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雅國史館】馬雅古典終結期的一些新看法

馬雅人-avatar-img
發佈於馬雅重生Online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工商一下:歡迎收聽到大使跟鏡好聽製作的podcast,補充一些馬雅的基本常識


在臺灣很多人都以為,馬雅人已經隨著他們的古文明,消失在這個地球之上了。殊不知,依據最寬鬆的統計數據,世界上還有八百多萬的馬雅人活得好好的。有些馬雅人在美國形成社群,而在中美洲,很多人經歷數百年的西班牙殖民,已經拉丁化,甚至忘卻祖先的語言。也有馬雅人至今還保留許多祖先的信仰與習俗,繼續跟我們生活在同一顆地球上。

會有這種馬雅人「全面滅絕」的說法,坊間以訛傳訛的偽科學書籍、每天晚上電視名嘴的「演出」、網路YTer以娛樂之名散佈錯誤資訊,恐怕都推了這種現象一把。

實際上,在西元850~950年之間,位於今日瓜地馬拉低地叢林、墨西哥恰帕斯等地的馬雅人城邦,的確大規模的衰弱。根據Culbert 與 Rice兩位研究者在1990年代的人口估算,西元800年到1000年之間,馬雅地區的人口數有如溜滑梯一般大幅下降,並且再也沒有回到過巔峰的水準。我們可以稱之為「古典馬雅文明的終結」。

Culber & Rice 1990

Culber & Rice 1990

整體而言,「古典馬雅文明的終結」有幾個特色,它並非戲劇性的瞬間消失,而是長達三代人以上的事情。但是,整體的變化還是非常快速,人口數在一百多年的時間內,就回到了西元前200年的水準。此外,馬雅人選擇拋棄了古典馬雅的城市,前往更乾旱、沒有大量穩定水源的猶加敦地區。在那裡,馬雅人與來自墨西哥中部的托爾特克人交流、融合(?)形成後古典期的馬雅文化。

古典終結期馬雅文化衰弱的各種說法

既然要談到新看法,那麼勢必要介紹一下,現代學界的定論或是共識。由於被名嘴拖累,其實台灣人對於這些共識所知甚少,甚至把馬雅人的衰弱當成是深奧、不可解的難題。大使之前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討論過這件事。

以下簡單介紹馬雅文化衰弱的一些說法,如果要看詳細的論述,再麻煩大家點上面的連結進去看啦!

首先,無論是臺灣或是中國坊間,對馬雅人衰弱的華文資訊,對歷史的思考都太過於「單因論」。實際上,一個文化的毀滅是非常複雜的。我們了解文化與文明有一定承受災害的能力。基本上越複雜的文明,承受災害的能力越強。

因此,考古學家目前多半以「多因論」來思考馬雅文化的衰亡。我們看到在古典晚期,戰爭規模的擴大可能造成非農業人口比例上升,戰士、工匠增加,但農業生產力可能相應衰退。

此外,國王為了獲取更廣泛的支持分權給貴族,各城邦都出現貴族權力擴張的情形。例如,貴族居住區出現過去王族居住區才出現的裝飾紋、刻寫貴族姓名標籤(PSS)的陶器也增加不少。陶器開始出現不少宮殿內議事的場景,都可能在反映這樣的變化。

大型城邦可能不再具有絕對的權力。中小型城邦取得更大的政治權力。城邦間割據競爭加劇,可能會導致馬雅城邦因應變局的能力下降,可說是古典終結期重要的背景因素之一。

接著,我們也要看到馬雅人生存的自然環境。熱帶雨林雖然生機盎然,土地卻因為石灰岩地形以及淋融作用,並不肥沃。馬雅人甚至需要排乾季節性濕地,取得底層淤積肥沃的土壤,來改善自己的田地。另一方面,馬雅人身處的雨林,並非四季皆有雨,還是有乾季與濕季之分。馬雅人為此建造不少蓄水池,以應變臨時的乾旱,或是過長的乾季。

在這樣不利的農業基礎上,考古學家透過古氣候學研究,發現西元750年~1050年間,馬雅世界發生數波的乾旱。這個時間正好也是馬雅文化衰弱的時間。在多因論的模型下,我們看到古典馬雅世界的衰弱,並非乾旱單一原因造成,而是內外交迫的,大家都推了一把的過程。

