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之世-南方之星蕭道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蕭道成,南齊太祖高皇帝是也。

這絕對是一個妙人,你從他對自己出生來歷的考證就知道了。


蕭道成自稱漢初三傑蕭何之後,又在家譜上追至西漢麒麟閣功臣蕭望之。問題是人家《漢書》都沒有這個資料。

而且,蕭道成也並非蕭望之祖籍的山東蘭陵人。


蘭陵本縣,西晉置郡。

永嘉之亂後,東晉在首都建康城設置特區,給從北方逃來的難民僑居。其中蘭陵人住在武進縣東城里,稱「南蘭陵人」。

根據蕭道成的說法,他的高祖父蕭整就是永嘉時南下的。

據說蕭整跟他的兒子,都有當到縣令。官是不小,但也沒重要到會出現在《晉書》中。

必須說一下的是,雖然南北朝是同一個時代,但南朝由於前面東晉維持了一百年,所以整個「文明進程」,反而較五胡亂華過的北方來得緩慢。

戰爭是會加速人類進化的。


宋齊梁陳,有更多像是五胡亂華期的政治玩法,比方劉宋的繼承人必為軍閥所殺。

這是北方前一百年的玩法。

北魏開始就採用類似堯舜禹制,先讓太子(指定繼承人)成為首席執政官,元首掌握軍武,來完成比較順利的政權移交。

南朝落後一百年的政治思維,也註定了之後的統一,必然是由北統南。


作為山東家族,蕭道成一家毫不意外的出現了五斗米教名記號。他自己是「道」,父親是承「之」,祖父是樂「子」,再往前就沒有了。

蕭道成生於劉宋初年(427年),祖父蕭樂子概略在40年前就已經成年。也就是淝水之戰前後。

蕭樂子晉時拜「輔國參軍」,東晉末最有名的輔國將軍,莫過於謝安的次子,謝琰。從姓名跟官職來看,蕭樂子當時非常有可能是北府兵一員。

加上蕭家跟劉家的姻親關係,隨著劉宋的建立,蕭樂子死後也被追贈九卿之一的太常。

蕭道成的父親承之,也是在劉裕掌握東晉大權之後,就開始了征戰生涯。可惜是個西部線,蜀地戰將。在當時以北伐為主軸的劉裕政權底下,可能覺得不是特別走運,不過也就是這樣才能避開劉裕死後的政爭啦。

後來跟隨劉宋第一外戚蕭思話鎮守青州,在元嘉北伐大撤退中,守城有功。

據說宋文帝本來要升他的官,但主將檀道濟那邊的「功勞簿」,就把蕭承之給擠掉了。

還好,三年後蕭思話被復起,領旨前往蜀漢平亂,蕭承之有親有故,又有蜀地經驗,就跟著去了。

這一戰,蕭承之立下大功,得以轉入皇宮任職。

東征西討的生活穩定下來,也可以讓兒子好好讀書了。


蕭道成有兩個哥哥,比他大多少不知道。

剛好,西元438年,宋文帝聘請了大師雷次宗來開班授課。《南齊書》說是儒士啦,不過雷次宗不是那麼單純的人。

雷次宗的老師,是北朝佛門道安大師的弟子:慧遠法師。

慧遠小時候就精通儒學跟道家思想,求知若渴的他,聽了道安大師講經,才毅然決定出家。

在慧遠門下,雷次宗也是什麼都學。

南朝劉宋文帝時代,學術是非常發達的。

我們前面就看過,有劉義慶的文學,裴松之跟范瞱的史學……

更重要的是,頗有戰國之風。

這些學術的蓬勃發展,跟宋文帝時的宗室政治鬥爭關係十分密切。

為什麼呢?

因為所謂朝廷,經歷三國魏晉兩百年戰亂,可以說只是空殼政府。不分南北,朝廷都需要地方世族的資源與力量。

如何凝聚世族?又不是人人劉備振臂一呼大家跟著走……劉備其實也只帶得動平民啦老實說。

正所謂「投其所好」。

兩百年亂世,漢制古禮幾廢,新的流行,新的思想,從「貴族」往「世族」身上移動。

西元438年,宋文帝「興學」,就是一個朝廷帶風向的動作。


雷次宗雖是雜學大師,但這時是被請來主持儒學的。當時其實是「四學並建」,還有玄學,史學,文學各班。

蕭道成跟他的大哥,也順風順水的進了學班。不過就像劉備一樣,只讀了一年書,就決定跟著哥哥爸爸去當兵了。

這一年,蕭道成十四歲,有妻又有子,順便洗了個台大學歷,活脫脫一個人生勝利組。


當時的局勢是這樣,蕭承之入皇宮後,對第一執政劉義康相當不給面子。巧不巧,宋文帝開始猜忌劉義康,要他從執政官位子退下來,出去當地方官。

那都猜忌了,自然就要另派親信掌握劉義康的兵權。蕭承之因而雀屏中選。

自西晉……或者說東漢末年以來吧,地方兵權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蕭承之一家全押上了,倒也不為過。

