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三國篇-三國相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西元535年,陽曆一月,北魏在權臣高歡的「叛亂」下,正式分裂為二。史稱東西魏,實際上當時是北魏跟東魏

南朝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再次派出北魏降將建立偽政權。

這次走的是徐州老路,荊州這邊始終闖不過。不過不管哪邊,都是東魏的管轄區。

說得更準確一點,是東魏南霸天,侯景的管區。

侯景跟高歡,也算是貌合神離。


南朝偽政權很快被擊破,又派出大將陳慶之進擊,仍不敵退走。這不大不小的混亂,倒也給高歡爭取了一些喘息空間。

跟西魏比起來,東魏的情況要艱困許多。

不但有侯景這個南霸天,與西魏交界處也有胡荒天子劉蠡升,更有兗州刺史樊子鵠、南青州刺史大野拔造反。

不過接替了爾朱榮大部分勢力的高歡,也是一個實力堅強,見招拆招。

先是把南朝攻勢交給侯景應付,一舉兩得。又以和親麻痺胡荒天子,伺機擊破。更派人攻打潼關,逼得西魏宰相宇文泰親上前線。

南朝不怕,陸續有來。可西魏的番王刺史,就一一投降了東魏。很快地,西魏的河套地區淪陷。

但雙方都還沒有決戰的心理準備。


先安內,再攘外。

東魏推出了特使問民間疾苦,西魏則頒布二十四條新制,益國利民。

與其說是關懷百姓,不如說是高歡跟宇文泰正在分頭穩定自己內部的支持度。

東魏的領土,漢化程度高,白話是地主多,既得利益者多,不服者眾,所以派金牌小密探是重要的。

西魏的領土,胡夷較多,新貴求福利,所以改制是重要的。

只要能穩住,東魏的力量絕對是更強的。

這不,高歡隨即發起了勞役令,徵召七萬六千人營建鄴城新宮。隨之,點兵再次進攻西魏。

高歡帶兵親征,只吃乾糧,馬不停蹄只花了四天就抵達邊境。

那攻城要有攻城具啊。

高歡早有準備,下令眾人將馬槊綁成雲梯,趁夜攻下城池。隨後留下守將,將左近五千戶居民遷回東魏。

西魏有個涼州刺史曹泥,過去分裂前就與高歡交好,此時更趁機要與東魏連成一氣。要連結高歡所奪下河套區的城池。

既有內應,高歡決定大舉出擊。命阿至羅率三萬騎兵,與曹泥會合,逼降中間的秦州刺史。

高敖曹封鎖洛陽周邊,竇泰直取潼關。

大軍更從長安西北搭造浮橋,預備度過黃河。


四面楚歌的宇文泰只能領兵出戰,先往北進。


如果說高歡是用兵調度如臂使指的曹操,那宇文泰就是智多近妖的諸葛亮。

「高歡不算聰明過人,但生性狡詐。」

軍議上,宇文泰仍是一臉淡定。

「按目前的局勢來看,高歡定是認為我們會倚靠潼關之利,先去迎戰北面敵軍……真正的主力,必在竇泰那邊。」

「竇泰向來是高歡先鋒,手下多是精兵,但屢勝必驕,我們出其不意,定能先敗竇泰。先鋒潰散,高歡本軍也一定會撤退!」

諸將狐疑:「北面已近在眼前,此時調轉,若一時三刻不能取勝,只怕後悔莫及啊。」

宇文泰又道:「之前高歡打下潼關,我們只在長安周邊守禦。這是我在最近五十場戰役中佈下的局,就為了削他這隻老狐狸。」

「高歡認為我只會打守城戰,不能也不敢離開皇上跟他拼鬥。」

「他們造橋,要讓十萬大軍盡皆渡河,至少也要五天……五日內,我必取竇泰。不敗竇泰,不留人頭!」


隔日,宇文泰從前線抽出六千騎兵,放出風聲表示要回轉長安,保護魏帝退往隴右。

第二天,南下的六千騎兵,只分出十騎前往長安,剩下的五千九百九十一人,突然就消失了蹤影。

第三天一早,正在準備攻打潼關的東魏竇泰,發現自己被西魏騎兵包圍了。要從攻城陣勢轉為野戰陣勢,哪裡還來得及?