那馬雅人自己呢?文化悄然轉變

近年來,有些研究者也開始關注古典終結期,馬雅文化內部的轉變。也就是讓研究的視角不要只專注在毀滅的因子,同時也關注馬雅人自己的選擇。我們發現古典終結期的某些馬雅遺址,出現細微的文化轉變。

Kabah 859年石碑,熟悉這個專欄的讀者應該看得出來,這不是馬雅人的典型風格

Kabah 859年石碑,熟悉這個專欄的讀者應該看得出來,這不是馬雅人的典型風格

Kabah遺址,我們可以看到浮雕的藝術風格,趨向中部墨西哥的藝術風格。

另外在文字的書寫風格上,古典馬雅低地的書寫風格,字體比較圓潤。但是中部墨西哥卻是方塊、直角較多,特別在曆法文字上更加明顯。

瑪雅的曆法文字

瑪雅的曆法文字

例如上面這個馬雅的曆法文字,外框裝飾比較圓。但是,在古典終結期的Jimbal遺址,我們看到馬雅人開始使用中部墨西哥風格的文字符號。此外,部分的遺址也開始興建在古典期低地少見的圓形建築。

raw-image

這使得考古學家推測,古典終結期的馬雅人,有些城市王國保持著舊菁英文化的模式,而某些城市則走向新的菁英文化。所謂舊菁英文化,根據Simon Martin的整理,大致有以下特點:

  1. 大多使用傳統的統治頭銜Ajaw,很少使用K'almoote這個中部墨西哥的頭銜
  2. 使用傳統的姓名與書寫方式
  3. 只有很少的精細模造裝飾
  4. 沒有圓形神廟

使用K'almoote 這個頭銜最有名的人之一,正是征服提卡爾那位,「來自西方的君主」Ochk'in Kalmoote'「火之生」Siyah K'ak,大家應該都很熟了?

至於新的菁英文化,則可以統整成為以下幾點:

  1. 全部都使用K'almoote這個中部墨西哥的頭銜
  2. 反常的命名與書寫方式
  3. 很多的精細模造裝飾
  4. 興築圓形神廟建築

這樣的轉變告訴我們,古典終結期除了外力、天災、內部的社會經濟背景以外,部分馬雅王國選擇文化的轉變,更加貼近了中部墨西哥的泛中美地峽文化。

raw-image

如果,我們將古典終結期使用新菁英文化與舊菁英文化的王國,一起放到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兩組人並沒有明顯的地域上的差別。不過老牌的提卡爾(Tikal)、卡拉柯爾(Caracol)、Oxpemul等城邦王國,堅守傳統文化。Nakum、Ucanal、Ceibal 則轉向新的菁英文化。

如果將興盛衰弱的時間,也加入考量。Nakum撐到十世紀。Ucanal在九世紀還變強盛了。Ceibal更是在西元830年~890間達到第二次人口高峰。在Ceibal第二次人口高峰的時期,考古學家發現了許多具有中部墨西哥風格的文物。

