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矽谷傳真 - 新創落地美國的關鍵

2022/06/2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如果你要進軍美國,就不要把台灣業務很忙、家人羈絆當作理由,否則美國永遠只是你的第二優先。你要打敗的對象,不是台灣的同業,而是全世界來到美國創業、募資、用人的創業者,還有那個不願跨出舒適圈的自己。
最近因為新書出版與投資業務返台一趟,除了見投資人與老朋友,也會見不少想到美國發展的創業者。除了交流在矽谷兩年半的見聞與心得,因為最近國際旅遊全面解封,近期許多台灣團隊赴美參加展會,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新創團隊如何在美國開拓市場。
其實這個問題也是我三年前決定到矽谷探訪一遭的主因。許多跟我一樣沒有出國留學與工作過的台灣人,即便在台灣有創業或投資的經驗,到底該如何進入美國的新創生態系,或者帶著產品與服務進入美國市場、創造業績,最困難的是如何在美國募資與求才。
很幸運地在我抵達矽谷的 2019 年底,也就是美國疫情爆發前的兩個月,就遇到兩個知名加速器(SkyDeck 及 500 Startups)的朋友,邀請我擔任新創導師並參與當地創業社群的實體活動,我才逐步建立在地連結。
也很幸運地,我在疫情爆發前就企畫了【矽谷為什麼】Podcast,跟節目搭檔主持人 KT 實體會面了幾次,讓我們即便從第一集就採用遠距錄音至今,並透過邀訪而認識數十位創業者、經理人與投資人的人生經歷,建立了深厚情誼與連結,並在最近集結成書。我自己從這些訪談中學習到台灣人如何在美國就業、創業與投資,並思考新創在美國落地為何困難的原因。
除了因為美國的市場巨大而複雜,更重要的是要能克服語言及文化的差距。即便矽谷已經是個充滿多元文化、多國移民的獨特區域,但要能勇於介紹自己、認識別人,並在適應美國環境的同時,還要能展現身為台灣人的優勢與強項,邀請有互補性特色的工作夥伴與顧問加入你的團隊,那麼你才有機會在美國進入市場。
這些問題總讓我不免好奇,難道我們的上一代(戰後嬰兒潮世代)或長我們五歲以上(五六年級)在美國發展的科技業前輩或創業者,當年不曾遇到嗎?直到我想通兩件事情,我才發現,核心問題不是英文或技能,而是破釜沉舟與在地經營的心態
身為台灣好幾代移民的後代,我們明明留著勇於移動、橫跨大陸的血液,卻在二十世紀末台灣經濟起飛之後,被馴化為不願出海的小國島民。再加上千禧年之後中國高速起飛,多數人把中國當成語言與台灣相同的巨大市場,一來沒有想過其實中國市場的調性與台灣完全不同,二來與美國市場與投資人漸行漸遠。加上達康股災、金融風暴與國防役實施等影響,六七年級的台灣工程師與創業者幾乎只有中國經歷、沒有美國經驗。
相較於生長於彰化鄉間、以台語為母語的我父親,成年後在台北的學術圈工作,也曾赴美留學與經常出國開會,生活環境、工作模式與社交圈的巨大差異,根本已經如同島內移民一般。在那個沒有中國市場可以去、歐美日都是好機會的年代,許多上一代無論是在海外留學、就業,或者進入外商、從事外貿,或者從鄉下移民到都市,其實都是跨出舒適圈、勇於挑戰自己與未知。

而出生在台灣經濟起飛年代的我們,即便面對科技與產業的快速變化,但基本上方便舒適的台灣生活,就是我們的舒適圈。生長、求學與就業都在台北的我,即便因為創業與投資經歷而拜訪許多國家,直到我想通了這點,才決心即便年屆中年也要到美國一闖
除了心態上的改變,新創落地美國,最重要的就是執行長必須常駐,不能用派人在美國方式,因為每一個客戶與投資人,還有你所要選擇的供應商與重要員工,都會希望與你直接互動、當下做出決定。市場的動態與客戶的需要也因為你在現場,才能親身感受、加速決策。
相較於差旅往來的商務人士,在地經營即便人親土親,除非有生意往來,並展現了在美國長久工作與生活的決心,這些當地的投資人或潛在客戶,才會把你當成有機會合作的夥伴。
如果你要進軍美國,就不要把台灣業務很忙、家人羈絆當作理由,否則美國永遠只是你的第二優先。唯有把事業與家庭都帶來美國,你的客戶、同事、投資人,才會認為你是玩真的。沒有決心、沒有行動的創業者,在美國市場就不會有機會成功。
要記得,你要打敗的對象,不是台灣的同業,而是全世界來到美國創業、募資、用人的其他創業者與經理人,還有那個不願跨出舒適圈的自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85會員
26內容數
如同電影界的好萊塢、金融業的華爾街,全球新創獨角獸與創投密度最高的地方,就在矽谷。對創業者來說,舊金山灣區完備的新創生態系宛如天堂,但昂貴的物價房價與殘酷的生存競爭也像地獄。到底在矽谷創業是甚麼滋味?在矽谷獲得投資的關鍵是甚麼?各種投資人又有甚麼不同?台灣新創該如何進軍矽谷、打入美國市場?就讓【創投矽谷】為你解惑。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