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番外篇-異域之吐谷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吐谷渾是一個特別的國家。根據他們自己的說法,他們的國王,來自現今中國的東北地方。
而這個國家,則大約在今天青海一帶。
這是已經超越遊牧民族移動常識的遷徙。
事實上,我希望大家對這個說法表示存疑。
吐谷渾跟中國的接觸,始於五胡時期的前秦。前秦與慕容大燕並立,分治北方。後來前秦雖滅燕一統,但不久後在與東晉的淝水之戰大敗,分崩離析。
慕容大燕後人並起,各自立新燕國。
在這個時期,宣稱自己是慕容大燕的一份子,對於進入中國撿一些便宜,是有利可圖的。
吐谷渾的始祖,名叫吐谷渾。
據稱是慕容大燕創始者,第一個為自己命名為慕容的「若洛廆」弟弟。
他們還說,若洛廆是嫡子,吐谷渾是庶長兄,所以當時由若洛廆繼承部族。這很大程度坐實「迎合中國」的說法。
兩人因為各自部落中的馬相鬥而鬧翻,吐谷渾遂決定遠走他鄉,來到了青海。
這邊主要是羌人的居住地,那自從周朝以後,羌人跟漢人的交流就很頻繁。
吐谷渾死後,他的子孫因為有讀了漢人書,看到古代有以「王父字為氏」的習俗,所以決定把部族命名為吐谷渾,跟中國地區展開更密切的交流。
我坦白說我不知道中國哪本書有寫到這個,也不是就此否定啦。不過有趣的是,北歐國家跟俄羅斯都有類似的習俗。
事實上,慕容是鮮卑的一支,而在中國創立北魏的拓跋氏,很可能就是從俄羅斯一帶下來的。
你說吐谷渾到底是不是鮮卑呢?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吐谷渾一開始出現在中國歷史上,就是漢化很深的異族。他們沒有奇怪的官職名稱,直接就是長史、司馬、將軍。對中文的辨識能力也很強。
不管是鮮卑慕容部還是羌族,在東晉初年的漢化水準,有這麼高也算是正常的。
他們同時也保留著鮮卑族的一些傳統,比方父親死了,兒子要接收父親的妻子。哥哥死了,弟弟要接收哥哥的妻子。
這個從匈奴到鮮卑到柔然到突厥,草原四大帝國都有這樣的習俗。
羌人倒是沒聽過有這招的。
吐谷渾的兒子,叫做吐延,自號項羽,每天都想著要去中國爭雄。結果就被下屬的羌人酋長給刺殺了。
吐延的兒子叫葉延,也就是傳說中決定自此以吐谷渾為氏族名的首領。所以此後他的子孫,就沒有在名字裡面用父親名字的情況了。
葉延又傳了兩代,大概一百年左右,進入了前秦敗亡期。
當時的首領跟西秦,鮮卑乞伏部進行合作,這才是比較正規的記錄起始點,前面說是史前時代都不為過。
但等到這個首領過世,他的兩個兒子突然就著猴了。他們表示南朝才是真中國,老子要跟你們打,打打打。
很有趣的是,《晉書》不記因果,《魏書》倒是說了,吐谷渾打著打著,就派人去跟劉宋結盟了。
於是,吐谷渾展開了南北交好的蝙蝠生涯,有興趣可以參考【花木蘭篇】
值得注意的是,當他們正式跟南朝往來的時候,也就是他們廢除嫡長子制的開始。
兄終弟及制正式發動。
時間來到西元480年後,北魏孝文帝時代,吐谷渾透過幾十年來的雙方討好,逐漸聚積了財富。
於是決定跟北魏當好朋友。
這樣講難懂,我們說明一下。
當時,吐谷渾首領「度易侯」出兵攻打絲路南線的城池。而北魏孝文帝下令說,讓給你們,但你們要幫忙管理。
突然,吐谷渾成了絲路一個小盤商。
可光經營收過路費,沒什麼賺頭啊,而且這裡是南線最南端,坦白說不是很盛行的路線。