兩年後,十六歲的蕭道成打了他的處女戰,關於戰況戰果那是完全沒有畫面。對朝廷來說,不是重要的事情;對蕭道成來說,恐怕也不是光采的結果。

其實就是負責去「蠻族」部落打草穀。

北魏很好心的幫他記錄了「以堪勤劇見知」:以吃苦耐勞出名。

大概是說蕭道成小隊出動得十分頻繁,簡直就是個督割草的高手這樣。簡稱蕭督割。

一般人不會這麼努力的去劫掠百姓。通常只有被洗腦到不把蠻族當人看,或者良知感受較低的人才做得到。

蕭道成屬於哪一類呢?其實他的歷史評價算是相當好的喔。

不論如何,打著打著名氣就出來了,連勝文也是打過台北市長選戰才會出名嘛。

蕭道成開始參與比較重要的戰事,也得到了家族大老蕭思話的青睞,隨之駐守襄陽。


往荊州有什麼好玩?這笑話可以再說一次。

三國東吳,揚州蠻子特別多,稱百越,是孫權的提款機;劉宋時代,荊州的蠻子就猖狂了。

蕭道成就像個車手,奔波於提款機之間……正應更上一層樓時,蕭承之過世了,這年頭大家都孝得不得了,一喪服三年。

蕭道成好歹是儒學正科班出身,能不服嗎?

三年過去,西元450年,北魏跟劉宋之間的戰爭加劇,蕭道成立刻投身其中,支援青徐戰線。

沒什麼表現啦其實。


戰事持續延燒,蕭思話主導北伐,就特別提拔蕭道成改打父親的老地盤,這次順風順水,一路破擊,直逼長安。

哇,諸葛亮都打不到長安啊。

說個有趣的,你知道為什麼北魏前面要幫他記「(討蠻族)以堪勤劇見知」嗎?

按照北魏的說法,蕭道成就是專門在雍涼附近擾邊而已。講好聽堪比姜維北伐,說難聽就是個毛賊游擊隊。

不過蕭道成受到周邊宋軍支援,打到長安附近則是不爭的事實。

可惜北魏的援軍及時趕來,又收到宋文帝駕崩的消息,蕭道成也只能黯然撤退,回駐漢中……吹得好像他是主帥一樣,把大老都當空氣。

沒關係,蕭思話不計較的,他連本傳都可以讓一半給蕭道成的父親展威風。

蕭思話本軍這時在山東彭城,先是收到新皇帝的升官封賞,緊接著討伐新皇帝的檄文又到,怒稱其「弒帝元凶」。

怎麼玩?大老自有風範。

擅長書法的蕭思話,洋洋灑灑寫了一篇響應書,派了兩個坦領五千兵去支援討伐。

小額加注這樣。


結果兩個坦很給力,討伐也是大成功,蕭氏地位遂得不墜。

那時候,蕭家還有另一個大老,可是站在元凶那邊啊。

老實說,蕭道成的大哥跟二哥,很可能也是元凶那邊的人。

因為隨著宋孝武帝即位,分明是第三順位的蕭道成就繼承了父親的「晉興縣五等男爵」。

想來,新朝廷是把蕭道成算做蕭思話的子弟兵。

雖然老蕭一年後就死了,但蕭道成也順利進入了當時第一執政,江夏王劉義恭的幕府擔任參軍。


劉義恭是老狐狸中的老狐狸,他可是在元凶身邊叛出,成為此亂中最大勝利者的男人。之所以收蕭道成入麾下,也只是要架空他而已。

「隨府轉太宰,遷員外郎、直閣中書舍人。」

一個十數年沙場戰將,幾乎要打進北朝核心,拿來掛這些職務?

當真可笑。


但蕭道成的天子傳奇,不是他特別有心機,在於他特別走運。

就在蕭道成閒閒沒事幹的時候,劉宋來了一場東宮之爭。

宋孝武帝的國策,是拔除宗室,換上兒子們跟可信賴的異姓大將。兒子們各得權柄,還有不鬥法的啊?