竇泰兵敗自殺,旁邊高敖曹怕西軍來襲,燒毀輜重撤退,洛陽一帶的西魏軍民,開始組織反抗東軍。

北面的大軍,渡河才到一半,高歡當機立斷退走。

兩魏兵甲暫歇,某方面來說,這時大致是以黃河為界。只有一個隸屬東魏的軍閥在黃河南。

侯景。


當高歡在北方展開大戰略時,南朝在幹嘛呢?

在對抗侯景。

東魏朝廷下令侯景主動南征,同時高歡開始對西魏發起進攻。很顯然,高歡怕宇文泰忙於對付自己的時候,讓侯景從南邊直入長安,扮個關中王劉邦。

你說要不是高歡侯景互相猜忌,此戰早勝?就算侯景入長安,分裂之勢仍是不會變的。


卻說侯景南征,本是攻城陷陣,好不愉快。

蕭衍連忙調兵遣將抵擋,結果白忙一場。

侯景打破楚州,想要再進一步時,面前的南朝守將,是咱們白袍戰神陳慶之來著。南朝援軍抵達時,陳慶之早把侯景打得棄輜重逃散。

該年陳慶之的轄區饑荒,還順便賑了個災,可喜可賀。

可惜,這也是陳慶之人生的最後一戰。

不過,侯景跟陳慶之很可能並沒有交鋒。

因為高歡一開始並沒有讓侯景知道,自己打算四面包圍宇文泰。而這場沒有被記錄細節的戰爭,侯景撤退的時間,就是竇泰入潼關,高歡陳兵黃河時。

南朝援軍正在趕來,硬拚之下勝負損失都未可知。選擇拋下輜重來阻斷敵軍追擊,也是兵法正道……

但坦白說,如果陳慶之是個普通笨蛋,很可能就會在收輜重的時候丟了性命。

文醜其實就是這麼死的。

你有算計,我亦不弱。

南北四雄第一回合的交手,究竟是誰輸誰贏?


就大局來說,其實是宇文泰最輸。西魏的生存空間,已被大幅壓縮。

於是,才休兵半年,再掀戰火的,毫不意外就是宇文泰。首先的目標,就是收復洛陽。

高歡的兵法,是用將。

宇文泰的兵法,則是用兵。

出發前,他一貫要求軍紀,整肅以攻。

西魏的士兵,可以連夜急行,也可以冒雨作戰。

僅僅半個月的時間,宇文泰連破數陣,攻占洛陽西側的弘農。原本支持東軍的洛陽周邊豪族,也開始紛紛向西軍獻上忠誠。

宇文泰作戰還有一個特色,就是他絕不自行處決東魏將士。有生者必送長安,交由魏帝朝廷斷奪。

宇文泰不斷以行為告訴所有人,西軍才是正宗,奉天子為尊的朝廷。跟東魏高歡權臣霸府是不一樣的。

面對西軍又急又猛的攻勢,高歡的反應也是很快。跟上次一樣,高歡十萬大軍開北渡,高敖曹三萬大軍出河南。

高歡已經打探清楚,宇文泰之所以要打得這麼快,這麼急,就是因為關中饑荒。

曹操出手,大軍壓境。

孔明出陣,他媽的就是缺糧啊。

宇文泰一邊對後方發起徵集令,一邊後退。他知道,高歡不會再犯相同的錯誤。北面進軍仍是故布疑陣,真正的目標,一定是會師渭南。

宇文泰的意思,是中途突襲高歡。但老樣子,先知都是被氣死的,諸將大多反對。大家認為,堅守等援軍來就可以了。

「白癡,我們的援軍來,對方也會師完成。更不要說那些牆頭草到底有多少人會來。」

宇文泰一意孤行,帶兵引誘高歡進入渭曲,就是渭水河道的一個彎曲處,讓自己三面被河道包圍,單面迎敵。

背水列陣。

韓信的背水陣可沒這麼死絕,更暗藏伏兵偷襲敵本陣方勝。

高歡有信心,在這裡解決宇文泰。

兩軍正面衝擊。

突然,西軍鼓聲大作,高歡一愣。四下並無高地,橫豎也不會有伏兵才對啊。

哪裡想到,宇文泰設下的,不是韓信背水陣。而是「小霸王」孫策背水陣。

渭水旁蘆葦叢中,刷刷刷地立起了西軍旗幟,而且是左右都有!

右李弼,左趙貴,殺入敵陣!