不過,吐谷渾有名產:青海驄。
據說他們就像過去的大宛人一樣,會在冬天青海結冰時,把母馬送到海上的小島,隔年再來回收。
而這一年懷孕的母馬,都會生下精良的小馬。
除此之外,氂牛也是青海一寶。
《不丹是教室》有演,可以了解一下,不再贅述。
再說一次,吐谷渾日漸富有起來,但度易侯的兒子,卻對北魏敬意有限,很多行為都不符禮儀。
這跟之前說他們很精通漢文化頗有衝突。
其實這裡有點小祕密,要靠互現法來了解。就在度易侯成為絲路小盤商的隔年,北魏孝文帝的本紀上有一記事:「白蘭王吐谷渾翼世以誣罔伏誅」
之前,度易侯的爸爸,就帶部族住在白蘭。
我想可以簡單理解成,翼世跟度易侯是白蘭吐谷渾的分裂。
分成了兩支,而北魏孝文帝決定拉攏其中一支,並且出兵討伐另一支。
度易侯這支有點「番」,但在孝文帝恩威並施之下,終於慢慢的穩定下來……
可當我們打開南朝史書,就會發現,度易侯的繼承人,同樣不只一支。
歸順北朝的,名叫伏連籌。
歸順南朝的,則叫休留代。
伏連籌在北朝手中,經營著隴西絲路的一座小城。
休留代則在益州四川的旁邊,受南朝封為河南王,與益州通商。
更有趣的是,伏連籌對北魏經常進貢「犛牛蜀馬及西南之珍」。休留代則每幾年會為南朝獻上「赤舞龍駒」。
這馬可是會跳舞的。
說到底,這些年的吐谷渾還是蝙蝠,只是這個功力又精深了一層。之前是搞到南北朝都知道他們弄鬼,要派兵討伐。現在南北朝都當他們是寶。
但隨著北魏逐漸衰敗,內亂四起,伏連籌最終還是決定關閉與北魏的往來。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表徵,要跟接下來的事件一起看。
一開始,伏連籌還試圖救援北魏邊鎮,但他明白到事情不是那樣簡單,才決定退出。
由於通商中止,伏連籌的兒子就變成以打劫來維持國家。
也就是北魏之所以崩盤,跟六鎮之亂引爆絲路斷絕有相當的關係。
吐谷渾只是其中之一。
打劫是北魏側的看法,對吐谷渾來說,更可能是把絲路南線的終端接到自己這邊來。
換句話說,在中國陷入南北三國混戰期的同時,正是吐谷渾大肆發展,成為近中國地區次於霸主柔然的時刻。
柔然的霸權,很快遭到了突厥的挑戰。
吐谷渾的首領夸呂,也很快就知道,突厥與西魏之間的關係。
還記得西魏宇文泰派遣使者進入絲路,給盤商們發牌嗎?
吐谷渾也大約在這時候,恢復了與中國北朝的往來。但夸呂並沒有打算放棄獨佔的利益。
西元553年,南朝侯景之亂去到尾聲,宇文泰趁隙入侵蜀漢。這也讓他明白了,吐谷渾的全貌。
四月,宇文泰點四萬騎兵,威壓吐谷渾邊境,要求夸呂臣服。
當益州蜀漢也被封鎖,即使吐谷渾能拿到絲路的商品,也沒辦法避開北朝擔當終端了。
夸呂決定投降,但蝙蝠的本性,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
西魏涼州刺史「史寧」發現,吐谷渾派出使節團,從北方繞行前往北齊。史寧嚴密監視路線,趁吐谷渾大隊返回時襲擊了他們。
「獲其僕射乞伏觸扳、將軍翟潘密、商胡二百四十人,駝騾六百頭,雜彩絲絹以萬計。」
對政治而言,官員是重要的。但其實後面的「商胡」跟商品,更重要。
魏晉南北朝的尾聲,從這裡完全為我們展現了,國與國之間重要的,再不是人口與土地資源的爭奪。
外交,也不僅是以作戰為基礎。
大貿易時代,在歐亞大陸上,已經完全展開。所以興,所以滅,重要的根本不是國仇家恨,民族之爭。
所以,接下來的故事是什麼呢?
