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舒伯特與《冬之旅》:生命的最後音樂之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1827年11月,舒伯特的人生已進入了最後寒冬。

走入最後的晚冬,這時舒伯特的身體狀況已到最差的狀況。拜梅毒之賜,他的頭髮幾乎掉光、軟組織和骨骼也慢慢損壞,虛弱的心常感到灼痛,連走路都相當困難。

這時的他,在想什麼?


raw-image


他仍然抱著那個和偶像大文豪歌德,見上一面的願望。年輕時的他曾經把《魔王》寄給歌德看,苦等歌德回應,消息卻從此石沉大海。

他不知道的是,歌德是否喜歡這樣的自己。生命最困頓的時分,他只好自己這樣安慰自己,「肯定是歌德太忙了吧」,或是「陰錯陽差,歌德根本沒有收到樂譜」。

但實情則是,歌德覺得舒伯特不過是個毛頭小子,他譜的曲子和自己寫的偉大詩歌哪能相提並論。他不是不喜歡,他是聽了直搖頭。

要等到多年後,歌德偶然造訪朋友家,聽到一首令他感動萬分的曲子,他好奇地問旁人是誰作曲的,他才大驚是作曲家舒伯特,立即興起了惜才的想法。可惜那時舒伯特早就過世3年了。

貧病交迫、被歌德遺忘、作品也僅僅在朋友圈流傳的舒伯特,照理說應該早就放棄了創作才對,但他卻選擇了一條幾乎不可能的路。

憑藉著強大的意志,他寫了生命中最不凡的作品:讓孟德爾頌和舒曼啜泣的《偉大》交響曲、讓時間足以凝結的第21號鋼琴奏鳴曲D.960,以及這一首恰如其分、道盡生命無限蒼涼的《#冬之旅》。

或許你從來沒有完整聽過《冬之旅》,但你肯定聽說這裡面有一首知名〈#菩提樹〉,甚至出現你幼年時小學的唱遊課本。儘管小學課本的〈菩提樹〉早就被民謠化了,歌詞也被更動,但完全無損於你幼年時剛聽到這首曲子時,內心是如何懵懵懂懂、被撞出一塊瘀青的。

那時的你不知道誰是舒伯特,更不知道其實舒伯特的菩提樹其實是椴樹,但當你聽到這首曲子,縱然缺乏相應的生命經驗,也能感受到那是一位遠途的遊子,看見了熟悉的老樹,希望能夠在它下面稍稍喘息的悲傷感觸

而這不正是當時舒伯特的生命寫照嗎?已經是人生最後一哩路了,他仍然在茫茫的雪地裡,冀索著一點點的星光指引;雙足已經快要走不下去了,他仍然期待大雪紛飛之後,腳踏的土地下,會埋藏著一顆在春天發芽的種子。

是的,直到最後一刻,舒伯特也沒有放棄對生命的盼望。

是的,那怕死亡就在屋外敲著急促的門,他也要用一首首顫抖的靈魂之歌,回應死亡的召喚。

是這樣的《冬之旅》,提醒了我們萬物消亡的必然;也是這樣的《冬之旅》,提醒我們生命的不朽,在於死亡被溫柔地消解了,一如大雪之消融,是因為春天的第一道陽光。


raw-image


這是一封獻給生命的終極情書,難怪英國作曲家布列頓將《冬之旅》與巴哈《B小調彌撒》譽為「西方音樂的顛峰」。旋律也許哀傷低迴,但在那「冰凍的眼淚」下,閃回的是不滅的愛與希望。而他自己和戀人男高音皮爾斯的本曲錄音,曾被企鵝評鑑選為三星帶花。

或許最多人推崇的《冬之旅》版本,是男中音費雪狄斯考和他的長年夥伴傑拉德摩爾的演奏。但《冬之旅》原本就是寫給男高音和鋼琴的。如果要重現舒伯特生命的最後靈魂風景,我總認為聽男高音如皮爾斯的詮釋,比較對味。

