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醫療散文跟喜歡看醫療日劇一樣,是一種挺舒壓的活動。高壓的工作生活,讓人總覺得好像應該更緊繃一點。外科醫師給人的形象就是在手術台上拉回一個又一個鬼門關前走一遭的病患,而每條生命線像變了心的女友、斷了線的風箏消逝的時候,還經常沒時間、空間消化這些人生中難免卻又難熬的情緒。
從教學醫院到綜合醫院,醫療差距恐怕和都會區的老師到偏鄉去教學的感覺差不多。各種資源不足、民智未開、純樸天然呆。那些在都市裡看不到的人情味和溫暖的互動(才不是什麼有溫度),就在每次的問診、處置中。鄉下地方的各種偏方特別多,對外科來說,可能迎來的是病情惡化。各種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看見許多過去經驗中不存在的無奈。
見怪不怪的醫療現場,到哪都有鬼故事。從醫療暴力到健保制度,作者透過各種經驗故事,穿插著說明專業在醫療現場秀才遇到兵的場景。有些好笑,而有些真的是不知道該哭還是笑。良心真的不能當飯吃,當生活無虞甚至寬裕的時候,當然講良心容易,但生存以上的掙扎中,還講良心就真的太沒良心了一點。整體制度造成的無奈、反抗,在字句中不斷地吐出,蛇蠍一般的毒,卻殺敵一千自傷九百。
初心真的是一種道德情勒,誰不想要當個好人,又有誰不想發揮專業。在工作情境中,世代間的價值差異,很多時候來自於時空背景不同。當條件不同的時候,不斷侵蝕的基礎早不存在,但老方法、教條好像依舊主宰著,第三本書了,這些無奈依舊。儘管這些故事也登上了Netflix,但依舊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改變。當劣幣驅除良幣,環境各種惡性循環,改變如何成真,真的是難題(但不是柯吸負的那種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小村莊裡,即使醫院也離不開社會百態。生離死別的困難,和人性最醜的那面交揉。可憐之人的可恨,在你不懂他的可憐,他不懂你覺得他可恨。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市場,白色巨塔中的利益從性命到錢財,皮條客不只出現在八大,連醫院都有。
或許,最後走回老路,在困難中發現自己還是最愛過去的專業是一件生活各種艱難中的小確幸,但難保自己會不會又再度迷失在暗潮洶湧的人生中。找到自己安生立命的小地方真是不容易,那些累積的專業就是在這一天成為汪洋中的浮木,讓你有機會重新找到前進的動力。或許小別真的勝新婚,有些時候不勉強自己,保持一個距離再重新審視,還是會從眾多可惡中找到一個小小的可愛。
推薦給也想放鬆看點小品的朋友,追劇太累的話看書肯定是快一點的。這已經是作者的第三本書,風格跟之前的滿像,是本才二百多頁的書,一個半天就可以輕鬆翻完,找到一點生活的樂趣。撇開業配曾讓人白眼翻到外太空,其他部分還是有些可看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