正面獨孤信等人見伏兵之計發動,更是猛力衝殺。

高歡心裡想的,還是韓信背水陣,立刻下令收束本陣防衛。但李弼趙貴的任務,卻是從中截斷東軍。不及半數的東軍被圍,難敵西軍背水虎狼之師。

待到高歡反應過來,優劣之勢已然逆轉。

家大業大的高歡,哪裡願意拚命,調頭便去。宇文泰手下十二將死命更是追趕。

原本東軍各營保持一定距離,避免給人家七百里連營一鍋端。這時候,反遭西軍各個擊破。

一場微縮版淝水之戰,赫然於渭水再現。大將獨孤信更長驅直入,擊退高敖曹,預備重迎魏帝入洛。


河南戰火遍地,優勢完全向西軍傾倒。高歡退回鄴城,四年內不敢再興兵師。

東西大局,就此底定嗎?

很遺憾的是,東魏是雙頭蛇。

南方侯景,養精蓄銳已久,旋又接納高敖曹,聯手直襲洛陽。

縱是宇文泰多智,暗箭終究難防。在侯景的偷襲下,宇文泰險些喪生沙場。雖然反擊成功,但由於短暫的失控,讓獨孤信等人不敢戀棧,最終,西軍還是失去了洛陽。

而先前宇文泰送還關中的東軍將士,更趁機謀反。

所幸逃得一死的宇文泰與魏帝及時趕回,平定叛亂,重整旗鼓。

然侯景出擊,最大的隱憂就是南朝動態。高歡遂遣使南梁,使者就是後來寫下《魏書》的作者,魏收。

意外的是,蕭衍選擇了臣服。

其實我們只要換個角度就會看懂了。

十數年來,蕭衍的北伐國策都是「建立北方偽政權」,來達成聯盟式的一統天下。事實上,過去兩百多年來的南朝北伐,最接近成功的就是這個方式。

這時候,北方正宗是西軍。當蕭衍選擇跟東魏結盟,南梁不就瞬間「三分天下有其二」了嗎?

