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是想像力跳躍發展的地方,企業提出一個構想,建構未來想像的獲利就可能吸引投資人買單,或是想像企業未來的獲利潛力,把幾年後的獲利全部納入到股價的評估,而期待一個超高的目標價,例如台積電上漲的時候,已經被喊出千元的目標價,而股價下跌的時候,營收獲利仍創高卻又想像景氣會轉弱或甚至衰退,把想像中但尚未發生的擔憂搬到市場上壓低股價,實際企業營運可能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投資人的想像力卻像經歷過一輪繁榮與衰退的景氣循環。
市場裡跳躍的想像力意味著過度樂觀與悲觀的交替,股價超漲與超跌的交替,當中則是投資人可以利用的機會與風險,前提是投資人必須要保持客觀,不能將市場過度樂觀或悲觀的想像當成真實的情境,例如今年市場氣氛已經想像著景氣衰退的情境,也許未來會衰退,但目前尚未發生,成長減緩可能讓股市出現波段修正,衰退則會是更劇烈的跌勢。
今年以來指數的跌幅達到17%,若推測景氣會衰退,跌幅可能才到半山腰,後面還有很大一段跌勢,但如果以景氣沒有衰退的波段跌幅看待,則差不多是跌幅滿足而可能止跌的位置,兩種思考判斷會是截然不同的動作,究竟投資人是面對哪一種情境?投資人是靠著媒體上各種負面新聞訊息而拼湊出景氣衰退、熊市來臨的判斷?還是另有合理的依據?
投資需要一點想像力,看到因為通膨而升息,確實應該想像到未來可能為了壓低通膨而付出經濟衰退的代價,但想像力又不能跳得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