舒伯特出版印刷,終在4月〈魔王〉以「作品一」問世,100冊立刻銷售一空,讓不願贊助的出版商跌破眼鏡!歌手佛格爾在宮廷劇院為他演唱〈魔王〉、夏秋之間,舒伯特和好友們參加愉快的旅行、〈死與少女〉以「作品七」出版、寫了第七交響曲、舞曲、歌曲〈人的界限〉、〈斯拉伊卡〉(歌德詩)等名作,這一年舒伯特父親終於准許舒伯特返家(隔了3年),在9-10月間,和蕭伯合力創作歌劇《阿爾豐索與艾斯特瑞拉》。
當舒伯特自費出版的作品一〈魔王〉樂譜,獲得熱烈迴響後,勢利狡猾的出版商狄亞貝里,願意出版舒伯特的所有作品,〈紡織姑娘葛瑞卿〉(作品二)、〈野玫瑰〉和〈海的靜寂〉之歌曲集(作品三)陸續出版!然而,奸詐的狄亞貝里欺騙了舒伯特,買斷了他的版權,以極低廉的費用牟取暴利,例如〈流浪者幻想曲〉狄亞貝里只給了舒伯特20格勒登的版權費,光是出版他大賺了27000格勒登!
1822年的5月,25歲的舒伯特打算去拜訪52歲的貝多芬,並獻上他將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改編成的2人彈奏的變奏曲(作品十)。拜訪當天,貝多芬卻碰巧不在,這讓緊張的舒伯特紓了一口氣,女佣人收下了舒伯特的樂譜。只是這麼一別,直到貝多芬過世,舒伯特從此沒再見過貝多芬。
在當時歌劇界仍以羅西尼派的義式歌劇當道,反觀德式或法式的歌劇想要在大劇院上演是不容易的!去年秋天,舒伯特和蕭伯合力寫的《阿爾豐索與艾斯特瑞拉》仍遲遲無法上演。儘管舒伯特在歌劇的表現上受挫,他仍不停止作歌劇,後來陸續寫了《共謀者》、《菲拉布拉斯》等等。1822年,舒伯特25歲這一年雖然遇到挫折與受到出版商的欺騙,但是他對作曲仍然傾注全心全力。1822年開始創作傳奇的第八交響曲:《未完成》(B小調),還有根據舊作〈流浪者〉(1816年)改寫成的鋼琴曲〈流浪者幻想曲〉(Wanderer Fantasy)。
〈流浪者幻想曲〉是舒伯特所有作品中最難彈奏的曲子之一,他曾經在某次彈奏時因故不能繼續演奏,因而憤恨地說『大概只有魔鬼才能演奏吧!』

作曲才能方受肯定 縱情聲色感染梅毒

舒伯特26歲(1823年)生了一場大病,住院接受水銀療法,開始掉髮,所幸復原良好。病癒之後,和佛格爾去上奧地利旅行,回來後又舊疾復發,然而生病期間仍維持創作。依據詩人威爾罕.穆勒的長詩《美麗的磨坊少女》作曲,內容在敘述一位到外地學習磨粉的年輕人,在一條小溪旁的磨坊裏,遇見了一位美麗的少女,於是雙雙墜入愛河。但自從來了一位獵人之後,少女就變了心,愛上了獵人。年輕人因悲傷過度,最後投河自殺。
這齣歌劇《美麗的磨坊少女》,曾令貝多芬極為感動。全齣歌劇以民謠的形式,表達出詩中的自然風味,仍是舒伯特一貫的哀傷曲風。而他作曲速度之快,甚至在五天之內完成了歌劇《羅莎曼》,舒伯特的作曲才能已開始傳開來。
舒伯特作曲的速度快且多產,已算是超水準,然而,和這位天才音樂家搶奪創作時間的,不是別人正是他自己!舒伯特和蕭伯等幾個玩樂派的朋友,縱情享受夜生活的結果,在1922年的夏末(25歲)發現染上梅毒。染病初期,他正著手譜曲《未完成交響曲》及〈流浪者幻想曲〉,或許是肉體的苦難提昇了他樂曲的品質,與告警他憂傷的心靈,無形中加強他全力創作的決心,許多傑出作品便出自於晚期。

舒伯特嚮往的星星之謎 心儀卡洛琳妮

1824年,27歲的舒伯特寫給好友休文特的一封信,裡頭提到:
「雖然身在『嚮往的星星』旁邊,但仍常想回到維也納去……」
當時,舒伯特在五月離開維也納後,經過了三個月,休文特才收到他寄來的第一封信。有一天黃昏,休文特去找約瑟夫.西典布倫納,想問他舒伯特說的「嚮往的星星」是指什麼,剛好詩人梅爾霍華也在場,「就是埃斯特哈濟伯爵的千金,憑我的直覺,那一定是妹妹卡洛琳妮!」西典布倫納回答。
埃斯特哈濟伯爵,也就是匈牙利却利斯莊的領主,舒伯特21歲時曾擔任伯爵千金的鋼琴家教,還因為在那待太久,被父親禁止回家!當時的伯爵千金卡洛琳妮還小,今已是個17、8歲的美人,沒想到舒伯特在27歲這年會再次受伯爵之邀,回到却利斯莊當音樂家教。在今年的五月以前,舒伯特心情特別難熬,包括了出版的歌集《美麗的磨坊少女》銷路不好、持續好幾年在松萊托納家定期聚會的「星期五音樂會」(舒伯特作品發表會)也在2月停止了,以及歌劇無法上演的問題,還有身體疾病之苦。
就在他最低潮的時候,意外地受埃斯特哈濟伯爵之邀,到却利斯莊教課,並得到一筆不小的費用500格勒登。匈牙利莊園的風景,是舒伯特一直所懷念的,然而伯爵千金卡洛琳妮,才是他心目中最嚮往的那顆星星!
