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黑色的歌》—未成熟的文字與年輕的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黑色的歌》(Czarna Piosenka)為波蘭詩人辛波絲卡(Wisława Szymborska)留下的最後一本詩集,於2012年逝世後發行出版,台灣譯本由林蔚昀翻譯,其中收錄了詩人年輕時期的作品,以青澀的文字寫下對家國的熱愛與細微事物的體察,也穿插著成熟時期相近主題的詩篇,宛如年輕的少女與年長的女士相隔時空進行對話與呼應。

raw-image

淺顯的文字,熾熱的心

raw-image



辛波絲卡的文字永遠充滿一股力量,平淡的文字下挑撥著所有的心臟,不論是矛盾、反諷、悖論都一層層地在她的筆下揭開事物另一面的容貌,對於生命的追索、死亡意象的開拓,其詩最常以戰爭為主題,所有創作不過350首詩,依舊成為波蘭最受歡迎的詩人,也同時是199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黑色的歌》也收錄了辛波絲卡最耳熟能詳的作品〈越南〉(《開心果》,1967):

女人,妳叫什麼名字?───我不知道。
妳何時生,從何處來?───我不知道。
妳為什麼在地上挖洞?───我不知道。
妳在這裡躲了多久?───我不知道。
妳為什麼咬我的無名指?───我不知道。
妳不知道我們不會傷害妳嗎?───我不知道。
妳站在誰那一邊?───我不知道。
現在是戰爭妳必須做出選擇。───我不知道。
妳的村子還在嗎?───我不知道。
這些是妳的孩子嗎?───是的。

辛波絲卡的文字簡明易懂,常以對話、呼告的敘事手法,以疏離淡漠的口吻表達出駭人戰爭場面,她所描寫的通常只是細微的卻足以撼動人心,〈越南〉中沒有一句話描述戰爭的酷烈,但是也沒有一句話不是在說戰爭的慘烈,辛波絲卡的文字是冰冷卻雪亮通透的,內含著對世間澆不熄的情感。

辛波絲卡永遠關注人間,注視人們所做出的抉擇,然後寫詩。

以〈自我分割〉、〈劇場印象〉推薦

詩,看詩,讀詩。

詩不一定會讀到腦袋裡,也不一定會與你的過往、經歷、感受起化學反應,所以即使詩短,也少有人讀詩,更少有人回應,但是筆者仍然欲推薦鍾愛的詩作。

第一首〈自我分割〉(《萬一》,1972年):

遇到危險時海參會把自我分成兩半:
一半給世界吃掉,
一半逃跑。

它決絕地把自我切割成災難與救贖,
罰金和獎品,過去及未來。

在海嵾身體的中間展開了一個深淵,
也立刻出現了兩個彼此陌生的邊緣。

在一個邊緣上死亡,另一個有生命。
一邊是絕望,一邊是撫慰。

如果有天平,托盤不會移動。
如果正義存在,那這就是了。

該死幾次就死幾次,但不要過頭。
倖存的那部分,也可以在需要範圍內再生。

我們會自我分割,喔沒錯,我們也是。
只是我們把自己分成身體和破碎的低語。
身體和詩。

一邊是喉嚨,一邊是輕盈、
很快就沉默的笑聲。

這邊是沉重的心靈,那邊是non omnis moriar*,
這三個字像三根羽毛讓人飛起。

深淵沒有把我們分開。
深淵將我們包圍。

*non omnis moriar: 拉丁文,意謂「人有一死,精神永存。」

〈自我分割〉裡,人也會像是海參一樣自我分裂——雖然海參是吐出自我的內臟——分裂成身體和低語,身體與頭腦。村上春樹於2009年耶路薩冷文學獎的演講上說:

我會永遠站在「雞蛋」的那方。

我們存在的世界充滿著為了維繫社會秩序的體制、習俗、規範與法律,在這個充滿了「牆」的世界,我們的身體可以屈服,但是心不能。即使人就像被擲向高牆的雞蛋一樣、即使粉身碎骨而被深淵包圍,在雞蛋被打破的那一刻高喊:

non omnis moriar.

raw-image

第二首〈劇場印象〉:

悲劇中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第六幕:
戰場上的死人都復活了,
忙著整理假髮,戲服,
把胸口的刀拔出來,
脖子上的繩結扯下,
再活人之間排排站好,
面向觀眾,

