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電視董座震盪……外部公評人跟編輯室公約為什麼重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2022/03/23

raw-image

重點節錄

  1. 1月19日鏡電視成為台灣近十年來首家新設新聞台,並於2月9日在網路上試播,上架系統台的作業持續進行中,新任總經理蔡滄波近日表示「會確保5月正式開播」。不過,才取得執照沒多久,董座就二度換人,有違反經營承諾的疑慮,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2. 事件爆發後,NCC表示將請擔任鏡電視「外部公評人」的翁秀琪到會說明,釐清經營層是否干預新聞製播。另外,隨執照通過的40幾項附帶條款及行政指導也再度受到外界檢視,其中鏡電視簽署「編輯室公約」的進度,更會深深影響鏡電視執照是否被廢止。
  3. 究竟「外部公評人」和「編輯室公約」分別扮演著什麼角色?它們如何作為新聞編輯台的防火牆,在紛亂的環境下盡可能地讓新聞工作者能夠堅守獨立性和專業度?台灣新聞媒體設置「外部公評人」、簽署「編輯室公約」的現狀如何?

焦點快報

-執照通過後,《鏡電視》發生什麼事?

1️.《鏡電視》董座震盪風波懶人包(截至3/23)

3月4日《鏡電視》宣布由紙風車劇團創辦人李永豐新任董事長、前民視副總經理蔡滄波出任總經理。《上報》報導,事件源自於陳建平與前董事黃安捷在任期間曾介入新聞製作,違反NCC附款「新聞內容不應受股東或經營團隊任何人不當干預」的要求。風波持續延燒,李永豐3月15日表示不堪外界壓力,上任11天即自行辭職,董事長改由導演楊雅喆擔任。

raw-image

2.NCC將調查,並請外部公評人協助釐清

NCC主委陳耀祥表示,目前已收到鏡電視的營運計畫變更案,會透過正常程序展開調查。對於董事插手新聞內容的指控,內容處處長黃文哲說,會請外部公評人翁秀琪協助釐清,若屬實則會要求提出制度檢討跟建議。

3.鏡電視大股東要簽「編輯室公約」,否則恐面臨廢照

鏡電視遲遲未完成簽署「編輯室公約」,然而NCC給予鏡電視的「保留許可廢止權」指出:「在頻道開播前,董事長、總經理、持有該公司已發行股數5%以上之股東應與新聞部員工推派之代表簽署編輯室公約。」若未及時簽署,鏡電視恐有被廢照的疑慮,外界高度關注。

解讀焦點

-外部公評人?編輯室公約?

1️.「外部公評人」夠獨立嗎?淺談外部公評人與台灣現狀

📌 什麼是「外部公評人」?哪些新聞台具備?
外部公評人又叫做「公共編輯(Public Editor)」,由專業背景的資深人士擔任,負責居中監察新聞內容,他並不直接隸屬編輯部門。簡單來說,他以自身專業與獨立身份,監督新聞內容、作為媒體與民眾的橋樑,也象徵媒體的責任感與透明度。

台灣目前設有外部公評人的新聞台只有華視、鏡電視,中天則是在2014年被NCC要求,直到2019年才設置獨立審查人。其中,鏡電視外部公評人翁秀琪是國內首個專任全職的公評人,也是台灣第一個成為國際公評人組織的正式成員。

raw-image

📌 外部公評人如何發揮監察功能?
密蘇里新聞學院的研究計劃曾訪問8位前任公評人,指出公評人要發揮作用「獨立行使職權、經營者支持、編輯部配合」是關鍵,且社群時代下,公評人也要反轉過去「被動接受申訴」的模式,開設社群帳號積極且即時地與讀者互動。

以《鏡電視》為例,外部公評人制度賦予公評人得以對申訴案件或編採流程提出改善要求、協助履行公眾問責機制等監督手段,而擔任公評人的翁秀琪也表示將進行調查。

延伸閱讀:
黃哲斌專欄談外部公評人|https://bit.ly/3idOfoi

2️.「編輯室公約」有多重要?它在台灣如何發芽

📌 什麼是「編輯室公約」?
一種透過制度來保障內部新聞自由的手段,大多源自德國經驗,核心包含「新聞編輯自主性」及「媒體勞動者思想、信念自由的保護」兩大主軸,並透過經營者與編輯部門雙方簽署,協議工作者的權限與經營者的義務。