大家各自招募人才,蕭道成一個背後有外戚大族,卻鬱鬱不得志的外姓大將,那還不成了當紅炸子雞?

這個封那個賞,身為皇子間最有價值球員的蕭道成,也在宋孝武帝過世後,得封「後軍將軍」。

跟後將軍不一樣,這是禁軍。

但劉子業被害的時候,蕭道成也沒有出來保衛新皇,任憑刺殺行動成功……他只是後軍,左軍右軍才是敗戰責任啊。

結果就是宋明帝登基,蕭道成更上一層樓。

明帝是孝武兄弟,可是清楚蕭道成的價值。先是拔擢蕭道成為右軍將軍,又派蕭道成平定會稽之亂。

是的,前面說了,宋孝武帝分派了許多兒子成為軍閥。宋明帝除掉正統繼承太子登基,這些原皇子們並不是那麼同意。事實上,他們肯定都是知道,父親打算除掉叔叔伯伯。即使大哥對這些叔伯的手段激烈一點,也是「合乎上意」啊。

劉宋的宗室之亂,從此再不能平。

而蕭道成也順理成章,踏著眾人的屍體往上。

宋明帝登基三年後,蕭道成四十歲,終於成為劉宋第二等的軍閥頭子。

第一流的,是當年主導叛亂,扶明帝上位的劉休仁與其派系。

宋明帝的皇位不穩,權力也不彰。他能相信的,唯有玄學,鬼神。

他能掌握的,也只有皇宮。


雖然叛亂迭起,但劉休仁的基本國策卻是盡量原諒宗室親王。

宋明帝終日難安的精神壓力,可想而知。

更有人傳說,蕭道成是「非人臣之相」,「當為天子」。宋明帝猜疑,遂在病重時召回了蕭道成。

大家都怕宋明帝越來越好殺,只怕此去大凶。但蕭道成表示,「他殺的都是宗室,如果真要害我,不會在這時候叫我回去。我有87%的把握,他是要任命我為顧命大臣。」

於是蕭道成就回去了,一屁彈中。

四大顧命,只剩一個姓劉。而這四人的官位也分別是:尚書令、護軍,領軍,衛尉。

注意到嗎?其實都是內朝官職。

就朝廷面而言,蕭道成踏上了最高台階。

但在整個劉宋南朝來說,他的天子之路,才正要開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80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03
吐谷渾是一個特別的國家。根據他們自己的說法,他們的國王,來自現今中國的東北地方。 而這個國家,則大約在今天青海一帶。 這是已經超越遊牧民族移動常識的遷徙。 事實上,我希望大家對這個說法表示存疑。
Thumbnail
2022/08/03
吐谷渾是一個特別的國家。根據他們自己的說法,他們的國王,來自現今中國的東北地方。 而這個國家,則大約在今天青海一帶。 這是已經超越遊牧民族移動常識的遷徙。 事實上,我希望大家對這個說法表示存疑。
Thumbnail
2022/08/02
西元184年,黃巾之亂爆發,掀開了三國時代的序幕。 亂世,持續了超過三百年。雖然中間西晉一度完成大一統政府,但很快就敗亡了。 五胡十六國,南北朝。 在西元524年時,南北三國再次登場,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三國鼎立,局勢變化萬千,終於從其中一角的潰敗,迎來了中國再次一統的契機。
Thumbnail
2022/08/02
西元184年,黃巾之亂爆發,掀開了三國時代的序幕。 亂世,持續了超過三百年。雖然中間西晉一度完成大一統政府,但很快就敗亡了。 五胡十六國,南北朝。 在西元524年時,南北三國再次登場,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三國鼎立,局勢變化萬千,終於從其中一角的潰敗,迎來了中國再次一統的契機。
Thumbnail
2022/08/01
在中國浩浩蕩蕩數千年歷史中,有如繁星點點那樣多的帝皇王公貴族。 這東西統稱為爵位。 只有非常少數的人,能夠以封爵名行於後世。 比如楚霸王,專指項羽。 即使強如關羽,諸葛亮。漢壽亭侯跟武侯也不會成為他們的代名詞。 而「蘭陵王」,也是高長恭專屬的。 《蘭陵王入陣曲》。
Thumbnail
2022/08/01