相對的,東魏失去了絲路帶來的商業力量,也只有跟南梁結盟,吸收海上絲路的利益,才能繼續堅持下去。

那我們也可以看出,領土僅僅維持在關中雍涼,勉強護住絲路的西軍北魏,仍舊能夠以一敵二。高歡跟侯景的輪番上陣,始終不能打趴他們。

這不只是宇文泰的打仗本領過人而已啊。

也就在這樣的三國鼎立,征戰不休下,中國地區的貿易開始產生變化。位居絲路進入中國要道的隴西地區,靜靜的,慢慢的累積著驚人的力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89會員
950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02
西元184年,黃巾之亂爆發,掀開了三國時代的序幕。 亂世,持續了超過三百年。雖然中間西晉一度完成大一統政府,但很快就敗亡了。 五胡十六國,南北朝。 在西元524年時,南北三國再次登場,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三國鼎立,局勢變化萬千,終於從其中一角的潰敗,迎來了中國再次一統的契機。
Thumbnail
2022/08/02
西元184年,黃巾之亂爆發,掀開了三國時代的序幕。 亂世,持續了超過三百年。雖然中間西晉一度完成大一統政府,但很快就敗亡了。 五胡十六國,南北朝。 在西元524年時,南北三國再次登場,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三國鼎立,局勢變化萬千,終於從其中一角的潰敗,迎來了中國再次一統的契機。
Thumbnail
2022/08/01
在中國浩浩蕩蕩數千年歷史中,有如繁星點點那樣多的帝皇王公貴族。 這東西統稱為爵位。 只有非常少數的人,能夠以封爵名行於後世。 比如楚霸王,專指項羽。 即使強如關羽,諸葛亮。漢壽亭侯跟武侯也不會成為他們的代名詞。 而「蘭陵王」,也是高長恭專屬的。 《蘭陵王入陣曲》。
Thumbnail
2022/08/01
在中國浩浩蕩蕩數千年歷史中,有如繁星點點那樣多的帝皇王公貴族。 這東西統稱為爵位。 只有非常少數的人,能夠以封爵名行於後世。 比如楚霸王,專指項羽。 即使強如關羽,諸葛亮。漢壽亭侯跟武侯也不會成為他們的代名詞。 而「蘭陵王」,也是高長恭專屬的。 《蘭陵王入陣曲》。
Thumbnail
2022/07/31
小時候讀中國歷史,一定會要求我們知道國仇家恨。對大中國來說,外圍總是有著邪惡的侵略者。 從匈奴,到鮮卑。從鮮卑,到突厥。從突厥,到契丹,到女真,到蒙古……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對,這些邪惡的侵略者,至少都在中國北方建立過王朝,統治過中國人。 這是教育,不是歷史。
Thumbnail
2022/07/31
小時候讀中國歷史,一定會要求我們知道國仇家恨。對大中國來說,外圍總是有著邪惡的侵略者。 從匈奴,到鮮卑。從鮮卑,到突厥。從突厥,到契丹,到女真,到蒙古……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對,這些邪惡的侵略者,至少都在中國北方建立過王朝,統治過中國人。 這是教育,不是歷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戰爭,才剛剛揭開序幕。」 聽裴矩這麼說,李世民也不禁一驚。 大敗夏軍,擒獲竇建德,還不足以讓戰事畫上休止符嗎? 一旁,高惠通道:「東都派往夏軍的使者,長孫安世業已捕獲,押此人與竇建德至東都,定可瓦解鄭軍戰意。」 長孫安世,是長孫無忌的堂兄。輩分如此,年紀倒是長得許多。
Thumbnail
「戰爭,才剛剛揭開序幕。」 聽裴矩這麼說,李世民也不禁一驚。 大敗夏軍,擒獲竇建德,還不足以讓戰事畫上休止符嗎? 一旁,高惠通道:「東都派往夏軍的使者,長孫安世業已捕獲,押此人與竇建德至東都,定可瓦解鄭軍戰意。」 長孫安世,是長孫無忌的堂兄。輩分如此,年紀倒是長得許多。
Thumbnail
西元184年,黃巾之亂爆發,掀開了三國時代的序幕。 亂世,持續了超過三百年。雖然中間西晉一度完成大一統政府,但很快就敗亡了。 五胡十六國,南北朝。 在西元524年時,南北三國再次登場,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三國鼎立,局勢變化萬千,終於從其中一角的潰敗,迎來了中國再次一統的契機。
Thumbnail
西元184年,黃巾之亂爆發,掀開了三國時代的序幕。 亂世,持續了超過三百年。雖然中間西晉一度完成大一統政府,但很快就敗亡了。 五胡十六國,南北朝。 在西元524年時,南北三國再次登場,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三國鼎立,局勢變化萬千,終於從其中一角的潰敗,迎來了中國再次一統的契機。
Thumbnail
魏晉南北朝,末期。 北方大朝北魏分裂為東西魏,分別為權臣高歡、宇文泰所掌。在兩人接連去世後,西魏變成了北周,東魏變成了北齊。 北周,不是宇文泰的兒子發動的禪讓。 事實上,分裂之始,宇文泰接走了北魏當時的皇帝。也就是非常明顯的,高歡「另立新帝」,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Thumbnail
