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 展 以 前
由於在英國念的研究所照慣例會在波隆那設攤,系上學生畢業時可自由選擇是否參展,因此我在2019年時仍在學的我便以見習的心態飛到波隆那,當時並未有自我推薦的打算,僅僅抱著體驗書展盛會和學習的想法為來年畢業時做準備。殊不知2020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書展停辦,而這一停便是兩年。
時間快轉到2022年的三月,我收到了波隆那台灣館的隨團參展來信,當下有中了彩券大獎的感覺,也不管兩週後就要出發,毫不猶豫馬上答應。而在出發前兩天得知了我的作品《
今天 Today is the Day》獲得了波隆那拉加茲獎的100本好書獎項,記得當時我一早六點多躺在床上用手機查看獲獎書籍名單想當作購書參考,結果看見《今天》的圖片在上面,重複確認名單好多次後才相信我的書真的得獎了。
對我來說,這次前往波隆那的目的很明確 — — 努力把自己賣出去。於是,在確認參展後我便著手準備作品集和行銷物品,這部分由於資訊量較大, 因此會另外撰文分享。此篇則專注在參展心得紀錄。
今年在疫情的影響下,書展規模不若以往,出版加上授權大概只有往年的一半,在官網上查看參展的出版社名冊也發現許多出版社並未設攤參展。參觀人潮也明顯減少許多,這點在館內進門後給插畫家自薦用的插畫家牆上更一目瞭然。2019年時展期第一天就幾乎貼滿,今年卻直到第三天閉館時都還有空隙。館內走道也沒有擁擠的人潮,幾乎都能順順的快速前進,讓我不會因為前面人太多走太慢而耽誤行程,就這點來看倒是滿好的。
左為今年第三天閉館時的牆面,右為2019年第一天的牆面
此行比起學習交流更像是成果驗收,讓我得以檢視過去這兩年我個人及作品各自成長到什麼地步。儘管自己處在什麼位置心裡大概有底,不過在成長期間透過和外界互動,也會因為獲得新的刺激而使自己更清楚下一階段的目標是什麼。
新的刺激
上述的「外界」指的是「同儕」、「業界」、「環境」三項。
👫 同 儕
此次台灣館參展的插畫家有阿尼默、卓霈欣、黃一文、張筱琦、陳怡今,雖然我早就從網路認識大家很久了,卻未曾和任何一人有深入交流。在這短短幾天的時間,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大家,發現每個人都有網路上未曾見過的面相,能因此更認識大家在面對工作、創作和生活的態度真是太好了。
除了台灣插畫家,我也在展場因為作品集面談認識一些新朋友,不只是作品上的交流,也透過聊天得知更多他們國家的出版情況。
💼 業 界
波隆那童書展顧名思義就是指童書出版業。我在現場遇到的出版社人員大多是編輯、藝術指導、行銷,另外也有版權人員和文學經紀。2019年時,現場到處都有大排長龍的景象,多半是插畫家/繪本創作者帶著作品等待和出版社編輯面談的機會。今年我只看到不到五間出版社或攤位有這樣的情況,而就算有排隊人龍也沒有太長,除了最多的一攤大約二三十位,其餘的頂多十來個人。我在詢問出版社的過程中也發現,因為疫情的關係很多出版社僅派一兩位編輯甚至是完全只派版權行銷人員參展,於是編輯沒有空檔公開面談,而是專注在買賣版權的生意上。畢竟,波隆那書展雖有插畫家專區,但重點還是在版權的買賣,而非零售或培養創作者。
今年看到最多人排隊的攤位,許多人都拉著行李箱或推車帶作品來面談
這次我總共與七間出版社及一位繪本學者面談,出版社的部分包含三間為一位編輯對多位創作者的團體面談,還有三間一對一的面談。團體面談是因為之前參加繪本比賽入選,因此主辦方安排多場面談機會,不過因為人數眾多且時間有限,不是每位在場的創作者都能順利面談。另外四間一對一的面談分別為我在台灣就先聯繫好的出版社A,在現場登門詢問得到的B,在官網登記成功的C,以及在母校攤位看到我作品的D。
這些面談大多都有讓我得到不曾想過的新觀點,也更了解出版社在選擇出版品的考量,對我的創作具有相當大的幫助。當然我也有遇到僅看作品而沒給出太多回饋的出版社,大概是我的作品並沒有一眼就勾住他們的心,所以難以產生一來一往的積極交流吧。
至於如何取得面談機會的其他細節我會在下一篇文中分享。
🌏 環 境