當突厥取代柔然,要接管整個絲路東段的時候,跟吐谷渾的決戰,就是不可避免的。
那我們也很明顯知道,西魏跟突厥比較要好。
突厥木汗可汗就跟西魏說,借個過,我要去跟吐谷渾打一架。
宇文泰不玩三角關係,中國境內的三角關係就讓他頭疼了二十幾年,絲路貿易,還是先求穩定。
隨即令史寧跟木汗一起出動。
兩國聯合軍容盛大,吐谷渾馬上就發現了,將前線都撤走。
木汗是來搶劫的,找不到人打有點生氣,打算把網灑下去再說。史寧卻建議他,直搗黃龍便可。樹倒了,猢猻就散了。
可汗表示懂。
可汗不是集權皇帝,是共主天子。
木汗也只是突厥的「One of 可汗」,他很清楚,吐谷渾跟他們一樣,是由多個部族小國所聯合而成。
打倒盟主,絕對有效,史寧是對的。
木汗跟史寧分頭進擊,西魏負責首都,突厥直撲陪都。一國多都,始自於東漢,頂峰於曹魏,南北朝已經是近中國地區的流行了。
最大的原因也不是什麼戰爭考量,就是各地有世族有金主。能集權就是一都,不能你就乖乖的六都一起發展吧。
史寧先打敗了路上出來協防的渾娑周國,進兵吐谷渾首都。
吐谷渾很漢化的,蓋「一個」難攻不落的城池,也是搞得出來。但其實他們的族人都不是很喜歡住在城池裡。
看過日本戰過都知道,山城不是給老百姓居住工作的。
史寧翻山而來,也沒帶什麼攻城具,索性虛晃兩招,開始撤退。
吐谷渾守軍大喜,開門追擊。沒想到史寧早已安排伏兵,一邊回頭迎戰,一邊派人入城搶佔。就是一個沒有水的「背水一戰」。
不過吐谷渾的老大早就逃了。
沒關係,突厥也進攻陪都,擒獲渾賀羅拔王。兩軍取得戰利品無數,回頭會合,互相友好了一番。
突厥人都說史寧是「中國神智人」。
好喔……等一下,啊夸呂呢?
嗯,沒寫夸呂被抓。
隔年,史寧回長安升官,夸呂就襲擊了涼州。大勝中國史書就給你很多細節,大敗就沒有。只知道新刺史被吐谷渾軍給殺了。
這時宇文泰剛死,北周新建,執政的宇文護隨即派出新貴賀蘭祥去討伐。
重點是,奪回絲路南線。
自此以後,吐谷渾在北周的記錄就不顯了。夸呂偶爾會派人來送東西,想必交易還是有的,就是盤商的資格沒了。
在北周武帝宇文邕準備伐齊之前,還讓皇太子「趁吐谷渾國內大亂」時,前來討伐。
那時北周很缺錢,來吐谷渾搶了一票是沒錯,可出兵也要花錢啊。
北周為什麼後來把吐谷渾當刷寶的地方?
根據《隋書》的說法,夸呂在位百年,一直到西元592年(隋開皇十一年)才過世。後期常常立繼承人之後,又把繼承人殺掉。
吐谷渾自涼州之戰後,也不再侵襲北周的絲路。直到隋朝建立,才又打了起來。
看不懂的時候,就看《北齊書》吧。
「後主失幷州,使開府紇奚永安告急於突厥他缽略可汗。及聞齊滅,他缽處永安於吐谷渾使下。」
蝙蝠啊,永遠都是蝙蝠。
這邊很明確告訴我們,在北周滅齊時,吐谷渾根本就是突厥底下的。也就是涼州之戰後,北周奪回絲路南線沒錯。但絲路的大總管是誰?
