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家者遇上人頭詐騙案的前奏:他在自己的情境中做出最理性的選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小字輩

@小字輩

「我沒有健保卡了,今天不能看醫生。」

確定檢查結果為輕度失智的阿選,本來約好要看診的那天沒有出現,倒是總會記得用公共電話打給我。

去找他花些時間了解狀況,阿選說,一兩天前,有個開車來找他的朋友,說要跟他拿雙證件,然後一個禮拜後會還他、還會給他一些錢。他同意了,證件交出去了。

我這一聽,馬上聯想到這完全就是人頭詐騙案的前奏。

「這樣我就可以買手機啦,這樣打給你也不用那麼麻煩阿。」

阿選很真誠地表達自己想要那筆錢的理由,我一邊跟他說明事情可能的嚴重性,一邊跟他說:「阿你要手機你可以跟我說啊,我那裡有二手手機捏。你不知道人頭詐欺案的事嗎?我擔心你被騙了啦。」

沒想到阿選跟我說:

「你以前又沒跟我說!你也沒跟我我說你那裡有手機阿。」

真是傷腦筋,我和他詢問要不要讓我辦身份證掛失,他仍然說:「還是不用吧。」我又好氣又好笑。

我只能尊重阿選還是想賭一把,這個他不知道姓名、不知道住哪裡、做什麼工作的「朋友」,究竟會不會還他證件、拿錢給他呢?

:::

一週後,阿選用他花了兩百多元買來的手機打給我了。他說,這次拿到一萬三。目前買了手機、耳機、大樂透,前一天住了網咖,因為流鼻血拖到就醫時間時還捨得搭計程車來醫院。

和他在便利商店裡講話時,一個阿北把幫阿選買來的樂透彩發票拿來。我忍不住問阿選:「很想賺錢齁?」賺到這個天外飛來的一筆錢後,還這麼積極買個發財的希望。阿選笑著說:「對啊,誰不想賺錢?」

阿選主動和我分享到,朋友還跟他說要介紹工作給他,

「工作內容是什麼啊?」

「他說不能說。」

哎,這一聽也是不太妙。我試著白話說理和他討論:

「如果有這麼好做、好賺的工作,一定很多人搶著要呀,為什麼會找到你呢?為什麼朋友怕別人知道呢?

會不會你現在賺得很開心,過了一年後才要來擔後果,可能要進去關欸!我們看過好多人這樣欸。」

「我知道啊,但我現在就生病啊。」

「所以你意思是,其實你也不太在意以後可能要被關的事,先過好今天就好,以後的事以後再說,至少現在有這些好康就對了嗎?」

「對啊。」

原來他不是認為一定不可能會被關,只是他也沒什麼好怕的了,難道不冒險而繼續承擔的現狀就比較好嗎?

拿到錢,餓的時候可以自己買好吃的、渴的時候可以買好喝的,想聽廣播還有錢買耳機,這樣的快樂,難道不是更直接現成的嗎?

理解阿選的視角並不難。直白地揭開我們關注的事情核心差異之後,我不再對於「要他想清楚」這部分多說什麼,決定眼前比較能做的,或許是和他聊聊這一萬多元打算怎麼運用,怎麼小心被偷走。也討論假如真的要跑身心障礙補助的申請,每個月有三千元收入對他而言的意義。

::::

我見過人頭詐欺案的判決書,受害者損失高達幾百萬的費用,一定很害怕和生氣,我能理解對他們來說,如果我們說為此付上牢獄代價的無家者其實也很無辜,他們可能難以認同。

就表層視角來看,這些提供身分證健保卡賺錢的人並不是「被陷害」,因為他們有選擇、他們是為了自己的獲利而不計後果。

但無奈的是,為什麼這種事特別容易發生在阿選他們身上呢?為什麼我認識的無家者特別容易接到跟他們要身份證說要登記門號可以賺錢的電話呢?如果我是他,我真的有力氣說不嗎?