走在波隆那的街頭真的讓我深深感受到一個國家的藝術底蘊對創作者的養成是多麼的重要。義大利在藝術史佔有重要的地位,而許多義大利現今的圖像作品都能看出中世紀、文藝復興到後來的風俗畫的影響,或許也因為能輕易走訪古籍藏館、解剖博物館這類場所,對古物的珍視以及在某些觀念持開放想法,不僅在繪本題材上比起英美更多元大膽,藝術層面上也產出獨有的細膩、不畏黑暗、既控制又狂放的作品,不僅是表面上的風格表現,更表現在圖像語言上。
當然環境不只是藝術品,舉凡氣候、建築、飲食、思想,所有外在的因素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形塑一個人的樣貌,以致於留意日常生活並認識不同文化,對創作者而言是很重要的一環。雖然此行不像駐村一樣能停留較長的時間,它也絕對不只是觀光參訪外交這樣的表面意象。因為體驗到了新事物,創作者們「無意間」使用了新的媒材、色彩來創作,也將各自的經驗紀錄分享給更多人,這些都是旅程帶回的種子,也會以個人為中心形成漣漪擴散出去。
展場內外
在展期及其前後,除了四天的館內活動,整個波隆那會像個大型展場,在市區各地舉辦各種工作坊、講座、展覽、簽書活動。
場 內
場內大致分為插畫家及其作品專區、出版社區、授權區、漫畫區、工作坊及講座區、獲獎書籍及主題選書展示區。詳細資訊在波隆那官網都查詢得到故不贅述。
🖥 官 網
提到官網,不得不說我真的覺得他們需要花錢請更好的UX設計師,很多內容往往都要迷路許久才找得到。再來就是訊息發放的時間很慢,官網/社群平台/訂閱信的發放時間不同步,因此若只看社群平台再到官網查看,有時候有名額限制的活動就會來不及準備,因此時不時上官網查看很重要。
🇮🇹 出 版 社
由於義大利為主辦國,展場內會有一區義大利出版社專區可以大肆購書,畢竟不必托運寄送書籍所以每年的波隆那書展也是一個重要的銷售時機吧。而義大利的出版社很多都會邀請作者到現場進行簽書活動,通常會在展前於各自社群平台上發布消息,有些也會在攤位貼出每日的簽書資訊。至於其他國家的出版社大多都因為專注在版權買賣,所以攤位上只有一兩本展示用書,想在書展買到非義語的書籍難度會很高,還是乖乖上網海外購書比較快。
✂️ 工 作 坊 / 講 座
講座的部分,今年由於專心在與出版社交流,因此並未參與任何一場。而工作坊只有一場很想參加,但在我預約完面談後工作坊的票也沒了,也就是熱門活動基本上三分鐘內就完售,可以搶到四場我也是很厲害。另外,今年不確定是否因為疫情關係,以前想參加工作坊和面談都需要在開館時衝到服務台登記名額,今年則是採線上預約制,不必扛著作品集冒著跌倒的風險奔馳在會場,比的就是大家的網速了。
🏆 The BRAW Amazing Bookshelf
很開心的是,我在2021年12月出版的繪本《今天Today is the Day》獲選了拉加茲獎的一百本好書區,身為繪本新人,加上又是第一本書,能獲選進這個神聖的殿堂真的備受鼓舞,畢竟書的獎項代表的不只是插畫上的讚揚,而是給作者在整體創作上的肯定,以及出版過程中每位人員的心血回饋。
開心之餘,我也遇到了國籍標示錯誤的情況。當時我前往查看作品時,發現上頭的國家被標示成中國時心裡馬上WTF,隨後查看其他三本入選的台灣原創出版品都正確標示台灣。我當下立刻向台灣館人員反應,而他們也早我一步已先行向主辦反應了。老實說,在我看到誤植國名時心裡第一個念頭是「又是中國的關係?」,不過後來冷靜一想,雖然主辦單位沒有確實確認書籍資訊有錯,但更根本的原因其實是我們自己在名稱上的含糊不清造成誤會。《今天》是由時報出版,英文就是中國時報China Times,任誰看了認為是中國出版社也不意外。我們平常在中文上能用簡稱甚至刻意忽視中國兩個字,但在英文上就是沒有中華/中國的區別。在機場時也是,儘管台灣在義大利可以快速通關,但在關口拿護照給機場人員時還是被叫去排隊,無非就是中華民國的英文會讓人誤以為是中國。
過去在國外生活三年的時間遇過無數種找不到台灣或者只能選填中國的情況,很多時候可以歸咎於對方施壓,可是,我們若不面對自己在自我身份認同上的混亂,就一定會有自己造成別人誤會的責任。
會想提及這件事並非要怪罪出版社或任何人,只是覺得我當下其實也落入了先入為主的想法,在遇到問題時第一個念頭是轉向他人。而在國家正名這件事上,社會目前並未有任何共識,很多時候會還會聽到認為正名只是為了斂財沒有意義的說法,但真的是這樣嗎?我們生活上有很大的自由,那麼思想上的自由呢?我有多少想法其實並沒有我所以為的那樣自由呢?
