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課本第一個字開始讀,感受自己的無知。
與被丟掉的課本連結,感受自己的愚昧。
跟著傅佩榮教授的思路,走一遍先秦諸子的智慧。
理解,有一套系統統整出自己的觀點,愛智慧是你最好的武器。
內化、實踐,這才是智慧。
將鴨子填滿的,充其量也只不過是知識而已。
其實昨天N1考試有一題也有探討到理解的差異。
我接下來會使用一個很奇特的方式開啟地理這門學科,不知道成效如何,就在trial and error之中,找尋新的思路。
首先,找一張白紙,很大的白紙,大致畫好世界地圖。
地理就是geo(地球、地表)-graphy(描述),這點是最基本的。
地表有很多東西,地理就是探討這些東西相互作用的學問。
接著,畫上山脈。
最後把行星風系+洋流全部演練一遍。
自行歸類每個氣候區,並與實際對照。
加上人文變因,套入系統。
下下周等我度完假後演示。
還有小說沒寫。
最後來一點近況更新,我開始用reddit,歐美的論壇網站。
全部都是英文,看起來有點吃力。
不過為了尋找留學考的資源,這點小事難不了什麼。
明年要考TOEFL,感覺不能這樣再混下去了。
看到那些通過者的自傳、心路歷程,我覺得這真的是一連串艱辛的旅程。
可能是我看著碩博士的準備過程吧,不過,要strive for excellence又或者是要不制於人,多一個檔次總是不虧。
就像我當年準備會考,我看大陸高考作文準備過程,給同儕一個降維打擊,那也再好不過。
有人管這個叫內捲,我覺得是也不是,內在外在壓力雙管齊下,物競天擇,合則留,不合則離,就這麼簡單的道理。
除了這些,我還不能落掉英語,要考多益,如果能拿個950左右那就太好了。
這樣還多一條路,成大的不分系,這樣在台灣就有成大台文、不分系、清大的不分系要申請。
而交大的百川,跟清大時間重疊,還要考筆試,真的有點被勸退的感覺。