這代表馬雅文化在這個時候受到中部墨西哥影響很深,有些城邦選擇改變,看起來改變是有助於他們延續城邦生命。雖然這些城邦最後還是結束了,但是這種轉變的洪流並沒有消失。在猶加敦半島上,馬雅城邦幾乎托爾特克化,以致於有馬雅考古學家以新馬雅文化,稱呼活躍於後古典期的馬雅文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雅人的沙龍
1.7K會員
115內容數
透過「馬雅重生 Online」計畫,我將分享馬雅文化的真實樣貌、介紹正確的知識。希望透過集合公眾的力量,凝聚研究馬雅文化的能量,發展「馬雅學」,讓臺灣成為馬雅文化在亞洲的第一把交椅,也讓馬雅真正重生。
馬雅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1
2025年4月,跨國的考古團隊在瓜地馬拉的提卡爾遺址(Tikal),發現了一個具有提奧蒂華甘風格的祭台。這個新聞被許多學術團體、考古學家、粉專轉載。到底厲害的地方在哪裡?馬雅國大使帶你來看門道。 到底發現了什麼? 這幾年,瓜地馬拉的考古團隊利用光達(LiDAR),在提卡爾南邊發現「具有提奧蒂華甘
Thumbnail
2025/04/11
2025年4月,跨國的考古團隊在瓜地馬拉的提卡爾遺址(Tikal),發現了一個具有提奧蒂華甘風格的祭台。這個新聞被許多學術團體、考古學家、粉專轉載。到底厲害的地方在哪裡?馬雅國大使帶你來看門道。 到底發現了什麼? 這幾年,瓜地馬拉的考古團隊利用光達(LiDAR),在提卡爾南邊發現「具有提奧蒂華甘
Thumbnail
2025/02/08
本書從2025年開始編輯,目前先推薦中文的書籍,日後再補充外文書籍 馬雅文化 1.馬雅人,《歡迎光臨古馬雅》,親子天下 我第一本出版品,是一本給小學生閱讀的繪本,介紹古代馬雅文化的天文曆法、文字、藝術、政治等主題。 2. Matthew Restall, Amara Solari,《牛津通識課
Thumbnail
2025/02/08
本書從2025年開始編輯,目前先推薦中文的書籍,日後再補充外文書籍 馬雅文化 1.馬雅人,《歡迎光臨古馬雅》,親子天下 我第一本出版品,是一本給小學生閱讀的繪本,介紹古代馬雅文化的天文曆法、文字、藝術、政治等主題。 2. Matthew Restall, Amara Solari,《牛津通識課
Thumbnail
2024/10/31
最近有一篇關於馬雅城市的新發現。 連結:https://news.pts.org.tw/article/721806 新聞內文是這樣寫的: 美國杜蘭大學博士生奧德湯瑪斯指著在網路上瀏覽到的資料,他藉由先進的光學雷達技術,在墨西哥坎佩切州,發現了一座失落數個世紀的巨大馬雅古城,存在的時間大約在公元
Thumbnail
2024/10/31
最近有一篇關於馬雅城市的新發現。 連結:https://news.pts.org.tw/article/721806 新聞內文是這樣寫的: 美國杜蘭大學博士生奧德湯瑪斯指著在網路上瀏覽到的資料,他藉由先進的光學雷達技術,在墨西哥坎佩切州,發現了一座失落數個世紀的巨大馬雅古城,存在的時間大約在公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早從18世紀開始,歐洲探險家們深入中美洲雨林,發現一座又一座被莽林野木所覆蓋的古代城市,轉身詢問領路的馬雅嚮導,嚮導們也只能聳聳肩,不知道這些城市是怎麼來的。對於探險家們來說,也無法相信建造巨大神廟與城市的神祕族群之後裔,就是他們眼前落魄的馬雅人。於是,各種說法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Thumbnail
早從18世紀開始,歐洲探險家們深入中美洲雨林,發現一座又一座被莽林野木所覆蓋的古代城市,轉身詢問領路的馬雅嚮導,嚮導們也只能聳聳肩,不知道這些城市是怎麼來的。對於探險家們來說,也無法相信建造巨大神廟與城市的神祕族群之後裔,就是他們眼前落魄的馬雅人。於是,各種說法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Thumbnail
這一切屬於觀光客和財閥,與猶加敦半島的馬雅原住民並沒有關係。馬雅人至今沒有被納入這繁榮興盛的產業,多半從事小規模的農作,或者在以他們為名的度假村謀得建築或清潔的工作,過著窮困的生活。
Thumbnail
這一切屬於觀光客和財閥,與猶加敦半島的馬雅原住民並沒有關係。馬雅人至今沒有被納入這繁榮興盛的產業,多半從事小規模的農作,或者在以他們為名的度假村謀得建築或清潔的工作,過著窮困的生活。
