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開始自學小提琴已經四個月(中間約有幾週稍微沒練習),篠崎第一冊練習到第90首、樂易第一冊練習到第10節,寫了8首小曲子,朋友說我是指數型成長,但我很清楚這樣的結果,只是時間和經驗的累積而已。
以前聽人家說過學會一項技藝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那時候的我是不相信的,因為不停的碰壁,不停的考試失利和停滯不前,讓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學習極度差勁的人。
「我為什麼就是做不好」,我曾經無數次的問自己,甚至很少數的時候會在夢中回顧那些失敗的記憶。在無數個夜晚裡,只有一人的房間也沒能讓我睡得安穩,焦慮成了習慣,差勁的睡眠品質也是。
兩、三年的社會化,讓我漸漸地覺得活著是一件無所謂的事情,它不像是學校封閉的環境,總是讓人以為世界就是那麼明亮的,雖然確實有一個又一個的制度綑綁著人們,比在學校時更加不自由。但某方面來說,也再也沒有人得以給你一個忖度的尺規和分數,使得成功和失敗之間是模糊而曖昧的。
琴拉的再爛或者譜寫的不好,都是自己的事情,所以漸漸得也能放開手腳以自己的步伐走自己想走的路。
二月收到琴,看著網路影片,以及陌生太久的五線譜,枯燥而乏味的拉著單音,直到聲音不再像是鋸木頭後,又以僅學的A弦寫出3首曲子,彼時時間已經過去一、二月有餘。4月寫出General;5月寫出不繫舟、不遇;6月寫出焉識和命運之間,雖然都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曲子,產量也很少,但已是工作之餘所能擠出的最好的作品。
儘管看上去時間很短,但這幾個月我所做的不過就是不停的輸入、練習,輸出。在學習新事物上,自尊心和顏面都是無用的東西,害怕、恐懼和焦慮是常態,但似乎在學琴上,我漸漸地又能夠找回平靜去面對自己的不堪和黑暗。
(這似乎得歸功於琴音和重複性極高、極需專注力的那些兼具作業感的動作,某方面分散了右手的不適感,某方面幫助我伸展沒怎麼動、不協調的身體。)
創作是開心的,而寫作或畫圖有很多年已經不太能帶給我這樣的感覺。我很高興我能從自學小提琴,再次找回這種感覺。雖然它並不是一個適合創作,甚至不適合自學(也不符合人體工學)的樂器,但正是因為它的美好和困難,讓我相信自己也許還能夠再次面對生活的困境。
也許未來我可以用這段經驗,為自己設定三個月去學習義大利文、學習作曲寫歌、學習二胡或其他樂器,或者再次撿起我那荒廢已久的動物相關的事物,然後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美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最後,敬這三個月讓渴望超越恐懼的自己。
更多的曲子→https://episode.cc/read/ives945/my.220206.160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