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職場讀書人選書】向布農獵人學習如何成為「山裡的人」—《走進布農的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跟著山裡的人學習,成為山裡的人,是我的期許。
不僅是山林的知識與技能,也包含思維。
raw-image

似乎是因為登山的風氣開始盛行,關於山、自然環境的書籍,能見度感覺也越來越高,而在2022年出版的作品當中,《走進布農的山》這本由臺灣黑熊研究人員郭彥仁(郭熊)初試啼聲的作品,藉由結合原民文化,想必也吸引了不少兩者同時都有興趣的讀者。在書中,作者記敘了自己為了從事研究,進入山林的親身體驗,因為親近山而得以了解,並跟隨布農獵人的腳步,讓自己成為一位「山裡的人」。

一位黑熊研究人員遇上布農獵人文化

有別於甘耀明的作品《成為真正的人》,《走進布農的山》以作者第一人稱紀錄下了布農族的文化,以及山林對布農族的意義;去除了小說虛構的裝飾,不熟悉布農文化的讀者,得以將自己寄託在書中的作者當中,更近距離地觀察、體會書中的細節。儘管不像《女子山海》,在文字上幾乎是「我手寫我口」的白話,也沒有《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中,劉辰君在生命盡頭書寫關於山與生命的悲壯,郭熊混合著數次登山的記憶,接近意識流的紀錄,卻更加直接地傳達了他真摯的情感與對山林的熱愛,有時甚至會讓人忍不住在作者遭遇奇特的經驗時,跟著面前的文字振奮、歡呼。

相對於其他登山者,對於郭熊而言,走進山林更接近於「回家」,他更稱八通關古道為「深度思索的山徑」;而對於讀者而言,閱讀《走進布農的山》同樣是一趟反思的旅程,藉由看見布農獵人的生命、生活觀,我們所習慣的那些日常,似乎也變得不那麼理所當然。

行走時,獵人教導我用明顯的地景與跡象去記住獵鹿。休息的時刻,則是訴說每個地方的族語名稱,以及此地發生的故事。這種獵人的節奏看似隨性,不同於行軍式的登山模式,但是卻含有細膩且特殊的地理資訊與山林情感,顯示文化與地景的共生關係。

遠離現代科學 藉由親身體會成為「山裡的人」

以景物取代GPS定位、利用身體感受來命名的習慣,就算是沒有受過專業訓練,卻遠比學者還要豐富、實用的山林知識,這些作者在文字中的反思,同時挑戰了現代講究科學、標準化的思維。尤其是作者提到過去總是想要尋求「標準答案」,卻屢屢碰軟釘子,最後才了解許多事必須「親身體會」才能理解的經驗,更直擊傳統教育的盲點,甚至是現代人在長大後,依舊因為執著於「為什麼」而感到焦慮的通病。

布農族曾經在山上過著富裕的生活,而不是在山下當板模工、協作或酒鬼。

儘管大部分的內容,是關於作者在進行研究時,與自然的互動,但《走進布農的山》最重要的意義,或許還是在於看見充滿文化底蘊,甚至是生活智慧,卻無可避免迅速凋零的原民困境。台灣是多山的島嶼,日益頻繁的登山活動,也正說明縱使是現代人的生活也無法自外於山林。然而,我們真的懂山嗎?包含山林、其中的生物,同樣需要被保護、尊重,而唯有向那些沒有耀眼頭銜,卻遠比其他人更了解如何與自然互動的「山裡的人」學習,或許才能真正實現所謂的「登山文化」與「登山精神」。


