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瑣碎而豐富的人生圖景 -側讀花柏容《愛貪小便宜的安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多次在文學聚會中,寫作者們談起文體的選擇,總有各自一番獨到的見解。有人堅持散文最能貼近現實人生,自嘲格局小因而獨好其容易駕馭;有人鐘愛於詩的日夜蟻行,嗜於咀嚼不斷換腳跳躍的人生況味;至於小說家們的說法多半能夠引起同桌人的共鳴,究其原因除了他們是天生的說故事能手,也在於小說這種文體實在太易給予人們複雜、奇妙的想像。從西方小說的發展史來看,「虛構」(fiction)與「說故事」(story-telling)是顯明聚攏的兩種特質。前者在二十世紀以前獲得論者們的重視,後者是近幾十年來敘事學(narratology)津津樂道的要旨。這兩種特質熟重熟輕,不同作家與論者們或許會有不同的看法,但很少人能夠否定:一部好看的小說背後多有一個令人動容的故事,短篇小說如是,長篇小說更不能豁免於此。
從說故事的角度出發,近年來屢獲文學大獎的花柏容,其首部長篇小說《愛貪小便宜的安娜》,無疑為我們鋪展出一幅百無聊賴、荒謬瑣碎卻又真實如此的人生圖景。小說的主角是安娜(有識的讀者自然會聯想起托爾斯泰的小說《安娜卡列尼娜》),本名陳曉林,其暱稱來自於接電話時總愛說「安那」的口頭禪。小說的時空背景落在1980年代的臺灣,敘述的視角則是透過女兒小欣的眼光記錄下母親和自己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小說一開頭作者即為主角訂下一重要的人生基調:「每當出現令她難以承受的壓力,總有一個無關緊要的念頭分散她對原本那個巨大壓力的注意力,並且讓它煙消雲散。」這種特質讓安娜的生命充滿意想不斷的轉折,也讓她一次又一次安然地走過死亡的路口。
故事,從安娜十三歲開始。出生在雲林鄉下的她因為家中孩子眾多,被送到臺北何新哲與陳淑女家當養女。中學時代她的生活重心就是在醫院照顧罹癌的養母,補教名師的養父在外頭豢養著年輕女人,哥哥何學明憎恨其父,整個家處於嚴重分裂與對峙的狀態。身居其中,安娜的角色忐忑、尷尬並為仇恨所折磨,她對省錢非常敏感的習慣,就是在這段沒有安全感的日子中養成。十九歲養母去世後,無意中她住進了孤獨的老太太趙欣華家。在這裡,她結識熱衷於黨外運動的林建一,意外懷下小欣,卻因林建一的選擇不負責任成為單親媽媽。由此,安娜的人生經歷著現實的挫敗與困頓,但她的身邊始終不乏一再願意讓她「佔便宜」的人:同志身份的東東與阿杰,擺地攤做生意的香香、小蘭和大媽,讓她養成看書習慣的楊蕙琪老師,給她好工作的曾董,送她黃金的胡伯伯,擅於修理水電的阿德等。這些人以各種不同形式的善意,支撐起在不起眼角落默默生活的安娜,蹈踐了結局中作者所說的:「沒有他人的善意,人將失去生存的價值,而我也將無法完成安娜的故事。」
與這些年來在中國崛起的新寫實主義(new realism)小說類似的是,在《愛貪小便宜的安娜》中,花柏容不刻意去追問生活的本質意義,而是讓生存與生理層次上更為基本、平庸的人性內容-即凡俗性(profane)-成為小說真實描繪的核心。如此一來,小說的核心就得是人物,而作者所挑上的角色也要是「素人」,其情節的寫作與安排必也得拋下對偉大情操及理想的描繪,認真貼近人生那種小小的眷戀與希望。安娜的「愛貪小便宜」及其周遭的人們在現實中逐一養成的人格特質(如曾董的重視拜拜、阿德的迷戀於挖地道、阿杰的流連於各處求愛),表面上看來都是不值得一提的生命瑕疵,但卻是這些饒趣的偏執或儀式,給予了他們存活下來的勇氣。由此,整部小說即是在精簡、流暢而富圖像的文字中,勾勒出臺灣劇烈變化年代中小人物們的浮世繪。