舒伯特與卡洛琳妮之間發生了一段羅曼史,但是兩人的身分懸殊,在當時的社會是全然不可能的事。加上舒伯特深知自己所患的病,他不可能認真地考慮將內心的激情化為實際行動;儘管他們彼此相愛,卻始終無法結合。舒伯特為此非常悲傷,他在寫B小調交響曲的第三樂章時,突然停下筆來,然後在樂譜旁寫著:
「正如我的愛情沒有結果一般,這首交響曲也不能完成。」
於是,他放棄了作這首曲子,後人把此曲叫做「未完成交響曲」,然而此曲的傳說卻還沒結束。
後來,舒伯特曾將〈幻想曲〉(F小調,作品103)公開獻給卡洛琳妮,但最終卡洛琳妮並沒有和舒伯特結婚,在她32歲那年(舒伯特死後10年),才嫁給另一個男人。而且,卡洛琳妮也一直妥善地保存舒伯特獻給她的樂譜。
在朋友的回憶錄裡,寫到舒伯特和卡洛琳妮這段隱微的戀情:
「舒伯特一到却利斯莊就與伯爵家中的女僕開始談戀愛,這段在外人面前刻意表現的風流韻事,轉移了外人對舒伯特對年輕的伯爵千金卡洛琳妮,那份藏在心底的感情的注意力。這份感情持續到舒伯特逝世時仍未止息。卡洛琳妮對舒伯特本人與其傑出的才華都頗為激賞,但卻未回報以相同的感情,這可能是因為她自始至終從未明白存在於舒伯特內心情感之『程度』所致。
我說『程度』,是因為就舒伯特表白的語氣看來,卡洛琳妮一定清楚知曉舒伯特對她的傾慕之情——這是舒伯特唯一一次在言語上表白他的感情。有一次卡洛琳妮好玩似地詢問舒伯特為何沒有作品獻給她,舒伯特答道:『你在說什麼哪?每一首曲子都是獻給妳的,這還不夠嗎?』」
對舒伯特而言,旋律是他表達內心情緒最自然的方式。然而卡洛琳妮所無法知道的自己在他心中的「程度」,恐怕是舒伯特在現實與疾病的煎熬下,無奈化做對她的實際行動。
翌年(1825年)的夏天,舒伯特最後一次和佛格爾上上奧地利旅行,他自問:「何以歡愉仍帶來如此的痛楚?」〈海豚〉(Delphine):
「既有了愛,我開始渴求生命,而我卻死了。
既有了愛,我企望燃放異采,而我卻只剩餘燼。」
舒伯特在快樂的戀情中,感到仍免不了內心的掙扎與痛苦,對愛人無盡著迷的依賴。
舒伯特的好友之一巴維倫非特,曾這麼說過卡洛琳妮與舒伯特之間愛的關係:
卡洛琳妮對他來講,也許就是這樣一種近在眼前,可以投注感情的繆思。
理想化的愛情在舒伯特的生活中的確占有一席之地,但婚姻則不。雖然他拒絕婚姻的枷鎖,但目睹身邊朋友一個個結婚,無形的枷鎖不僅隔閡了他與卡洛琳妮之間,也把他的朋友都帶走了……
「我心已死,
而她的魅影卻依然冰冷僵硬地矗立;
如果我的心能融化,
她的倩影也就隨之解凍。」
──舒伯特其某首歌詞

無法完成的愛情 說的是種遺憾

星星之所以嚮往,是因為抵達不了,即使在身旁,距離也是好幾光年。舒伯特與卡洛琳妮兩人的愛情故事因《未完成交響曲》而起,最終卻只能以〈幻想曲〉告終。昨天下午聽到中廣電台的DJ放許哲珮的「氣球」時說到,「無法完成的愛情令人感到遺憾!」忽然想到自己這幾天在寫這篇文章,我在想「原來這樣的愛情,舒伯特和卡洛琳妮之間的愛情,說的就是種『遺憾』。」然而,卻也有珍惜「相遇就愛過」的愛情,而不執著去擁有它,儘管那有多麼悲傷。但愛情始終是兩個相愛的人的事,不是嗎?——而我想,我已找到「舒伯特愛情」的答案了。
舒伯特雖然在美麗的卡洛琳妮身邊生活了好幾個月,但到了秋天就因思念好友,回到了維也納。是不是舒伯特的愛情所以易逝,和他的態度也有關呢?離開朋友獨自在却利斯莊的他,容易感到寂寞,再無法和朋友歌酒生活。如是斯,或許不必過度為這個頂著假髮的情場失意男子難過;舒伯特有幾點鮮明的個性:個性老實,容易上當受騙,例如被出版商狄亞貝里欺騙,還有他講話直率,跟他不熟的人容易受傷,例如當面說前輩作曲家韋伯新作〈奧良泰〉不及前作〈魔彈射手〉;他的個性太內向,不敢向崇敬的對象表達情誼,例如對貝多芬只敢遠遠看、對歌德還要請朋友代筆寫信;此外,還容易因為朋友的離開,開始感到寂寞;以及一旦作曲,便整個人栽進音樂的世界,完全不理睬外界的嚴重忘我程度。想想這樣的男子,真追得到星星嗎?(笑)