📌 台灣第一次編輯室公約運動——《自立報系》
1994年《自立報系》傳出可能易主的消息後,受到許多新聞工作者的反彈,紛紛擔心新老闆會改變報社風格,於是希望透過工會與資方談判簽訂編輯室公約,當時引起社會熱烈討論,可惜的是最後未能成功簽署。這場運動點燃台灣對編輯室公約、內部新聞自由的重視,像是當時草擬「公共電視法」時特別加上編輯室公約條款。

延伸閱讀: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https://bit.ly/3KX7SgO

📌 編輯室公約有如防火牆,能穩定編輯台獨立性
以《蘋果日報》為例,2012年傳出將易主時,員工組成工會要求資方簽訂編輯室公約,以確保編輯自主和新聞自由,並成為國內媒體首份具有團體協約效力的編輯室公約。該公約規定:資方不得干預編輯部新聞專業與自主空間、堅守「編輯部與業務部分離」、確立總編輯為編務最高負責人等。

延伸閱讀:
管中祥談《蘋果日報》簽編輯室公約|https://bit.ly/3wfdbnB

洞悉未來

-制度面上如何確保新聞產製的獨立與專業?

1️.盤點台灣的「編輯室公約」簽署狀況

根據NCC的研究資料,台灣有3波編輯室公約浪潮,分別是自立報系、媒體併購潮(如壹傳媒、茂德入主東森),以及近期廣電媒體紛藉此以維護內部新聞自由。根據2021年12月的統計資料,目前國內共有15部已簽署之編輯室公約(包含中天新聞),各家納入之規範各有不同,詳細內容或簽署狀況可見延伸閱讀。

raw-image


不過即使簽訂公約,編輯室仍可能受外力影響,例如中天已在2012年簽署編輯室公約,但2020年仍有具體證據顯示「大股東蔡衍明介入中天新聞製播」。

延伸閱讀:
NCC《編輯室公約相關研析及彙整》|https://bit.ly/3JopWjc













2️.從國外經驗,看「外部公評人」如何流變

📌 紐約時報:廢除公評人,因為「社群媒體」已能直接溝通
《紐約時報》在2017年裁撤公評人,取而代之的是一個人人都可以發表意見的評論平台。時任董事長Sulzberger指出,讀者已能透過社群媒體聚集成為現代的監管人,我們應該把監督權力釋放給他們、聽他們的意見,「外部公評人」這個職位以不符當代需求。

不過,長期擔任加拿大《多倫多星報》公評人的Kathy English在2021年的研究報告指出,公評人仍是新聞媒體強化透明度與公眾問責的重要承諾。美國就有一些組織正嘗試轉化公評人的模式:

📌 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與波因特學院、事實查核組織合作
NPR於2020年與美國波因特學院(國際事實查核聯盟IFCN隸屬於此)合作,由波因特副總經理Kelly McBride出任公評人,NPR認為如此可以藉助波因特學院的資源與口碑,並進一步提升獨立性。

📌 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CJR:從外部建立監察新聞內容的機制
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CJR)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建立的組織,2019年他們宣布將派4位公評人分別負責監督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CNN及MSNBC。這種方式與媒體自己聘任公評人不同,但由專業學者從外部替新聞媒體建立監察機制,也不失為一種可能。

延伸閱讀:
CJR回應外部監察機制之提問|https://bit.ly/3N40aTCKathy English的研究節錄|https://bit.ly/3ipVARP

支持我們🥰

⭐ 和我們一起塑造「更好的媒體,更好的社會」⭐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 這將能支持媒觀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關於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https://www.mediawatch.org.tw/about
》透過 媒觀官網下方贊助鍵 支持我們 💰
》歡迎在 FacebookInstagram 上追蹤我們 👍

