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主管管理能力的六個祕訣

2022/06/29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出處:https://www.ettoday.net/dalemon/post/5154
有一天,動物園的管理員發現袋鼠跑出籠子了,於是開會討論,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10公尺加高到20公尺。
第二天,他們發現袋鼠還是跑到外面來,於是他們決定將高度加高到30公尺。 沒想到,隔天居然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來了。
管理員們大為緊張,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50公尺。
當天晚上,隔籠的長頸鹿和幾隻袋鼠們閒聊……
長頸鹿:「欸,你看這些人會不會再繼續加高你們的籠子?」
「很難說!」袋鼠說:「如果他們再繼續忘記關門的話。」
本來只要關好籠子門就好,結果所有人都搞錯重點,花了那麼多錢加高籠子,還是沒有解決問題。其實,凡事只要抓出重點,事情就會變得簡單。組織的管理、主管管理能力的提升亦是如此。
隨著時代的改變與新人輩出,主管不光是帶好部屬就好,還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才能應付愈來愈複雜的工作狀況。以下六個管理祕訣,正是提升管理能力的重點,或可供身為主管的你參考──
出處: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management/blog/3004388

祕訣1:主管要做對事情的第一步——找到對的人

有一家公司的老闆氣極敗壞地跑到警察局報案:「警察先生!有個流氓冒充我們公司的業務員,在鎮上賺了100萬!這比我們公司所有業務員在客戶身上賺到的錢還要多得多。你們一定要找到他!」
嫉惡如仇的警察們拍胸脯保證:「先生,您放心!這種人太可惡了!我們一定會抓住他,把他關進監獄的!」
老闆:「你們把他關起來幹什麼?我要聘用他!」
警察:「……」
好人才難得,要「找對人才做對事」更是難上加難,這些都要仰仗主管的「知人善任」。
然而,有時因為團隊嚴重人手不足、面試官不夠熟悉應聘人員或不確定公司需要的人才、主管想挑跟自己合得來的人等等,導致人職錯配的現象層出不窮。
而公司來了一個不適任的人,不但沒辦法做事,還可能拖累其他同事,影響整體工作進度。
可怕的是,再多的教育訓練也改變不了這種人,並非是他能力不足,而是他能給的與公司需要的,天生就有落差,對他投資再多,也只是浪費時間金錢。這就是為什麼企業領導人會願意花40%的時間精力,去尋找、訓練、指導適任的人才。
如果公司決定內部徵才,從其他部門調人過來,主管也要設法讓部屬接受新進者,消弭部屬「對方是老闆派來的間諜」的疑慮,讓新進者能順利接手新工作。
出處: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408/post/201805280016/

面試徵人,大家一起來

除了經理人、人資部門主管之外,不妨讓徵才部門的成員一起參與人才挑選過程。
因為團隊成員最清楚實際作業情形,主管找人往往隔了那麼一層,有時還不如部屬挑的人適合該工作。這樣找來的人,也比較容易和其他同事打成一片,更快進入工作狀況。
此外,團隊成員可以藉著這個機會,思考公司及自己的部門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而且「看看別人,想想自己」,在替面試者評分時,也可以思考自己是否適任目前的工作、還缺少什麼能力、如何進一步發揮自己的優點,為工作加分等等。
而主管在成員徵才提問過程中,也可以了解部屬的想法,觀察部屬的思考模式、是否具備應有的工作能力、團隊目前的整體狀況,可說是一舉數得!
出處:https://www.518.com.tw/article/977

祕訣2:主管就是要偏心,部屬才會向好的學習!