這就是為何當我知道男高音 #普列加迪恩 11月要來臺獻聲舒伯特的三大歌曲集,會如此興奮。

普列加迪恩將自己視為舒伯特藝術歌曲的推手。他說「這些曲子除了欲望、哀傷、愛、恨等日常情感外,還探討了更深層的掙扎、凋零、獨自面對死亡等議題。這些情感很難在現實生活中美化,但在舒伯特的音樂中,聽眾卻得以沉浸其中,並與自身的內心經驗碰撞,將這些充滿重量的情緒從記憶中昇華釋放。」

身為德奧藝術歌曲的權威,普列加迪恩至今錄製超過150張專輯,囊括法國金音叉獎、坎城古典獎、荷蘭愛迪生獎等無數國際古典專輯獎項。他的合作對象包括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法國廣播愛樂、波士頓交響等全球一流樂團,並與巴倫波因、提勒曼等指揮大師合作無間。

我是舒伯特的超級樂迷,好開心看見普列加迪恩將攜手合作超過30年的鋼琴家基斯(Michael Gees)於11月首次登台。兩人將於4日、6日在臺北國家音樂廳分別獻上舒伯特的《冬之旅》及《天鵝之歌》,並於2日在屏東演藝廳呈現《美麗的磨坊少女》。

縱然沒有貝多芬抗爭的主題,也沒有馬勒那種「發出比擬宇宙運轉」的聲響,舒伯特曠遠的精神世界,始終更貼近東方禪學的祕境,那是「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如來」的富嶽百景。靜水流深,那怕世界再大再寂寥,也要讓舒伯特的音樂接住你。