關於舒伯特的第八交響曲:《未完成》,交到安哲姆.西典布倫納手中時,上頭寫著「1822年10月30日」,而這日期究竟是開始作曲時寫的,或者是作曲結束後才寫上的,沒有人知道。而且,至於為什麼這首交響曲只完成了兩個樂章,而第三樂章只寫了9小節,也是個未解之謎。
而這一切未解之謎,和《未完成交響曲》直到舒伯特去世後的37年(1865年),這份樂譜才在已成為老人的安哲姆.西典布倫納家中被發現有關。至於為什麼西典布倫納這麼晚才公開,原因或許是因為當時他收到舒伯特寄來的第一、二樂章時,卻不見第三、第四樂章,他認為舒伯特還沒完成,便繼續等待著?而舒伯特是不是原先也想繼續完成它,卻在預見和卡洛琳妮的愛情結局而停筆呢……如果送給卡洛琳妮的〈F小調幻想曲〉是封情書,那《未完成交響曲》一定是舒伯特準備為他們愛情做的見證。
——話說,到這邊就可以不用再讀了!我純粹是舒伯特中毒——

1825年夏天,28歲的舒伯特,第3次隨佛格爾到上奧地利旅行。上奧地利的利茵茲市是老爹修伯恩的家鄉,舒伯特每回到上奧地利一定會去找修伯恩,這一次在他們抵達利茵茲市的前兩天,修伯恩已調到別的地方服務去了。舒伯特在給修伯恩寫的信中說:
雖然,我帶了很多新曲子來,但沒有碰到你,實在遺憾!……缺少了你,利茵茲好比沒有靈魂的軀體、無頭的騎士、沒有放鹽的湯。
想到修伯恩曾為了推薦他,代筆寫信給大詩人歌德,舒伯特這一次親自把狄亞貝里出版的「作品19」——舊作〈加尼米特〉等作品的樂譜,並親自寫信寄給歌德(76歲),但是這一次仍然沒有得到回音。歌德直到晚年在一場音樂會上,才首次欣賞到舒伯特為他的詩譜成的〈魔王〉,當時他感動落淚,然而舒伯特早已不在人間了。
28歲的舒伯特,這一年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例如為英國詩人司各脫的詩〈湖上的美人〉所譜成的〈聖母頌〉,以及旅行前完成了鋼琴奏鳴曲(A小調)(註:日劇《交響情人夢》野田妹參加馬拉度那鋼琴比賽,預賽演奏的曲子即是)等,並作了旅行演奏。
既然說到野田妹比賽彈鋼琴的事,那再多說一下好了!當時候野田妹在練習舒伯特的A小調鋼琴奏鳴曲時,一直都彈不好,他求救魔鬼千秋學長那個橋段太甜了!啊,不是要說這個!是要說後來野田妹在鋼琴前手指往上比一個動作,忽然電波大作,之後她就彈得非常好了~我想編劇這個安排真的很用心很巧妙!因為舒伯特又被稱作「通靈作曲家」!這都是因為他創作曲子的速度快到詭異,直逼靈媒附體!!
1826年的夏天,舒伯特寫了莎士比亞劇《辛白林》中的〈請聽雲雀〉一曲;秋天,又作了「G大調鋼琴奏鳴曲」(op.78,通稱為〈幻想曲〉)獻給修伯恩。同年,並將歌曲〈死與少女〉改編為四重奏曲,又作〈軍隊進行曲〉,此外還有許多聲樂曲和器樂曲。
更重要的是,1826年這一年(舒29歲),身旁朋友一個一個背叛他,過去一直獨身的前宮廷歌手佛格爾、老爹修伯恩、畫家克貝爾威札等舒伯特最親近的朋友,都分別結了婚!!與此同時,舒伯特他那享譽後世的歌集《冬之旅》,就是在這一年開始創作的。
窮困的舒伯特,因收入不穩定又開始過貧窮的日子,朋友們看他花那麼多精神在創作歌劇,建議不如多譜一些詩曲、器樂曲。「所以,你不要急著作歌劇,這種工作等到你決定到宮廷劇院上班後再進行還不遲。」面對朋友們的勸說,舒伯特心裡感受到的是滿滿的開心!因為周圍的朋友是年輕畫家休文特、調回維也納服務的修伯恩、放棄當演員的公務員蕭伯,還有年輕的作曲家拉赫納,他們開始互相虧對方,「怎麼不當演員啦蕭伯!」、「你也趕快畫出傑作吧休文特!」