有一天,上帝遇到歐洲、亞洲、非洲的三個小朋友。
上帝看到他們可愛的樣子,非常地喜歡他們。於是祂對歐洲的小朋友說:「多麼可愛的小朋友啊,黃黃的頭髮,藍藍的眼睛,白白的皮膚,給你一對翅膀,去做天使吧。」
然後又對亞洲小朋友說:「多麼可愛的小朋友啊,黑黑的頭髮,黑黑的眼睛,黃黃的皮膚,給你一對翅膀,去做天使吧。」
最後是非洲小朋友:「哇!多麼可愛的小朋友啊,黑黑的頭髮,黑黑的眼睛,黑黑的皮膚,給你一對翅膀,去做……蝙蝠吧。」
您瞧,連上帝祂老人家都這麼偏心了,又怎能指望身為凡夫俗子的主管,要一碗水端平?太多經營管理書籍三申五令,強調主管對待部屬應該一視同仁,以示公平,但這真的是一種公平嗎?
很多主管都會擔心部屬抱怨自己偏心、不公平,因而刻意與所有部屬保持距離,或在論功行賞時,對所有人一視同仁,殊不知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需要被對待的方式也不盡相同,「不同工卻同酬」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出處: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careers/blog/3005883

偏心有理,讓部屬為主管「關愛的眼神」努力工作

主管若不論部屬的個人表現,一律相同對待之,會讓所有人都對奬賞無感,覺得自己再怎麼做都得不到主管的關愛;更會使表現好、貢獻大的部屬心生不滿,工作不願再全力以赴,最終劣幣驅逐良幣,受損的還是公司。
主管「偏心」其實不是壞事,但要偏得有理、偏得不著痕跡,讓部屬感覺不到,卻又能照著主管的心意行事,就要把偏心的對象擴大到「每個部屬」。對於工作努力、才能出眾、貢獻度高的部屬,主管應該要大力偏袒。其他人才會有樣學樣,為得到主管的關愛而格外努力工作。
既然人人都想得到主管的讚賞,主管也該給每個人機會,可以每週或每天換一個部屬專注交流,讓每個成員都有如願的機會。譬如小馬這星期業績掉下來,主管就找時間跟他談一談,找出業不佳的原因、老陳這個月拿下一張大訂單,主管就請他吃頓中飯褒奬他等等。
出處:https://read01.com/6GEN8yy.html#.YrkpbHZBzIU

祕訣3:強化部屬行為意願的超強管理法

如何讓一個不愛讀書、怎麼教都教不會的國三生功課進步呢?先培養他「考滿分」的自信吧!你可以先給他國一程度的測驗卷做,要考滿分就不是難事。一旦他考了滿分,自然會產生成就感,覺得自己也能辦得到,而開始有了讀書的動力。
讀書如此,工作亦然,遇到不懂怎麼做或老是教不會的部屬,可以先從他會做的事情中,挑出他百分之百能夠完成的工作,累積他「考滿分」的經驗,提高他的自信,再慢慢增加工作的難度,讓他逐漸適應,日後遇到再難的工作,他也能夠遊刃有餘。

利用人類行為ABC模式稱讚部屬

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等.艾利斯(Albert Ellis)創建的人類行為「ABC模式」,可以用來解釋一個人的行為與前因後果:
A.先決條件(Antecedents):事情的前因,即採取行動前的環境。
B.行為本身(Behavior):人的行為舉止。
C.後果事件(Consequence):事情的後果,即採取行動後環境產生的變化。
例如老張昨晚跟老婆吵架(先決條件),讓他心裡就很不爽,影響了他今天的工作(行為本身),結果損失了一張百萬訂單(後果事件)。
所以,如果你想改變一個人,就要先了解他的行為模式,以及促使他做某件事的動機,才能從中擬定改變的策略,最終影響他的行為。
如果主管希望部屬做出某個行為,就要控制A、B、C三者間的因果關係,增加部屬做出該行為的頻率。而要強化部屬做出某個行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主管的認同與稱讚」了。
出處: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careers/blog/3007982