突厥。
吐谷渾不領北周的牌,領突厥的就可以了。
而吐谷渾傳,也再次提醒了我們一件重要的事情。
自匈奴以來就是如此。
草原民族,不是大一統王朝。突厥下面有好幾個可汗,立場不一,行動也未必要受到大可汗的管制。
吐谷渾下面也有好幾個王。在最後北周跟吐谷渾保持和平的期間,也有兩個吐谷渾王選擇投降北周。
正因如此,異族的國際關係與動態是反覆無常的。
「我跟他缽可汗談好盟約啦,你怎麼打我呢?」
打你的是木汗可汗啊。
而突厥之所以能建立超越過去匈奴、鮮卑、甚至柔然的巨大汗國,很明顯就是因為他們在改變對於「其他可汗」的控管。
魏晉南北朝的起點,始自草原民族的剽悍,混入了漢人的文明。然其終點,終究是把漢人的文明,注入到草原民族的血液當中。
那也不過,是從中國看出去的角度。
拉遠一點說,這些異域絲路盤商,所受到的文化滋養,是同時來自於東方西方南方北方的。
新的時代,新的國際觀。
將隨著千年之路,帶我們走向更遠的地方。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1會員
91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西元184年,黃巾之亂爆發,掀開了三國時代的序幕。 亂世,持續了超過三百年。雖然中間西晉一度完成大一統政府,但很快就敗亡了。 五胡十六國,南北朝。 在西元524年時,南北三國再次登場,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三國鼎立,局勢變化萬千,終於從其中一角的潰敗,迎來了中國再次一統的契機。
在中國浩浩蕩蕩數千年歷史中,有如繁星點點那樣多的帝皇王公貴族。 這東西統稱為爵位。 只有非常少數的人,能夠以封爵名行於後世。 比如楚霸王,專指項羽。 即使強如關羽,諸葛亮。漢壽亭侯跟武侯也不會成為他們的代名詞。 而「蘭陵王」,也是高長恭專屬的。 《蘭陵王入陣曲》。
小時候讀中國歷史,一定會要求我們知道國仇家恨。對大中國來說,外圍總是有著邪惡的侵略者。 從匈奴,到鮮卑。從鮮卑,到突厥。從突厥,到契丹,到女真,到蒙古……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對,這些邪惡的侵略者,至少都在中國北方建立過王朝,統治過中國人。 這是教育,不是歷史。
秦漢魏晉南北朝。 秦漢三國晉。 東漢末年,有一個三國時代。因晉承魏統,一統天下,故又稱魏晉,不說三國。 而南北朝末年,同樣勢分三國。 隋承周統,一統天下。 所以,南北三國的史書,只有《周書》是以正史規格寫成。 另外兩國就跟「國志」差不多。 差別在哪呢?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朝代,有一定年紀的甚至應該都背誦過。每個老師的口訣不同,所以也多少有些差異。 唐虞夏商周,秦漢魏蜀吳。 晉漢趙燕秦,南宋齊梁陳。 北魏齊周隋,大唐歸一統。 梁唐晉漢周,宋元明清終。 通常不會有老師教你背「晉漢趙燕秦」那段啦。 不過,這些朝代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呢?
北周從頭到尾,不過24年,其中有15年都是宇文護在大位。禰羅突親政約6年,死後3年楊堅篡掉。 我們有幾個選擇。 一是宇文泰建立的體制太過強大,二十年不衰。諸葛亮死後劉禪也可以玩二十年沒問題。 二是宇文泰建立,宇文護打下家底,禰羅突揮霍殆盡,於是國滅。 如果是這樣,楊堅不可能統一天下。
西元184年,黃巾之亂爆發,掀開了三國時代的序幕。 亂世,持續了超過三百年。雖然中間西晉一度完成大一統政府,但很快就敗亡了。 五胡十六國,南北朝。 在西元524年時,南北三國再次登場,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三國鼎立,局勢變化萬千,終於從其中一角的潰敗,迎來了中國再次一統的契機。
在中國浩浩蕩蕩數千年歷史中,有如繁星點點那樣多的帝皇王公貴族。 這東西統稱為爵位。 只有非常少數的人,能夠以封爵名行於後世。 比如楚霸王,專指項羽。 即使強如關羽,諸葛亮。漢壽亭侯跟武侯也不會成為他們的代名詞。 而「蘭陵王」,也是高長恭專屬的。 《蘭陵王入陣曲》。
小時候讀中國歷史,一定會要求我們知道國仇家恨。對大中國來說,外圍總是有著邪惡的侵略者。 從匈奴,到鮮卑。從鮮卑,到突厥。從突厥,到契丹,到女真,到蒙古……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對,這些邪惡的侵略者,至少都在中國北方建立過王朝,統治過中國人。 這是教育,不是歷史。
秦漢魏晉南北朝。 秦漢三國晉。 東漢末年,有一個三國時代。因晉承魏統,一統天下,故又稱魏晉,不說三國。 而南北朝末年,同樣勢分三國。 隋承周統,一統天下。 所以,南北三國的史書,只有《周書》是以正史規格寫成。 另外兩國就跟「國志」差不多。 差別在哪呢?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朝代,有一定年紀的甚至應該都背誦過。每個老師的口訣不同,所以也多少有些差異。 唐虞夏商周,秦漢魏蜀吳。 晉漢趙燕秦,南宋齊梁陳。 北魏齊周隋,大唐歸一統。 梁唐晉漢周,宋元明清終。 通常不會有老師教你背「晉漢趙燕秦」那段啦。 不過,這些朝代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呢?
