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矽谷傳真 - 新創落地美國的關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如果你要進軍美國,就不要把台灣業務很忙、家人羈絆當作理由,否則美國永遠只是你的第二優先。你要打敗的對象,不是台灣的同業,而是全世界來到美國創業、募資、用人的創業者,還有那個不願跨出舒適圈的自己。

最近因為新書出版與投資業務返台一趟,除了見投資人與老朋友,也會見不少想到美國發展的創業者。除了交流在矽谷兩年半的見聞與心得,因為最近國際旅遊全面解封,近期許多台灣團隊赴美參加展會,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新創團隊如何在美國開拓市場。

其實這個問題也是我三年前決定到矽谷探訪一遭的主因。許多跟我一樣沒有出國留學與工作過的台灣人,即便在台灣有創業或投資的經驗,到底該如何進入美國的新創生態系,或者帶著產品與服務進入美國市場、創造業績,最困難的是如何在美國募資與求才。

很幸運地在我抵達矽谷的 2019 年底,也就是美國疫情爆發前的兩個月,就遇到兩個知名加速器(SkyDeck 及 500 Startups)的朋友,邀請我擔任新創導師並參與當地創業社群的實體活動,我才逐步建立在地連結。

也很幸運地,我在疫情爆發前就企畫了【矽谷為什麼】Podcast,跟節目搭檔主持人 KT 實體會面了幾次,讓我們即便從第一集就採用遠距錄音至今,並透過邀訪而認識數十位創業者、經理人與投資人的人生經歷,建立了深厚情誼與連結,並在最近集結成書。我自己從這些訪談中學習到台灣人如何在美國就業、創業與投資,並思考新創在美國落地為何困難的原因。

除了因為美國的市場巨大而複雜,更重要的是要能克服語言及文化的差距。即便矽谷已經是個充滿多元文化、多國移民的獨特區域,但要能勇於介紹自己、認識別人,並在適應美國環境的同時,還要能展現身為台灣人的優勢與強項,邀請有互補性特色的工作夥伴與顧問加入你的團隊,那麼你才有機會在美國進入市場。

這些問題總讓我不免好奇,難道我們的上一代(戰後嬰兒潮世代)或長我們五歲以上(五六年級)在美國發展的科技業前輩或創業者,當年不曾遇到嗎?直到我想通兩件事情,我才發現,核心問題不是英文或技能,而是破釜沉舟與在地經營的心態

身為台灣好幾代移民的後代,我們明明留著勇於移動、橫跨大陸的血液,卻在二十世紀末台灣經濟起飛之後,被馴化為不願出海的小國島民。再加上千禧年之後中國高速起飛,多數人把中國當成語言與台灣相同的巨大市場,一來沒有想過其實中國市場的調性與台灣完全不同,二來與美國市場與投資人漸行漸遠。加上達康股災、金融風暴與國防役實施等影響,六七年級的台灣工程師與創業者幾乎只有中國經歷、沒有美國經驗。

相較於生長於彰化鄉間、以台語為母語的我父親,成年後在台北的學術圈工作,也曾赴美留學與經常出國開會,生活環境、工作模式與社交圈的巨大差異,根本已經如同島內移民一般。在那個沒有中國市場可以去、歐美日都是好機會的年代,許多上一代無論是在海外留學、就業,或者進入外商、從事外貿,或者從鄉下移民到都市,其實都是跨出舒適圈、勇於挑戰自己與未知。

而出生在台灣經濟起飛年代的我們,即便面對科技與產業的快速變化,但基本上方便舒適的台灣生活,就是我們的舒適圈。生長、求學與就業都在台北的我,即便因為創業與投資經歷而拜訪許多國家,直到我想通了這點,才決心即便年屆中年也要到美國一闖

除了心態上的改變,新創落地美國,最重要的就是執行長必須常駐,不能用派人在美國方式,因為每一個客戶與投資人,還有你所要選擇的供應商與重要員工,都會希望與你直接互動、當下做出決定。市場的動態與客戶的需要也因為你在現場,才能親身感受、加速決策。

相較於差旅往來的商務人士,在地經營即便人親土親,除非有生意往來,並展現了在美國長久工作與生活的決心,這些當地的投資人或潛在客戶,才會把你當成有機會合作的夥伴。

如果你要進軍美國,就不要把台灣業務很忙、家人羈絆當作理由,否則美國永遠只是你的第二優先。唯有把事業與家庭都帶來美國,你的客戶、同事、投資人,才會認為你是玩真的。沒有決心、沒有行動的創業者,在美國市場就不會有機會成功。

