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書] 詩是她的傳記《辛波絲卡・拼貼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詩人⋯⋯轉向他所謂語言文字那一類的事物,接觸它們、摸索它們,他便在其中發現它們本身所具有的些微光輝以及大地、天空、水和一切造物之間所特有的親切關係。

——《沙特文學論》


對於早一個世代的沙特來說,詩人是非常特殊的存在,他認為詩人不與作家同列,而是與繪畫、雕刻和音樂「站在一邊」。也就是說,語言文字對詩人而言,不是表達的工具性符號,而是和自然、聲音、色彩一樣的「物」,「語言像草木一樣,是從地上自然長出來的自然物」。因此用圖像來閱讀詩、詩人,會不會也是一種更適合的讀法呢?

raw-image

擺脫一般的文字傳記,擺脫只能從童年讀起的時間軸,在《辛波絲卡・拼貼人生》,我們看到了很不一樣的傳記讀法。水彩暈開的神采,讓人想起詩的語言,帶有某種事物本質的準確性,卻又涵蓋著事物周遭所有的靈光。曖昧的界線,超乎邊際的想像。從墨色的黎明開啟,詩句來到詩人床沿,對話、生活,詩人有技巧地迴避來自「詩」的挑釁,在語言的湍流裡,跟著翻頁的圖像,知道詩人今天要去結婚、住進文學之家,開始新的生活。


水彩、陰影、虛構和拼貼

關於細節本身,書上說的不多,就像辛波絲卡自己也說得不多,但那無損於她生命的亮度。就像作者以淺黃色為襯底,貫串整本書。對共產主義充滿希望的那些年,背景裡透著大量的淺黃,跳躍的生命情境與思想,充斥在辛波絲卡的日常裡。她常穿的一件襯衫,就是淺黃色為底,上面點綴著紅色線條的花,在她一個人閱讀、思考的深夜裡,跳出來。

raw-image


然而一開始的等待黎明的墨色也提醒讀者,辛波絲卡所生活的世界並非太平盛世,因此亮黃色的背景裡,隱隱作祟的許多陰影,在某些關鍵時刻就會大幅顯影,像是書中引薦她入住文學之家的虛構人物柯瓦斯基,因為辛波絲卡的信念開除她,當辛波絲卡走出街道,身上的黑衣,交錯路過的暗色道路、房子,唯有她手上的盆栽是亮黃色的枝葉。旁邊的空白處拼貼出她的詩「我們是時代的孩子,這個時代是一個政治的時代」,神情黯然。

raw-image


在大量的水彩之間,作者也使用拼貼技法表現,使其更接近辛波絲卡的生命,因為辛波絲卡也同樣喜歡拼貼。剪下喜歡的事物,於是語言或圖像不再只是一個終極的用法,被剪下來之後,就嫁接為作者的意旨。書中有辛波絲卡狀似剪下他人的結婚照、有作者拼貼辛波絲卡當導演拍攝猴子(也是辛波絲卡詩裡的意象)以及其他事物的照片,甚至不只是實際上故意突兀的拼貼,也有用水彩畫出、但事實上並不存在詩人生活裡的貓,還有上述提到的「柯瓦斯基」,他們或許以某種形象出現在他們生命中,或許也只是存在她的詩中,就連最後她參加諾貝爾文學獎晚宴時,是不是真的讓坐在一旁的瑞典國王破戒抽了一口文學的煙呢?

raw-image


詩的真實是唯一的真實

是不是真相其實不重要,如果要徹底潛入詩人的形象世界,詩的真實才是身為讀者的我們唯一需要把握的。

從圖像裡我們得以看見辛波絲卡的某種真實,看見那些她珍視的情境,看見她在黑色的現實裡伸出溫柔而幽默的手。我喜歡她不說偉大,只說「詩是為了那些好心/還找得到時間、意願和一點點寧靜/來讀詩的人而寫」,同時手裡握有一手很好的同花(撲克牌)。喜歡她在險惡的政治年代裡,說著「隔天天氣晴朗/不過那些還活著的人建議攜帶雨具」,把焦慮藏在微笑裡當成戲謔,生命本來就是一場遊戲,不是嗎?