舒伯特想到將來有一天,要在歌劇的舞臺上令世人震驚,他的創作慾是愈來愈旺盛!「為了藝術而不顧家庭的約束,與好朋友共同生活,真是太好了!」舒伯特看著朋友,心裡頭這麼熱烈想著。然而,他的健康狀況仍很令人擔心。
皇宮的樂團指揮有了一個空缺,舒伯特的朋友們都勸他去應徵這個職位,但是從以前舒伯特應徵萊巴哈的師範學校音樂工作失敗後,他曾經辭謝過當宮廷風琴師的職務,他只希望過無拘無束的生活。
其實從此可以發現,舒伯特已經決定不再為世上所謂的工作工作了,在有限的生命裡,他體會到自己真正想怎麼度過自己的人生。
1827年3月下旬,貝多芬病重的消息傳遍整個奧地利,3月16號下雨的黃昏,貝多芬病逝。在貝多芬遺體入棺以前,舒伯特曾到貝多芬的家,向貝多芬作最後的告別。29號,舒伯特出席貝多芬的葬禮,在他的靈柩旁執紼,並用他戴有黑手套的手,舉以百合花圍住的火把,懷著沉痛的心情朝著威陵墓地走去。
當初因為《美麗的磨坊少女》一詩,舒伯特初次認識了詩人穆勒的作品,又為其詩集《冬之旅》譜曲,而很想和穆勒見上一面。《冬之旅》並不像《美麗的磨坊少女》是一部連貫的敘事詩,而是24首抒情詩合編。舒伯特在作曲時,並沒有按照穆勒所排的順序,而是想把它重排編成一個故事。《冬之旅》共24曲,其大致內容是:
在一個下雪的夜晚,未獲所愛女性青睞的年輕人,站在愛人門外向她告別的第一曲〈晚安〉開始。接著,年輕人出外旅行,他對著愛人家屋頂上飄揚的旗子,作了一番自嘲;然後,流著淚踏雪而行。在嚴寒的冬天裏,他夢想著春天的菩提樹,繼續哀傷的旅程。在旅途中,他因遭遇夢想和現實的衝突而苦惱。在最後的第24曲〈街頭的樂師〉中,年輕人因看見街頭的老樂師空虛地轉著手風琴的把手,而向老人說:「老人家,你能不能順著我的歌搖動手風琴的把手呢?」於是,就在寂寞、悲傷的A小調和絃之中,完成了全曲。
在《冬之旅》(1827年10月完成)全曲裡頭,以第五曲〈菩提樹〉最為著名,這首曲子是反覆三次大調旋律的簡單歌曲;原作是在大調中包含著小調,是一首把過去夢想的快樂和冷酷的現實作比較,帶有一些民謠風味,且具有哀愁感的美妙名曲。
但是,修伯恩在聽過舒伯特的《冬之旅》後說,這的確是一部偉大的傑作,卻為什麼感覺和以前的《美麗的磨坊少女》比起來,會如此充滿哀傷、憂鬱呢?蕭伯也感覺到了這和以往不同,表情凝重地附和修伯恩的感覺。
《冬之旅》的後十二首,是舒伯特在旅行中完成的,完全符合舒伯特昔日的曲風;然而,2月開始作的前12首,卻充滿了哀愁。聽到朋友們為他擔心,舒伯特從旅行袋中拿出了一些樂稿,接著就坐在鋼琴前開始彈奏好幾首小曲,他的朋友們聽了無不欽佩萬分。這些小曲子,就是後來被題名為〈即興曲〉和〈樂興之時〉等的名曲。
當朋友們為他鼓掌時,他得意而高興地說:「如何?這種音樂沒有憂鬱感了吧?我真想見《冬之旅》這首詩的作者穆勒,要好好鼓勵這個失戀的年輕人!」用音樂代替言語來告訴朋友們不要擔心的舒伯特,卻怎麼也想不到穆勒不久前在家中去世了,年僅三十三歲……聽到這消息的舒伯特,一時說不出話來,原本沒有血色的臉,這時更加蒼白。
1828年,舒伯特31歲,朋友們聽到他想辦一場音樂會,卻擔心經費不足,每個人無不鼎力幫忙,巴維倫非特幫忙找免費的音樂廳、歌手佛格爾自願出演等等,讓舒伯特感動萬分!1828年3月26日,是舒伯特一生中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作品公開發表會,而這一天也是貝多芬逝世滿一周年的日子。演奏會曲目包括:四重奏曲、三重奏曲、男女聲合唱或獨唱曲,一共有七首曲子,大都是近作。而且,這次的演奏會是由作曲者舒伯特親自擔任鋼琴伴奏。這次的音樂會盛況空前的大爆滿,完美的演出獲得如雷的掌聲,可謂是極為成功!