要記得,你要打敗的對象,不是台灣的同業,而是全世界來到美國創業、募資、用人的其他創業者與經理人,還有那個不願跨出舒適圈的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C的沙龍
259會員
40內容數
如同電影界的好萊塢、金融業的華爾街,全球新創獨角獸與創投密度最高的地方,就在矽谷。對創業者來說,舊金山灣區完備的新創生態系宛如天堂,但昂貴的物價房價與殘酷的生存競爭也像地獄。到底在矽谷創業是甚麼滋味?在矽谷獲得投資的關鍵是甚麼?各種投資人又有甚麼不同?台灣新創該如何進軍矽谷、打入美國市場?就讓【創投矽谷】為你解惑。
IC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0
從黃金年代的汽車工廠,到矽谷的資料中心,美國夢的輪廓雖已轉變,但其背後那股驅動未來的渴望依舊存在。全球各國所面臨的不只是歷史的轉捩點,更是重新定義價值體系與國際關係的時代。 所謂的對等關稅政策,背後隱含的不只是貨幣金融危機,還有美國必須進行的再工業化。對台灣來說,雖然充滿挑戰,但也充滿機會。
Thumbnail
2025/04/10
從黃金年代的汽車工廠,到矽谷的資料中心,美國夢的輪廓雖已轉變,但其背後那股驅動未來的渴望依舊存在。全球各國所面臨的不只是歷史的轉捩點,更是重新定義價值體系與國際關係的時代。 所謂的對等關稅政策,背後隱含的不只是貨幣金融危機,還有美國必須進行的再工業化。對台灣來說,雖然充滿挑戰,但也充滿機會。
Thumbnail
2025/03/04
台積電在美國設廠、遇到的管理與人才挑戰問題,其本質與張忠謀當年在德州儀器觀察到的美日工廠差異如出一轍。台積電與美國政府,或許應該一同探索預備軍官、退伍軍人與軍校畢業生的技術培訓模式,結合現有的職業教育體系,培養具備紀律性、數理能力與執行力的半導體產業人才。
Thumbnail
2025/03/04
台積電在美國設廠、遇到的管理與人才挑戰問題,其本質與張忠謀當年在德州儀器觀察到的美日工廠差異如出一轍。台積電與美國政府,或許應該一同探索預備軍官、退伍軍人與軍校畢業生的技術培訓模式,結合現有的職業教育體系,培養具備紀律性、數理能力與執行力的半導體產業人才。
Thumbnail
2025/02/13
雖著張忠謀傳的出版,以及 Acquired Podcast 抵台專訪,台積電的前世今生可說完整披露。張創辦人一向自謙為專業經理人,但創立時無持股而且當時擔任工研院院長,對於張忠謀在當時的最佳角色描述,我發現其實是【受聘創業者】,而以他擔任執行長的成果、目前台積電的成就,絕對是史上最成功的一位。
Thumbnail
2025/02/13
雖著張忠謀傳的出版,以及 Acquired Podcast 抵台專訪,台積電的前世今生可說完整披露。張創辦人一向自謙為專業經理人,但創立時無持股而且當時擔任工研院院長,對於張忠謀在當時的最佳角色描述,我發現其實是【受聘創業者】,而以他擔任執行長的成果、目前台積電的成就,絕對是史上最成功的一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既不是「海歸派」,也不是超級菁英,在台灣土生土長的你,是否也曾這樣質疑過自己:我的多益成績相當普通,沒有優秀的外語能力還可以出國工作嗎?國外雇主怎麼可能選擇我?能出國工作的都是菁英,只有本土學經歷根本不可能吧?我沒辦法留學進修,是不是這輩子就註定得在台灣工作?不是的,只要用對方法,你也能被世界看見!
Thumbnail
既不是「海歸派」,也不是超級菁英,在台灣土生土長的你,是否也曾這樣質疑過自己:我的多益成績相當普通,沒有優秀的外語能力還可以出國工作嗎?國外雇主怎麼可能選擇我?能出國工作的都是菁英,只有本土學經歷根本不可能吧?我沒辦法留學進修,是不是這輩子就註定得在台灣工作?不是的,只要用對方法,你也能被世界看見!
Thumbnail
再次踏上美國,我知道自己仍然需要持續精進,不過不是為了做給誰看,而是「為了面對許多未知、卻令人雀躍的事物,得以持續學習和探索。」--《灰階思考》
Thumbnail
再次踏上美國,我知道自己仍然需要持續精進,不過不是為了做給誰看,而是「為了面對許多未知、卻令人雀躍的事物,得以持續學習和探索。」--《灰階思考》
Thumbnail
如果你要進軍美國,就不要把台灣業務很忙、家人羈絆當作理由,否則美國永遠只是你的第二優先。你要打敗的對象,不是台灣的同業,而是全世界來到美國創業、募資、用人的創業者,還有那個不願跨出舒適圈的自己。
Thumbnail
如果你要進軍美國,就不要把台灣業務很忙、家人羈絆當作理由,否則美國永遠只是你的第二優先。你要打敗的對象,不是台灣的同業,而是全世界來到美國創業、募資、用人的創業者,還有那個不願跨出舒適圈的自己。
Thumbnail