北周從頭到尾,不過24年,其中有15年都是宇文護在大位。禰羅突親政約6年,死後3年楊堅篡掉。 我們有幾個選擇。 一是宇文泰建立的體制太過強大,二十年不衰。諸葛亮死後劉禪也可以玩二十年沒問題。 二是宇文泰建立,宇文護打下家底,禰羅突揮霍殆盡,於是國滅。 如果是這樣,楊堅不可能統一天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蜀國的古代故事,涉及從天上掉下來的男子杜宇和復活的楚國男子鱉靈,以及他們的歷史背景。文章同時探討了三星堆文明的獨特性,指出其與傳統黃河流域文明的不同,強調了川蜀地區的文化重要性,並提及三星堆出土文物及其與臺灣的貿易關係。故事和考古發現讓人對古代中國的文明多樣性有了更深的瞭解。
Thumbnail
大家可能聽過,隋唐之時,北方草原,有一個超級霸主:突厥汗國。儘管又分裂為東西突厥汗國,兩大汗國仍然十分強大。大唐與突厥於北亞、中亞的爭霸,於是成為七世紀政治、軍事歷史的一大主軸。 不過,突厥作為當時草原上的超級霸主,移動範圍極為廣泛。他們向西移動,最遠直抵高加索山脈和黑海沿岸。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們
Thumbnail
蒙兀兒帝國皇帝初代目,巴卑爾先生。他家世顯赫:父系是曾經稱霸中亞的帖木兒帝國直系。母系是黃金家族成吉思汗的直系後裔。巴卑爾也長期以「帖木兒後裔」和「黃金家族宗親」為政治號召。 但跟漂亮的家族背景相比,巴卑爾年輕時代的政治前景十分慘淡。首先,「帖木兒後裔」和「黃金家族宗親」的人數很多,所以這個招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在唐朝安史之亂的時候,唐朝讓郭子儀向北方回鶻汗國借兵,才順利平定安史之亂的故事? 這個曾強盛一時的遊牧帝國,其使用的語言回鶻語雖然已經滅亡,但在今日還有一個跟它關係很近的子孫——並不是維吾爾語,而是在甘肅的裕固人使用的西部裕固語。 今日維吾爾人居住的地區與回鶻汗國的繼承國家,
Thumbnail
話說桓帝時期有黃星現於楚、宋分野,有個叫殷馗的風水士說:「五十年後當有真人起於梁、沛之間,其鋒不可當。」 後來這片地方被證實了,是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 中國的疆域非常廣大,但有一個小區域卻特別有意思,這塊地方誕生了三個主導中國歷史大方向的開國之君。 劉邦起於沛縣,主導開創了兩漢四百年的風風
Thumbnail
159年段熲剛剛上任後,就帶著護羌校尉本部軍和湟中義從羌共一萬二千騎出征了。 在這裡,要著筆墨說下這些年平羌的戰役都是啥兵種打的了。 比如說段熲這回帶的「湟中義從羌」是個啥? 湟中,是指地名。 義從,是指少數民族僱傭兵。 羌,是指民族。 這個部隊最早是叫「湟中義從胡」的,當年大月氏被匈奴
Thumbnail
那位和隗囂擦身而過的人,叫做竇融,扶風平陵豪族。 竇融來頭很大,七世祖竇廣國是文帝妻大名鼎鼎黃老培訓班校長的竇太后之弟,封章武侯。 竇融家世代為官,到了王莽攝政的時候,竇家成功轉舵擁抱新時代。 竇融在不換思想就換人的新組織中,旗幟鮮明,立場堅定,擁護聖人領導,然後作為強弩將軍司馬,東擊反莽義軍
Thumbnail