生病的舒伯特,作曲反而更加賣力,在對外作品發表會前,就已寫完了C大調的《偉大交響曲》、神劇《米利安的勝利》、六月作彌撒曲、八月完成了《天鵝之歌》的歌曲集。然而,舒伯特的健康逐漸變差,到了九月,被哥哥費迪南帶回去照顧。舒伯特卻在病床上完成了三首曲子,使得哥哥非常擔心他的身體狀況。
十月初,費迪南和舒伯特及兩個友人做徒步旅行,舒伯特走到了鐵城,拜謁音樂前輩約瑟夫.海頓的墓地。三天的小旅行中,舒伯特為賽爾絃的詩〈傳信鴿〉譜曲,描寫把信鴿放到愛人所居住地方的詩,這首和緩、柔美的曲子,成為了舒伯特最後一首作品……在舒伯特逝世半年後,被編入歌曲集《天鵝之歌》(共14首)的最後一曲。
《天鵝之歌》並不像前作《美麗的磨坊少女》、《冬之旅》被編成連貫的故事詩,而是採用三位詩人:雷爾斯塔(1~7首)、海涅(8~13首)和賽爾絃(第14首)合集而成,且「天鵝之歌」的題名也非舒伯特本人命名,然《天鵝之歌》的十四首曲子,每首皆為名曲,尤其是第4首〈小夜曲〉(Serenade)、第5首〈安息之地〉、第12首〈在海邊〉以及第13首〈幽靈〉最廣為喜愛!
舒伯特〈小夜曲〉
舒伯特完成人生第一場作品公開發表會後,拿賺的錢買了一台新鋼琴,朋友們看舒伯特不懂得節制,想他很快又要過窮日子了。然而,舒伯特只要有音樂就滿足了!《天鵝之歌》裡頭的〈小夜曲〉在去年(1827年)的五月就完成了,背後還有個故事呢!
當時,舒伯特受朋友之託,幫安娜.佛萊利希(美麗四姐妹中的小妹)作曲,或許朋友為的是在安娜的生日上獻給她,然而舒伯特並沒有全心投入在這首曲子上,只得在紙上隨意填上幾個音符後交給朋友,便也不在意;就在朋友拿了曲子回去試彈後,發現饒有美妙,便鼓勵舒伯特把他完成。等到安娜要發表演唱當天,發現作曲者舒伯特並沒有到場,著急的安娜憑著第六感跑到一家啤酒店,從裡頭把悠悠哉哉喝酒的舒伯特帶了出來!當時舒伯特為安娜所作的曲子即是〈小夜曲〉,是由葛利兒巴爾札填詞的無伴奏合唱曲。然《天鵝之歌》裡著名的第4首,由詩人雷爾斯塔作詩的〈小夜曲〉,曲子靈感或許正是由安娜所唱的〈小夜曲〉而來。
說到舒伯特作曲的故事,已談過〈野玫瑰〉(1815年)和〈小夜曲〉(1827年)的故事了,現在再來說一個〈搖籃曲〉的故事。曾說過舒伯特連餐巾紙都能拿來寫歌,〈搖籃曲〉的手稿正是這張餐巾紙呢!1816年19歲的舒伯特,某一天飢餓地走進一家餐館,或許是想碰碰運氣,看有沒有哪個幸運的朋友或熟人走進來,順便幫自己解決晚餐問題。等待的同時,他隨手拿起手邊的報紙,忽讀到一首小詩,覺得靈感來了便在餐巾紙上寫下來,奇怪的舉動引起老闆的注意,後來,舒伯特拿著這首曲子,想當作今晚的餐費,和老闆換頓晚餐。仁慈的老闆收下舒伯特的曲子,端來了一盤馬鈴薯燉牛肉;然而,這份手稿在多年後送到巴黎拍賣,竟從馬鈴薯燉牛肉搖身一變,以四萬法郎起價!這即是著名的〈搖籃曲〉。或許舒伯特在創作的時候,也有幾分思念起了過世的母親,如今這首歌陪伴了世界多少人的夜眠呢!
舒伯特人生的故事即將結束,再怎麼不捨也須說完這最後一段故事。1828年的11月,病重的舒伯特最後一刻仍不放棄音樂,開始向對位法專家吉蒙.哲西塔學習「對位法」和「賦格」(遁走曲),這些是他過去在霍爾策先生、薩里埃利先生那一直沒有機會學到的,舒伯特一心想進步達到貝多芬的水準!
11月11日,舒伯特寫完給蕭伯的最後一封信,17日下午和友人談著他未完成的歌劇《格萊先伯爵》,又一會兒囈語。18日,他的精神終日不濟,掙扎著叫著要回自己的房間、叫著「貝多芬不在這裡!」直至19日,舒伯特一句話也沒說,於下午3點左右,安詳地辭世,結束只有31年短暫的一生。
葬禮在兩天後舉行,舒伯特的朋友們和不認識的人都來送行,儀式完畢後,舒伯特的遺體被運到威陵墓場,就葬在貝多芬的墓旁。這是費迪南深深了解他弟弟的心願而作的安排。好友葛利兒巴爾札在舒伯特的墓碑上作銘:
在這裡,長眠著音樂上豐富的財寶,
和最美麗的希望。
法蘭茲.舒伯特在此永眠。
1863年,人們將舒伯特和貝多芬的墓重新整理,1888年9月23號,這兩位天才改葬在維也納「中央墓地」,舒伯特終於能與他所敬愛的貝多芬一同長眠了。而1865年,重見天日的B小調交響曲《未完成》,在維也納首次公演。讓舒伯特與卡洛琳妮沒有完成的愛情,少了那麼一點遺憾了。

後記

舒伯特(Franz Peter Schubert,1797.01.31—1828.11.19)其一生創作成果,包括:獨唱曲(鋼琴伴奏)606首、二重唱曲(鋼琴伴奏)6首、三重唱曲(鋼琴伴奏)25首、四重唱曲(鋼琴伴奏)5首、合唱曲(無伴奏、有伴奏、管絃樂伴絃、教會用)共105首、鋼琴獨奏曲345首、鋼琴二重奏曲55首、室內樂曲、管絃樂曲和歌劇等諸多作品。
舒伯特過世一年後,他的父親為他寫了一篇簡短的傳記,其中提到:「他從小就喜歡社交生活,能和好朋友一起消磨閒暇時光,是他最快樂的事!」記得以前很流行一個問題:「家人、朋友、戀人,你怎麼排三個先後順序?」舒伯特大概會是「朋友」排第一吧。但同時在一個人的心中,一定也有著「唯一」吧!