在中國浩浩蕩蕩數千年歷史中,有如繁星點點那樣多的帝皇王公貴族。 這東西統稱為爵位。 只有非常少數的人,能夠以封爵名行於後世。 比如楚霸王,專指項羽。 即使強如關羽,諸葛亮。漢壽亭侯跟武侯也不會成為他們的代名詞。 而「蘭陵王」,也是高長恭專屬的。 《蘭陵王入陣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不要看到家訓就縮了,這部家訓其實提供了很多「非史官」的南北朝資料。會給我們更遠離「英雄故事」的時代視角。 所以花了點時間作一部分翻譯,就併在一篇看吧。
Thumbnail
不要看到家訓就縮了,這部家訓其實提供了很多「非史官」的南北朝資料。會給我們更遠離「英雄故事」的時代視角。 所以花了點時間作一部分翻譯,就併在一篇看吧。
Thumbnail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朝代,有一定年紀的甚至應該都背誦過。每個老師的口訣不同,所以也多少有些差異。 唐虞夏商周,秦漢魏蜀吳。 晉漢趙燕秦,南宋齊梁陳。 北魏齊周隋,大唐歸一統。 梁唐晉漢周,宋元明清終。 通常不會有老師教你背「晉漢趙燕秦」那段啦。 不過,這些朝代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呢?
Thumbnail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朝代,有一定年紀的甚至應該都背誦過。每個老師的口訣不同,所以也多少有些差異。 唐虞夏商周,秦漢魏蜀吳。 晉漢趙燕秦,南宋齊梁陳。 北魏齊周隋,大唐歸一統。 梁唐晉漢周,宋元明清終。 通常不會有老師教你背「晉漢趙燕秦」那段啦。 不過,這些朝代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呢?
Thumbnail
西元549年,來自北方的降將侯景,攻破了南京城。在南梁宗室與大將的包圍下,侯景進入了皇宮,控制住八十六歲的梁武帝蕭衍。 這是一次真真正正的「挾天子以令諸侯」。 南梁的包圍網解除,該回家的回家,該入宮聽候分派的入宮。發號施令的,自是手持蕭衍諭令的大丞相侯景。
Thumbnail
西元549年,來自北方的降將侯景,攻破了南京城。在南梁宗室與大將的包圍下,侯景進入了皇宮,控制住八十六歲的梁武帝蕭衍。 這是一次真真正正的「挾天子以令諸侯」。 南梁的包圍網解除,該回家的回家,該入宮聽候分派的入宮。發號施令的,自是手持蕭衍諭令的大丞相侯景。
Thumbnail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人能夠享有「戰神」的美名? 會打仗,打得好,打得漂亮的人,很多。大家多半也有自己的渾號。 兵聖孫武。 殺神白起。 霸王項羽。 兵仙韓信。 日本人認可呂布,不過一般中國文化下的群眾,是不太能接受呂布的。 但在魏晉南北朝期間,也有一個被公認可以角逐戰神稱號的南人。 陳慶之。
Thumbnail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人能夠享有「戰神」的美名? 會打仗,打得好,打得漂亮的人,很多。大家多半也有自己的渾號。 兵聖孫武。 殺神白起。 霸王項羽。 兵仙韓信。 日本人認可呂布,不過一般中國文化下的群眾,是不太能接受呂布的。 但在魏晉南北朝期間,也有一個被公認可以角逐戰神稱號的南人。 陳慶之。
Thumbnail
魏晉南北朝的故事,當真是說之不盡。 這個混亂的年代,與其說英雄輩出,不如說是觀念不斷翻新。 套路中的不套路,加上願意深研的人少,魏晉南北朝的一些事情,往往是創作的優秀題材與來源。 不過在這些知名的不知名的人物中,有個人我一直沒有去提到。 他在政治界的影響力不大,但對於後世文學影響深遠。 編書。
Thumbnail