左為原先誤植的China(中國),右為更正過後的Taiwan(台灣)
🛍 展 場 書 店
展場內有一區為得獎書及特別推薦的書籍販售區,有時也會安排作者在現場簽書。2019年我在那裡排隊等Germano Zullo 和 Albertine,主辦單位卻一直聯繫不上他們,最後等太久只好取消活動。今年則是邀請了Beatrice Alemagna,我早早就到現場以免她太受歡迎要排很久的隊。
此行最魔幻的時刻之一就是能和Beatrice Alemagna靠這麼近
書店有許多歷年來拉加茲獎的得獎書籍,各種語言都有,但不知為何除了一本幾米的書之外,不見阿尼默、林廉恩等人的書。此外,有些我還在猶豫中的書沒有在前兩天就購買,最後要買時都售完了。不過有些年鑑類有時效性或是較難賣的書在第三天就會開始特價。
場 外
📚 書 店
波隆那有許多書店,舉凡大型連鎖書店、複合式餐飲百貨書店、漫畫專門店、二手書店到特殊主題書店,而繪本圈裡最著名的當屬位於市中心海神廣場的繪本專門店Libreria Giannino Stoppani。店內有許多得獎好書,也規劃一小區該年度的得獎及熱門書區,還有一小塊畫作區展示得獎書籍或者與書展活動相關的畫作。這裡也是少數可以購得其他語種繪本的書店,雖然還是非常少量。
☕️ 複 合 式 咖 啡 店
曾在波隆那唸書的同學極力推薦一間很有名的Zoo café,店內除了有販售書籍和Prints,也會不定期舉辦各式展覽。這次我去Zoo主要是因為喜愛的作者Neil Packer在那裡有和《鱷魚的一天》的作者Giovanna Zoboli聯合舉辦的原畫開幕暨簽書活動。Neil Packer因為去年獲獎的書《One of a Kind》義大利文版剛出版而有展覽,Giovanna Zoboli則是新書La Zuppa Lepron的原畫展。我很喜歡他們在策展時有想到要與現場環境互動這件事,像是Neil Packer的畫作下方都有咖啡店、蔬果店會出現的木箱,裡面放著和上方畫作相關的物件,而Giovanna Zoboli的部分也規劃一些餐桌和罐頭等等書裡有的物品。不過不曉得是不是義大利人不熟Neil Packer,找他簽書的人遠少於Giovanna Zoboli。
🖼 畫 展
隔天晚上,Kitty Crowther在Hamelin有原畫展開幕活動,我便和她的腦粉一文一起前往參觀。這個展覽很特別的是Kitty Crowther用了發光塗料在牆上作畫,所以關燈拿紫外光照射可以看到隱藏繪畫,非常好玩!而她實在是太受歡迎了,展場延伸到場外擠得水泄不通,但多虧眼尖的同行夥伴在走廊上叫住早早回家的她,我很幸運地在她離開前得到她的簽名。
這邊還想提一下之前沒有在IG分享的故事,當天下午我和一文以及兩位新認識的朋友都在Valerio Vidali的一對一面談活動,在這之前我們還特地去找了他的書想趁機給他簽名,畢竟我當初預約這場面談完全是出於見偶像的心態,身為買了他好幾本書、論文又分析他的粉絲,怎麼可以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面談結束時我問他能否幫我簽書,但為了尊重其他等候面談的人,還是耐心等到他結束後才找他簽書。在我們和他拍完照後他突然就說展場要關了,如果我們晚上會去Kitty Crowther的開幕可以那時再見面,於是我們滿心期待抱著書出現在開幕活動,卻等了好久都沒看到他。至今還是想不透到底為什麼有時間拍照,有時間在拍立得簽名,卻沒時間簽書。後來我們得到的結論,除了玩笑的義大利男人都亂約女生不可相信,更重要的就是真的要把握當下想做什麼就做不要拖。
這兩場開幕活動讓我再次感受以前在國外參加展演活動的氛圍,不同於台灣因為文化影響通常都安安靜靜很有禮貌保持距離,歐洲人的開幕活動都很熱鬧,大家一邊拿著酒水餐點一邊聊天,現場就是個充滿活力的派對。