還記得有人問舒伯特,為什麼你的音樂充滿哀傷,在這世上難道沒有幸福的音樂嗎?舒伯特說:
我的創作來自我對音樂與自身悲傷的了解:我知道單純發自悲傷的音樂是不會被世人所喜愛。
舒伯特從自身的經歷中體會、粹鍊出音樂中獨創的人性本質,並揀選符合自己意志的詩材,舒伯特所作的並不是悲傷的音樂,而是訴說並從中理解與得到慰藉。
雖然舒伯特一方面沉溺在官能享樂的夜生活,卻也一方面深深痛苦,他不羈世俗規範、追求叛逆同時陷入自我矛盾之中,在他生病時,他夜夜低唱:「我的平靜已遠去,我心沉重,再也找不回原來的我,永遠不再……」(〈紡織姑娘葛瑞卿〉之歌),倘若一個人若非愛自己這麼深,又怎麼會痛得這麼徹底呢。舒伯特日記裡寫到:「太過歡愉的心,常是內心沉重的浮面反映」,快樂與悲傷很難說不是同時的,不是嗎!
現在,我想說說關於舒伯特的愛情。一個藝術者,心中不可能沒有愛戀;然而,沒有愛戀的對象的話,只能甘心將他放在嚮往的位置。舒伯特歌曲集《美麗的磨坊少女》其中,男孩向女孩表達愛情時,曾說過這麼一段話:「訓練一隻年幼的八哥鳥,使它能清楚嘹亮地述說我的愛!」當已成追逝的初戀情人德麗莎.葛洛布嫁作人妻,而無緣的戀人卡洛琳妮還沒出現之際,如果愛情可以言語的話,舒伯特的愛情想說什麼呢?

最後,我想提提他幾個朋友

住在小房間裡的詩人梅爾霍華,個性自律自省,有時脾氣暴躁,這和舒伯特率性、縱樂的個性完全相反,然而他們卻很合得來!雖然是一間再小不過的房間,卻常常塞滿了至少三個人以上,是舒伯特初嚐自由滋味的小天地。舒伯特這一生,除了為歌德的詩作曲最多外,再來就是他前五名知音──梅爾霍華。然梅爾霍華卻因慢性憂鬱症,自殺終其一生。
蕭伯,出身貴族,一生不虞錢財匱乏,既是個迷人的紳士,脾氣又是顆不定時炸彈,處處反傳統、視道德如猛獸,舒伯特在他身上找到另一個自己。曾經是彼此的靈魂伴侶,兩人亦合力作詞譜曲著名的〈音樂頌〉(An Die Musik),在舒伯特幫其他人的眼中,蕭伯或許是舒伯特的毒藥,然而他們的友誼卻比任何人都來得真誠深摯!蕭伯一生,不曾為舒伯特寫下任何追憶文字,也不曾為他保留樂譜,甚至沒得及見他最後一面,然而舒伯特卻獨留給他一生至真的寶藏——兩人的回憶。
老爹修伯恩,舒伯特永遠、最忠實的朋友!給予他如家人的親愛關懷,是舒伯特第一個知音!能在舒伯特犯錯時給予接納,在徬徨時給予安定,在放縱時給予忠告,在孤獨時永不離棄的摯友。當修伯恩告訴舒伯特他要結婚的消息時,舒伯特這麼回答:「雖然我覺得很難過,因為我們將失去你,但是你的決定是正確的,你的選擇是明智的;雖然我嫉妒你的未婚妻,但我願意做些使她高興的事來恭賀她!」
年輕畫家休文特,雖然和蕭伯、克貝爾威札同是玩樂派,但是休文特多了一份成熟,就像是在放縱與內斂之間,懂得牽引住舒伯特這只風箏的良友。聽到休文特結婚,舒伯特只記得到了一件事:休文特的未婚妻安娜相當不滿意休文特沒有宗教信仰的事,休文特一氣之下就對她說:「去吧!去和教宗談戀愛吧!」這就是休文特一貫的態度。
編劇實習生—巴維倫非特,真正了解舒伯特的好友之一,看見在他心底除了朋友眼中的訥實與率性,還有渴望衝破籓籬的自由與慾望!當舒伯特病重時,巴維倫非特一直守在舒伯特的床邊,曾說過:「有誰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相信病痛與死亡會真的來臨呢?」心疼地安慰獨自忍耐的舒伯特,與不被諒解的某些朋友。而巴維倫非特所著的回憶錄,成為了後人認識舒伯特及其好友,翔實、重要且寶貴的資料之一。

作者記

這篇文章諸多參考:《舒伯特——名人偉人傳記全集之33》與《偉大作曲家羣像——舒伯特》,人名與歌名譯文以《舒伯特——名人偉人傳記全集之33》為主。
《舒伯特——名人偉人傳記全集之33》由梁實秋先生主編、張興華先生翻譯,是我讀傳記少見讓我欲罷不能、一夜暢讀的傳書!作者以小說的寫法寫成,以第三人稱敘事,將舒伯特的一生及與好友的往來,詳實且風趣地呈現,不帶批評的色彩,間以旁觀者的發問,實則深掘到作曲家的心靈!然鍾愛這本書如此,莫不歸功於作者優美的文筆如旋律。另此書附有作者作品簡表、年表、後記,對快速了解舒伯特有其助益!