在文學日漸輕薄且邊緣化的時代,能夠義無反顧的經營長篇小說,想來是件幸福且需有過人膽識的事。作為年近四十才出發的一位小說家,花柏容的本業是廣告文案,彷彿臣服命運召喚的在不惑之年寫起小說。一開始,即洞澈人生的傳授我們一帖名為「愛貪小便宜」的人生止痛藥。其不高調疾呼,亦不重筆催淚,一如安娜安靜而勇敢的踏出每一堅實的步伐。如此恬靜,如此悠揚,也如此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本文首次刊登於《文訊》2012年1月號)
avatar-img
17會員
23內容數
發表或尚未發表過的書評文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厚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為一種唐突於世、異樣的存在,詩人總在不斷質疑與辯證中找尋,或者破壞既有符旨(signified)與符徵(signifier)的緊密連結。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陳舊意義的鬆動本身即是新意義的創發,舊天地的毀滅仍在盼求新宇宙的降臨。是以,在越過後現代意義崩解的小河後,詩人念茲在茲仍是打造風格獨具的詩王國。
生命的光景如何丈量?記憶的曲徑怎樣聆聽倒帶的語音?王家衛的《2046》尤言在耳:「所有記憶的存在都是為了忘卻。」當然,我們不見得認同這種說法,但無以否認,「記憶」始終都是生命書寫裡不能被捨棄的一環。
2011年,青年學者與小說家吳明益,同時出版了短篇小說集《天橋上的魔術師》與長篇小說《複眼人》。前者以1980年代的中華商場為背景,透過十個短篇,勾勒出九個孩子與天橋,和天橋上魔術師的故事;後者以臺灣東海岸為現場,描繪一個迷失的男孩與傷心欲絕的母親,如何踏上尋找愛和救贖的旅程。其中,《複眼人》後來售
擅長以魔幻寫實手法織譜民間傳奇的小說家甘耀明,在2010年出版短篇小說集《喪禮上的故事》後,用了五年的時間,完成力作《邦查女孩》。
被譽為六年級世代最會說故事的小說家許榮哲,擁有臺大生工所與東華創英所雙碩士,跨界的經歷與思維,讓他的小說總有精彩的邏輯推理,與多元的敘事風貌。
讀宇文正的散文,經常讓人有一種從幽夜中走出,望見窗外仍有一絲柔光的安然與滿足。不論是書寫親情的《我將如何記憶你》,紀錄生活樣態的《丁香一樣的顏色》,亦或是甫出版的《那些人住在我心中》,她所帶給我們的始終是崎嶇生命裡的寬容與溫暖。
作為一種唐突於世、異樣的存在,詩人總在不斷質疑與辯證中找尋,或者破壞既有符旨(signified)與符徵(signifier)的緊密連結。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陳舊意義的鬆動本身即是新意義的創發,舊天地的毀滅仍在盼求新宇宙的降臨。是以,在越過後現代意義崩解的小河後,詩人念茲在茲仍是打造風格獨具的詩王國。
生命的光景如何丈量?記憶的曲徑怎樣聆聽倒帶的語音?王家衛的《2046》尤言在耳:「所有記憶的存在都是為了忘卻。」當然,我們不見得認同這種說法,但無以否認,「記憶」始終都是生命書寫裡不能被捨棄的一環。
2011年,青年學者與小說家吳明益,同時出版了短篇小說集《天橋上的魔術師》與長篇小說《複眼人》。前者以1980年代的中華商場為背景,透過十個短篇,勾勒出九個孩子與天橋,和天橋上魔術師的故事;後者以臺灣東海岸為現場,描繪一個迷失的男孩與傷心欲絕的母親,如何踏上尋找愛和救贖的旅程。其中,《複眼人》後來售