魏晉南北朝,末期。 北方大朝北魏分裂為東西魏,分別為權臣高歡、宇文泰所掌。在兩人接連去世後,西魏變成了北周,東魏變成了北齊。 北周,不是宇文泰的兒子發動的禪讓。 事實上,分裂之始,宇文泰接走了北魏當時的皇帝。也就是非常明顯的,高歡「另立新帝」,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Thumbnail
西元316年,統一天下的晉朝喪失了北方的治理權。群雄並起,各自征戰,進入了所謂「五胡十六國」的亂世。 一百二十年的混亂後,由鮮卑拓跋氏與北方漢人合作,一統北方,是為北魏王朝。 近百年的穩定後,北魏內亂再起,始於六鎮。 但歷史老師沒有告訴我們的是,北魏不是被分成兩邊而已。事實上,最少是三塊。
Thumbnail
西元316年,統一天下的晉朝喪失了北方的治理權。群雄並起,各自征戰,進入了所謂「五胡十六國」的亂世。 一百二十年的混亂後,由鮮卑拓跋氏與北方漢人合作,一統北方,是為北魏王朝。 近百年的穩定後,北魏內亂再起,始於六鎮。 但歷史老師沒有告訴我們的是,北魏不是被分成兩邊而已。事實上,最少是三塊。
Thumbnail
南北朝末年,勢分三國。 南梁屹立不搖,只是後來被人篡掉。 但北魏卻分裂東西。 西魏宇文泰智比孔明,德勝劉備,手下十二大將有勇有謀又有兵。更不要說他們遵奉的,是北魏名義上真正的天子。 東魏憑什麼跟西魏二分北方?賀六渾高歡,除了長得帥,到底又有些什麼籌碼。 比方說賀六渾漢名高歡,是北魏高氏的子孫。
Thumbnail
南北朝末年,勢分三國。 南梁屹立不搖,只是後來被人篡掉。 但北魏卻分裂東西。 西魏宇文泰智比孔明,德勝劉備,手下十二大將有勇有謀又有兵。更不要說他們遵奉的,是北魏名義上真正的天子。 東魏憑什麼跟西魏二分北方?賀六渾高歡,除了長得帥,到底又有些什麼籌碼。 比方說賀六渾漢名高歡,是北魏高氏的子孫。
Thumbnail
西元535年,陽曆一月,北魏在權臣高歡的「叛亂」下,正式分裂為二。史稱東西魏,實際上當時是北魏跟東魏 南朝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再次派出北魏降將建立偽政權。 這次走的是徐州老路,荊州這邊始終闖不過。不過不管哪邊,都是東魏的管轄區。 說得更準確一點,是東魏南霸天,侯景的管區。 先安內,再攘外。
Thumbnail
西元535年,陽曆一月,北魏在權臣高歡的「叛亂」下,正式分裂為二。史稱東西魏,實際上當時是北魏跟東魏 南朝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再次派出北魏降將建立偽政權。 這次走的是徐州老路,荊州這邊始終闖不過。不過不管哪邊,都是東魏的管轄區。 說得更準確一點,是東魏南霸天,侯景的管區。 先安內,再攘外。
Thumbnail
由鮮卑人所建立的北魏王朝,在經過孝文帝的盛世頂峰後,開始衰敗。 如同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北魏的六鎮亂起,引發了群雄割據的局面。 先是由軍閥爾朱榮率軍入京挾天子展開。內亂,南朝侵攻,天子反殺權臣,北魏進入全面崩潰。 高歡的兵力,並不足以跟所有北方群雄交戰。 曹操當年也是。 為什麼要多待一日?
Thumbnail
由鮮卑人所建立的北魏王朝,在經過孝文帝的盛世頂峰後,開始衰敗。 如同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北魏的六鎮亂起,引發了群雄割據的局面。 先是由軍閥爾朱榮率軍入京挾天子展開。內亂,南朝侵攻,天子反殺權臣,北魏進入全面崩潰。 高歡的兵力,並不足以跟所有北方群雄交戰。 曹操當年也是。 為什麼要多待一日?
Thumbnail
魏晉南北朝接近末年,原本的南北對峙,變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既入三國,必因亂起。 一切的起源,就是524年展開的六鎮之亂。就像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一樣,地方群雄因而並起。 有如董卓一般入京奪權,開啟新時代的爾朱榮。也有像曹操一樣,一意效忠北魏的賀六渾高歡。 更有勢力薄弱,但覷準時機而起的宇文泰黑獺。
Thumbnail
魏晉南北朝接近末年,原本的南北對峙,變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既入三國,必因亂起。 一切的起源,就是524年展開的六鎮之亂。就像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一樣,地方群雄因而並起。 有如董卓一般入京奪權,開啟新時代的爾朱榮。也有像曹操一樣,一意效忠北魏的賀六渾高歡。 更有勢力薄弱,但覷準時機而起的宇文泰黑獺。
Thumbnail
魏晉南北朝,結束於隋朝的一統天下。 源自北方的隋朝跟北魏之間,有一段北方的分裂期。先是分裂為東西魏,繼而各自被篡,成立了北齊與北周。 自從北魏孝文帝過世,北魏的情況江河日下。最關鍵性的,就是引發北方全境叛亂的「六鎮之亂」。 大亂起,英雄也隨之登場。 地方大族,將要尋找新的投資對象。 失敗。
Thumbnail
魏晉南北朝,結束於隋朝的一統天下。 源自北方的隋朝跟北魏之間,有一段北方的分裂期。先是分裂為東西魏,繼而各自被篡,成立了北齊與北周。 自從北魏孝文帝過世,北魏的情況江河日下。最關鍵性的,就是引發北方全境叛亂的「六鎮之亂」。 大亂起,英雄也隨之登場。 地方大族,將要尋找新的投資對象。 失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