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靖的「規模不經濟」

2022/07/04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木村拓哉因為《Grand Maison東京》(港譯:摘星廚神)及《教場》於日本及海外翻紅,不致成為「完全過去式」人物,可是剛播畢的《邁向未來的倒數10秒》(以下簡稱《邁》)風評兩極——有人讚「十足舊日劇風味,所以好看」,亦有人批評「完全舊日劇風味,所以難看」?!
懷舊風味未必完全來自「木村拓哉」這個品牌,還有當年因為《HERO》(港譯:律政英雄)崛起的編劇福田靖,剛好夏季TBS日曜劇場《OLD ROOKIE》(港譯:老將新町)亦出自他的手筆,一樣以運動掛帥,一樣講述前天才運動員如何從谷底爬起來(?!),加上於《邁》之前,福田靖為同屬Johnny's事務所的櫻井翔寫了一部校園劇《只是先出生的我》(以下簡稱《只》),跟《邁》的套路相近,似乎編劇風格更值得討論。
《邁向未來的倒數10秒》
《只是先出生的我》

福田靖模式的建立與演化

1995年以電視台編劇出道,到2001年為《HERO》救火——編劇大賞得主大竹研寫了一集後壓力太大落跑,福田靖臨危受命接下主編劇之位(此劇為集體編劇制),卻成為了他生涯代表作,奠定以後的名編地位,之後他與木村還繼續合作《CHANGE》及第二輯《HERO》(單獨一人負責),說他與木村互相成就彼此亦不為過!
《HERO》(2001年)
《CHANGE》(2008年)
所以與其他容易被木村「明星光環」無效化的名編名導不同,曾經共同建立「木拓劇必勝方程式」的福田靖,反而把從《HERO》建立的戲劇套路推展到其他戲,無論是伊藤英明的《海猿》、福山雅治的《神探伽俐略》及澤村一樹的《最強名醫》,故事與人物設定都有相似取向,可以命名為「福田靖模式」——
  • 主打某種職業
  • 主角總是與體制格格不入的邊緣人
  • 與其他各有個性的配角互動,對話界乎舞台劇與處境劇之間的喜鬧劇風格
  • 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壞人」
  • 男女主角發展出「相棒以上,戀人未滿」的曖昧,讓觀眾為他們著緊了一整季就迎來結局。
這套模式甚至促使富士「倒模」地複製一系列月9劇(如近年《X光室的奇蹟》、《一刑的烏鴉》、即將開播的《競爭的維護者》等等),雖然福田靖曾經自謙「並沒有福田世界這回事」,其實影響了其他電視劇發展而不自知(?)。
看看福田靖主要涉獵的職業界別,可謂日本職業劇專家!
  • 法律界:《HERO》、《GOOD PARTNER 無敵律師》、《刑事與檢察官》
  • 政界:《CHANGE》、大河劇《龍馬傳》(?)
  • 醫療界:《救命病楝24小時》、《DOCTORS 最強名醫》
  • 紀律部隊:《海猿》、《刑事與檢察官》
  • 學術研究界(?):《神探伽俐略》
  • 學校界:《只是先出生的我》、《邁向未來的倒數10秒》
  • 運動界:《Wonderful Life》、《邁向未來的倒數10秒》、《OLD ROOKIE》
  • 影視界:《寫不出來?編劇吉丸圭佑的無情節生活》
  • 飲食界:晨間劇《大滿腹》
《救命病楝24小時III》(2005年)
《神探伽俐略》(2007)
大河劇《龍馬傳》(2010年)
《DOCTORS 最強名醫》(2011年)
《GOOD PARTNER 無敵律師》(2016年)
晨間劇《大滿腹》(2018年)
《寫不出來?編劇吉丸圭佑的無情節生活》(2021年)

對教育有太多話兒?