擅長以魔幻寫實手法織譜民間傳奇的小說家甘耀明,在2010年出版短篇小說集《喪禮上的故事》後,用了五年的時間,完成力作《邦查女孩》。
被譽為六年級世代最會說故事的小說家許榮哲,擁有臺大生工所與東華創英所雙碩士,跨界的經歷與思維,讓他的小說總有精彩的邏輯推理,與多元的敘事風貌。
讀宇文正的散文,經常讓人有一種從幽夜中走出,望見窗外仍有一絲柔光的安然與滿足。不論是書寫親情的《我將如何記憶你》,紀錄生活樣態的《丁香一樣的顏色》,亦或是甫出版的《那些人住在我心中》,她所帶給我們的始終是崎嶇生命裡的寬容與溫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她叫作安娜,來自迦納。她是保母,也是幫傭;她要陪玩、換尿布,也要做家事;吃飯時,她總是回到自己的房間吃。聽說會聘用她,是因為迦納人會說英文,希望她能幫助小孩練習英文。
Thumbnail
《阿花的人生》 阿花還是沉默無言。儘管生死交關,那表情、眼神永遠不信任及驚恐徬惶。 在現代醫療雙管照護下,醫生問診開藥,阿花蛻變一個人,好像睡一覺驚醒過來:一生歷經煎熬,有個女兒因為自己不夠勇敢而葬送;隻身任意進入複雜陌生環境被欺凌,而一切源頭來自這個男人 (阿俊)。 阿花卸下那些陳舊包袱,道
Thumbnail
《阿花的困境》 阿花收到孩子孝敬的紅包,以及在阿俊身上摸來的錢。 窮,在阿花潛意識裡;錢,是阿花最好滿足打發。 經過日子沉澱 10 多年來,阿花身上已有數十萬元。她把錢縫在肚兜裡,大鈔小鈔、銅錢硬幣,隆隆總總。身上還背個大包,裡頭是年輕時攢起來的金子。 兒女孫輩,沒有一人能從她身上拿開。洗個
Thumbnail
  如Canna所料,和阿匡朋友出遊,是她最不堪回首的記憶之一。   「你是?」一個打扮入時的女孩子用訝異的表情看著也站在集合地點的Canna。   「我?」Canna也有些錯愕,她沒料到會有她以外的女孩子,她趕緊轉頭尋找阿匡的身影。   「女友。我女友啦。」阿匡正巧從不遠處的便利商店跑來。
Thumbnail
作者:燕子 這是關於 1960 年代,台灣鄕土小人物阿俊與阿花這對夫妻,對於生活掙扎、奮鬥,為了養育孩子,辛苦打拼,逆境求生存的故事。 《苦悶人生與希望》 折磨的人生。如果大家都可以人生重來,就沒有悔恨中度過。
Thumbnail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世均、曼楨、叔惠、翠芝、曼璐、豫瑾、祝鴻才等人半生的愛恨情仇,迷茫情緣,緣淺無分,而最終只能回不去了...... (圖片來源 : 博客來)
Thumbnail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爾斯泰的經典,雖然設定在19世紀,但故事裡的愛情、婚姻和家庭問題仍然觸動著現代讀者的心弦。 故事一開始,有一句經典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但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這句話就像是打開了一扇窗,讓我們看見每個家庭獨特的不幸,也讓我們思考著現代社會中家庭的多樣性。 主
Thumbnail
《繁花》這部電視劇的片名來自於金宇澄的同名小說。 原來,金宇澄最初打算以“上海阿寶”為書名,因為故事的主角阿寶在整個故事中擔當了重要的見證者角色。然而,後來他選擇將書名改為《繁花》,這個名字更能突出小說中如花盛放的女性群像。
