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務太多,好像很久沒發文了,先來張波隆那插畫展的兩本年鑑吧。
不過,今天的主角是
「波隆那插畫x國際無字繪本」雙聯展,更精確地來說我本人和展覽都是這篇文章的主角。
會知道這個展覽是因為在
「童書作家與插畫家協會臺灣分會(SCBWI-Taiwan)」社團看見相關的資訊。本來在兒童文學研究所唸書的時候就已經知道波隆那插畫展在童書界的重要性,但一直沒有實際去接觸。這次看到作品有在台灣展覽,就下定決心用「朝聖」的心情去觀賞。
到了現場,當然要借台導覽機啦。不過令我驚訝的是,展覽門口的人潮還真多,不比對面的普立茲攝影展少人哪。進到展場,發現觀展的年齡層很廣,其中最多的族群是家長帶孩子來。偶爾不時會聽見孩子問父母:「這在說什麼啊?」。也有很多年輕人跟插畫作品和對著展場猛拍照,完全是一個「處處皆為網美牆」的概念。
你問我在展場做些什麼嗎?應該是很仔細的看展吧。看看不同媒材畫出來有哪裡不一樣,雖然我個人還沒厲害到一看就知道用什麼媒材的地步。另外,很有趣的也有用同一媒材,但不同作者畫出來的感覺完全不同的狀況。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個人風格的展現吧?
可能是太想研究畫是怎麼畫的,偶爾看見很有興趣的作品時,我會特別靠得比較近。尤其是鉛筆描繪在紙上的痕跡一清二楚,這讓我當下感到非常訝異且興奮。「這是真的原稿吧?」這個問題我到現在還是搞不清楚,但觀展時真的滿滿的驚喜。
另外一個影響我很大的是展出的台灣創作者的作品。其中我最有印象的分別是的「林謙宇《咬人遊戲》」、「陳巧妤《未來將會怎樣?》」以及「張筱琦《等媽媽來的時候》」。
尤其是《咬人遊戲》,幾幅畫把打蚊子這件事描繪得淋漓盡致。人物的臉上沒有太多的表情,反而顯現了打蚊子的姿態的生動與趣味。圖畫的線條和襯底使用的圖案及配色,帶出濃厚的台式復古風。
另外一個挺有趣的作品是陳巧妤的《未來將會怎樣?》,透過現實與假設性的交錯,讓人們思考海洋汙染對人類所帶來的影響。
其中很特別的是漁夫和生產線的包裝工人都有畫出臉孔,但優雅地吃著包裝精美的垃圾的消費者卻沒有畫出臉孔。有可能是避免有指涉之疑慮,但有沒有另一種可能性是其實製造海洋垃圾的就是這群沒有臉孔的消費者呢?
在欣賞《未來將會怎樣?》的時候,最後一張圖讓我站著思考了很久,害我差點被想拍照的觀眾白眼。
最後一件作品是張筱琦的《等媽媽來的時候》。其實在看展前一個星期我剛好買了《哪邊是哪邊》,看完就對書裡充滿童趣的情節和筆觸深感佩服。無論是《哪邊是哪邊》還是《等媽媽來的時候》裡的角色,都有著我在幼兒園看見的孩子們會有的思維。讓我會心一笑之餘又深感親切。
在欣賞完整個展覽後,由於實在是太想細細觀察,到了紀念品店我馬上就買了年鑑。要不在展覽裡思考和觀察的話一定被其他觀展民眾白眼對待。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我思考道台灣入選波隆納插畫展的作品都很優秀,甚至在選出的圖畫中,故事性比許多外國作品來的完整。竟然有那麼棒的作品,那為什麼很多人都不曉得(我也是那很多人之一),一直要在得獎後才知道呢?
在閱讀年鑑的時候,針對「插畫具備那些特點,才能入選波隆納國際插畫展?」若月真知子老師在書上如此說道:
我們挑選的作品主要是具有原創風格,但在一些作品中,我們看到這些風格仍然沒有昇華為個人的原創方式。然而,我相信這些藝術家終將能夠透過反覆試驗達到原創的表現形式。如果你想成為繪本藝術家,你應該不斷嘗試,直到找到自己的風格。
看到這句話,我想其實有很多台灣的創作者也許正踏上「尋找自己的原創風格」的路上。他們只是需要多嘗試。就像小時候我寫作文或練習上台說故事比賽的時候,多試幾次,就會從中找到自己的特色。例如,後來我知道自己超不擅長寫什麼租稅比賽的論述文,於是除非真的找不到人參加,我通常不太會自告奮勇。
於是,我心裡萌生了想為這些還在原創風格的路上摸索的創作者(也許包含我自己),設一個讓人認識他們與他們的作品的平台,可能會以Podcast的形式為主。
雖然這樣的小小想法還是個雛形,但其實我已經把試播集的腳本寫好了。也有同步的去理解PODCAST音檔如何後製與相關知識。希望未來有機會讓更多人認識台灣的創作者和他們寫或畫的故事。
總之,能在波隆那插畫展有那麼大的收穫真是太好了!
文末,附上我這星期去家裡附近的獨立書店挑的台灣創作者的書。
期望有一天能在Podcast上親口說出這些很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