魏晉南北朝的故事,當真是說之不盡。 這個混亂的年代,與其說英雄輩出,不如說是觀念不斷翻新。 套路中的不套路,加上願意深研的人少,魏晉南北朝的一些事情,往往是創作的優秀題材與來源。 不過在這些知名的不知名的人物中,有個人我一直沒有去提到。 他在政治界的影響力不大,但對於後世文學影響深遠。 編書。
Thumbnail
魏晉南北朝,有著許許多多的短命王國、王朝。其中的領導者,寶座通常也坐不了太久。 在位期間最長的,就是南梁武帝,蕭衍。 也許有更多人是從達摩故事中,認識這個崇佛皇帝的。 「朕即位已來,造寺寫經不可勝記,有何功德?」 達摩回曰:「並無功德。」 創立南梁朝的蕭衍,本是前朝蕭齊宗室。 什麼妖孽你看看。
Thumbnail
魏晉南北朝,有著許許多多的短命王國、王朝。其中的領導者,寶座通常也坐不了太久。 在位期間最長的,就是南梁武帝,蕭衍。 也許有更多人是從達摩故事中,認識這個崇佛皇帝的。 「朕即位已來,造寺寫經不可勝記,有何功德?」 達摩回曰:「並無功德。」 創立南梁朝的蕭衍,本是前朝蕭齊宗室。 什麼妖孽你看看。
Thumbnail
魏晉南北朝,產生了二十幾個王國,政權更迭不休的亂世。同時也是中國史上異樣精彩的時代。 它沒有三國那樣史料單純,也沒有戰國那樣難以考證。 亂世帶來的文學、史學、哲學宗教的蓬勃發展,透過文物流傳至今,當屬魏晉南北朝最為豐碩。 從曹丕篡漢之後的三百多年間,堪稱盛世的兩大時期,都出現在北朝。 共治的意思。
Thumbnail
魏晉南北朝,產生了二十幾個王國,政權更迭不休的亂世。同時也是中國史上異樣精彩的時代。 它沒有三國那樣史料單純,也沒有戰國那樣難以考證。 亂世帶來的文學、史學、哲學宗教的蓬勃發展,透過文物流傳至今,當屬魏晉南北朝最為豐碩。 從曹丕篡漢之後的三百多年間,堪稱盛世的兩大時期,都出現在北朝。 共治的意思。
Thumbnail
南朝有四,宋齊梁陳。 篡宋立齊者,名蕭道成。 蕭氏,是宋初第一大外戚屬家族。 蕭道成憑著自己善戰的本領,在家族中竄起。更於劉宋宗室內鬥中,取得宋明帝信任,擔任了顧命大臣。 當時的宗室親王,官拜太尉的劉休範不爽,就起兵造反了。叛軍直逼劉宋首都建康。 嚴格來說,蕭道成當時本是禁軍統領之一。 還真的有。
Thumbnail
南朝有四,宋齊梁陳。 篡宋立齊者,名蕭道成。 蕭氏,是宋初第一大外戚屬家族。 蕭道成憑著自己善戰的本領,在家族中竄起。更於劉宋宗室內鬥中,取得宋明帝信任,擔任了顧命大臣。 當時的宗室親王,官拜太尉的劉休範不爽,就起兵造反了。叛軍直逼劉宋首都建康。 嚴格來說,蕭道成當時本是禁軍統領之一。 還真的有。
Thumbnail
蕭道成,南齊太祖高皇帝是也。 這絕對是一個妙人,你從他對自己出生來歷的考證就知道了。 蕭道成自稱漢初三傑蕭何之後,又在家譜上追至西漢麒麟閣功臣蕭望之。問題是人家《漢書》都沒有這個資料。 而且,蕭道成也並非蕭望之祖籍的山東蘭陵人。 蘭陵本縣,西晉置郡。 戰爭是會加速人類進化的。 為什麼呢?
Thumbnail
蕭道成,南齊太祖高皇帝是也。 這絕對是一個妙人,你從他對自己出生來歷的考證就知道了。 蕭道成自稱漢初三傑蕭何之後,又在家譜上追至西漢麒麟閣功臣蕭望之。問題是人家《漢書》都沒有這個資料。 而且,蕭道成也並非蕭望之祖籍的山東蘭陵人。 蘭陵本縣,西晉置郡。 戰爭是會加速人類進化的。 為什麼呢?
Thumbnail
受過中華教育的,通常都會去背誦中國朝代表。 但還真不是每個老師的朝代表,都長一樣的。 有人背「唐虞夏商周,秦漢三國晉」。 也有人背「堯舜夏商周,春秋戰國秦」。 亂世是什麼? 亂世中的正統又是什麼? 南北朝這段,有人只背「南北朝」,也有人記著「宋齊梁陳」,不過我好像沒看過有人背「魏齊周隋」的。
Thumbnail
受過中華教育的,通常都會去背誦中國朝代表。 但還真不是每個老師的朝代表,都長一樣的。 有人背「唐虞夏商周,秦漢三國晉」。 也有人背「堯舜夏商周,春秋戰國秦」。 亂世是什麼? 亂世中的正統又是什麼? 南北朝這段,有人只背「南北朝」,也有人記著「宋齊梁陳」,不過我好像沒看過有人背「魏齊周隋」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