Thumbnail
大使正在中美洲,進行返鄉考察之旅,因為這次行程,才有了這份「田野速記」。跟一般台灣坊間說法非常不同的是,馬雅人與馬雅文化並沒有在古典終結期後,神秘的消失了。只是重心從今日瓜地馬拉的佩藤叢林(Peten)轉移到今日墨西哥的猶加敦半島上,開始了今天的主題──後古典期的馬雅文化。
Thumbnail
大使正在中美洲,進行返鄉考察之旅,因為這次行程,才有了這份「田野速記」。跟一般台灣坊間說法非常不同的是,馬雅人與馬雅文化並沒有在古典終結期後,神秘的消失了。只是重心從今日瓜地馬拉的佩藤叢林(Peten)轉移到今日墨西哥的猶加敦半島上,開始了今天的主題──後古典期的馬雅文化。
Thumbnail
在前一篇文章,大使介紹了提奧地華甘神廟新發現的「冥界通道」的意義,也提到了「神聖地景」。這是研究馬雅城市的重要概念,也是我一直關注的議題。但台灣可得的中文資料,幾乎沒有人談過這個問題,今天就跟大家繼續聊聊這個馬雅研究的重要概念。
Thumbnail
在前一篇文章,大使介紹了提奧地華甘神廟新發現的「冥界通道」的意義,也提到了「神聖地景」。這是研究馬雅城市的重要概念,也是我一直關注的議題。但台灣可得的中文資料,幾乎沒有人談過這個問題,今天就跟大家繼續聊聊這個馬雅研究的重要概念。
Thumbnail
提奧地華甘的「冥界通道」是什麼鬼?大使之前在PTT八卦板看到新聞,有發文回覆過,現在增添了不少篇幅來讓討論更加完整。其實,提奧地華甘和馬雅文化的關係一直是學者們爭論的老議題,現在的新發現,讓我們有了更多的想像空間。
Thumbnail
提奧地華甘的「冥界通道」是什麼鬼?大使之前在PTT八卦板看到新聞,有發文回覆過,現在增添了不少篇幅來讓討論更加完整。其實,提奧地華甘和馬雅文化的關係一直是學者們爭論的老議題,現在的新發現,讓我們有了更多的想像空間。
Thumbnail
在馬雅國圖書館的主題中,我將會每月寫一篇對報導、論文的解說或評論。第一篇就跟大家談談,本月發表的一個新研究,也是馬雅同溫層中的發燒課題:有關馬雅古典文化衰弱,有新的新證據。我們可以看到研究有什麼新突破,但更多的是未解的疑問。
Thumbnail
在馬雅國圖書館的主題中,我將會每月寫一篇對報導、論文的解說或評論。第一篇就跟大家談談,本月發表的一個新研究,也是馬雅同溫層中的發燒課題:有關馬雅古典文化衰弱,有新的新證據。我們可以看到研究有什麼新突破,但更多的是未解的疑問。
Thumbnail
在五月,我與Sosreader辦了一場馬雅文字校外教學的講座,教大家最入門的馬雅文字解讀方法。在這次的講座中,我發現除了如何解讀外,大家也想要知道解讀的歷(ㄅㄚ)史(ㄍㄨㄚˋ)。所以,我就決定來寫一篇,介紹馬雅學者解讀這些銘文的心酸血淚史。
Thumbnail
在五月,我與Sosreader辦了一場馬雅文字校外教學的講座,教大家最入門的馬雅文字解讀方法。在這次的講座中,我發現除了如何解讀外,大家也想要知道解讀的歷(ㄅㄚ)史(ㄍㄨㄚˋ)。所以,我就決定來寫一篇,介紹馬雅學者解讀這些銘文的心酸血淚史。
Thumbnail
最近收到一位訂閱讀者的問題:很好奇當時馬雅人,或者阿茲提克等民族,他們在選擇聚落位置時是剛好挑到那邊,還是有特別選過...
Thumbnail
最近收到一位訂閱讀者的問題:很好奇當時馬雅人,或者阿茲提克等民族,他們在選擇聚落位置時是剛好挑到那邊,還是有特別選過...
Thumbnail
如同地理篇中提到的,在一開始研究馬雅文化的歷程中,會遇到許多令人困惑的術語。這些術語會讓描述簡潔有力,但是要理解這些術語,便要花上一番功夫。地理名詞以外,馬雅文化的分期架構也是初心者會遇到的麻煩術語。
Thumbnail
如同地理篇中提到的,在一開始研究馬雅文化的歷程中,會遇到許多令人困惑的術語。這些術語會讓描述簡潔有力,但是要理解這些術語,便要花上一番功夫。地理名詞以外,馬雅文化的分期架構也是初心者會遇到的麻煩術語。
Thumbnail
當我只是個小孩的時候,學習馬雅文化的第一個難題,就是許多專有名詞。特別是地形的分區,以及對我小小腦袋瓜來說,難以想像的遙遠地名。經過一番奮鬥之後,我才逐漸瞭解這些名詞,開啟了研究馬雅世界的大門。
Thumbnail
當我只是個小孩的時候,學習馬雅文化的第一個難題,就是許多專有名詞。特別是地形的分區,以及對我小小腦袋瓜來說,難以想像的遙遠地名。經過一番奮鬥之後,我才逐漸瞭解這些名詞,開啟了研究馬雅世界的大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