其實這一群人已經在他的情境裡做出最理性的選擇,他的匱乏感、為了滿足生活食衣住行需求對現金的迫切感,讓他沒有條件去想到遠期會發生的事,這是心理學上說的「管窺效應」。

那次法扶辦的 #人頭詐欺案的無家者 講座裡面有段發人深省的內容摘要如下:

「人頭戶不是貧窮者被利用來犯罪的第一個事件或最後一件,很早期就有了,只要社會裡有人被排除,就會有人利用他們來做各種事,像過去兒童福利還沒發展時兒童就可以被拿來做雛妓。

所有的利用都可以拿來利用貧困者,因為全部都是強制利用,全部都是因為沒有錢,我知道你為了錢什麼都可以做。

當貧窮的本質不被看見,這樣的事就會一再發生。

司法既沒有起到預防犯罪的效果,也沒有正義,因為本來就不正義。他是因為貧困才犯這個罪,你又懲罰他的貧困,罰他更多錢,哪裡正義?面對犯罪如何有更適合的處置和處遇?司法制度是否可能為了貧困者而發展出更有修復性、更具正義的制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字輩の街頭記事的沙龍
2會員
6內容數
2022/07/09
從2019年第一次接觸自由潛水,其實一直到今年真的下潛次數屈指可數,但就是覺得很被吸引。不只是像水肺潛水那樣想好好向外體驗欣賞深海裡的美,也是一種向內在世界的探索。 我想這是我喜歡自潛的其中一個原因,像是內在的練功一樣,我知道我在有意識地陪伴自己、穩定身心。
Thumbnail
2022/07/09
從2019年第一次接觸自由潛水,其實一直到今年真的下潛次數屈指可數,但就是覺得很被吸引。不只是像水肺潛水那樣想好好向外體驗欣賞深海裡的美,也是一種向內在世界的探索。 我想這是我喜歡自潛的其中一個原因,像是內在的練功一樣,我知道我在有意識地陪伴自己、穩定身心。
Thumbnail
2022/07/05
五年牢獄時光為李明哲帶來的,不只是作為政治犯被關押的深刻經驗,還有獄中極差的生活條件導致過敏、狂流鼻水的症狀。李明哲調侃自己是在中國監獄做田野調查的人權工作者,在這次的訪談中,我們透過他的轉述進一步認識中國的監所處境,也經由和廢死聯盟執行長林欣怡的對談,對照台灣監所環境及死刑犯的處境。
Thumbnail
2022/07/05
五年牢獄時光為李明哲帶來的,不只是作為政治犯被關押的深刻經驗,還有獄中極差的生活條件導致過敏、狂流鼻水的症狀。李明哲調侃自己是在中國監獄做田野調查的人權工作者,在這次的訪談中,我們透過他的轉述進一步認識中國的監所處境,也經由和廢死聯盟執行長林欣怡的對談,對照台灣監所環境及死刑犯的處境。
Thumbnail
2022/05/30
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夢想城鄉每週五創作班實習的這些日子,帶給我的人生諸多美好豐富的收穫和後勁。我想透過這篇有點細、有點長的記錄,誠摯向大家介紹和推薦我心目中的夢想城鄉。
Thumbnail
2022/05/30
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夢想城鄉每週五創作班實習的這些日子,帶給我的人生諸多美好豐富的收穫和後勁。我想透過這篇有點細、有點長的記錄,誠摯向大家介紹和推薦我心目中的夢想城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陣子發生一些事情,︀沉澱一下心情,︀然後開始想要寫文。 這邊要寫的不是電視媒體上殺豬盤詐騙或是金融詐騙這種,︀是更細微的利用偷拐搶騙、︀人心單純不查騙取掠奪他人成果、︀讓自己輕鬆得利。傳統道德告訴你努力精進自我天道勤酬得到報酬和社會地位,︀但長大後發現是事實上是這樣嗎?不少有權有勢的人有很多黑歷史
Thumbnail