raw-image


她的笑容甜美,她詮釋愛情的方式也很甜「在同一批把手和門鈴上/他們的觸摸彼此交疊」「每個開始都只是續集/而人生之書/總是從中間讀起」,從輕微的感官交歡,到生命中的交心。這些是她生命裡深刻的火花,但她卻只願輕輕帶過。

raw-image



在台灣,閱讀辛波絲卡

最後想說一點,關於在台灣閱讀辛波絲卡的感受。似乎我們對辛波絲卡的名字知道太多,卻也對她理解得太少。從這本圖文書的延伸資料裡,我才明白,原來我們從前讀到的美麗譯詩,只有二個翻譯者,一個是不熟悉德文、但有心(好心的讀者)且本身就是優秀詩人的陳黎、張芬齡夫妻翻譯的。另外一個就是此書的翻譯者林蔚昀,從波蘭文原汁原味翻譯出來的,相較之下有些詩句沒那麼美,但可性度可能更高,畢竟詩的語言從結構和音節就開始產生了。讓我忽然覺得,我們能讀到這兩家譯文,已經是異常艱辛與豐富了。而且讀了之後,就想要更多,例如這圖文書中屢屢提到的辛波絲卡傳記。雖然從辛波絲卡的角度來說,詩已經是她的傳記了,但是從讀者的脾胃來設想,有機且美味的食物,永遠都會是第一選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字裡的大象沙龍
35會員
41內容數
閱讀像是一頭大象。步伐緩慢,卻走進心裡很深的地方;靜靜噴水,卻激起五彩想像的水花。
2024/11/21
《熱呼呼的蒸餃先生》是一本來自韓國的趣味繪本。繪本裡以蒸餃和冷凍餃的擬人化生活,粉橘的暖調和淡藍的冷色,製造熱呼呼、冷颼颼的反差感,既可以從文字上讀出趣味的萌感,又可以從視覺上得到溫度的變化。
Thumbnail
2024/11/21
《熱呼呼的蒸餃先生》是一本來自韓國的趣味繪本。繪本裡以蒸餃和冷凍餃的擬人化生活,粉橘的暖調和淡藍的冷色,製造熱呼呼、冷颼颼的反差感,既可以從文字上讀出趣味的萌感,又可以從視覺上得到溫度的變化。
Thumbnail
2024/11/07
情緒是人類身上最難理解和處理的東西,有時候簡直就像泡泡糖黏在手上,教人瞬間腦子打結、無法動彈。然而艾娃‧林斯特(Eva Lindström)描繪情緒的手法,總是教人耳目一新。
Thumbnail
2024/11/07
情緒是人類身上最難理解和處理的東西,有時候簡直就像泡泡糖黏在手上,教人瞬間腦子打結、無法動彈。然而艾娃‧林斯特(Eva Lindström)描繪情緒的手法,總是教人耳目一新。
Thumbnail
2024/06/03
《森林裡倒下了一棵樹》作者林廉恩是自己欣賞的插畫作家,書裏她重新審視如一棵樹、一隻鳥,一些日常生活中微細因素對人們造成的鉅大影響。也同時打破了大部分人輕鬆閱讀繪本的習慣,製造了許多轉折、停頓的畫面,也塑造了不同一般觀感的人物。
Thumbnail
2024/06/03
《森林裡倒下了一棵樹》作者林廉恩是自己欣賞的插畫作家,書裏她重新審視如一棵樹、一隻鳥,一些日常生活中微細因素對人們造成的鉅大影響。也同時打破了大部分人輕鬆閱讀繪本的習慣,製造了許多轉折、停頓的畫面,也塑造了不同一般觀感的人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生命之美》看似克里希那穆提的日記,但其實也是讀者重新閱讀自己生命的旅程──看著同樣的人間風景,你腦海中會閃過什麼念頭?你眼裡看著世界,但,世界可曾進到你心裡?你心裡是否裝滿了俗世的塵埃,不再明心見性,看不見大千世界之美,也看不見真相?
Thumbnail
《生命之美》看似克里希那穆提的日記,但其實也是讀者重新閱讀自己生命的旅程──看著同樣的人間風景,你腦海中會閃過什麼念頭?你眼裡看著世界,但,世界可曾進到你心裡?你心裡是否裝滿了俗世的塵埃,不再明心見性,看不見大千世界之美,也看不見真相?
Thumbnail
在梭羅的時代裡,科學界對於樹的研究還不那麼透徹,他秉持著自己的好奇心,深入徜徉於樹林之中,與樹木心意相通地共生共存,讓他提出許多超前當代認知的研究發現,並且大大影響了梭羅的人生哲學觀 — 樹雖然不能移動、不能說話,但是他們不卑不亢地屹立著,透露著最真實的自然與生命原理,給懂得欣賞的大地萬物。