單獨謝幕和集體謝幕:
把蒼白的手放在心臟的傷口上,
自殺的女人屈膝行禮,
被砍頭的人也微微頷首。

成雙成對謝幕:
憤怒與溫和手勾著手,
犧牲者愉快地看著膾子手,
反叛者毫無怨尤地走在暴君身旁。

金色的鞋尖踩在永恆上。
脫下帽子將道德揮開。
不正確的慾望,準備好明天要重頭再來一遍。

早在第三幕、第四幕、幕與幕之間
死去的人這時候也魚貫而入。
失蹤者亦奇蹟似地歸來。
一想到這些人一直在幕後耐心等待,
沒有把戲服脫下,
沒有把口紅擦掉,
這就比冗長無聊的悲劇還感動我。

但是真正的高潮是在落幕那一瞬間,
以及從縫隙底下還可以看到的事:
一隻手匆忙地伸出接過花束,
另一隻手握住已放下的劍。
而第三隻隱形的手,直到這時才
盡了它的義務:
緊緊掐住我的脖子。
raw-image

也許會有人認為〈劇場印象〉很荒謬,戲裡戲外本就是分開的個體,何必混為一談?但是,要如何區別那一道布幕呢?如果它是隱形,抑或是一種象徵?

我們能分清楚演戲與現實嗎?可是又為何總說「戲劇源自於生活」呢?如果沒有布幕,是不是正如詩中所言:反叛者會與暴君手拉手、膾子手會擺正犧牲者的頭顱、死者會和生者一起跳舞,諷刺與超現實的場景正是辛波絲卡擅長的。

我們對於現實的判斷,只取決於一道布幕。

小結

辛波絲卡的筆下總是以冷靜自持的目光關注一切,越是細微不經意的事情,總會被提出來而發人深省。早期的作品著重家國的熱血情感,中晚期作品富含歷練與智慧,常以一語道破的詩作引人深思。