這陣子發生一些事情,︀沉澱一下心情,︀然後開始想要寫文。 這邊要寫的不是電視媒體上殺豬盤詐騙或是金融詐騙這種,︀是更細微的利用偷拐搶騙、︀人心單純不查騙取掠奪他人成果、︀讓自己輕鬆得利。傳統道德告訴你努力精進自我天道勤酬得到報酬和社會地位,︀但長大後發現是事實上是這樣嗎?不少有權有勢的人有很多黑歷史
Thumbnail
前陣子看到柬埔寨詐騙新聞,不少台灣人因高薪誘惑遠赴柬埔寨求職,一到機場後護照被沒收,被帶到不知名的地方毆打、強姦、拘禁、轉賣、限制人身自由都有,原本的高薪美夢,卻成了一輩子難以揮去的惡夢。 我很難相信明知是騙局還是被誘騙成功,我思考著這些人是什麼心態而被拐騙成功。 1.年輕,看到高薪就
Thumbnail
前陣子看到柬埔寨詐騙新聞,不少台灣人因高薪誘惑遠赴柬埔寨求職,一到機場後護照被沒收,被帶到不知名的地方毆打、強姦、拘禁、轉賣、限制人身自由都有,原本的高薪美夢,卻成了一輩子難以揮去的惡夢。 我很難相信明知是騙局還是被誘騙成功,我思考著這些人是什麼心態而被拐騙成功。 1.年輕,看到高薪就
Thumbnail
四年前,我大三的時候曾遇過一個騙子。 那年我很迷惘,經常徘徊於淡水河畔,離開原本的大學轉考到淡江,獨自經過一年憂鬱,差點要休學前往澳洲打工。彼此的我深受資本社會的成功渲染,看了很多商業管理相關書籍、雜誌,那時獨角獸紛紛崛起,欣欣向榮的景象吸引無數人競相爭逐。
Thumbnail
四年前,我大三的時候曾遇過一個騙子。 那年我很迷惘,經常徘徊於淡水河畔,離開原本的大學轉考到淡江,獨自經過一年憂鬱,差點要休學前往澳洲打工。彼此的我深受資本社會的成功渲染,看了很多商業管理相關書籍、雜誌,那時獨角獸紛紛崛起,欣欣向榮的景象吸引無數人競相爭逐。
Thumbnail
我仍然相信台灣人是個熱心助人的本性!只是礙於詐騙案件頻傳,人們紛紛開啟自我保護機制!並不是默不關心,而是不想無端惹禍上身!!畢竟這年頭,是個各各都是自身難保的年代!
Thumbnail
我仍然相信台灣人是個熱心助人的本性!只是礙於詐騙案件頻傳,人們紛紛開啟自我保護機制!並不是默不關心,而是不想無端惹禍上身!!畢竟這年頭,是個各各都是自身難保的年代!
Thumbnail
欺騙,一種沒人喜歡的東西;有多少人喜歡被自己認為親近的人所欺騙? 答案是沒有一個人。 但是每個人都會說謊,父母總是喜歡欺騙孩子,用各種的藉口令孩子聽從命令。 在廣東,孩子喜歡自作自主,他們喜歡出夜們與朋友在一起,父母就會遊說會有“神秘人”會來捉走他們。歐洲也一樣,巫婆會來捉老不睡覺的孩子。
Thumbnail
欺騙,一種沒人喜歡的東西;有多少人喜歡被自己認為親近的人所欺騙? 答案是沒有一個人。 但是每個人都會說謊,父母總是喜歡欺騙孩子,用各種的藉口令孩子聽從命令。 在廣東,孩子喜歡自作自主,他們喜歡出夜們與朋友在一起,父母就會遊說會有“神秘人”會來捉走他們。歐洲也一樣,巫婆會來捉老不睡覺的孩子。
Thumbnail
時間發生在3年前,那年在交友軟體認識了一位朋友,她跟我說她認識一位在業務工作方面很厲害的人,可以介紹給我認識......
Thumbnail
時間發生在3年前,那年在交友軟體認識了一位朋友,她跟我說她認識一位在業務工作方面很厲害的人,可以介紹給我認識......
Thumbnail
為什麼我認識的無家者特別容易接到跟他們要身份證說要登記門號可以賺錢的電話呢?如果我是他,我真的有力氣說不嗎? 其實這一群人已經在他的情境裡做出最理性的選擇,他的匱乏感、為了滿足生活食衣住行需求對現金的迫切感,讓他沒有條件去想到遠期會發生的事,這是心理學上說的「管窺效應」。
Thumbnail
為什麼我認識的無家者特別容易接到跟他們要身份證說要登記門號可以賺錢的電話呢?如果我是他,我真的有力氣說不嗎? 其實這一群人已經在他的情境裡做出最理性的選擇,他的匱乏感、為了滿足生活食衣住行需求對現金的迫切感,讓他沒有條件去想到遠期會發生的事,這是心理學上說的「管窺效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