另,若想看舒伯特與其好友的往來書信、回憶錄內容,必看《偉大作曲家羣像——舒伯特》,裡頭不僅收錄舒伯特部分書信手札內容、樂譜手稿,還有舒伯特幫生活的照片與繪畫,更重要的是,對舒伯特的音樂有酣暢的介紹!這是《舒伯特——名人偉人傳記》所沒有的,然回首前書更可見作者不鑿痕跡的美妙與用心。只是讀這兩本書最令我傷透腦筋的,不外是兩本書人名的譯文不同,時而吃力。
然而,最後要回到那最初的問題,「答案找到了嗎?」許多人仍深信,在舒伯特的一生只有一段真實且刻骨銘心的愛戀,那就是德麗莎.葛洛布,至於美麗的伯爵千金卡洛琳妮,他們之間只是花邊傳聞,連《偉大作曲家羣像——舒伯特》書的封面,在舒伯特堆滿樂譜的桌上放的還是德麗莎.葛洛布晚年的照片。或許,不被社會接納的愛情,一開始就注定流於蜚言。當舒伯特生病時,他每晚唱的〈紡織姑娘葛瑞卿〉:「我的平靜已遠去,我的心不再……」這首訂情之歌,是不是多少想起了初戀情人德麗莎呢?然其實誰愛誰,此刻也不那麼重要了~
最後摘錄下舒伯特生前日記裡的一段話留念:
「深刻體驗不幸與快樂,造成情操高貴卻不快樂的人;反過來說,體驗快樂與不幸則使人心智高貴而又快樂。」
(或許詩人梅爾霍華和舒伯特就是這典型的兩種人吧。)

寫於2014.12.17
    13會員
    57內容數
    一些閱讀,旅行,生活,寫作,感情,○○ 不想被看見,卻又想被了解的我。 多麼希望和num3一樣說,「這裡沒有我」,不過隨著涉世愈深,卻留下愈多痕跡。 *○○可以是任何的指涉,舉凡世人所愛的,所崇媚的,所消費的,沒有意義的所指。 我也沒能逃過。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蟹殼青 的其他內容
    一名新婚男士某天下班後一如往常搭電車回家,卻在電車到站後沒有下車,繼續待在座位上,當他看著熟悉的月台逐漸遠去,他自己也彷彿從這車廂中抽離,旁觀眼前這一切。下一站上車的流浪漢與他比肩而坐,忽爾變成一熟齡美人向他搭話,這場魔幻般的奇遇開啟他們的對話,喚起男子心靈深處想逃離這一切安穩生活的渴望。
    陳玉慧《我們還在初戀的島上》筆下,莊、江詠雲、瑞米和蘇一心,這四位年輕男女各歷經痛失摯愛、師生戀情傷,以及為愛傷人入獄等遺憾,放逐自己心靈。十年過去,際遇各殊的四個人命運奇蹟般交會——屬於他們的愛情,此時才真正初抵幸福起跑線。
    一名新婚男士某天下班後一如往常搭電車回家,卻在電車到站後沒有下車,繼續待在座位上,當他看著熟悉的月台逐漸遠去,他自己也彷彿從這車廂中抽離,旁觀眼前這一切。下一站上車的流浪漢與他比肩而坐,忽爾變成一熟齡美人向他搭話,這場魔幻般的奇遇開啟他們的對話,喚起男子心靈深處想逃離這一切安穩生活的渴望。
    陳玉慧《我們還在初戀的島上》筆下,莊、江詠雲、瑞米和蘇一心,這四位年輕男女各歷經痛失摯愛、師生戀情傷,以及為愛傷人入獄等遺憾,放逐自己心靈。十年過去,際遇各殊的四個人命運奇蹟般交會——屬於他們的愛情,此時才真正初抵幸福起跑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心靈與回憶的散文文章,講述了一雙眼睛的意義和價值。文章通過對眼睛的描述,勾勒出對過去歲月的回憶與思念,表達了對生活、回憶和情感的思考。
    Thumbnail
    一群熱愛音樂的男孩,不同的成長際遇卻因著緣分讓他們湊在一起,透過音樂,譜出屬於他們的青春、愛戀與憂愁。
    Thumbnail
    「娜些時光」分享我在溫哥華的旅遊、美食、生活點滴,也記錄各種國外美食、臺灣美食、世界探索、趣味食光、生活漫談、聽聽音樂、轉轉電視和開伙食光的內容。透過輕鬆的分享,將貪吃小娜我的體驗和想法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有沒有哪個技巧是無論三幕、四幕、五幕……各種劇情架構都是用呢? 嗯,想一想後真的有呢!那就是母題和子題的概念,有了這個概念後,就能幫自己的故事做健康檢查了。
    Thumbnail
    早在《機智醫生生活》爆紅之前,從 《請回答1997》、《請回答1994》到《請回答1988》,這系列不斷回溯歷史的系列韓劇,因為涉及了韓國的民族記憶,加上極富巧思的劇情與細節,不只可以說是申元浩的成名作,同時也足以名列2010年代最成功韓劇之林。
    Thumbnail