若是厭煩充滿比喻、暗喻與抽象化的文字,可以試著閱讀辛波絲卡的《黑色的歌》與其它翻譯詩作《辛波絲卡.最後》。


*歡迎給我一些Like回饋喔,這會成為我寫作的動力,如果留下流言就更好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類行為觀察室
2會員
12內容數
歡迎來到人類行為研究室,我們致力鑽研人類在社會中的表現行為與思維模式,我們研究的問題也可能是你的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近日,有關舍利子的新聞,吵得沸沸揚揚,此起彼落。到底大師火化後,會不會出現?不光是修道人,眾人也屏息以待,靜觀其變。要是沒有,怎麼辦?不過,沒關係,大師早就預設防火牆,生前斷言根本不會有舍粒子。屆時,不管有沒有,都有一套說詞。 面對佛家的儀式,作家不妨自創另類儀式。也就是說,自己創造「舍利子」。儀式
Thumbnail
近日,有關舍利子的新聞,吵得沸沸揚揚,此起彼落。到底大師火化後,會不會出現?不光是修道人,眾人也屏息以待,靜觀其變。要是沒有,怎麼辦?不過,沒關係,大師早就預設防火牆,生前斷言根本不會有舍粒子。屆時,不管有沒有,都有一套說詞。 面對佛家的儀式,作家不妨自創另類儀式。也就是說,自己創造「舍利子」。儀式
Thumbnail
──辛波絲卡誕辰100週年── 繁中世界第一本波蘭文直譯, 收錄近百幅珍貴照片及明信片, 唯一完整傳記珍藏版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廣受全世界讀者喜愛的詩人 辛波絲卡 唯一完整傳記 從為波蘭共產黨謳歌到堅持創作自由 辛波絲卡一生的理想、愛情及生活 林蔚昀│本書譯者 ──導讀 鴻鴻|詩人 隱匿|詩人
Thumbnail
──辛波絲卡誕辰100週年── 繁中世界第一本波蘭文直譯, 收錄近百幅珍貴照片及明信片, 唯一完整傳記珍藏版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廣受全世界讀者喜愛的詩人 辛波絲卡 唯一完整傳記 從為波蘭共產黨謳歌到堅持創作自由 辛波絲卡一生的理想、愛情及生活 林蔚昀│本書譯者 ──導讀 鴻鴻|詩人 隱匿|詩人
Thumbnail
讀,吳星瑩的長詩《土裡的蚯蚓蜷曲身體以保護自己》,讓人沈默。 沈默,不是不喜歡,是種消化的表現,因為尚在咀嚼、反思,還沒能對治「既同意又抗拒」的感受。我喜歡詩中的直白,內容中所提及的矛盾,從來都存在,就像知道世界不止有黑白,仍舊擺脫不了慣性的制約一樣⋯⋯
Thumbnail
讀,吳星瑩的長詩《土裡的蚯蚓蜷曲身體以保護自己》,讓人沈默。 沈默,不是不喜歡,是種消化的表現,因為尚在咀嚼、反思,還沒能對治「既同意又抗拒」的感受。我喜歡詩中的直白,內容中所提及的矛盾,從來都存在,就像知道世界不止有黑白,仍舊擺脫不了慣性的制約一樣⋯⋯
Thumbnail
「在富於詩意的夢幻想像中,周遭的生活是多麼平庸而死寂,真正的生活總是在他方。」
Thumbnail
「在富於詩意的夢幻想像中,周遭的生活是多麼平庸而死寂,真正的生活總是在他方。」
Thumbnail
波蘭詩人辛波絲卡在諾貝爾文學獎得獎致辭中提到寫作的靈感,因為詩人,特別容易被人詢問什麼是靈感,或者是否真有突如其來的靈感? 他們的好奇心會克服工作中的失敗與困難,一大堆新的疑問會從他們解決過的問題中產生,因此,不管靈感是什麼,它來自於接連不斷地「我不知道」。 我的閱讀旅程─誠品20週年慶特展
Thumbnail
波蘭詩人辛波絲卡在諾貝爾文學獎得獎致辭中提到寫作的靈感,因為詩人,特別容易被人詢問什麼是靈感,或者是否真有突如其來的靈感? 他們的好奇心會克服工作中的失敗與困難,一大堆新的疑問會從他們解決過的問題中產生,因此,不管靈感是什麼,它來自於接連不斷地「我不知道」。 我的閱讀旅程─誠品20週年慶特展
Thumbnail
辛波絲卡的文字永遠充滿一股力量,平淡的文字下挑撥著所有的心臟,不論是矛盾、反諷、悖論都一層層地在她的筆下揭開事物另一面的容貌,對於生命的追索、死亡意象的開拓,其詩最常以戰爭為主題,所有創作不過350首詩,依舊成為波蘭最受歡迎的詩人,也同時是199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Thumbnail
辛波絲卡的文字永遠充滿一股力量,平淡的文字下挑撥著所有的心臟,不論是矛盾、反諷、悖論都一層層地在她的筆下揭開事物另一面的容貌,對於生命的追索、死亡意象的開拓,其詩最常以戰爭為主題,所有創作不過350首詩,依舊成為波蘭最受歡迎的詩人,也同時是199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Thumbnail
戰爭把個體的存在感和意義先是縮到極小,用家國情懷來碾壓、代替,然後,又由於樁樁件件的悲劇,個體的意義和存在感再被立即放大,大到一個人、一個家都無法承受。
Thumbnail
戰爭把個體的存在感和意義先是縮到極小,用家國情懷來碾壓、代替,然後,又由於樁樁件件的悲劇,個體的意義和存在感再被立即放大,大到一個人、一個家都無法承受。
Thumbnail
   擺脫一般的文字傳記,擺脫只能從童年讀起的時間軸,在《辛波絲卡——拼貼人生》,我們看到了很不一樣的傳記讀法。水彩暈開的神采,讓人想起詩的語言,帶有某種事物本質的準確性,卻又涵蓋著事物周遭所有的靈光。
Thumbnail
   擺脫一般的文字傳記,擺脫只能從童年讀起的時間軸,在《辛波絲卡——拼貼人生》,我們看到了很不一樣的傳記讀法。水彩暈開的神采,讓人想起詩的語言,帶有某種事物本質的準確性,卻又涵蓋著事物周遭所有的靈光。
Thumbnail
辛波絲卡的〈這裡〉一詩我讀過無數次了,但每次讀到最後一段,我都還是會感到震撼。因為經歷過整首詩的想像之旅後,再回到原本的書桌時,我好像已經不可能用原本的眼光看待現實了。
Thumbnail
辛波絲卡的〈這裡〉一詩我讀過無數次了,但每次讀到最後一段,我都還是會感到震撼。因為經歷過整首詩的想像之旅後,再回到原本的書桌時,我好像已經不可能用原本的眼光看待現實了。
Thumbnail
「我剛才提到了靈感。被問及何謂靈感或是否真有靈感之時,當代詩人會含糊其辭。這並非他們未曾感受過此一內在激力之喜悅,而是你很難向別人解說某件你自己都不明白的事物。 好幾次被問到這樣的問題時,我也躲閃規避。不過我的答覆是:大體而言,靈感不是詩人或藝術家的專屬特權;現在、過去和以後,靈感總會去造訪某
Thumbnail
「我剛才提到了靈感。被問及何謂靈感或是否真有靈感之時,當代詩人會含糊其辭。這並非他們未曾感受過此一內在激力之喜悅,而是你很難向別人解說某件你自己都不明白的事物。 好幾次被問到這樣的問題時,我也躲閃規避。不過我的答覆是:大體而言,靈感不是詩人或藝術家的專屬特權;現在、過去和以後,靈感總會去造訪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