特別一提,從事編劇工作廿多年的福田靖,2017年才首次挑戰校園題材。《只》涵蓋層面從校園體制到師生關係,似乎福田靖對教育有很多意見及看法,可能跟他本人2001年女兒出生有關吧?甚至連《邁》都看得出不少校園元素跟《只》相似,可是《只》多到滿瀉的校園元素,配以招牌的「福田靖模式」,似乎不盡兼容。
  • 體制外的邊緣人
《只》與《邁》的主角人設看來雖然不同,但以「體制外」身分影響校園體制的感覺相似:前者是上班族精英,公司權鬥被降職,竟然要空降私立中學成為校長!全劇就以他的商業角度,審視校園的大小事;至於《邁》的主角雖然是個喊著「隨時死都可以」的頹喪大叔,但被任命為拳擊教練後,對學校的奇怪規則都會提出質疑,大家都喜歡「十萬個為什麼」,兩者皆有福田靖「主角為體制外邊緣人」的特色。
《只是先出生的我》櫻井翔飾演上班族變校長
  • 藏起來的教師資格
更甚者,兩位原來都有教育體制需要的「教師資格」!鳴海校長(櫻井)一心推動「主動學習」教學法,把不合格的教師勸退,空缺就由曾在大學修讀師範課程的自己補上;至於桐澤教練(木村)不只有教師資格,更有多年任教公民課的經驗,加上曾經營串燒店,變成可以用雞肉串燒講解經濟課,讓學生聽得津津有味!為什麼他們都要被設定身懷「教師資格」?似乎要回答劇情提到學生的問題:「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學習踏足社會後用不著的理論?」福田靖接連在兩部校園劇提出類似疑問,看來問題纏繞他本人已久。
《邁向未來的倒數10秒》木村拓哉飾演拳擊教練,同時身兼經濟教師
  • 比起學生更關注教師?
雖然兩劇皆以校園為背景,宣傳時亦打正旗號為「校園劇」,大家都認為「學生」才是真正的主角吧?沒想到福田靖把「教師」看得更重要,兩劇都有意無意忽略學生?!《只》號稱動員過百學生參與,每集亦有學生的單元故事,可是看完後過目即忘,幾乎不記得有誰、發生過什麼(查資料才發現學生群有森七菜與板垣李光人!),只記得開放日有位女學生(但忘記了是誰)表演書法的帥氣身影…
反而由於校長推行改革,導致教師內部對立,各有立場及原因更令人印象深刻——有人希望藉此實現理想,有人看到改變而變得積極,有人則因為學歷不夠而抗拒改變,甚至拉群結黨、私通外面的商業公司高層,想把校長扳倒!一部校園劇,教師角色竟然比學生更突出吸引?不過福田靖曾於訪問提到,搜集資料時發現:要改變一間學校要從改變學生做起,要改變學生則要從改變教師開始,難怪他的焦點從來只集中在教師身上。
《只是先出生的我》教師群非常重要及搶眼
至於《邁》主要舞台設在拳擊部,因為人數限制,令情況沒有《只》誇張,可是學生群仍然影薄,焦點只集中「被力捧」的兩三位,甚至出現前半部戲份很重,後半部猶如路人的學生(高橋海人)!無論拳擊部「二男爭一女」的感情糾紛,唯一女學員(山田杏奈)被家暴的背後,或者轉校生(村上虹郎)與拳擊部格格不入,甚至身體出現問題,不能再打拳等等…學生的單元故事既急且趕又水過鴨背,一樣過目易忘。
《邁向未來的倒數10秒》的學生群戲份參差
當然因為掛主演的始終是木村。縱使福田靖於開播前訪問指「以往總是太陽閃耀周圍的木村,這次想要化身月亮來成為他人的指標」,可是習慣將邊緣人寫成搶眼主角的編劇,還是未能把主角寫成完全襯托學生的「月亮」,筆觸還是集中教練如何「從頹喪中爬起來」,他跟顧問老師(滿島光)與兒子的互動,甚至跟校長(內田有紀)的恩怨糾纏,仍然遠比學生群搶眼。
原以為木村的氣場太強,阻礙老拍檔福田靖發展學生部份,可是再看看比《邁》更浪費的《只》,不禁懷疑只是今年60歲(1962年出生)的福田靖對年輕人共感不足。
  • 人設樣板、感情線粗糙趕進度
除了明明是校園劇,「教師」過於搶眼,導致「學生」變成佈景板之外,福田靖的人設及劇情推進都很明顯在套公式,例如兩劇都有跟主角對著幹的「教師三人組」(剛好都是三名!),不過《只》還會花少量篇幅描述他們與校長對著幹的原因(順便觸及教育改革下,舊制度教師面對什麼恐懼,雖然篇幅太短),《邁》三人組對教練的態度就完全為反而反。
《只是先出生的我》高嶋政伸
《邁向未來的倒數10秒》內田有紀
兩劇的「反派」設定跟演出「剛好」都略為卡通化,「耍壞」手段搞笑有餘、壓迫感不足,尤其《只》的高嶋政伸濃濃的《最強名醫》「卓仔」影子,看過福田靖舊作的觀眾,只會帶著既視感而看到搖頭,反而《邁》的內田另有父女心結(父親是主角的師傅,從小重男輕女),令到她找主角麻煩都顯得有理有據,角色塑造比較完整。
為了上述多到滿瀉的校園議題,除了到結局前還有大量問題未解決,搞得劇集看來像「腰斬」之外,「福田靖模式」必備的曖昧感情線就變得簡陋粗糙,彷彿只為了湊卡士套公式,而強行大團圓結局更令觀眾摸不著頭腦!
《只》有校長未婚妻(多部未華子)及從不認同到佩服的女教師(蒼井優),前者長期與男主角分隔兩地,後者還加插另有英文教師(瀨戶康史)追求,縱使感受到劇本想經營校長與女教師的粉紅氣流,卻沒有足夠篇幅,導致第九集女教師幻想校長在自己面前跳舞,其實是向未婚妻求婚而呷醋的場景很多餘;最後兩集校長與未婚妻由分手危機,到最後重修舊好大團圓,亦令觀眾摸不著頭腦。
《只是先出生的我》櫻井翔與多部未華子
《邁向未來的倒數10秒》木村拓哉與滿島光
《邁》宣傳主打木村與滿島的感情戲,但劇中的頹廢大叔只顧想念亡妻(波瑠),加上一個接一個學生問題(雖然印象不深)、教學問題、與校長的淵源…就算劇本特意安排孩子與他互動,以拉近兩人的距離,也顯得效果不彰,女主角只是獨自發電;到最後兩集才一口氣衝兩人的感情關係,卻因為前面花太多時間舖陳男主角對亡妻的執著與放下,搞得木村跟活生生的滿島沒什麼火花,反而對著波瑠照片更顯深情,以致最後出現婚戒場面令觀眾詫異。當然這樣跟劇本未必有關,跟演員對戲火花關係較大。