raw-image



𓂃𓂃𓂃𓄹𓄺𓂃𓂃𓂃𓂃𓂃𓂃


⭓流浪者-舒伯特《天鵝之歌》與馬勒《旅人之歌》

➠https://reurl.cc/34pDQM


⭓生命的盡頭-舒伯特《冬之旅》

➠https://reurl.cc/93LEqY


⭓2024南國音樂節─《舒伯特聯篇歌曲─美麗的磨坊少女》

➠https://reurl.cc/E6L7v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瓦力唱片行
21.2K會員
269內容數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歌,歌聲裡有多少故事,就有多少祕密。在這裡,有些熟悉的歌,有些熟悉的生命故事,如果你覺得感動了,那是因為,這首歌正是獻給你。
瓦力唱片行的其他內容
2025/02/18
75歲義大利國寶鋼琴家皮拉努奇將於2025年3月1日及2日來臺開演奏會,演出曲目包含多部經典義大利電影配樂,例如《新天堂樂園》、《生活的甜蜜》、《大路》等。此演奏會是難得的機會,能讓樂迷近距離欣賞皮拉努奇的琴藝,感受義大利電影與爵士樂的完美結合。
Thumbnail
2025/02/18
75歲義大利國寶鋼琴家皮拉努奇將於2025年3月1日及2日來臺開演奏會,演出曲目包含多部經典義大利電影配樂,例如《新天堂樂園》、《生活的甜蜜》、《大路》等。此演奏會是難得的機會,能讓樂迷近距離欣賞皮拉努奇的琴藝,感受義大利電影與爵士樂的完美結合。
Thumbnail
2025/01/06
柴可夫斯基的歌劇《尤金.奧涅金》改編自普希金的小說,描述一段錯失愛情與命運糾葛的悲劇,與作曲家自身經歷產生共鳴,更因其動人旋律與深刻情感,成為衛武營24小時瘋迷系列的暖場之作。活動還包括三大芭蕾舞劇、交響曲、協奏曲、室內樂等精彩演出,門票享有粉絲專屬優惠。
Thumbnail
2025/01/06
柴可夫斯基的歌劇《尤金.奧涅金》改編自普希金的小說,描述一段錯失愛情與命運糾葛的悲劇,與作曲家自身經歷產生共鳴,更因其動人旋律與深刻情感,成為衛武營24小時瘋迷系列的暖場之作。活動還包括三大芭蕾舞劇、交響曲、協奏曲、室內樂等精彩演出,門票享有粉絲專屬優惠。
Thumbnail
2024/12/03
義大利作曲家魯多維柯.艾奧迪於北極演奏鋼琴獨白《北極輓歌》,呼應環境變遷的深刻考量。這位音樂大師以其獨特的極簡主義風格,深受全球樂迷喜愛,其音樂在串流平臺上播放量突破90億次。艾奧迪即將於明年四月來臺舉辦音樂會,影響力持續擴大。這是一場音樂與自然的緊密聯繫,令人期待的視聽饗宴。
Thumbnail
2024/12/03
義大利作曲家魯多維柯.艾奧迪於北極演奏鋼琴獨白《北極輓歌》,呼應環境變遷的深刻考量。這位音樂大師以其獨特的極簡主義風格,深受全球樂迷喜愛,其音樂在串流平臺上播放量突破90億次。艾奧迪即將於明年四月來臺舉辦音樂會,影響力持續擴大。這是一場音樂與自然的緊密聯繫,令人期待的視聽饗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1827年11月,舒伯特的人生已進入了最後寒冬。 走入最後的晚冬,這時舒伯特的身體狀況已到最差的狀況。拜梅毒之賜,他的頭髮幾乎掉光、軟組織和骨骼也慢慢損壞,虛弱的心常感到灼痛,連走路都相當困難。 這時的他,在想什麼?
Thumbnail
1827年11月,舒伯特的人生已進入了最後寒冬。 走入最後的晚冬,這時舒伯特的身體狀況已到最差的狀況。拜梅毒之賜,他的頭髮幾乎掉光、軟組織和骨骼也慢慢損壞,虛弱的心常感到灼痛,連走路都相當困難。 這時的他,在想什麼?
Thumbnail
這就是為什麼我聽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始終非常痛苦。這完全是一個可以掉下去、卻不容許自己沉溺男人的終極深情告白啊。在這個愛情速食主義的年代,誰都能夠愛得風風火火,愛得轟轟烈烈,愛得彷彿沒有明天,可是到頭來,誰又能夠真正懂得愛的深刻和綿長?
Thumbnail
這就是為什麼我聽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始終非常痛苦。這完全是一個可以掉下去、卻不容許自己沉溺男人的終極深情告白啊。在這個愛情速食主義的年代,誰都能夠愛得風風火火,愛得轟轟烈烈,愛得彷彿沒有明天,可是到頭來,誰又能夠真正懂得愛的深刻和綿長?
Thumbnail
──「我不會嘗試舒伯特的愛情,因為那太悲傷了。」 舒伯特的愛情很悲傷?為了解開這個問題,我開始找書來看。舒伯特幼年便展露他對音樂的天賦與創作的熱忱,每讀到他的練彈及創作曲,我便一邊點放youtube來聽,想一此甩開那首悲傷的旋律,然而,卻慢慢地令我更加著迷——為什麼他後來會那麼充滿哀愁……
Thumbnail
──「我不會嘗試舒伯特的愛情,因為那太悲傷了。」 舒伯特的愛情很悲傷?為了解開這個問題,我開始找書來看。舒伯特幼年便展露他對音樂的天賦與創作的熱忱,每讀到他的練彈及創作曲,我便一邊點放youtube來聽,想一此甩開那首悲傷的旋律,然而,卻慢慢地令我更加著迷——為什麼他後來會那麼充滿哀愁……
