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鈴壺鈴比一比

棒鈴壺鈴比一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棒鈴、壺鈴與啞鈴、槓鈴最大的不同在於,棒鈴、壺鈴都是不對稱平衡的訓練工具,因此在使用棒鈴、壺鈴做訓練時,都需要身體更多的穩定性、協調性及核心能力,是相當好用的功能性訓練工具。

另外,棒鈴、壺鈴都是可以進行「擺盪」的訓練工具,因擺盪的訓練動作而產生的牽引力,是這兩種訓練工具最具價值的原因,相較傳統重量訓練時會擠壓關節造成壓迫,棒鈴、壺鈴擺盪動作的訓練,讓你訓練肌力、握力之餘,也同時能將關節做拉伸! 而這兩者間,因設計上的不同,分別適合做不同的訓練,這次就來解析兩者的不同😉

raw-image

🔷力臂長度:
🔸壺鈴:重量集中在球體,重心距離手握的地方較近,因此力臂長度是固定的
🔸棒鈴:重量分攤在棒體,重心距離手握處遠,但可以透過改變手的位子,來調整力臂長度

根據這個特性,棒鈴會較相同重量的壺鈴,甩起來感覺更重,因此可以用較輕的棒鈴,來做較大的訓練;或透過調整棒鈴手握位置,找到適合自己的訓練重量

raw-image

🔷握把的設計
🔸壺鈴在大部分的動作時,手臂都是垂直於握把的
🔸使用棒鈴時,手臂則是會有垂直與平行於棒鈴的情況

raw-image

🔷擺盪動作:
🔸壺鈴:較適合做矢狀面的擺盪動作,因重心跟力矩的關係,比起棒鈴較不適合做旋轉及側面的動作
🔸棒鈴:可以做3D面向的擺盪動作,而且根據擺盪的方向不同,能夠同時訓練多個關節及肌群

raw-image

🔷訓練動作:
🔸壺鈴:可以做許多傳統重量訓練動作,如:推舉、划船、深蹲、硬舉;同時也可以做一些擺動的訓練,如swing
🔸棒鈴:較多旋轉的動作,如:mills、swing、swipe、hammer,及部分傳統重量訓練動作如:推舉、深蹲,也可將多種動作串聯,執行一些整合的動作


如果要我只選一個工具,我自己比較偏愛棒鈴,因為外型設計的關係,棒鈴的牽引力較壺鈴大;同時,棒鈴可以做到身體更多面向的訓練;而且棒鈴難度較高,甩得起來就比較帥🤪🤪當然大家還是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及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訓練工具!

avatar-img
Gary Tsai的沙龍
3會員
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Gary Tsa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青少年體能訓練考量到年齡、發展狀態、運動能力、訓練適應性等,讓小選手們接觸多元的運動刺激來提升各種運動能力,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任務,我們主要以「功能性訓練」及「動作控制」來完成這項任務,這次先針對「功能性訓練」來討論。 【青少年做功能性訓練目的為何?】 【可以安排哪些項目?】 【要注意哪些細節?】
常常有肩膀卡卡、不適的問題嗎? 快來看解決辦法! 肩膀要做出伸直、彎曲、旋轉等動作,需要三角肌、胸肌、闊背肌...等周邊的肌群們來穩定及控制,照顧好這些肌群,能夠避免肩關節受傷、改善肩膀卡卡、活動度受限 今天介紹三個步驟,讓你擁有健康的肩關節:
棒鈴其實是一個歷史相當悠久的訓練工具,但對大多數的台灣人來說還是相當陌生,根據製作的材質、大小、形狀的不同,他們各自有不同的名字及功能,今天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棒鈴兄弟」的成員 IG有動作示範影片,更能看出差異喔👉 https://reurl.cc/7DkyZD
青少年體能訓練考量到年齡、發展狀態、運動能力、訓練適應性等,讓小選手們接觸多元的運動刺激來提升各種運動能力,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任務,我們主要以「功能性訓練」及「動作控制」來完成這項任務,這次先針對「功能性訓練」來討論。 【青少年做功能性訓練目的為何?】 【可以安排哪些項目?】 【要注意哪些細節?】
常常有肩膀卡卡、不適的問題嗎? 快來看解決辦法! 肩膀要做出伸直、彎曲、旋轉等動作,需要三角肌、胸肌、闊背肌...等周邊的肌群們來穩定及控制,照顧好這些肌群,能夠避免肩關節受傷、改善肩膀卡卡、活動度受限 今天介紹三個步驟,讓你擁有健康的肩關節:
棒鈴其實是一個歷史相當悠久的訓練工具,但對大多數的台灣人來說還是相當陌生,根據製作的材質、大小、形狀的不同,他們各自有不同的名字及功能,今天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棒鈴兄弟」的成員 IG有動作示範影片,更能看出差異喔👉 https://reurl.cc/7Dky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