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剖析|这个早逝的天才改變了電影史——日本動畫導演今敏

2022/06/14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如果你是一個動畫迷,提起今敏,你肯定會想起赫赫有名的《未麻的部屋》《千年女優》《紅辣椒》……因他擅長編織詭麗的虛實,有人說他是最會造夢的大師。
除了他,還真想不出有誰能把夢境和現實刻畫得這麽虛實難分,看完電影都想立馬去啃弗洛伊德《夢的解析》。
而我今天想給大家推薦的,是今敏的第二部原創動畫電影《東京教父》。
《東京教父》不算主流的今敏大作,但卻是你不能錯過的一部動畫。主人公不再是之前的女藝人,而是三個流浪漢;劇情也相對簡單,沒有夢境、多重人格和意想不到的神剪輯。
故事發生在一個平安夜。三個流浪漢在垃圾堆發現了一個棄嬰,他們覺得啊。如果在平安夜把他送去警察局,那以後這天都將成為孩子一生中最倒黴的一天。
三個流浪漢與棄嬰
吵了幾次,他們決定,找到孩子的父母,問清楚到底為什麽遺棄孩子。
這樣看似冷漠的開頭,卻展開了最溫情的今敏故事。
今敏說,這部電影的關鍵詞是「幸運」。據說,新年看這部電影會有好運哦~
「在我既非動畫大師,作品也非漫畫原作改編、繼續製作原創作品非常困難的情況下,還連續做了兩部原創動畫電影,這果然是因為我的才能,不,人品……不,是因為幸運啊。所以,『幸運』成了《東京教父》的一大主旨。」
這個幸運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故事裏的主人公,不管多慘,平安夜之後,都交了好運,是今敏最溫暖的一回了。
比如那個被遺棄的小寶貝,被三個流浪漢溫柔相待,給她取名「清子」;最終她回到了父母身邊(悄悄劇透一下,清子並不是被遺棄的)。
一開始最堅持留下孩子的流浪漢跨性別者花,和多年未見的媽媽桑重逢。當年他因為暴打醉酒的客人闖了大禍,偷偷離開,沒想到這次重逢媽媽桑和同事見到他都激動得不行,還讓他常回家看看。
最潦倒的流浪漢大叔金,最早聲稱是個自行車賽手,為了給得絕癥的女兒籌藥費比賽作假,丟了工作,女兒和妻子也都去世了。但故事的最後他找到了女兒,真實身份也向觀眾揭曉——他只是個愛賭的酒鬼,家人都還好好的,是他輸光家產後沒臉見人躲了十幾年。雖然謊言被拆穿,但女兒願意接受他,讓他回家團聚。
離家出走的流浪少女美由紀,因為刺傷了爸爸而不敢回家。她對自己的過往閉口不提。至於原因,我分析是因為當警察的爸爸過分嚴厲,基督徒媽媽又和她疏遠,她以為最親近的貓咪「天使」是被爸爸故意丟掉的,所以產生了恨意。可在尋找清子父母的過程中,她終於撥通了家裏的電話。
最後,在清子和父母團聚時,她也遇到了負責調查清子失蹤案的父親。
美由紀
發現沒?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內心隱痛,在幫助清子尋找父母的過程中,他們都被迫直面了自己,和家人也和自己和解。
這就是最典型的公路片敘事啊,故事內核永遠是「尋找」,情節驅動呢是「雙層尋找」:明線是尋找清子父母。暗線——也是更重要的——是每個人尋找家人、自我療愈的過程。
類似結構的電影可不要太多,說到成年人和孩子的雙向治愈,你有沒有想起《菊次郎的夏天》?
這也是一個找媽媽的故事:一個幼稚的成年人,一個早熟沈默的小孩,錯位的喜劇一路上演。
小孩在北野武扮演的大叔的陪伴下,終於到了媽媽家,看到改嫁後的媽媽擁抱丈夫和女兒,男孩哭著走開。在海邊,北野武要來一個天使掛墜,跟男孩說,這是媽媽搬走後特意留給你的,有困難就搖搖它,會有天使來幫你。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那段,會跟我一樣爆哭啊?