Thumbnail
對《少年維特的煩惱》的印象如同許多知名的世界文學名著,只聞其名,卻從未翻閱。閱讀後才發現少年維特不止是描述愛情的經典,對於歌德使用自然景觀觸動心靈思想的寫法,著實驚艷。因此藉此機會分享對此書的想法,並整理心儀的句子節錄成書摘。
Thumbnail
對《少年維特的煩惱》的印象如同許多知名的世界文學名著,只聞其名,卻從未翻閱。閱讀後才發現少年維特不止是描述愛情的經典,對於歌德使用自然景觀觸動心靈思想的寫法,著實驚艷。因此藉此機會分享對此書的想法,並整理心儀的句子節錄成書摘。
Thumbnail
*蕭邦冬風練習曲。很喜歡這個女生彈的版本。 前幾個禮拜前,冷風咻咻地吹拂我的臉龐,正在庭院曬衣服的我不經抖動了一下:「冬天來臨了啊!這樣快。」邊說邊把外套緊緊地裹在自己身上。 然後蕭邦這時突然出現在我身旁,給了我一巴掌! 「你幹嘛!」我驚訝地說,恨他突然破壞了這一切哀愁的寧靜和美感。
Thumbnail
*蕭邦冬風練習曲。很喜歡這個女生彈的版本。 前幾個禮拜前,冷風咻咻地吹拂我的臉龐,正在庭院曬衣服的我不經抖動了一下:「冬天來臨了啊!這樣快。」邊說邊把外套緊緊地裹在自己身上。 然後蕭邦這時突然出現在我身旁,給了我一巴掌! 「你幹嘛!」我驚訝地說,恨他突然破壞了這一切哀愁的寧靜和美感。
Thumbnail
(一)重視思想性 偉大的小說家必然是廣義的哲學家,由德國文學家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1877-1962)的作品即可獲得明確的驗證。論者認為,赫曼.赫塞一生既為人類本性之精神慾望和動物慾望的衝突所苦惱,同時也在內心不斷地追求以上二者調和統一的救贖之道。反映在作品上,即十分重視其思想性
Thumbnail
(一)重視思想性 偉大的小說家必然是廣義的哲學家,由德國文學家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1877-1962)的作品即可獲得明確的驗證。論者認為,赫曼.赫塞一生既為人類本性之精神慾望和動物慾望的衝突所苦惱,同時也在內心不斷地追求以上二者調和統一的救贖之道。反映在作品上,即十分重視其思想性
Thumbnail
像是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第一樂章中所透露出的相同氛圍,毫無保留。
Thumbnail
像是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第一樂章中所透露出的相同氛圍,毫無保留。
Thumbnail
馬賽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無疑是法國當今以來影響最巨大的小說家,儘管他筆下七冊的《追憶似水年華》很少有人真的全部看完,但《追憶似水年華》那種綿密、緊緊纏繞內心的文字仍然成了一種深沉般的記憶,影響了往後的作家,以及讀者對文學的想像。某種程度上,《追憶似水年華》不只讓人接觸普魯斯特
Thumbnail
馬賽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無疑是法國當今以來影響最巨大的小說家,儘管他筆下七冊的《追憶似水年華》很少有人真的全部看完,但《追憶似水年華》那種綿密、緊緊纏繞內心的文字仍然成了一種深沉般的記憶,影響了往後的作家,以及讀者對文學的想像。某種程度上,《追憶似水年華》不只讓人接觸普魯斯特
Thumbnail
講到背景時,畫家有他獨特的形容方式,新鮮別緻且令人莞爾:「背景的灌木都是怒放的夾竹桃。這植物開花方式之血腥,簡直運動失調!整株植物被新開的花朵覆蓋,然後花朵顏色淡去,葉子也不斷冒出新芽,顯然無窮無盡。」此外畫家形容畫中的絲柏是「全然黑色好似弔唁」。
Thumbnail
講到背景時,畫家有他獨特的形容方式,新鮮別緻且令人莞爾:「背景的灌木都是怒放的夾竹桃。這植物開花方式之血腥,簡直運動失調!整株植物被新開的花朵覆蓋,然後花朵顏色淡去,葉子也不斷冒出新芽,顯然無窮無盡。」此外畫家形容畫中的絲柏是「全然黑色好似弔唁」。
Thumbnail
德國大文豪歌德說過:「這世界要是沒有愛情,它在我們心中還會有什麼意義!這就如一盞沒有亮光的走馬燈。」 歌德 1749 年生於神聖羅馬帝國治下的法蘭克福,以劇作家、詩人、文學家身份見稱。 他很早就對文學產生興趣。1763 年見到了年僅 7 歲的莫扎特。後來他到萊比錫學習法學,卻發展起寫詩、繪畫等興趣。
Thumbnail
德國大文豪歌德說過:「這世界要是沒有愛情,它在我們心中還會有什麼意義!這就如一盞沒有亮光的走馬燈。」 歌德 1749 年生於神聖羅馬帝國治下的法蘭克福,以劇作家、詩人、文學家身份見稱。 他很早就對文學產生興趣。1763 年見到了年僅 7 歲的莫扎特。後來他到萊比錫學習法學,卻發展起寫詩、繪畫等興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