參考資料

1.NCC(2021)/編輯室公約相關研析及彙整|https://bit.ly/3JopWjc
2.上報(2022)/鏡電視董座、董事「染指」新聞又捧綠營圈粉 引爆人事政變|https://bit.ly/3tmIBGR
3.聯合新聞網(2022)/李永豐「壓力很大」不幹了 楊雅喆接鏡電視董座|https://bit.ly/3CRh2Z7
4.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內部新聞自由的理論與實踐──以自立報系編輯室公約運動為例|https://bit.ly/3KX7SgO
5.苦勞網(2013)/台灣《蘋果日報》編輯室公約今天簽署|https://bit.ly/36v2bY8
6.中央社(2022)/鏡電視董事長再換人 NCC:必要時找當事人到會陳述|https://bit.ly/3Il7gj2
7.中央社(2022)/鏡電視人事異動 NCC將釐清新聞自主是否遭干預|https://bit.ly/3qf0qWn
8.鏡電視(2022)/關於鏡新聞公評人|https://bit.ly/3u5WA2M
9.鏡電視(2022)/台灣第一人!《鏡新聞》翁秀琪列國際公評人組織會員|https://bit.ly/3D08ijG
10.Politico(2017)/New York Times eliminates its public editor|https://politi.co/3iiDKA2
11.NPR(2016)/About The Public Editor|https://n.pr/36sdfFA
12.CJR(2019)/Meet your new public editors|https://bit.ly/3JpINuj
13.蘋果新聞網(2020)/換照失利|蔡衍明介入新聞成關鍵理由 NCC主委:截圖證實下命令|https://bit.ly/3LoMeS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媒體大事長知識
97會員
56內容數
我們是財團法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在這裡,我們會定期推出專題文章,從「媒體時事」帶你掌握國內外媒體大事,並從中一起「長知識」😎另外,我們也有Podcast了,馬上搜尋「媒觀析」🔊 FB跟IG也趕快追蹤起來👇👇👇
媒體大事長知識的其他內容
2025/01/24
2024大事:戰爭、地震、颱風、選舉、戒嚴、國會…我們幾乎沒有一件事是「親眼目睹」的,而是各式各樣的媒體幫我們「建構」出來的。媒體讓我們變成魯夫,它是我們伸縮自如的眼睛、耳朵、鼻子、手和腳,讓我們可以感知世界、認識社會、萌生意識、評價時事、走進人群、參與公眾事務。
Thumbnail
2025/01/24
2024大事:戰爭、地震、颱風、選舉、戒嚴、國會…我們幾乎沒有一件事是「親眼目睹」的,而是各式各樣的媒體幫我們「建構」出來的。媒體讓我們變成魯夫,它是我們伸縮自如的眼睛、耳朵、鼻子、手和腳,讓我們可以感知世界、認識社會、萌生意識、評價時事、走進人群、參與公眾事務。
Thumbnail
2025/01/10
內含台灣高中生真實心聲。本文探討澳洲通過的16歲以下社群媒體禁令,從法案內容、支持者與反對者的觀點,以及臺灣青少年的看法等面向進行深入分析,並提出改善社群媒體環境與推動媒體素養教育的建議。
Thumbnail
2025/01/10
內含台灣高中生真實心聲。本文探討澳洲通過的16歲以下社群媒體禁令,從法案內容、支持者與反對者的觀點,以及臺灣青少年的看法等面向進行深入分析,並提出改善社群媒體環境與推動媒體素養教育的建議。
Thumbnail
2024/12/27
台灣民主化近40年以來,經歷過黨政軍退出媒體、商業媒體百花齊放、蘋果日報帶來腥羶色文化、NCC成立等等事件,也許唯一不變是「台灣媒體好爛」這聲長嘆。這次我們想來「講講古」,也就是釐清「台灣戒嚴與媒體發展之間的歷史關係」,看看台灣媒體是怎麼長大的?在什麼樣的環境?培育出怎樣的性格?
Thumbnail
2024/12/27
台灣民主化近40年以來,經歷過黨政軍退出媒體、商業媒體百花齊放、蘋果日報帶來腥羶色文化、NCC成立等等事件,也許唯一不變是「台灣媒體好爛」這聲長嘆。這次我們想來「講講古」,也就是釐清「台灣戒嚴與媒體發展之間的歷史關係」,看看台灣媒體是怎麼長大的?在什麼樣的環境?培育出怎樣的性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Thumbnail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Thumbnail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Thumbnail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Thumbnail
