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評什麼?》(What art review?)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鋼琴家葉孟儒 為紀念Scriabin 150歲冥誕
葉孟儒老師是台灣音樂界中,少數師承俄羅斯學派的鋼琴家,並且以最高分的榮譽,畢業於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 院,葉老師在莫斯科深造時,與鋼琴大師瑙莫夫 (Lev Nikolayevich Naumov, 1925-2005) 門下學習,接受俄國鋼琴學派的正規訓練與人生洗禮,深受影響。瑙莫夫被譽為「俄羅斯鋼琴學派教父」,在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執教半世紀,高足爭嶸。
葉老師曾於2015年2月12日舉辦獨奏會,演奏當年接受瑙莫夫指導的柴可夫斯基鋼琴組曲《四季》,音樂會那天剛好是瑙莫夫90歲冥誕,除了感念恩師之外,同時也是為了紀念斯克里亞賓逝世100週年。而今年的演奏會當日恰好也是辦在2月12日,是瑙莫夫的97歲冥誕,同時也是斯克里亞賓150歲冥誕,葉孟儒用藝術向兩位大師致敬與傳承之意不言而喻。
鋼琴家葉孟儒(左)、師母 Irina Ivanovna Naumova(中)、Prof. Lev Naumov (右)
筆者曾在2022年於《表演藝術評論台》發表過〈一段音樂家的「尋根之旅」,朝向光明的狂喜境地——《葉孟儒2022鋼琴獨奏會》〉,其實有更多的迴響,只是並沒有開啟更多的對話管道,因此《藝術,評什麼?》就是一個很好的平台,邀請被評論的演出或主辦單位上節目受訪。葉老師在節目談談他與瑙莫夫的學習,對於史克里亞賓詮釋,以及音樂會曲目的安排,讓更多人瞭解演出以外的蘊釀過程。
回看《表演藝術評論台》的每一篇文章刊出後,讓人關注的除了點閱率之外,更重要的是對於評論與演出的更多迴響。評論人所扮演的角色始終是公正客觀的局外人,但藝術的層面既複雜又廣遠,期許能邀請身為演出者的局內人在演出過後,一起回望演出的當下,開啟更多元的對話,共同探究藝文展演在產製的過程中鮮為人知的細節。 註: 瑙莫夫承襲俄羅斯鋼琴學派之中的涅高茲(Heinrich Gustavovich Neuhaus, 1888-1964) ,是俄羅斯鋼琴學派的一代宗師,李希特也是師出於涅高茲的門下。葉老師等於就是涅高茲的徒孫。
Prof. Lev Naumov(左)、鋼琴家葉孟儒(右)
avatar-img
10會員
15內容數
「音樂再進化」系列報導,在疫情下測量我們與科技的距離,與世界的脈動。 從遠古以來,藝術也用獨特的方式表述時代的脈動與文化的進程,不論是作品本身與展演形式,也是與當下的社會氛圍緊密相扣。進入21世紀,無論生態文明是如何的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節奏不斷更新,藝術又是如何的與之相伴共舞、與時俱進呢? 這是一個未完待續的重要課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馬傳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晚10點 "馬傳媒" 將首播 Sir Mark Anthony Carpio 與張成璞老師專訪】 這應該是疫情時期最溫暖的安慰,除了音樂本身之外,這也是我再度以媒體人的身份參與音樂活動,這也是睽違已久的英語實體專訪。 在此邀請大家先聽聽「馬傳媒」睽違半年的復出之作!
首先感謝沂風室內合唱團的指揮心怡老師與助理指揮信宥在頻道中的分享,這是一支暖心的影片,也像是一部家庭紀錄片,令人有看著「紀錄片之前/之外的紀錄片」的驚喜。與其說是鏡頭在拍,不如說鏡頭在場,其實所有的畫面都是側拍,這些就是最真實的日常。 
那遙遠的思念,總是飄著那麼一抹的咖啡香。 我對於咖啡的啟蒙,是從老爸的下午茶時光開始的。當時家裡開幼稚園,當老師用風琴彈奏點心時間的歌曲時,爸爸早就在熬煮他自己的「咖啡茶」了,我記得爸媽每天下午都固定要來個午茶時間,當年在這個小小的眷村裡,咖啡還算是很新奇的飲品,而當時也不似現在咖啡店林立..
提到虛擬合唱團,就不能不提到這位先驅者,作曲家、指揮家韋塔克 (Eric Whitacre),他在2009年就率先使用網路的科技,完成了一個世界創舉,將來自世界各地的歌手,以及他們對音樂的熱愛,匯集在一起。歌手從世界各地錄製和上傳他們的影片,然後再將每一個影片同步播放,結合在一起表演,建立一個虛擬合
《大師班》的迅速竄起早已成為佳話。從第一年只有3位講師開始,不到5年的時間,現已開設有超過80門課程,擁有百萬訂閱人數,累計超過1億美金的創投資金挹注。尤其在疫情期間更是受到更多的關注,課程也越來越多元化,包括設計與風格、藝術與娛樂、音樂、商業、體育與遊戲、寫作、科技、居家生活、寫作、社區與政府..