最後,有一些在中國的心得想跟大家分享。主要是因為政治,在中國的生活常常是非常矛盾的。但對於政治上沒有受到打壓的外國人來說,他們往往能得到很多在家鄉沒有的好處,我們在中國的外國朋友都選擇長期留在那,對我來說卻是很值得憂心的。
Thumbnail
最後,有一些在中國的心得想跟大家分享。主要是因為政治,在中國的生活常常是非常矛盾的。但對於政治上沒有受到打壓的外國人來說,他們往往能得到很多在家鄉沒有的好處,我們在中國的外國朋友都選擇長期留在那,對我來說卻是很值得憂心的。
Thumbnail
寫完了美國的,發現一直都沒有介紹在中國工作的經驗。事實上,去中國工作的朋友其實不少於美國,而且台灣人在中國的工作會比較不受限於軟體業。 再來一個優勢是語言。因為溝通上沒有大的障礙,所以很容易能當上主管或是比較高的職位,前幾年去的人大多有佔到一席之地,待得久的話機會更多。
Thumbnail
寫完了美國的,發現一直都沒有介紹在中國工作的經驗。事實上,去中國工作的朋友其實不少於美國,而且台灣人在中國的工作會比較不受限於軟體業。 再來一個優勢是語言。因為溝通上沒有大的障礙,所以很容易能當上主管或是比較高的職位,前幾年去的人大多有佔到一席之地,待得久的話機會更多。
Thumbnail
接下來聊一下錢以外的考量,因為我們就是考慮到錢以外的事,而不是為了薪水而來的。聊一下其他的優缺點吧!
Thumbnail
接下來聊一下錢以外的考量,因為我們就是考慮到錢以外的事,而不是為了薪水而來的。聊一下其他的優缺點吧!
Thumbnail
當我決定在知乎累積了十萬粉的號被封了也沒關係時,我就開始「找死」般的回答這類問題😂...... 三十幾年前,母親因工作之故,帶我去美國做小留學生。 當時的台灣人很多都想去美國,這是我在美國生活後才知道的事。 然而美簽可不是那麼容易能拿到的,再加上台灣還有兵伇制度,年輕男性要想去美國簡直難如登 天
Thumbnail
當我決定在知乎累積了十萬粉的號被封了也沒關係時,我就開始「找死」般的回答這類問題😂...... 三十幾年前,母親因工作之故,帶我去美國做小留學生。 當時的台灣人很多都想去美國,這是我在美國生活後才知道的事。 然而美簽可不是那麼容易能拿到的,再加上台灣還有兵伇制度,年輕男性要想去美國簡直難如登 天
Thumbnail
多年在機構中或是在醫院裡,往往會養成某些框架的思維,就像【外國倫看台灣】作者過去小時候在台灣的想法,我們常常會養成覺得自己只是nobody,便就這樣nobody一直下去。 ✡有這樣想法有兩個可能的原因:一方面,我們不知道外頭有甚麼比裡面更精采的,可能更有趣的,值得我們投入更多時間和心血...
Thumbnail
多年在機構中或是在醫院裡,往往會養成某些框架的思維,就像【外國倫看台灣】作者過去小時候在台灣的想法,我們常常會養成覺得自己只是nobody,便就這樣nobody一直下去。 ✡有這樣想法有兩個可能的原因:一方面,我們不知道外頭有甚麼比裡面更精采的,可能更有趣的,值得我們投入更多時間和心血...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從小在台灣總是聽到大家說美國教育比較好有機會一定要到美國念書之類的說法,當時覺得美國那麼強大、人才濟濟,大人說的話應該是對的吧?!就沒再懷疑過著件事了。抱持著這樣不疑的心態,終於有一天來到美國求學。小魯蛇的我研究所生涯並非突出,再加上在美國外國留學生是無法打工,日子就和一般留學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從小在台灣總是聽到大家說美國教育比較好有機會一定要到美國念書之類的說法,當時覺得美國那麼強大、人才濟濟,大人說的話應該是對的吧?!就沒再懷疑過著件事了。抱持著這樣不疑的心態,終於有一天來到美國求學。小魯蛇的我研究所生涯並非突出,再加上在美國外國留學生是無法打工,日子就和一般留學
Thumbnail
移民後找工作,#像極了愛情。 移民後的工作,應該是各位打算移民的朋友們,最感到困惑的地方之一。 除了預備移民的過程比較繁複(和昂貴)之外,移民後要落地生根,首要任務就是安頓下來,衣食住行不用太愁煩。而要確保衣食住行,找工作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不要以為美國地方大,競爭會少,剛移民到達之後找工作,是
Thumbnail
移民後找工作,#像極了愛情。 移民後的工作,應該是各位打算移民的朋友們,最感到困惑的地方之一。 除了預備移民的過程比較繁複(和昂貴)之外,移民後要落地生根,首要任務就是安頓下來,衣食住行不用太愁煩。而要確保衣食住行,找工作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不要以為美國地方大,競爭會少,剛移民到達之後找工作,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