誠品線上:https://eslite.me/46tkxc

金石堂網路書店:https://pse.is/485rw6

博客來:https://pse.is/47wq93

讀冊生活:https://pse.is/47nr3f

讀冊二手書:https://pse.is/484dl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場讀書人|選書📖 / 追劇📺 / 聽歌🎧
48會員
417內容數
喜歡看書、追劇、看電影跟聽音樂的社畜,感覺把那些作品記錄下來好像比較不浪費已經花費的時間,也希望能夠幫助讓好作品接觸到更多適合的人。
2025/05/03
一場像樣的訪問,是帶著子彈與玫瑰赴會:要不槍彈上膛、砲火四射,逼出口供;要不暖語含苞、漫天花舞,誘出真心話。
Thumbnail
2025/05/03
一場像樣的訪問,是帶著子彈與玫瑰赴會:要不槍彈上膛、砲火四射,逼出口供;要不暖語含苞、漫天花舞,誘出真心話。
Thumbnail
2025/05/01
除了帶領讀者回顧西方知識「受難史」與圖書館變遷,《焚書》同時也將讓我們理解圖書館本身存在的價值。以及忽視知識保存所可能帶來的風險。
Thumbnail
2025/05/01
除了帶領讀者回顧西方知識「受難史」與圖書館變遷,《焚書》同時也將讓我們理解圖書館本身存在的價值。以及忽視知識保存所可能帶來的風險。
Thumbnail
2025/04/26
曾經同屬於大日本帝國的統治範圍,滿洲國與台灣的關係甚至可能比當時的中華民國更加緊密。尤其是當歷史還處於迷茫的階段,小說的虛構特性,或許也能夠幫助我們更接近這個場域,拾取那些與台灣人有關的歷史碎片。
Thumbnail
2025/04/26
曾經同屬於大日本帝國的統治範圍,滿洲國與台灣的關係甚至可能比當時的中華民國更加緊密。尤其是當歷史還處於迷茫的階段,小說的虛構特性,或許也能夠幫助我們更接近這個場域,拾取那些與台灣人有關的歷史碎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今年7月我參加了我們系上的田野技術調查課,這門課會到南投縣蓮華池研究中心進行野外的調查,利用我們所學的研究方法來對台灣這塊有趣的土地有更深入的了解。在這課程中我看到了前所未見的穿山甲,半夜聽著豎琴蛙的鳴叫聲,還有最後一天大家半夜一起趕出ppt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還有好多好多讓我用文字呈現給大家吧。
Thumbnail
今年7月我參加了我們系上的田野技術調查課,這門課會到南投縣蓮華池研究中心進行野外的調查,利用我們所學的研究方法來對台灣這塊有趣的土地有更深入的了解。在這課程中我看到了前所未見的穿山甲,半夜聽著豎琴蛙的鳴叫聲,還有最後一天大家半夜一起趕出ppt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還有好多好多讓我用文字呈現給大家吧。
Thumbnail
 希望父母親們不要錯過暑假,利用長假帶孩子去爬爬山、溯溯溪,讓身體保持著與自然接觸的機會,不然也可以透過精彩的電影或小說來傳承古老的歷史與故事
Thumbnail
 希望父母親們不要錯過暑假,利用長假帶孩子去爬爬山、溯溯溪,讓身體保持著與自然接觸的機會,不然也可以透過精彩的電影或小說來傳承古老的歷史與故事
Thumbnail
 走讀台灣是文化部這些年主推的計畫,結合書的閱讀與活動,希望民眾能深度認識台灣。文化部選定有關台灣生態與環境的書籍,是我的「走在山海河間的沉思」跟「自然課可以這麼浪漫」。    
Thumbnail
 走讀台灣是文化部這些年主推的計畫,結合書的閱讀與活動,希望民眾能深度認識台灣。文化部選定有關台灣生態與環境的書籍,是我的「走在山海河間的沉思」跟「自然課可以這麼浪漫」。    
Thumbnail
《山豬.飛鼠.撒可努》裡面的故事都深深的震動著心裡的某一部分,部落原住民獨有的幽默說話方式,有著開闊的心。 從祖先流傳下來的故事,關於獵場、山、海邊、小米田,也帶著關於這塊土地上很深的孤獨與傷。 裡面故事簡單深刻,同時也一直反覆問著:我是誰?我從哪裡來?
Thumbnail
《山豬.飛鼠.撒可努》裡面的故事都深深的震動著心裡的某一部分,部落原住民獨有的幽默說話方式,有著開闊的心。 從祖先流傳下來的故事,關於獵場、山、海邊、小米田,也帶著關於這塊土地上很深的孤獨與傷。 裡面故事簡單深刻,同時也一直反覆問著:我是誰?我從哪裡來?
Thumbnail
山上的生活會偷走任何事物。 你真美好,請你駐留。
Thumbnail
山上的生活會偷走任何事物。 你真美好,請你駐留。
Thumbnail
  人文的山,意指登山背後的文化。本書從西方的登山史及美國形成一套面對自然的荒野哲學談起,接著轉向東方,談論漢文化下人與自然的關係,最後回到台灣的登山發展史,及當前迫切的問題與原因,並嘗試建構一個台灣新戶外文化的方法。山,不只是山,是人賦予了山價值與意義。筆者將試論登山及文化資產之「自然地景
Thumbnail
  人文的山,意指登山背後的文化。本書從西方的登山史及美國形成一套面對自然的荒野哲學談起,接著轉向東方,談論漢文化下人與自然的關係,最後回到台灣的登山發展史,及當前迫切的問題與原因,並嘗試建構一個台灣新戶外文化的方法。山,不只是山,是人賦予了山價值與意義。筆者將試論登山及文化資產之「自然地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