艾倫曼肯Alan Menken,這位總共榮獲8座奧斯卡獎,也是現今唯一的EGOT (Emmy, Grammy, Oscar, Tony Awards) 大滿貫得主。1989年,他以《小美人魚》(The Little Mermaid) 開啟迪士尼動畫嶄新的里程碑,他以古典童話為基礎,依循迪士尼動畫傳統
【今晚10點 "馬傳媒" 將首播 Sir Mark Anthony Carpio 與張成璞老師專訪】 這應該是疫情時期最溫暖的安慰,除了音樂本身之外,這也是我再度以媒體人的身份參與音樂活動,這也是睽違已久的英語實體專訪。 在此邀請大家先聽聽「馬傳媒」睽違半年的復出之作!
首先感謝沂風室內合唱團的指揮心怡老師與助理指揮信宥在頻道中的分享,這是一支暖心的影片,也像是一部家庭紀錄片,令人有看著「紀錄片之前/之外的紀錄片」的驚喜。與其說是鏡頭在拍,不如說鏡頭在場,其實所有的畫面都是側拍,這些就是最真實的日常。 
那遙遠的思念,總是飄著那麼一抹的咖啡香。 我對於咖啡的啟蒙,是從老爸的下午茶時光開始的。當時家裡開幼稚園,當老師用風琴彈奏點心時間的歌曲時,爸爸早就在熬煮他自己的「咖啡茶」了,我記得爸媽每天下午都固定要來個午茶時間,當年在這個小小的眷村裡,咖啡還算是很新奇的飲品,而當時也不似現在咖啡店林立..
提到虛擬合唱團,就不能不提到這位先驅者,作曲家、指揮家韋塔克 (Eric Whitacre),他在2009年就率先使用網路的科技,完成了一個世界創舉,將來自世界各地的歌手,以及他們對音樂的熱愛,匯集在一起。歌手從世界各地錄製和上傳他們的影片,然後再將每一個影片同步播放,結合在一起表演,建立一個虛擬合
《大師班》的迅速竄起早已成為佳話。從第一年只有3位講師開始,不到5年的時間,現已開設有超過80門課程,擁有百萬訂閱人數,累計超過1億美金的創投資金挹注。尤其在疫情期間更是受到更多的關注,課程也越來越多元化,包括設計與風格、藝術與娛樂、音樂、商業、體育與遊戲、寫作、科技、居家生活、寫作、社區與政府..
艾倫曼肯Alan Menken,這位總共榮獲8座奧斯卡獎,也是現今唯一的EGOT (Emmy, Grammy, Oscar, Tony Awards) 大滿貫得主。1989年,他以《小美人魚》(The Little Mermaid) 開啟迪士尼動畫嶄新的里程碑,他以古典童話為基礎,依循迪士尼動畫傳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今天想介紹的對自己意義重大的樂曲是 Rachemaninof, piano concerto No.3 轉折點 2022年經濟學人報導了一篇有關韓國鋼琴家YUNCHAN LIM以這首曲目獲得古典鋼琴界重大賽事Cilburn competition的金牌,經濟學人一直是我愛好的讀物,尤其訂閱他
Thumbnail
經過十五年的沉澱後,在靈性成長、身心平衡有了顯著成長與深刻體悟的她,除了帶來最新作品《遙望雪士達山 - 水晶聲波琴療癒》之外,也要來和我們聊聊她與水晶琴之間緊密連結的故事!
Thumbnail
許老是花蓮著名的管樂教師。 祂在2012年因病去世;那天,正好是4月1日。 我並未直接受教於許老師、但對我來說、祂是管樂界的前輩,我非常尊敬祂。 不過,曾受教於祂的學生們,在每年的4月份,都會在臉書追憶過往的點點滴滴。
Thumbnail
台灣知名佛郎明哥樂手詹哲雄及莊維仁是台灣佛郎明哥的教父,台灣彈奏佛郎明哥的樂手大部分是他們的學生或徒孫,詹老師的彈法及打拍的技巧至今台灣還沒有人能超越他,莊老師也出了一本介紹佛郎明哥的書,吉他界都視為佛郎明哥的聖經! 詹、莊二人搭檔數十年,在全台灣各地區及電視台演出,惟近十年雙方各有私人事情處理,
你以前學彈琴有沒有很喜歡古典音樂? 最近在 IG 看到要看見一些管弦樂團演奏,深深被他們迷住了,於是在 YouTube 瘋狂看鋼琴家彈鋼琴,然後愛上了中國鋼琴家王羽佳,好型好勁。然後又看了郎朗成長故事,一個天才音樂家看來天生就是天才,原來他以前也是多年苦練過來的。 我正在學色士風嘛,我決定要繼續
Thumbnail
這是我的舒伯特即興曲作品90號第二首,一共八頁密密麻麻的樂譜,上面記錄著第一次學習這首大曲時,老師要我先用視譜的方式解讀出來的和弦記號。
Thumbnail