Thumbnail
在梭羅的時代裡,科學界對於樹的研究還不那麼透徹,他秉持著自己的好奇心,深入徜徉於樹林之中,與樹木心意相通地共生共存,讓他提出許多超前當代認知的研究發現,並且大大影響了梭羅的人生哲學觀 — 樹雖然不能移動、不能說話,但是他們不卑不亢地屹立著,透露著最真實的自然與生命原理,給懂得欣賞的大地萬物。
Thumbnail
“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莎士比亞 神不在場發現一本突如其來、年代久遠的書,似乎有了自己的生命,每60分鐘才會開啟一次。 僅知道它一直在邀請不同的人進入,期待有人能改變什麼…這本書我們所知甚少,進去過的人,對它的說法眾說紛紜,你願意冒險進到魔書裡,接受它的邀請嗎?
Thumbnail
“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莎士比亞 神不在場發現一本突如其來、年代久遠的書,似乎有了自己的生命,每60分鐘才會開啟一次。 僅知道它一直在邀請不同的人進入,期待有人能改變什麼…這本書我們所知甚少,進去過的人,對它的說法眾說紛紜,你願意冒險進到魔書裡,接受它的邀請嗎?
Thumbnail
萬無有靈,世間有愛,《寂靜的緯線》短短數行,便將天人合一拉升至另一個維度的層次,可惜現代人不再寫情書,否則首章節對普拉薩德這般痴男的描寫,堪稱是隱晦示愛的模範楷模。儘管史瓦盧普認為自己寫的是一個愛情故事,但我讀到的遠遠不止於此,於她筆下所鋪排開來的,其實是一個浩瀚的宇宙。
Thumbnail
萬無有靈,世間有愛,《寂靜的緯線》短短數行,便將天人合一拉升至另一個維度的層次,可惜現代人不再寫情書,否則首章節對普拉薩德這般痴男的描寫,堪稱是隱晦示愛的模範楷模。儘管史瓦盧普認為自己寫的是一個愛情故事,但我讀到的遠遠不止於此,於她筆下所鋪排開來的,其實是一個浩瀚的宇宙。
Thumbnail
精神層面受外在環境影響而情感流竄的同時,藝術可以作為我們的內涵,我是這樣理解這本書的。
Thumbnail
精神層面受外在環境影響而情感流竄的同時,藝術可以作為我們的內涵,我是這樣理解這本書的。
Thumbnail
透過近於「挖出黑歷史」的方式,全書簡要地帶領讀者認識這批「詩人群」,同時揭露了詩人在「紙本」之外的另一面。當中的議題有許多延伸討論的空間,比如楚影在臉書與文學論壇間「活動模式與效果」的差異、陳允元「被遺忘的孔雀獸」究竟是「被遺忘」還是集結時的「刻意捨去」等,這些現象在網路時代都值得進一步探尋。
Thumbnail
透過近於「挖出黑歷史」的方式,全書簡要地帶領讀者認識這批「詩人群」,同時揭露了詩人在「紙本」之外的另一面。當中的議題有許多延伸討論的空間,比如楚影在臉書與文學論壇間「活動模式與效果」的差異、陳允元「被遺忘的孔雀獸」究竟是「被遺忘」還是集結時的「刻意捨去」等,這些現象在網路時代都值得進一步探尋。
Thumbnail
《行走的姿態》是語言的多聲道、視域的萬花筒,在當代日常的平凡中追索不凡。身處於紛雜的現實世界,施勁超並未放棄文學的本質,詩中不見漫天說教的控訴與過度渲染的情緒,反而適度調控口語、拿捏距離,這點在新生代詩人群中尤為難得。除了找到自己的說話方式,施勁超的詩善用括號轉換視角,在單純的文意補充、提醒吐槽之餘
Thumbnail
《行走的姿態》是語言的多聲道、視域的萬花筒,在當代日常的平凡中追索不凡。身處於紛雜的現實世界,施勁超並未放棄文學的本質,詩中不見漫天說教的控訴與過度渲染的情緒,反而適度調控口語、拿捏距離,這點在新生代詩人群中尤為難得。除了找到自己的說話方式,施勁超的詩善用括號轉換視角,在單純的文意補充、提醒吐槽之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