計算行為次數,給予定期回饋

就像孩子若考試考一百分,或準時起床不賴床等等,就給他蓋一個「乖寶寶章」,累積20個「乖寶寶章」,就可以換得一份禮物或玩具,那麼孩子的成績和生活習慣就會有明顯的改善。
主管可以留意部屬的表現,計算主管希望部屬做的行為的次數,或者讓部屬自己記錄,主管只要定期確認就好。但在測量部屬做出該行為的次數時,要鎖定能夠直接創造結果的行為,其他無關的行為就不列入計算,以免部屬誤會,拚命做出不必要的行為,那就適得其反了。
檢查部屬的表現紀錄,確定部屬確實採取行動後,就要給予回饋,也就是「稱讚對方」。最理想的回饋時間是該行為發生後的「60秒之內」,而有效期限最多兩個星期,若是超過這個時間,就失去強化該行為的效果了。所以主管可以設定兩個星期就和部屬一起檢查一次紀錄;就算雙方再忙,也要按時檢查紀錄,否則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回饋可以是公開表揚或奬勵部屬,也可以是點頭肯定他的工作成果,或拍拍他的肩膀誇一句「嗯,做得不錯!」。但要記得,稱讚部屬的重點不在對方的品性,而是他表現優秀的「行為」本身。
出處:https://www.storm.mg/lifestyle/3401989?mode=whole

祕訣4:部屬間有任何人際糾紛,必須公開來談

2014年,台北市一家涮涮鍋餐廳的陳男和楊女外場服務員,因工作細故吵架。老闆認為陳男辱罵楊女,破壞工作秩序及餐廳聲譽,一氣之下將陳男解雇。
陳男不服一狀告上法院,台北地院認為員工吵架不構成「情節重大」解雇理由,且老闆卻只開除陳男並不公平,判餐廳須付陳男資遣費33,000多塊。餐廳不僅失去一名員工、付出一筆資遣費,還因為負面新聞上了報,形象大受損傷。
不同的人一起工作,難免有意見分歧的時候,很容易就演變成衝突。對於部屬的糾紛,主管若置之不理或加以斥責,只會使衝突愈演愈烈,唯有主動介入調停,才能徹底解決衝突事件。
出處:https://www.storm.mg/lifestyle/3401989?mode=whole

公開溝通,釐清真相

如何排解紛爭是一門大學問,若是個別找爭執雙方問話,很可能不得其門而入。兩人吵架,必定都覺得是對方的錯,主管找A談話,容易因為A的描述,對B產生偏見、找B談話,又難免質疑A的說法。因為主管聽到的都是被扭曲的主觀資訊,當然看不清楚真相。
若因此做出判斷,責備或開導任一方,都會讓對方不服氣,心生「主管真的很偏心,明明是他的錯,為什麼都怪到我頭上!?」之類的想法,最後吃虧的可能是做了白工的主管。
解決紛爭最好的方式,就是請雙方「當面對質,把話說清楚」。在彼此的監督之下,雙方就只能陳述事實,無法掩飾真相,或只挑對自己有利的點陳述。還原真相之後,主管才能夠持平處理。
若衝突發生時,還有第三者、第四者等人,也一併找來,那當事人就更不敢在眾人面前扭曲事實了。且因為有第三方觀點,事件的陳述也能更加客觀。但因為人多嘴雜,主管必須適時掌控場面,以免不小心擦槍走火,擴大了衝突範圍。
但要注意的是,只有與工作有關或部門之間的爭執,才需要公開溝通,若是有關個人隱私或人事異動的衝突,就必須私下處理了。
出處:https://www.1111.com.tw/1000w/fanshome/discussTopic.asp?cat=FANS&id=284581&q&agent=ewo_resume

祕訣5:增強部屬學習能力、對工作持續懷抱熱情的方法

主管培養人才的方式之一,就是幫助部屬充實自我、多方學習,但首先要增強部屬的學習能力。而公司定期的教育訓練,就是增強部屬學習力的機會之一。
英國教育學家東尼.博贊(Tony Buzan)曾指出,參加研討會或教育訓練者,在聽講同時了解內容的時間,平均是90鐘;能邊聽邊記憶的時間為20分鐘。
所以,要在教育訓練時,讓學員吸收大量知識,不能只用口頭傳授,因為講述的時間一長,容易使學員生厭,造成他們左耳進右耳出,什麼也沒記下來。

如何增強部屬的學習能力?