日本忽略的海外討論熱度

經濟學有套理論叫「規模不經濟」(Diseconomies of scale)——
隨着企業生產規模擴大,而邊際效益卻漸漸下降,甚至跌破零、成為負值。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內部結構因規模擴大而更趨複雜,這種複雜性會消耗內部資源,而此耗損使規模擴大本應帶來的好處相互消減,因此出現了「規模不經濟」的現象。
套在福田靖的編劇歷史上,似乎蠻適用,尤其他今年思路大爆發,夏季立即為「日劇最強」的TBS負責日曜劇場《OLD ROOKIE》,夾在春夏季更替的時間開播,收視不慍不火,討論度相對上比《邁》熱烈,但與今年成功製造話題的日劇(如上季日9《My Family》)還是有一段距離。套用「規模不經濟」,難道經過年月發展,「福田模式」也出現內部耗損?
有趣的是「福田模式」對海外仍然湊效,可能海外觀眾仍然受落「木村拓哉x編劇福田靖」,《邁》劇風評海外熱、本土冷:台灣一片好評,無論串流平台或緯來日本台都高據榜首;香港毁譽參半,但討論熱度夠,亦於長期被韓劇佔據的黃viu點擊率排行榜搶到十大席位;可是在日本討論熱度非常低調,雖然播出最終回的時候推特趨勢衝上世界第一名,可是無論串流Tver平台、網路舉行的春季日劇滿意度排行等等皆被其他劇集拋離。
看過有日本網民點評《邁》與《OLD ROOKIE》時有句感想:「這樣才是日劇應有的樣子!可是大家似乎不是這樣想…」忽然想到,福田靖只此一家的「日劇之味」,也許需要借助海外平台輸出,才能有新出路。日本Netflix與Disney Plus,你們能否考慮一下邀請福田靖老師寫劇本?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5會員
119內容數
雖然偏好日本影視,亦會討論香港、台灣及海外的戲劇作品,觀點未必獨特創新,就是愛胡言亂語,希望能找到同好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