    『你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證明。』不知從哪裡看到這句話,讓自己決定花點時間,告訴大家我的「探索」歷程,當然你也可以說那叫做「出櫃」。 這是關於AA光譜的一小段故事,希望往後能看到更多AA的故事哦~
    Thumbnail
    黃智溶《冬日磨墨》一書,讓人一頭栽進且遊且藝的雅緻生活,聞硯香而入,暫時忘懷疫情侵逼的恐懼,稍得年味豐餘的滋味。 《冬日磨墨》全書分為七輯。從園林雜記、宜蘭到筆墨詩畫與茶酒讀書,無一不信手捻來,黃智溶「游於藝」的灑脫君子之風,以畢生涵養及其所學,帶我們出入古今中外,在年前導覽一場曠世的心靈閒遊。
    Thumbnail
    陳雪第一部長篇小說《惡魔的女兒》,在二十年揭露的手記,隨著me too風波、N號房事件的真相問世,《惡魔的女兒》像一則世紀的預言,也是女性傷痕的寓言。
    Thumbnail
    關於別人的生活,你有想了解的慾望嗎?還是特定的人才會令你想要一探究竟?有時候我都會想到底是因為人性中的窺探慾作祟,抑或只是名人的生活才有值得窺探的價值?
    Thumbnail
    最近某位藝人的性騷風波,成為熱門的話題,網路的聲音,正反各有。 我從心裡佩服藝人的勇氣,因為,這樣的事件「之後」的餘波及餘波如何蕩漾? 在她生命歷程中的影響,都是他人無法置喙的。 看到這起新聞,讓我想起高中時那些年,因為搭乘公車,因為穿著制服,有著一些相似的陰影面積。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心靈與回憶的散文文章,講述了一雙眼睛的意義和價值。文章通過對眼睛的描述,勾勒出對過去歲月的回憶與思念,表達了對生活、回憶和情感的思考。
    Thumbnail
    一群熱愛音樂的男孩,不同的成長際遇卻因著緣分讓他們湊在一起,透過音樂,譜出屬於他們的青春、愛戀與憂愁。
    Thumbnail
    「娜些時光」分享我在溫哥華的旅遊、美食、生活點滴,也記錄各種國外美食、臺灣美食、世界探索、趣味食光、生活漫談、聽聽音樂、轉轉電視和開伙食光的內容。透過輕鬆的分享,將貪吃小娜我的體驗和想法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有沒有哪個技巧是無論三幕、四幕、五幕……各種劇情架構都是用呢? 嗯,想一想後真的有呢!那就是母題和子題的概念,有了這個概念後,就能幫自己的故事做健康檢查了。
    Thumbnail
    早在《機智醫生生活》爆紅之前,從 《請回答1997》、《請回答1994》到《請回答1988》,這系列不斷回溯歷史的系列韓劇,因為涉及了韓國的民族記憶,加上極富巧思的劇情與細節,不只可以說是申元浩的成名作,同時也足以名列2010年代最成功韓劇之林。
    Thumbnail
    『你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證明。』不知從哪裡看到這句話,讓自己決定花點時間,告訴大家我的「探索」歷程,當然你也可以說那叫做「出櫃」。 這是關於AA光譜的一小段故事,希望往後能看到更多AA的故事哦~
    Thumbnail
    黃智溶《冬日磨墨》一書,讓人一頭栽進且遊且藝的雅緻生活,聞硯香而入,暫時忘懷疫情侵逼的恐懼,稍得年味豐餘的滋味。 《冬日磨墨》全書分為七輯。從園林雜記、宜蘭到筆墨詩畫與茶酒讀書,無一不信手捻來,黃智溶「游於藝」的灑脫君子之風,以畢生涵養及其所學,帶我們出入古今中外,在年前導覽一場曠世的心靈閒遊。
    Thumbnail
    陳雪第一部長篇小說《惡魔的女兒》,在二十年揭露的手記,隨著me too風波、N號房事件的真相問世,《惡魔的女兒》像一則世紀的預言,也是女性傷痕的寓言。
    Thumbnail
    關於別人的生活,你有想了解的慾望嗎?還是特定的人才會令你想要一探究竟?有時候我都會想到底是因為人性中的窺探慾作祟,抑或只是名人的生活才有值得窺探的價值?
    Thumbnail
    最近某位藝人的性騷風波,成為熱門的話題,網路的聲音,正反各有。 我從心裡佩服藝人的勇氣,因為,這樣的事件「之後」的餘波及餘波如何蕩漾? 在她生命歷程中的影響,都是他人無法置喙的。 看到這起新聞,讓我想起高中時那些年,因為搭乘公車,因為穿著制服,有著一些相似的陰影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