Thumbnail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法國作家亞歷山大·小仲馬創作的長篇小說《茶花女》。 《茶花女》主要內容:瑪格麗特是個貧苦的鄉下姑娘,來到巴黎後,開始了賣笑生涯,成了“社交明星”。她隨身裝扮一束茶花,人稱“茶花女”。稅務局長杜瓦先生的兒子阿爾芒·杜瓦,他瘋狂地愛著茶花女,兩人陷入愛河。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她叫作安娜,來自迦納。她是保母,也是幫傭;她要陪玩、換尿布,也要做家事;吃飯時,她總是回到自己的房間吃。聽說會聘用她,是因為迦納人會說英文,希望她能幫助小孩練習英文。
Thumbnail
《阿花的人生》 阿花還是沉默無言。儘管生死交關,那表情、眼神永遠不信任及驚恐徬惶。 在現代醫療雙管照護下,醫生問診開藥,阿花蛻變一個人,好像睡一覺驚醒過來:一生歷經煎熬,有個女兒因為自己不夠勇敢而葬送;隻身任意進入複雜陌生環境被欺凌,而一切源頭來自這個男人 (阿俊)。 阿花卸下那些陳舊包袱,道
Thumbnail
《阿花的困境》 阿花收到孩子孝敬的紅包,以及在阿俊身上摸來的錢。 窮,在阿花潛意識裡;錢,是阿花最好滿足打發。 經過日子沉澱 10 多年來,阿花身上已有數十萬元。她把錢縫在肚兜裡,大鈔小鈔、銅錢硬幣,隆隆總總。身上還背個大包,裡頭是年輕時攢起來的金子。 兒女孫輩,沒有一人能從她身上拿開。洗個
Thumbnail
  如Canna所料,和阿匡朋友出遊,是她最不堪回首的記憶之一。   「你是?」一個打扮入時的女孩子用訝異的表情看著也站在集合地點的Canna。   「我?」Canna也有些錯愕,她沒料到會有她以外的女孩子,她趕緊轉頭尋找阿匡的身影。   「女友。我女友啦。」阿匡正巧從不遠處的便利商店跑來。
Thumbnail
作者:燕子 這是關於 1960 年代,台灣鄕土小人物阿俊與阿花這對夫妻,對於生活掙扎、奮鬥,為了養育孩子,辛苦打拼,逆境求生存的故事。 《苦悶人生與希望》 折磨的人生。如果大家都可以人生重來,就沒有悔恨中度過。
Thumbnail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世均、曼楨、叔惠、翠芝、曼璐、豫瑾、祝鴻才等人半生的愛恨情仇,迷茫情緣,緣淺無分,而最終只能回不去了...... (圖片來源 : 博客來)
Thumbnail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爾斯泰的經典,雖然設定在19世紀,但故事裡的愛情、婚姻和家庭問題仍然觸動著現代讀者的心弦。 故事一開始,有一句經典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但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這句話就像是打開了一扇窗,讓我們看見每個家庭獨特的不幸,也讓我們思考著現代社會中家庭的多樣性。 主
Thumbnail
《繁花》這部電視劇的片名來自於金宇澄的同名小說。 原來,金宇澄最初打算以“上海阿寶”為書名,因為故事的主角阿寶在整個故事中擔當了重要的見證者角色。然而,後來他選擇將書名改為《繁花》,這個名字更能突出小說中如花盛放的女性群像。
Thumbnail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法國作家亞歷山大·小仲馬創作的長篇小說《茶花女》。 《茶花女》主要內容:瑪格麗特是個貧苦的鄉下姑娘,來到巴黎後,開始了賣笑生涯,成了“社交明星”。她隨身裝扮一束茶花,人稱“茶花女”。稅務局長杜瓦先生的兒子阿爾芒·杜瓦,他瘋狂地愛著茶花女,兩人陷入愛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