不分古今中外,談到遊牧民族,「野蠻」應該可以說是第一個從腦中冒出的形容詞,而這個刻版印象的來源,應該是來自於十三世紀征服歐亞的蒙古帝國,這個同時打敗中國與歐亞諸國的大帝國,不但讓西方人聞之色變(甚至以「黃禍」來形容它),連中國人也是以「異族」「韃子」視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蜀國的古代故事,涉及從天上掉下來的男子杜宇和復活的楚國男子鱉靈,以及他們的歷史背景。文章同時探討了三星堆文明的獨特性,指出其與傳統黃河流域文明的不同,強調了川蜀地區的文化重要性,並提及三星堆出土文物及其與臺灣的貿易關係。故事和考古發現讓人對古代中國的文明多樣性有了更深的瞭解。
Thumbnail
大家可能聽過,隋唐之時,北方草原,有一個超級霸主:突厥汗國。儘管又分裂為東西突厥汗國,兩大汗國仍然十分強大。大唐與突厥於北亞、中亞的爭霸,於是成為七世紀政治、軍事歷史的一大主軸。 不過,突厥作為當時草原上的超級霸主,移動範圍極為廣泛。他們向西移動,最遠直抵高加索山脈和黑海沿岸。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們
Thumbnail
蒙兀兒帝國皇帝初代目,巴卑爾先生。他家世顯赫:父系是曾經稱霸中亞的帖木兒帝國直系。母系是黃金家族成吉思汗的直系後裔。巴卑爾也長期以「帖木兒後裔」和「黃金家族宗親」為政治號召。 但跟漂亮的家族背景相比,巴卑爾年輕時代的政治前景十分慘淡。首先,「帖木兒後裔」和「黃金家族宗親」的人數很多,所以這個招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在唐朝安史之亂的時候,唐朝讓郭子儀向北方回鶻汗國借兵,才順利平定安史之亂的故事? 這個曾強盛一時的遊牧帝國,其使用的語言回鶻語雖然已經滅亡,但在今日還有一個跟它關係很近的子孫——並不是維吾爾語,而是在甘肅的裕固人使用的西部裕固語。 今日維吾爾人居住的地區與回鶻汗國的繼承國家,
Thumbnail
話說桓帝時期有黃星現於楚、宋分野,有個叫殷馗的風水士說:「五十年後當有真人起於梁、沛之間,其鋒不可當。」 後來這片地方被證實了,是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 中國的疆域非常廣大,但有一個小區域卻特別有意思,這塊地方誕生了三個主導中國歷史大方向的開國之君。 劉邦起於沛縣,主導開創了兩漢四百年的風風
Thumbnail
159年段熲剛剛上任後,就帶著護羌校尉本部軍和湟中義從羌共一萬二千騎出征了。 在這裡,要著筆墨說下這些年平羌的戰役都是啥兵種打的了。 比如說段熲這回帶的「湟中義從羌」是個啥? 湟中,是指地名。 義從,是指少數民族僱傭兵。 羌,是指民族。 這個部隊最早是叫「湟中義從胡」的,當年大月氏被匈奴
Thumbnail
那位和隗囂擦身而過的人,叫做竇融,扶風平陵豪族。 竇融來頭很大,七世祖竇廣國是文帝妻大名鼎鼎黃老培訓班校長的竇太后之弟,封章武侯。 竇融家世代為官,到了王莽攝政的時候,竇家成功轉舵擁抱新時代。 竇融在不換思想就換人的新組織中,旗幟鮮明,立場堅定,擁護聖人領導,然後作為強弩將軍司馬,東擊反莽義軍
Thumbnail
不分古今中外,談到遊牧民族,「野蠻」應該可以說是第一個從腦中冒出的形容詞,而這個刻版印象的來源,應該是來自於十三世紀征服歐亞的蒙古帝國,這個同時打敗中國與歐亞諸國的大帝國,不但讓西方人聞之色變(甚至以「黃禍」來形容它),連中國人也是以「異族」「韃子」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