1.善用不同上課工具:人才開發大師鮑伯.派克(Bob Pike)認為研修過程不可超過90分鐘、每20分鐘就要改變教育訓練形式及進行的速度、每8分鐘就要讓學員有參與的機會。
基本的口頭講解,應依照學員的工作級別,講述其必須記憶的重點。還可以使用講義和powerpoint投影片,而投影片的效果又比講義好,容易吸引學員的目光,凝聚學員的注意力。同時也讓學員有時間做筆記,或在講義上標出相關重點,以便會後複習。
2.「讀寫」與「背誦」:「閱讀」可幫助學員吸收知識,「書寫」與「背誦」則適合用來記憶重點、思考課程內容。
3.用「練習」確認學習效果:「練習」是為了確認學員的學習效果,是否都學會了課堂上教授的內容。若教授的是知識,就來個抽考或小考、如果傳授的是技術,就請學員實際操作一次,看看大家的表現如何。
出處:https://travel.ettoday.net/article/338329.htm

如何讓部屬持續對工作充滿熱情?

身為主管,無不希望自己的部屬能對工作充滿熱情,這樣工作起來才會更有效率,進而強化團隊的執行力,提升整體績效。以下有幾個方法可使部屬持續保持工作熱情──
1.讓部屬了解工作的全貌與意義:不要什麼都不說,只丟下工作就請部屬執行。尤其是跨部門合作時,更應對部屬說明整體工作流程、意義及目的,部屬懂得為什麼要這麼做,就不會對工作有抗拒,才可能保持對工作的熱情。
2.盡心指導部屬,提升其工作能力:部屬若能力不足,工作上的問題就會層出不窮,搞得他焦頭爛額,根本不想面對工作,又怎麼可能會有熱情?此時主管應細心教導部屬,提升他的工作技能與方法,讓他能攻克工作上的問題,自然能產生成就感,重拾對工作的興趣。
3.經常溝通,了解部屬的心聲與需求:真誠地與部屬溝通,聽取他們的心聲,以及對工作的看法與建議,就能找出驅策部屬工作的動力是什麼,才能設法讓他們在工作上更主動積極。
4.設置奬勵制度,提高部屬的工作動力:薪資和福利一向是員工最大的工作誘餌,告訴部屬優秀的工作表現可以換來什麼樣的回報,往往可以加強部屬對工作的投入。
出處:https://xsj.699pic.com/image/336942.html