另外,我也在MAMbo美術館看到Giorgio Morandi的原畫,雖然館藏不多卻非常精彩,好久沒有看展看到眼眶泛淚,心裡激動萬分。僅從螢幕或書籍上觀看莫蘭迪的作品和親眼觀看原畫是完全無法比擬的,我站在畫作前深深感受到他作品中的靈魂穿過百年來到身邊,第一次看懂了他捕捉的那些物與物、物與環境的關係,這些肉眼無法看到的情感全都被他畫出來了。
而MAMbo地下室也有Andrea Antinori的新書原畫展,2019年來的時候美術館的書店也有展示他當年的得獎作品The Great Battle的原畫。他的作品很厲害的地方在於能用非常簡單的技法繪製出精采的故事,原作尺寸都很小,用的也是容易取得的色筆鉛筆這類媒材。我想到某出版社的編輯說過:會畫畫的插畫家很多,但會說故事的插畫家很少。我認為Andrea Antinori就屬那種會說故事的插畫家。
Andrea Antinori新書《A Well-hidden Greyhound》的原稿
🎭 The Children-Spectators
從2019–2022年,波隆那舉辦了為期四年的插畫比賽「兒童觀眾賽」,每位投稿者須以表演藝術為主題繪製一張插畫,也是我在2020、2021年入選的比賽,這兩年因為書展取消所以沒能公開展出。而2023年,主辦也將從過去這四年間入選的作品中挑選一些出來與四位國際知名藝術家一起公開展出。這四位包括駒形克己、Manuel Marsol、Fabian Negrin和Klaas Verplancke。
由於主題為表演藝術,展覽地點就選在波隆那火車站旁邊的兒童劇場Teatro Testoni Ragazzi。當時因為沒有演出所以沒有開燈,我一度以為休館,工作人員看到我在門口觀望才趕緊開燈與介紹環境,還說我是當天第一個觀眾。
展出的空間小小的,就在入口大廳玄關處還有後面一塊有點像遊戲室的場地。遊戲是因為有許多窗戶,因此自然光照射還算舒服,不過玄關處就顯得很昏黃。再者,或許因為是兒童劇場,主旨也是為兒童創作,畫作的擺放高度似乎有降低一點。
參 展 以 後
參展前行李箱裝滿宣傳品,回來時則是把箱子都讓給了書。在搭機當天才收拾行李的我,特地帶了一堆氣泡布為了包書,也帶了立架準備在回台後的防疫旅館內用iPad工作,完全以實用精神在打包。
這段期間多虧了台北書展基金會和文策院的照顧,讓我得到這麼難得的機會在疫情期間還能順利出國參展。這趟旅程雖然天數不長,卻不只給我許多在個人創作之路的養分,還能認識許多創作者。寫文的當下,我已在防疫旅館與另一個沒有參展的出版社視訊面談,也預定好過幾天將和另一間想合作已久卻沒能在會場好好談話的出版社的面談。
雖然畢業後在工作上以刊物和視覺的接案為主,但我心裡一直有書,因此能在波隆那看見自己的名字並且更積極地參與出版界,真的既不可思議又激勵人心。
我從不覺得創作之路很孤單這句話是真的,也許心裡有時會有孤獨感,但我們始終不是一個人在路上,永遠都能在網路或其他作品中得到他人的相伴。每次寫文總會不小心寫很多,不過我想把自己的經驗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大概是我此行過後唯一能做的一點小小回饋了,畢竟我也沒有徵詢各位納稅人的意願就得到大家的贊助,真的滿心感謝。
接下來會再寫一篇「給插畫家的參展行前準備」分享文,再請未來有意前往波隆那的插畫夥伴們期待一下了!
如果你想瞭解更多我的創作和生活,歡迎到 I G 及 臉 書 追蹤我 💛
訂閱我的 電 子 報 ,每月一封信,分享工作生活的近況,以及月報限定的內容!
若你覺得我們能有好玩的合作,我的作品集在 這 裡,歡迎來信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