公視董事長為何能兼任華視董事長?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造成華視接連出錯的癥結又是什麼?本集節目邀請公共電視研究員、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士學位學程兼任副教授程宗明,一同探討公視與華視的公司制度、華視走向公共化之後的經營問題,以及公廣集團董事選舉的改革方向......
Thumbnail
公視董事長為何能兼任華視董事長?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造成華視接連出錯的癥結又是什麼?本集節目邀請公共電視研究員、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士學位學程兼任副教授程宗明,一同探討公視與華視的公司制度、華視走向公共化之後的經營問題,以及公廣集團董事選舉的改革方向......
Thumbnail
公共電視在過去數屆都曾發生董事會難產的窘境,文化部日前公告《公共電視法》修正草案,內容包括降低董事人數及審查門檻、行政院長可指定董事長等項目,希望透過修法改善公視董事會選任問題。本週再次邀請媒體觀察教育其金會董事長羅世宏,更深入討論公視董事選任問題,以及公廣集團面臨的各樣難題。
Thumbnail
公共電視在過去數屆都曾發生董事會難產的窘境,文化部日前公告《公共電視法》修正草案,內容包括降低董事人數及審查門檻、行政院長可指定董事長等項目,希望透過修法改善公視董事會選任問題。本週再次邀請媒體觀察教育其金會董事長羅世宏,更深入討論公視董事選任問題,以及公廣集團面臨的各樣難題。
Thumbnail
公視董座無法如期選任的問題存在已久,第五屆公視董事延宕968天、第六屆則是58天, 第七屆至今已將近兩年仍無法完成董事會選舉。究竟造成公視董座選任困難的癥結何在?
Thumbnail
公視董座無法如期選任的問題存在已久,第五屆公視董事延宕968天、第六屆則是58天, 第七屆至今已將近兩年仍無法完成董事會選舉。究竟造成公視董座選任困難的癥結何在?
Thumbnail
中天新聞台換照案引起了社會大眾關注和輿論。有些觀眾認為這家總在吹捧國民黨的頻道總算可以下架,也有人認為NCC的裁決違反新聞自由,使以自由為榮的台灣蒙羞。 接下來,我將會透過這篇報導,讓大家了解關台方和反關台方的看法,同時讓讀者反思自己對這起事件的想法是否太過草率。
Thumbnail
中天新聞台換照案引起了社會大眾關注和輿論。有些觀眾認為這家總在吹捧國民黨的頻道總算可以下架,也有人認為NCC的裁決違反新聞自由,使以自由為榮的台灣蒙羞。 接下來,我將會透過這篇報導,讓大家了解關台方和反關台方的看法,同時讓讀者反思自己對這起事件的想法是否太過草率。
Thumbnail
如果不是中天老闆蔡衍明放任中天假新聞氾濫、充當中國傳聲筒等違反新聞倫理的種種行徑,中天今天會被獨立機關NCC不予換照嗎?更何況中天底下的記者員工自己也是共犯結構,從頭到尾和蔡英文一點關係都沒有。 所以,套一句蔡總統曾經說的:「去跟你們老闆說吧!」
Thumbnail
如果不是中天老闆蔡衍明放任中天假新聞氾濫、充當中國傳聲筒等違反新聞倫理的種種行徑,中天今天會被獨立機關NCC不予換照嗎?更何況中天底下的記者員工自己也是共犯結構,從頭到尾和蔡英文一點關係都沒有。 所以,套一句蔡總統曾經說的:「去跟你們老闆說吧!」
Thumbnail
是說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近期將決定是否讓中天電視台換照,正反雙方攻防激烈。反對讓中天電視台換照的一方,認為NCC應秉持專業,在中天電視台多次違規,屢罰不改,公聽會上的多數鑑定人都提出對中天電視台極為不利的專業意見後,NCC必需有所做為,不要讓中天電視台換照。但要求讓應該讓中天電視台.....
Thumbnail
是說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近期將決定是否讓中天電視台換照,正反雙方攻防激烈。反對讓中天電視台換照的一方,認為NCC應秉持專業,在中天電視台多次違規,屢罰不改,公聽會上的多數鑑定人都提出對中天電視台極為不利的專業意見後,NCC必需有所做為,不要讓中天電視台換照。但要求讓應該讓中天電視台.....
Thumbnail
你知道公視21位董事,至今只通過7位,監事5位只通過1位,根本難以運作嗎?
Thumbnail
你知道公視21位董事,至今只通過7位,監事5位只通過1位,根本難以運作嗎?
Thumbnail
台灣或中國社會不乏對社會有關懷的人,但更多是對這個社會冷眼旁觀的人,《鏡子森林》與其說是探討了記者這項職業,更涉及到社會價值本身的叩問:當你能夠定義出你想要的記者,你才知道你想要怎麼樣的社會。
Thumbnail
台灣或中國社會不乏對社會有關懷的人,但更多是對這個社會冷眼旁觀的人,《鏡子森林》與其說是探討了記者這項職業,更涉及到社會價值本身的叩問:當你能夠定義出你想要的記者,你才知道你想要怎麼樣的社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