享譽國際的台灣鋼琴家陳宏寬,長期沒在媒體前說話,最近現身面對鏡頭,談的不是自己,而是伊莉莎白女王大賽首獎得主、捷克鋼琴家范特捷・盧卡斯,在陳宏寬口中,盧卡斯是「當今世上最偉大的鋼琴家」,鋼琴家稱讚鋼琴家,我見到陳宏寬作為音樂家的氣度,同時也十分好奇盧卡斯的演奏。 范特捷的雙親都是鋼琴家,自小他
Thumbnail
俄羅斯鋼琴家阿芙蒂耶娃(Yulianna Avdeeva),前天(18)日舉辦獨奏會,21日將由韓國鋼琴家金善昱指揮,演出蕭邦協奏曲。
Thumbnail
前幾天接到大學時老師的邀請,外文教授要在音樂會擔任主持兼演唱,老師真是多才多藝。 事實上,大學時就聽過老師吉他自彈自唱,絕對有專業水準。當時甚至有人邀他出道呢。 歡迎參與。購票連結: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745014736464510977 
周末起床先聽了一場法蘭克福廣播樂團直播俄國年輕鋼琴家 Malofeev的拉赫曼尼諾夫,琴音很清亮,觸鍵俐落。 聽完興起去看一下NDR有什麼新作品,聽到昨天半夜直播的音樂會,感覺很讚! 三月了,週六冷冷的天,手沖一杯朋友送的爪哇咖啡,溫潤的音樂充滿整個屋子,感覺生活品質終於有點回來了。
Thumbnail
今天想介紹的對自己意義重大的樂曲是 Rachemaninof, piano concerto No.3 轉折點 2022年經濟學人報導了一篇有關韓國鋼琴家YUNCHAN LIM以這首曲目獲得古典鋼琴界重大賽事Cilburn competition的金牌,經濟學人一直是我愛好的讀物,尤其訂閱他
Thumbnail
經過十五年的沉澱後,在靈性成長、身心平衡有了顯著成長與深刻體悟的她,除了帶來最新作品《遙望雪士達山 - 水晶聲波琴療癒》之外,也要來和我們聊聊她與水晶琴之間緊密連結的故事!
Thumbnail
許老是花蓮著名的管樂教師。 祂在2012年因病去世;那天,正好是4月1日。 我並未直接受教於許老師、但對我來說、祂是管樂界的前輩,我非常尊敬祂。 不過,曾受教於祂的學生們,在每年的4月份,都會在臉書追憶過往的點點滴滴。
Thumbnail
台灣知名佛郎明哥樂手詹哲雄及莊維仁是台灣佛郎明哥的教父,台灣彈奏佛郎明哥的樂手大部分是他們的學生或徒孫,詹老師的彈法及打拍的技巧至今台灣還沒有人能超越他,莊老師也出了一本介紹佛郎明哥的書,吉他界都視為佛郎明哥的聖經! 詹、莊二人搭檔數十年,在全台灣各地區及電視台演出,惟近十年雙方各有私人事情處理,
你以前學彈琴有沒有很喜歡古典音樂? 最近在 IG 看到要看見一些管弦樂團演奏,深深被他們迷住了,於是在 YouTube 瘋狂看鋼琴家彈鋼琴,然後愛上了中國鋼琴家王羽佳,好型好勁。然後又看了郎朗成長故事,一個天才音樂家看來天生就是天才,原來他以前也是多年苦練過來的。 我正在學色士風嘛,我決定要繼續
Thumbnail
這是我的舒伯特即興曲作品90號第二首,一共八頁密密麻麻的樂譜,上面記錄著第一次學習這首大曲時,老師要我先用視譜的方式解讀出來的和弦記號。
Thumbnail
享譽國際的台灣鋼琴家陳宏寬,長期沒在媒體前說話,最近現身面對鏡頭,談的不是自己,而是伊莉莎白女王大賽首獎得主、捷克鋼琴家范特捷・盧卡斯,在陳宏寬口中,盧卡斯是「當今世上最偉大的鋼琴家」,鋼琴家稱讚鋼琴家,我見到陳宏寬作為音樂家的氣度,同時也十分好奇盧卡斯的演奏。 范特捷的雙親都是鋼琴家,自小他
Thumbnail
俄羅斯鋼琴家阿芙蒂耶娃(Yulianna Avdeeva),前天(18)日舉辦獨奏會,21日將由韓國鋼琴家金善昱指揮,演出蕭邦協奏曲。
Thumbnail
前幾天接到大學時老師的邀請,外文教授要在音樂會擔任主持兼演唱,老師真是多才多藝。 事實上,大學時就聽過老師吉他自彈自唱,絕對有專業水準。當時甚至有人邀他出道呢。 歡迎參與。購票連結: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745014736464510977 
周末起床先聽了一場法蘭克福廣播樂團直播俄國年輕鋼琴家 Malofeev的拉赫曼尼諾夫,琴音很清亮,觸鍵俐落。 聽完興起去看一下NDR有什麼新作品,聽到昨天半夜直播的音樂會,感覺很讚! 三月了,週六冷冷的天,手沖一杯朋友送的爪哇咖啡,溫潤的音樂充滿整個屋子,感覺生活品質終於有點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