最後,北野武偷偷跑去老人院看自己媽媽那段,也非常催淚。
一大一小,兩個缺乏母愛的人,卻留下了最美的夏天回憶。
對了,看電影之前我一直以為菊次郎是這個小朋友,看完以後才發現是大叔名叫「菊次郎」。我瞬間明白,這部治愈的,其實是我們大人。
菊次郎的夏天
剛才一直說《東京教父》的關鍵詞是「幸運」,當然啦,這個「幸運」必然少不了大量的巧合,這也是這部電影能把沈重故事講成喜劇的一大原因。但也有些觀眾吐槽,情節不夠,巧合來湊。
還真不冤啊,每次陷入困境,就靠巧合解決了。
走到墓園沒路了,清子餓得直哭,結果墓碑前就有牛奶和尿不濕;
人妖大叔進了醫院,金大叔拿出給女兒攢的錢說錢上的頭像都要哭了,一擡頭收費的就是他女兒;
金大叔被混混打傷,剛好被媽媽桑的人救回酒屋,跨性別者花就這樣和大家重逢;
還有連續兩次遇到的出租車小哥,每次都在需要追車戲時準時出現……
但今敏說,怎麽著吧,我就是故意的。
「既然在編劇中無法避免『巧合』這個機會主義的代名詞,那就反過來,將『巧合』聚在一起,不就會變得很有趣嗎?故事就是在這樣的構思下產生的。」
這種刻意的巧合,反倒形成了一種風格,也絕不是今敏偷懶哦。
電影之外,這次還想推薦給大家今敏的自傳《我的造夢之路》。
這本書真的很讓我驚訝,因為在我的想象中,今敏就是那種不瘋魔不成活、超級難搞的瘋子藝術家,完全沈浸在自己的世界裏,根本不 care 別人的想法,就像米開朗基羅、羅丹那種。
但讀了這本書我才知道,原來我們普通人的很多煩惱——比如要不要卷,是該選擇穩定的工作還是自己真正喜歡的職業……這些,今敏全都經歷過!
日本 90 年代初泡沫經濟破裂,經濟大倒退,整個社會大蕭條。
那時的今敏,不到 30 歲,靠畫短篇漫畫、做漫畫助手打零工為生,拿的是日工資,勉強夠吃飯,住在陰暗的小公寓裏(差不多是《未麻的房間》裏的低配版吧)。
未麻的部屋
這個階段的他,也跟我們很多人一樣迷茫,甚至抑郁。也會被「社會時鐘」牽絆,因為自己所愛的工作是自由職業,不符合社會大眾對安穩幸福的標準而感到焦慮不安,每天天沒亮就醒,再也睡不著。
他甚至想,「實在不行就上吊吧」。
我當時並不認為那是絕對的幸福,大腦理解了「只要做著喜歡的事情就是幸福」這又一仿佛借來的價值觀,但是毫無疑問,內心深處被這政府推薦的幸福的價值觀——偏離這道路即為不幸——劃下了刻痕。
為幸福的模糊印象與現實中的自我之間的溝壑感到不安是自然的心理狀態。反過來說,正因被它們所束縛,我的大腦才意識到自己被多余的焦躁與不安所困擾。
——今敏《泡沫十年》
但,反倒是這種想法的兜底,讓他每一天都活得無比用力。
他後來怎麽想清楚的呢?
兩個字,取舍
扔掉吧。
這麽想的一剎那,我的心情放松了些。
美滿的婚姻、安定的生活、美食的滿足、孩子們的可愛笑靨、夢想的住宅……我全部扔掉了。並非厭惡,也不是想超越這些「幸福」,如果人能真正擁有的至多一兩樣,那就只能選最重要的。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工作。
——今敏《泡沫十年》
也就是說,他先選擇了自己真正愛的工作,這份工作是不是安定,他無法確定。但在傾註心血的工作中,他找到了傳說中的幸福。
「我所喜歡的工作沒有大起大落。我的依賴漸漸增強,一直從事這份工作至今。我可能就是因為這種可恥的骨氣,在舍棄了許多『幸福』後好好地工作,才得到了幸福的真髓。多虧我減少了心中多余的負擔,為工作整備出更多精力,工作本身才更有趣。工作毫無疑問比什麽都開心。
可以樂於工作並保持這份心情,上吊自殺也從無意識中消失了,總之我認為這十年非常值得感謝,希望今後也如此。」
這讓我想起劉慈欣《球狀閃電》的開頭,男主角 14 歲生日當天,爸爸對他說,「美妙人生的關鍵在於你能迷上什麽東西。」
爸爸給他的建議是,選一個難題,數學的或者哲學的或者任何領域都可以,投入全部身心鉆研,在不知不覺的專註中,一輩子就過去了。
在爸爸看來,人生太漫長,唯有找到寄托,才能熬過去。
大劉在這部作品裏的論調有點悲觀,但實質和今敏想說的是一樣的,那就是:「能一直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就是無上的幸福。」
希望你們也能在今敏的溫情故事中,找到人生的歸途。^o^
——完——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的話,歡迎點個「追蹤」哦!你的支持和喜愛是我更新的最大動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Storic故事研究所
Storic故事研究所
分享華文故事創作幹貨、文娛影視雜談,與創作益友共同探索文字的瑰麗世界。歡迎喜愛故事、熱愛創作的你,在這裏和我一起聊創作、享受創作!經營FB專頁:「Storic-創作·發現·分享好故事」。 來都來了,點個「追蹤」再走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