祕訣6:持續進步才不會被打敗,主管投資自己的方法

有個年輕樵夫到山上砍柴,砍了老半天,來了一位老樵夫。年輕樵夫看了一眼老樵夫手上老舊的斧頭和佝僂的身影,不以為然地冷哼一聲,開始砍起柴來。
到了傍晚,年輕樵夫發現老樵夫雖然比他晚來,砍的柴卻比他多。他很不服氣,暗暗決定隔天要更早到山上砍柴。
第二天,年輕樵夫很早就進了林子,心想:「這次我砍的柴一定會比那個老頭多!」沒想到傍晚年輕樵夫挑著柴下山時,竟然發現老樵夫砍的柴還是比他的多。
年輕樵夫火大了,隔天不但比老樵夫早到,還比他晚下山。出了林子時,他心想:「老子都已經做到這種程度了,不可能再比他少了吧?哼!」
但是,很抱歉,年輕樵夫這次砍的柴還是比老樵夫少,而且第四天、第五天也一樣。年輕樵夫簡直滿臉黑線了:「這怎麼可能?那老頭兒是怎麼辦到的!?」
到了第六天,百思不得其解的年輕樵夫終於忍不住了,他問老樵夫:「我明明比你早到、比你晚下山、比你年輕有力氣,為什麼我砍柴還是比你少?」
「年輕人啊!」老樵夫拍拍他的肩膀說:「我每天下山回到家後,第一件事就是磨斧頭,可是你回到家後,卻因為太累就只顧著休息,斧頭都被你砍鈍了。所以,雖然我比你老、比你晚到、比你早下山,但是我的斧頭卻比你的利,我只要砍五刀,樹就倒了,你卻要砍十幾刀,樹才會倒。」年輕人這才恍然大悟。
人在努力工作的同時,也不能忘記成長,而要一邊做事,一邊充實自己,如同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所說:「從前,學習總是在工作開始時停止。現在,學習永遠不會停止。」在這個變化快速的年代,光砍柴是不夠的,還要邊砍邊磨斧頭,不斷充實自己,才不會被市場淘汰。
而主管若想在職場上更上一層樓,不只要栽培部屬,也要懂得投資自己、勤練馬步,否則部屬能力進步了,主管自己卻在原地踏步,又如何帶領屬下往前衝?所以,當別人下班後都在約會、玩樂時,主管要善用時間,有計畫地學習、進修,才能持續立於不敗之地。
出處:https://kknews.cc/health/ggeo3nl.html

主管該如何投資自己?

1.維持健康、增強體魄。很多知名企業領導人都喜歡運動,馬雲、李嘉誠熱愛打高爾夫球、張忠謀對跑跑步機情有獨鍾,家裡和公司都放有跑步機、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中年以後,每天風雨無阻跑步1個小時,而且勤做「毛巾操」,數十年如一日,即使出差在外也不例外,因而高壽91歲,逝世前都一直活躍於工作崗位。
你可利用週末或平日下班時間,上上健身房、騎腳踏車,或在家附近的學校操場慢跑。真的沒空運動,也可以改開車為通車,提前兩、三站下車,步行到公司。
2.沒時間上培訓班,就透過網路學習。如果無法抽出固定時間上培訓課,也可以利用網路資源學。台灣有許多大學會固定上傳課程影片,還會附上講義;即使你不是該所大學學生,也可使用這些教材。
有些網站會提供技能交換的服務,可免費登入註冊,看看別人想提供什麼教學、自己又有什麼可與人分享,這樣不但可以學到新技能,還有機會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例如找外國人做線上語言交換學習,可以免費學語言,時間上也很自由。
3.參加社團與各式活動,認識不同領域的人。這類活動為的是讓你結識日常生活圈以外的人,例如登山社、羽球隊、讀書會、歌唱班、電影欣賞會、音樂同好會等等,認識與你工作領域以外的人,可以讓你學會用不同角度看待世情、刺激你的思考能力。建立不同的人脈圈,對你的工作和生活也會有幫助。
4.定期反省自我。蘇格拉底曾說:「未經反省的生命不值得存在。」反省能讓人學會檢討自己,揚長避短修正錯誤。一個星期抽出幾十分鐘到一個小時的時間,梳理當週的工作內容,找出工作上的缺失和問題、計劃下週要做的事,才能以清晰的頭腦和愉悅的心情,迎接新的一週。
在任何組織、單位或團隊中,主管的管理能力往往是決勝的關鍵,只要主管能掌握以上六個祕訣,一定能造就令人刮目相看的改變。
歡迎參觀本格其他作品——
我的烏龍鳥事:烏龍事件簿/我的連載小說:《桃花債》/我的奇思異想:包山包海
日光:若你喜歡本文,記得點心心拍個手(要拍五下也行),你的鼓勵是創作者最大的動力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只追隨靈感,想寫啥就寫啥。 最愛寫小說和搞笑文,其他文章通常是用來掙錢和練文筆的。 希望有生之年皆能隨心所欲、自由自在。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